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综述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高校寝室文化建设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的重要阵地,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以及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高校应充分认识寝室文化的强大育人作用及意义,正视现实中存在的阻力与挑战,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寝室文化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高校寝室文化的含义
高校寝室是大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休息娱乐、人际交往、思想交流的重要场所,同时也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培养工作的重要阵地,在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以及思想道德品质养成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大学生以寝室为主要空间,在共同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思想碰撞等过程中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环境与氛围的总和,构成了高校寝室文化。寝室文化既包含寝室环境、配备设施等硬件组成的物质文化,同时也涵盖学生在此空间内进行活动时所衍生的思想观念、综合素质、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先进的文化是国家进步、社会发展、个人提升的力量源泉。同样,积极进步、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为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外界条件,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学习奋进、生活积极的热情,有助于提高大学生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综合素质。此外,高校寝室文化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寝室文明情况既可以真实反映大学生的精神风貌、综合素质,又可以直接反映校风、学风,同时也能充分体现学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以及改革创新的发展与进步。
二、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与进步,班级概念逐渐淡化,大学生寝室作为一个相对稳定的基本组织单元,正发挥着教育管理主要载体的功能作用。数据统计结果显示,89.5%的大学生平均每天在寝室的时间超过10小时以上。牢牢把握、占领寝室这一重要阵地,有利于高校育人工作的开展。1.寝室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阵地。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快捷发达的网络时代,大学生每天都能接收到社会声音、全球信息。寝室作为大学生长时间活动的主要场所,是除课堂外又一个思想碰撞、形成的地方。大学生更喜欢、更容易在寝室针砭时弊,发表自己最真实的政治见解,表达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样的思想交流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关注时事新闻,开拓政治视界,逐渐提高思想觉悟水平。寝室成员在交流中,相互影响着、相互感染着。但值得关注的是,大学生往往思想单纯,社会经验少,容易被表面现象迷惑、蒙蔽,辨别是非水平低,急需正确的思想引导与教育,使大学生逐渐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想、观念的形成是外部客观环境影响的结果。因此,积极健康的寝室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的形成具有导向、约束、调整作用,反之,颓废庸俗的寝室文化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带来巨大负面作用。高校寝室是大学生联系最密切、交流最频繁的重要场所,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为合适且便捷的阵地。通过将思想政治教育、综合素质培养蕴含于寝室文化建设中,充分运用环境育人力量,有利于不断纠正大学生思想意识上的模糊不清,帮助寝室成员树立正确价值观念,有助于促进大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精神状态,全面提高自己,并且这样的形式更易于学生接受和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是时时、处处、人人的“三全育人”过程,必须牢牢占领寝室这一阵地,有效延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臂和空间。2.寝室文化建设是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途径。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养成教育是基础教育。当前大学生年龄为“90后”“00后”,多数为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有时会导致学生缺乏锻炼,甚至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此外,一些大学生存在着某些生活陋习,例如熬夜晚起、起床不叠被子、邋遢、不爱干净,甚至脏话连篇,这些都是基础教育缺失的表现。一方面,我们要在寝室内大力提倡优良传统美德、健康日常行为和卫生习惯,使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改变,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另一方面,我们通过文明寝室建设工作,培养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更好的学习生活提供保障。3.寝室文化建设是营造优良学风的重要保证。大学的学习模式与中学有着极大的不同,往往需要大学生提高自律意识,自主学习。大学生大多数的时间是在寝室度过的,室友间具有很强的影响力。高校经常出现一个寝室所有成员的学习成绩均较优、均获得奖学金及荣誉、均考研成功等现象。同时,也有一些寝室的所有成员出现厌学、旷课、挂科、违纪、通宵打游戏的现象。这充分说明了一个寝室学风如何,深深影响着寝室成员的学习与成长,乃至今后的发展。勤奋刻苦的寝室文化,有助于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大学生利用寝室这个便捷平台,探讨疑难问题,交流学习方法及经验心得,共同进步与提高。4.寝室文化建设是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环节当代大学生的年龄以及所处社会发展阶段,导致学生往往存在自我、任性、冲动等性格缺陷。在寝室集体生活中,大学生的外在活动表现常与身边的参照物(即室友)对比,学生的行为动态、性格等相互影响,大学生易于通过弥补自身性格等方面的不足而更好地融入寝室生活中。大学四年时光里,与学生自身交往最为密切的往往是室友,上课、学习、活动、休息均是形影不离。在这个过程中,能够锻炼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处理矛盾问题能力,培养大学生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态度。寝室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有助于促进寝室成员感情的升温,营造互帮互助的和谐寝室氛围,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
三、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高校寝室文化建设已受到各大高校的普遍认同和极大重视,并且在积极建设当中,但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须解决。例如高校寝室公寓化管理后,高校没有将其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整体布局,忽视了寝室这一重要阵地;高校寝室文化建设仅停留在行为管理、制度管理等层次,服务、育人工作不到位,深层次的寝室文化建设未实施;大学生对积极向上、和谐健康的寝室文化有助于成长成才的认识不足,认为寝室是自己的私密空间,乐于服从寝室内的潜规则,抵触学校的寝室教育管理干预,存在明显的反感情绪;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寝室卫生状况极不乐观,应付例行检查情况明显,检查时干净清新,不检查时脏乱差;寝室学习氛围不够浓郁,学习风气不正,寝室文化消极庸俗、风气恶劣;寝室成员人际关系紧张,矛盾问题突出等。
四、加强寝室文化建设的途径和策略
1.夯实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加强信念教育、养成教育。高校应高度重视寝室文化建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积极夯实这一阵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觉悟水平。辅导员要深入学生寝室,检查卫生、学习、安全、生活等方面情况,切实为学生解决问题和困难,充分了解学生现实表现和思想动态,及时有效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推进党团组织进入学生公寓,在学生公寓以楼或楼层为单位设立临时党支部和团支部,评比“优秀团员寝室”“党员寝室”并挂牌。加强信念教育及目标教育,帮助大学生入学后尽快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及奋斗目标,可由寝室长带领寝室成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一个长期和短期的学习目标,随后督促学生为之奋斗努力。开展爱国爱校主题教育,优良传统文化教育,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卫生教育等,为学生在校学习生活提供更好的条件。2.优化寝室条件,建设清新美丽的寝室环境。一方面,高校需加大力度提供必备的公共设施,尽可能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学生自发爱校爱寝室情感。另一方面,寝室成员共同协商,对所在寝室进行适当、合理的美化设计,创建清新美丽的寝室环境,既体现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又使学生对寝室有认同感、归属感,为建立团结和谐、融洽友爱的寝室氛围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动手能力。3.建立健全寝室各项规章管理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套体系完备的寝室管理规章制度是加强高校寝室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是保证大学生能够拥有一个舒适美好的生活学习环境的有效方法。可制定《学生寝室管理条例》,涵盖卫生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消防管理制度、作息管理制度等,明确寝室公德,要求寝室成员共同遵守,为自己及他人的学习生活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设立寝室长为主要学生干部,突出其重要性,在制度上明确寝室长的职责和考核办法,以便更好地督促学生遵守寝室公约。此外,可将学生在寝室的表现与综合素质测评联合在一起,帮助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构建健康向上的寝室文化提供制度保障。通过发挥制度约束、监督、激励等作用来保证每位大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以利于大学生健康成才。4.积极构建浓郁的寝室文化氛围。通过合理安排学生课余时间,以高雅向上的文娱体育活动为载体,开展健康的系列活动,能够极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以寝室为单位,开展“寝室文化节”活动,例如寝室徽设计大赛、寝室情景剧大赛、寝室生活摄影赛、寝室运动会等,给予学生展现自我、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拼搏上进的精神,唤起寝室集体荣誉感与责任意识,有利于促使学生寝室关系和谐且稳健,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寝室文化建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必要途径,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寝室文化的强大育人作用及意义,正视现实存在的阻力与挑战,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解决问题,充分发挥寝室文化的绝对力量,促进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社会主义建设输送新时代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维,王慧琦.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理论界,2006
[2]侯坤,许静波.大学生寝室文化育人功能及建设研究[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6
作者:王祉莹 生阳 单位:沈阳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