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国有企业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有企业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国有企业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探析

摘要: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离不开党的建设,为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方向不走偏就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国有企业的文化软实力、持续竞争力,为营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发挥党的建设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可以从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理论学习,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抓好“关键少数”,抓好品牌建设,建立健全体制机制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文化建设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依靠力量,是壮大国家综合国力、保障人民共同利益的重要力量,是坚持和发展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国有企业在我国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作出了功勋卓著、成绩显著的历史性贡献。中国的国有企业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举世瞩目的成果归根结底在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企业也就不再是国有企业。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步入新时代,这就意味着中国共产党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遇到了新挑战、新要求,需要制定新规划,展现新气象、表现新作为、取得新突破,因而也必须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做得质量更高、体系更完善、影响力更深远。同志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党的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理想、基本价值观、行事作风、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推动企业发展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没有优秀的、卓越的企业文化就没有企业的基业常青。国有企业的文化建设离不开党的建设,为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方向不走偏就必须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引领企业文化建设,提升国有企业的文化软实力、持续竞争力,增强国有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以文化建设助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增强国有企业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创造力,推动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为营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一)国有企业的根本属性认识不深刻

国有企业部分党员干部对其根本属性认识不深刻,容易导致企业文化建设丢“根”少“魂”,出现对企业定位不准、企业发展方向不明朗的问题。我国的国有企业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经济组织,它不仅具有像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一般市场主体所普遍具备的经济属性,而且具有一般市场主体所不具备的特殊属性即鲜明的政治属性,这种政治属性集中体现在它的党性和人民性。同时,国有企业提供着我国铁路、公路、电力、电信、油气、民航、邮政等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生福祉,肩负着重大社会责任,具有显著的社会属性。这也就是说,我国的国有企业是经济属性、政治属性与社会属性的联合体。因此国有企业的经营发展要切实将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发挥到位,始终把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文建设中不跑偏。然而部分党员干部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时却没能够充分认识到国有企业所具备的特殊属性,其认识仅仅停留在一般企业所普遍具备的经济属性上。造成一些国有企业党组织在贯彻落实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时,存在“两张皮”的情况,就企业文化谈企业文化,就政治理论学习谈政治理论学习,“不能将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与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管理体系、员工行为规范等统一起来,”造成企业文化畸形发展,导致企业发展迷失方向。

(二)以党建工作引领企业文化建设不明显

虽然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建设一直在取得进步,党建工作制度也日趋完善,但由于传统管理理念和历史遗留下来的不良风气的存在使得党建工作制度并没有得到落地落实,由此弱化了党对国有企业文化的领导,淡化了党的领导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核心地位。一些国有企业在开展党建工作和文化活动时,普遍存在搞“形式主义”的老路,走过场、敷衍了事的现象频发。即便是查处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其责令整改时,部分党员干部口头表态多,行动落实不够,思想站位不高,使得党建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未能真正成为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思想站位虽然达到了,但是政治业务能力不够,没能从企业实际出发,在讲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忽视社会效益,干事就事论事,致使企业文化弥漫着不正之风、充斥着拜金之气。此外,一些党员干部不愿担当、不敢当担、不会担当的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存在,有的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不足,有的对工作存在的问题不敢矫正控硬,有的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等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

(三)国有企业部分员工综合素质不高

国有企业党员队伍素质参差不齐,综合素质有待提高,且党务工作者队伍不稳定,并不能充分将党的思想建设同企业化建设相结合。主要表现在:一是党务干部认识不深刻。企业为了节约成本往往另一些人员身兼数职,这就造成了国有企业内部党务干部兼职化、业余化、边缘化的问题,致使党务干部在工作中常常顾此失彼,很难集中精力抓好党的建设工作,加之物质待遇偏低,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党务工作者的积极性,导致党务工作者后继乏人。二是党务干部业务能力不熟。国有企业一部分人员进入公司后不善于学习,造成部分党务干部专业知识不足,对党的工作不熟悉,不能充分将党的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更不能解决在企业文化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在思想观念方面,部分党务工作者固守传统观念,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老办法不知变通运用,新办法不知创新使用;在工作作风方面,部分党务工作者工作作风不踏实,并没有将党务工作列为自己职业生涯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短期行为,工作浅尝辄止,形式化严重;在思想作风方面,部分党务工作者思想成熟度不够高、工作作风不过硬,工作热情度不高,缺乏积极性、创造性和事业心,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效果。

二、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优化企业文化建设的现实之路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持政治引领,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的建设工作是国有企业文化的灵魂,是国有企业走向世界一流企业的品牌。“一年企业靠运气,十年企业靠制度,百年企业靠文化。”要始终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尤其是注重党的思想建设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引领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以红色文化为源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体,引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筑牢企业文化建设的根和魂,始终做到旗帜鲜明讲政治。在思想上,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科学创新理论,深刻认识党的思想理论在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进一步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其贯穿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做到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在行动上,要积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使命感和敢为天下先、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忠诚履职、尽责担当,使其自觉肩负起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时代使命,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在新的时代征程上开创新局面、表现新作为、展现新形象、取得新突破。

(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党的思想建设

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要持续加强党员政治理论学习,用知识武装头脑,为企业文化建设提供政治思想保障。以红色文化为根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企业文化建设,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行动,提升产业兴国、实业报国的精气神,切实把党的政治优势、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优势,构筑国企党建的精神支柱。一是开展“大学习”,组建“企业文化”学社,增强培训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实现干部职工企业文化教育全覆盖;二是开展“大宣贯”,组建“企业文化宣讲团”,大力宣贯制度、办法、精神,不断推进企业文化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三是开展“大培训”,采取“双向互动”的方式,进行“线上学”、“线下讲”开展“结对共建、网上共建”活动,创新学习方式,增强学习质量和效果;四是开展“大讨论”,开展“企业文化论坛”,推动管理创新、发展模式创新、业务创新、文化创新和科技创新,助力企业文化高质量发展;五是开展“大调研”,坚持调研与问题导向相结合,将调研工作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日常活动中,及时发现身边难题、难事并积极探求解决方案,破解制约企业文化高质量发展瓶颈。

(三)抓好“关键少数”,彰显先进本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

在经济文化领域,国有企业党员干部是党的执政骨干;在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方面,国有企业党员干部是其重要来源,而且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会议上也明确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提出了“20字”要求,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要牢牢把握“20字”的新时代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要求,要做好表率、树立标杆、对标优秀、努力提升,带领全体员工积极投身企业文化建设,进一步发挥“关键少数”的排头雁作用。一是要树立坚定地理想信念,积极主动学习党的各项理论,将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坚定信仰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建设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忠实实践者,从一而终的怀有爱党、忧党、兴党、护党的赤诚之心,并将其转化为对党的无限忠诚,切实落实到企业文化发展之中,勇于担当起历史赋予的历史使命。二是要推动党的思想建设融入并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始终坚持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同人民生活需求更好地结合起来,持续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带头克服企业文化不纯、价值观念不正等错误倾向,助力健康向上的企业文化氛围的营造。三是以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为着重点,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企业文化生态贡献力量。国有企业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时刻提醒自己的角色是“管家”不是“东家”,“要严格廉洁自律,慎独慎初慎微慎欲,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不以公权谋取私利,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本色。”敢于同党内的个人主义、自由主义、分散主义等不正之风做斗争,坚决反对“四风”,并在干事创业中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把践行企业文化体现在个人行动上。

(四)抓好品牌建设,树立良好形象,进一步彰显国有企业形象堡垒

要抓好品牌建设,发挥企业文化引领力,持续打造讲政治、敢担当、有作为的国有企业,充分打造能够彰显国有企业风采的文化品牌。一是要做好企业文化系列宣传,聚焦施工生产、科技攻关、品质履约、精益建造、绿色环保、脱贫攻坚等,加强策划能力、新闻深度宣传能力,广泛宣传企业在克服各种困难过程中展现出的精神斗志、涌现的先进典型;二是积极履行国有企业所肩负的社会责任,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同解决周边社区思想观念、文化活动等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以满足职工群众的精神食粮为重点,以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广大职工的幸福感、归属感、获得感和荣誉感;三是要加大媒体公关力度,积极参与策划组织在主流媒体上发表专题报道及相关文章,多维度、全方位展示国有企业的良好形象。

(五)健全体制机制,促进协同联动,为党的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提供制度保障

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党建工作制度体系建设,突出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制度建设,形成协同联动体系,为党的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深度融合提供制度保障。一是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机制,全面落实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强化党建主体责任,加强“三基”建设,提升党建业务水平,推进党的建设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再上新台阶;二是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业务培训体制机制,加强党建工作业务以及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相关培训,提高履职担当能力和水平,加大对国有企业党务工作者、企业文化建设的考核力度,将考核评价结果有效运用到干部职工的绩效考核及岗位调整中;三是狠抓监督机制建设,切实加强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推行“App+现场暗访”等形式,加强对基层党组织的日常管控,对基层党组织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不力的,严肃追究责任,确保党的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发展。

作者:袁兴广 单位:中建六局轨道交通公司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