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问题及应对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国有企业文化是国有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慢慢形成的独特的价值体系,是企业软实力的体现,是一种能使员工与公司目标相统一的、具有约束力的思想和行为规范,体现在具体行为方式、态度表现、思维方式等方面,国有企业要争做党和国家最可信赖依靠力量,就必须高度重视企的业文化建设。本文阐述了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然后从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入手,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对提高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提供一些有益的帮助。
一、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因为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性质,所以作为整个国家经济基础重要组成部分的国有企业,肩负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当然要把“人民当家作主”、“为人民服务”作为其最高政治价值。国有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是必要的,这符合国家“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总方针。但是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政治价值观的层面上,企业的生产、销售等行为虽然与市场密切相关,但更重要的是以广大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与国家的政治要求高度一致,在必要时甚至放弃市场导向而服从政府的要求。
2.有利于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使国企员工之间突破了原有工作上的合作关系,建立了一个基于理性和感情的大集体——在企业固有的“利益共同体”的基础上,升华出一个更高层次的“文化共同体”。集体主义坚持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这一基本原则,集体主义使员工不再将自身定位为“打工者”,而成为与企业共生共荣的“主人”,当个人利益与企业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就会主动地把企业集体利益作为根本,在必要时放弃个人利益。
3.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益。国有企业文化并非完全抽象的超功利文化,它的主导因素是经济性,因为作为企业的根本功能是追求经济利益,为国家的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提供良好保障。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能够营造良好的氛围,使企业充满活力,不再是一堆死气沉沉的设备和团队,有利于加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激励员工发展自身能力,助推国有企业效益的提升。
4.有利于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如果硬实力不行,一个国家可能一打就败;但是如果软实力不行,可能不打自败。尽管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文化发展势头强劲,但事实是,中国现在仍然只是文化大国,而不是文化强国,我们在文化软实力上的表现与日益强大的物质硬实力并不匹配。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软实力,事关全局,刻不容缓。所以,在中国梦的理想信念下,要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就必须建设强大的国有企业文化。
二、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够。在企业的生产实践中,最直观的效益来自于生产领域的技术改进,而文化软实力是提高企业效益较为不明显的因素。因此,许多国有企业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建设不够重视,把追求经济利益放在首位,使企业文化建设不适应新时代、新环境的发展要求。许多管理者对企业文化设的认识还不全面,甚至还有抵触情绪,往往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不能发挥显著的作用,认为培训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只是浪费时间。也有不少干部忽视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背道而驰,进而影响其下属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给整个国有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软实力”是一种浸透于所有“”硬实力之中的灵魂,即使企业的硬件基础设施和设备都很先进,但如果企业缺乏文化建设,也不会取得理想的效益。
2.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制度不健全。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制度建设缺乏应有的重视,主要采取短期集中学习的方式,没有按照时展的要求和组织应有的发展目标,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管理制度,使企业文化建设仅仅停留在几句空洞的口号,结果是党员干部、国企基层员工只记得几句空洞的口号。对企业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刻、深入,不能把企业文化融入到实际工作中去,不能融入到日常的管理工作中去,不能把已经存在的企业文化建设继续下去,造成员工对企业没有归属感。另外,许多企业已经确立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框架,但缺乏可操作性,没有形成完善的管理体系,奖励和惩罚的力度很小,使得企业文化建设的体系形同虚设,无法落实,国有企业文化建设任重道远。
3.国有企业文化特色不明显。国有企业文化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这种相对稳定性有利于扩大企业品牌影响力。但是,国有企业文化也不应是千篇一律的,它要随着国有企业所属行业的改革发展、国际市场竞争环境的变化、各种生产条件的变化,做出有特色的企业文化调整。国有企业丧失企业文化特色的另一个原因在于企业文化的原创性弱,许多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是对西方企业文化的“简单移植”。简单地移植现成的企业文化,在短期内对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有明显的效果,有利于借鉴已成熟的企业文化类型和模式,发展自己的企业文化。但这种简单的企业文化移植所导致的结果就是忽视了企业自身文化的潜在生成机制,从而容易因“文化移植”而扼杀企业自身的文化创造力。
4.国有企业文化宣传教育方式落后。就企业文化宣传方式的选择而言,国有企业一般采用画册、横幅、LED屏等媒介被动的传播企业文化,造成企业文化宣传只在员工思想上留下一些粗浅的印象,且宣传的信息过于抽象,大多数员工对企业文化难以理解,对员工意识形态的提升作用不明显。就企业文化教育方式的选择而言,国有企业一般采用单一的讲授形式,一方面培训课件不够形象生动,内容不新颖,没有与企业员工形成有效的互动,导致员工对企业文化培训缺乏兴趣,甚至对企业文化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另一方面没有根据不同岗位员工的工作特点和个体文化素质的差异构建多元的课程体系,无法保证大多数员工的培训效果。
三、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措施
1.管理者带头学习国有企业文化。国企高层对企业文化建设要认真研究,尤其是在建立健全企业文化建设体系的基础上,对企业文化的学习要积极主动,发挥模范带头作用。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基层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尤其是各部门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使党员干部自觉地走在企业文化建设的前列。搜集党员干部的意见,善于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建议进行总结。基层领导要把企业文化宣传工作主动扛在肩上,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把企业文化与其岗位职责、业务范围结合起来,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素质,使企业文化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为国有企业职工做好表率。对于不认同企业文化的管理人员和基层管理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拒不执行的,将按照有关规定予以撤职处分。
2.完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制度。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应结合时展特点和企业的经营目标,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相关管理制度,以制度保障企业文化建设的正常开展,确保企业文化建设有章可循。一是结合国有企业实际,为提升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制定有效的计划,定期总结,找出优点,不断保持,指出不足,不断改进。二是完善培训管理体系,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员工日常培训计划,使企业的每一名员工都融入企业文化建设;针对国企的实际情况开展培训工作,做到全员参与,一个也不少,促进了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人人懂。三是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责任。把企业文化建设的责任落实到人,层层传导,压实责任,层层考核,用有效的方法检验培训效果。四是构建系统的管理治理体系,使企业文化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不断完善安全生产、市场营销、党风廉政建设和科技创新等各项工作,使企业的各项业务在企业文化的引导下实现大发展。
3.结合党的建设,打造国有企业文化特色。我国经济当前处于高质量发展阶段,对企业而言,保持国有企业经济增长力量,促进其全面发展和建设是主要目标;对员工而言,激励员工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实现岗位价值是主要目标。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文化建设应与企业党建工作相结合,打造国有企业特色文化,发挥企业文化的巨大优势,使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落地生根”。为了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国有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党的建设,否则,企业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员工就会丧失对国有企业文化的自觉。党的建设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是提高员工思想认识和觉悟,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弘扬企业精神,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保证,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力保障。另外,要加强党员干部的培养,树立榜样,弘扬企业的优良精神和文化,影响基层员工的思想,激发他们的自我觉悟,为企业文化建设和主流精神的培育奠定坚实基础。党的建设和企业文化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和发展。
4.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宣传和教育。紧紧凭借被动式的国有企业文化宣传教育手段是无法提升员工对国有企业文化的认同和信任的;只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才能使员工在工作中主动地提高各方面的素质,真正践行国有企业文化。在国有企业文化宣传方面,要积极利用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各种媒体,并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相融合的方式对国企员工进行多渠道、全方面的宣传。在国有企业文化教育方面,既要做到“因材施教”,根据不同员工的文化素质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他们的学习方法,又要做到“与时俱进”,员工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企业文化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同时也需要对教学内容定期优化与更新。
四、结语
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为我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提升国有企业文化建设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员工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益,有利于实现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国有企业管理者应正确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时发现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制度,积极探索和尝试结合党的建设,打造具有特色的国有企业文化,不断加强国有企业文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员工的内在动力,使员工在工作中自觉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岗位价值最大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财务绩效,推动国有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作者:陈潇楠 单位: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