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企业文化道德融合途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企业文化道德融合途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企业文化道德融合途径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管理学者提出并引入我国的。它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的总和,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企业制度等,它是一个企业的灵魂,体现企业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所以有远见的企业管理者都致力于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充满活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二)企业文化的特征

1、鲜明的个性。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行业背景、赖以存在的地域环境乃至产品的市场特点等都有很大的差异性,使得企业在历史的沉淀中所积累的文化精神带有很强的“自主”特色,体现了企业文化鲜明的个性。

2、普遍的共性。无论是个人的价值观还是企业的价值取舍都只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反映,是千资百态的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虽然,我们并不否认个人及企业个体文化中的个性色彩,但是,企业文化如果背离了社会所尊崇的文化,只会被整个社会抛弃,体现了企业文化普遍的共性。

3、功利性。企业文化的价值观以追求效益的最大化为目标,以促进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为根本出发点,强调实用,离开了功利性企业文化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三)企业文化的内容

1、价值观。企业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所倡导的是共同的价值观,在这种共同价值观的指引下,逐步形成全体员工一致认同并习以为常的行为准则,使得企业文化得以真正的形成和践行,成为企业赖以生存的支撑力和凝聚力。例如百度以“以为互联网中国提供及时、丰富的信息,为网友提供最好的上网体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使命”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美的以“原来生活可以更美的”为自己的品牌理念。

2、责任意识与吃苦耐劳精神。责任意识是社会、企业发展的主流意识,是社会与企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的道德意识中最本质、最深刻的层次。有责任意识的人,无论处在什么职位、什么岗位,都能自觉的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吃苦耐劳精神是个人在企业能够得到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之一。

3、团队协作精神。现代企业的特点决定了在企业中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性。现代企业所从事的社会化大生产,需要严格的组织化管理,需要许多人的协作。一个企业在竞争中有无竞争优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企业内部的凝聚力,而这种凝聚力就是通过团队协作创造出来的。正如TCL所倡导的“敬业、团队、创新”和科龙提倡的“诚信、合作、学习、创新”等这些企业文化精神的渗透,有效的鼓励了学生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4、竞争与创新意识。竞争是市场经济的突出特点,积极进取的竞争意识是职业意识的内涵。为了使高职学生在将来参与社会经济活动时能遵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规律,必须在学校建立各项竞争机制,引导学生对企业竞争的实例进行调查,要求学生懂得社会的发展需要合理的竞争,使学生在校期间就树立竞争意识。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正如英特尔公司的企业文化创新和海信集团的管理创新机制,培养了学生自强不息、创新进取的职业精神,帮助学生树立了正确的职业信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对企业和个人均具有强大的导向、激励、约束、凝聚作用,它反映了时代的精神,引领了社会的潮流、汲取了现实的文化、提高了教育的效能。可见,企业文化是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活生生的实践教材,在高职教育中若能渗透企业文化,无疑有利于提高实际效果。而如何从各个角度考虑,通过渗透企业文化更有效的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等问题,是目前高职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所面临的新挑战。

二、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

(一)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偏重于理论化的虚构性和固定化的指导模式,缺乏企业文化的指导和企业实践。学校在对高职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中,一般都是模仿和沿袭其它院校的教育模式,把职业教育作为一门纯理论的知识课,集中在几十个课时内,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缺少企业文化的渗透和企业的实践,导致职业道德教育与企业文化脱节,不能把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作为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从而导致学生步入企业后,缺乏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取向,突显学生与企业之间不协调的现象。

(二)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偏重于经验式的约束和模式化的教育方法,缺少企业文化的渗透和改革力度。长期以来,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受普遍教育观念的影响,认为教育就是知识经验的传递,它的要求就是学生能够记住相应的职业道德方面的规范和准则,而缺乏对职业道德选择和解决道德冲突的实际能力的培养。在教育方法上依然用封闭式、陈旧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来引导学生,教育方法上墨守成规,让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偏重经验式的约束和模式化的教育方法,而缺少企业文化内涵的有效渗透,对高职学生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以致在遇到问题和现象时无所适从,造成道德“知”与“行”的严重脱节。

(三)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工作偏重于流程式的管理方法和虚拟式的目标导向,缺乏企业文化的创新精神和时效性。由于学生的思维方式随着新时代职业的发展和变迁不断反复着、变化着,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新的情况,但面对这些新问题、新情况,高职职业道德教育依然利用以前流程式的管理方法来进行应对,使许多高职院校在此项工作上呈现出滞后的现象。而即使有些高职院校大胆创新,用企业的理念和方法来教育学生,但大多数工作目标比较模糊,不切合实际,更没有围绕行业的特点提出具体的要求和行为准则。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造成学生不愿意过早的面对社会及企业对他们的压力,导致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流于形式。

三、企业文化渗透进高职生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管理相结合,在办学理念中融入企业文化。高职院校要树立规范化的办学理念,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管理相结合,根据不同的专业,构建不同专业的企业文化,把企业所崇尚的创新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敬业精神等渗透到学院的校风、校训、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去。例如,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明德、精技、敬业、有为”的校训,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办学理念。学院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学生当前的需要与未来的发展结合起来,主动做好与企业需求的对接工作。例如,针对企业强调员工的忠诚需要,学校要加强学生的集体主义教育;针对企业维护经营秩序的需要,学校要加强遵纪守法和义务责任意识教育;针对企业公平竞争的需要,加强诚实守信教育等。

(二)学生管理与班级管理相结合,在管理模式中借鉴企业的科学管理模式。大到学校管理层面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引导学生逐步接受、适应职场化人际关系,引导学生适应职场的需求。小到班级管理上,将班级管理模式与企业管理模式进行类比,从班干部的任命、班级企业文化的营造、班级团队精神的培养、班级事务的处理方法等方面融入企业文化,将企业的真实面直接展现在学生面前,对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十分有益的。例如,实行“企业冠名班”,以某企业的名号作为班级的名称,并用企业的管理模式来对该班级进行管理,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和一定的奖学金扶持,在实践中可以发现,这种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能提前感受到企业工作的氛围、企业的文化、企业的工作态度、职业道德,进而在真正就业时往往不自觉就形成了相应的企业行为习惯,为顺利实现主体角色转换打下扎实的实践基础。

(三)校园文化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环境熏陶中感受企业文化的渗透。企业文化与高职教育的校园文化是两种既有联系又有诸多区别的文化,就其本质内容而言,校园文化是企业文化的内在基石,而企业文化则是校园文化在社会延伸。校企之间的合作最终上升到文化的高度才真正具有生命力。高职教育应借助校企合作的平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努力营造与企业文化有机交融的氛围。首先,在高职校园物质文化中渗透企业文化,比如在校园比较醒目的位置,宣传合作企业的文化、管理模式、用人标准、标识产品等,校内实训场所与企业的真实工作环境保持一致,按照企业的规章制度进行生产和操作,强调“学中做,做中学”。其次,开展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校园精神文化活动,例如,邀请知名企业家给学生讲授企业文化在企业运作中发挥的作用;开展企业文化调研;组织报告会、读书竞赛等,使学生深层次的了解企业文化的根基。高职院校在社会实践方面,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本专业的实践体验,帮助学生在具体的实过程中遇到的种种不适合、不协调等问题,帮助他们做好角色的转换工作,顺利的度过从“校园人”到“社会人”的磨合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正确的道德意识。另外,积极的开展各种社团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将来顺利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顶岗实习与工学结合相结合,在实际工作中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还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其主要的缺陷不在理论上,而是在行为能力上,而这种行为能力的养成并不是在课堂上就能完成的,只有在职业道德训练和职业道德的实践中才能完成。高职生也只有通过真刀真枪的顶岗实习才能感受职业道德,并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在顶岗实习期间,一方面可以通过外在的环境影响学生的职业道德,例如,请有经验的企业员工现身说法,以模范的作用无形的引导他们;学习企业的文化、理念,以外在的力量潜移默化的影响他们。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内在的管理改变他们的行为习惯,要求学生和企业的员工一样,不得迟到早退,遵守企业的操作规程,把学生包装成企业“工人”,穿和工人一样的衣服,佩戴胸卡进工厂上岗,让学生感受到自己就是工人。通过顶岗实习和工学结合,使学生不但学到了操作技能,而且真正明白了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

总之,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特点上来看,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从企业吸收更多的优秀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的核心和特质融入职业道德教育中去,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能力的培养,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拥有正确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