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监理企业文化落地难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监理企业文化落地难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监理企业文化落地难分析

企业文化在监理企业如何“落地”、取得实效,目前仍然是一个需要认真着力解决的问题。何谓“落地”,就是企业文化不能是空中楼阁,不能是形式主义,不能是与企业不发生作用的“两张皮”。而它应是企业具有先进的经营理念,明确的企业精神,一系列完整的企业规章制度和企业团队建设的目标、愿景,以及由此而表现出来的企业形象。它不只是看到的企业规章制度、标语口号,而应是企业精神、企业价值体系和企业价值观渗透融合到企业工作的各个环节、方方面面,体现在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员工工作方面,成为企业安身立命、创新发展的一种内在的不可或缺的强大动力。但当前,监理企业文化搞得好、有成效的少,而一般化的居多。当前,关注和着力解决好这个问题,是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增强监理企业市场核心竞争力的题中应有之义。那么,为何会出现企业文化“落地难”?据笔者思考,主要有四个原因:

原因之一,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及其真谛缺少真正认识

不少监理企业对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更多地反映了他们对企业文化的真谛缺乏真正的理解和把握。他们有的还不完全了解什么是企业文化,为什么要建设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与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的关系等。他们有的一听到企业文化就认为是虚的、空的、软的,似乎只有承揽的监理项目、经营成果才是硬的、实的。还有的片面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企业的文化活动,就是企业有点标语口号、有点规章制度,摆摆样子、装装门面。还有的对企业文化想得过于玄,把企业文化神秘化。其实,企业文化一点也不神秘,它具有管理属性,体现在企业经营管理的过程的始终。它是一种适应科学发展观需要的管理理念、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点也离不开企业员工自身素质的提升,都是为了将企业做强、做大,这就是企业文化的真谛所在。但由于一些企业领导缺少对企业文化的正确认识,神化了企业文化,结果往往在思想上处于无知,在行为上处于盲目,自觉不自觉地将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对立起来、割裂开来,造成了企业管理与企业文化的“两张皮”,未能形成一种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原因之二,建设监理企业文化的自觉意识还不够强

我国实行工程建设监理制已有20年。一些企业的历史比较短可能是影响企业文化建设和形成的一个原因。但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一些监理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意识不强。不少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一种自生自长的自发状态,有的则处于不自觉阶段。往往嘴上喊重要,实际上是不要。或者是不结合自己企业的实际,一味的模仿其他企业的做法。他们不了解企业文化形成的过程。其实不同的企业由于面临的市场经营环境、所处的行业、发展的历史等因素的差异,企业文化也必然有着自身的特点,这就决定了企业文化的难于模仿性。要建立真正属于自己企业的企业文化,就要有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的设计和倡导示范。当前,在监理行业中,真正对企业文化认识深刻,企业文化建设有规划、有安排、有机制、有措施、自觉性高的是少数。诚然,企业文化建设从其产生、发展、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伴随着企业的发展成长逐步形成统一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道德规范、思想意识和工作态度。这种自觉意识不仅表现企业领导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对企业精神的科学提炼和员工对价值观的普遍认同,做到认知进而达到认同,而且还表现在企业的价值体系在企业有序渗透、聚拢、转化、强化、评估全过程,表现在企业与员工共建共享、不断创新发展方面。企业文化建设同企业叟须不可分离,它总是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不断地成熟、完善,决不会一劳永逸、一成不变,达到终极。

原因之三,监理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尚不全面、不完善

企业文化从大的方面,包括三个层面:即精神层面、制度层面、外在层面。或者说,理念文化、行为文化、视觉文化。其基本内容是,培育企业的先进的经营理念,提炼优秀的企业精神,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造就高素质的工程咨询队伍,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企业文化的内容和要求来看,目前多数监理企业除在认识上有差距外,在抓企业文化建设中,往往抓有形的多、抓无形的少;抓看的见的多,抓看不见的少;抓容易做的多,抓难做的少。不少企业比较重视企业的外在形象,比较重视环境建设,重视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也比较重视企业的规章制度建设。但对企业文化的精神层面建设往往重视不够,在这方面缺少艰苦细致地工作。他们不甚了解,精神层面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对企业文化建设起着重大作用。它是企业文化的最核心层,而制度层面是企业文化的中间层,视觉文化则是企业文化的最外层。这就犹如企业文化好比是一棵大树,如果根不深而求木之茂,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企业的社会公众形象是精神层面的外化,是制度文化的无意识化的结果。只有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特别是精神层面建设,才会根深叶茂,繁花似锦,瓜果飘香。道理就是如此。

原因之四,尚未完全形成共建企业文化的机制和氛围

目前,监理企业的文化建设,多还处在象牙塔内,只有少数人的积极性。而未完全形成整个企业共同关注、共同建设的局面。首先,企业文化建设离不开企业领导的积极性。但目前一些中小型监理企业的领导多数缺乏战略眼光,往往顾眼前利益多,考虑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比较少;考虑企业生计多,顾及队伍长远建设少。其实,企业领导担负着建设“两个文明”的重大历史使命,他们既是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者,又是企业文化蓝图的描绘者。他们怎样认识企业文化,如何规定企业文化的内涵,培育什么样的企业精神,制定怎样的企业文化发展方向,对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作用。企业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就是企业家文化,是企业家的人格体现。离开了企业家人格力量的开发,就不会有企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他们的思想素质、文化修养、人格魅力都会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和创新产生重要影响。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领导是这一系统的“龙头”,龙头舞动起来才会带动整个龙身,在整个企业才会形成一个建设企业文化的良好氛围。领导思想重视,就舍得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花精力、完善企业文化运用机制,并舍得在经费上投入。有了领导的积极性,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就容易得到调动。员工既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体,也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有了员工的广泛参与,才会有坚实的基础,才可能“化”得起来。鉴于监理企业高度分散,以项目部为基本单位的特点,企业文化建设只有深入到项目监理部,辐射到每个员工,实现全员性,企业的企业精神、服务宗旨才会真正落地,发挥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企业文化的根本在人。只有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共同参与,才能最终实现企业文化所要达到的目标。

实现监理企业文化“落地”的对策:

对策之一,坚持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增强企业文化建设的自觉性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一切收获首先来源于认识的正确和思想的进步。企业领导对企业文化尤其要有一个正确认识。因为认识正确,企业文化建设才不会走偏方向,才会有建设企业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会有一以贯之的持久性。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建设企业文化要靠先进文化统领,因此,建设企业文化必须自觉坚持正确的方向,全面履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发展当作第一要务,把以人为本,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当作核心,努力创建和谐共进的企业。在企业发展中要准确提炼企业精神,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赋予企业文化新的内涵,解决好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和价值取向,用企业精神激励人、培育人,用文化的力量和手段教育人、管理人,运用各种手段提高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和调动人的内在潜能。要把员工的利益代表好、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服务员工、报效国家,造福社会。要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不断总结充实完善企业文化,建立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体系,并通过企业文化的反作用,推动企业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

对策之二,结合监理企业实际,创建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监理企业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一是它不同于其他生产制造行业,而是属于高智能的技术服务。员工是监理企业的最宝贵的财富。在建设市场—企业—员工和员工—企业—建设市场这个大循环中,企业员工始终处于重要环节,是最具活力和最具创造力的因素,对执业的监理人员的思想、文化和专业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要求普遍比较高;二是监理人员高度分散,服务的建设工程工地,环境艰苦,任务繁重。监理人员不仅需要智力储备、还需要付出一定的体力支持,要有科学态度和艰苦工作的精神;三是监理服务的质量好坏、建设单位的满意度、社会的信誉度,直接关系到企业在市场经营的占有率,关系到企业的社会信誉。而能否做到优质服务,更多的是取决于项目监理部的团队作用和每个监理人员尽心竭力的工作。根据这些特点,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尤其要突出人力资源建设。加强对监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在监理服务中,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提升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鳌头;要突出职业道德建设,培养监理人员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品德和依法监理、独立公正的精神。企业文化建设要融共性于个性之中,结合企业实际,培育具有本企业鲜明特色的企业文化,凸现企业服务的特色,发挥自身的优势。

对策之三,不断创新和完善企业文化建设运行机制建设和创新监理企业文化不是靠喊口号,不是靠发文件,而是需要建立一定的运行机制。一是建立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生产经营同步发展的机制。在运作方式上,实行“捆绑”式,做到在部署生产任务的同时,提出企业文化建设的要求;在检查企业完成生产任务的同时,检查企业文化在项目的落实;在总结生产经营的同时,总结考核企业文化的成效,真正做到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实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目标。二是建立齐抓共管的互动机制。企业党的组织要把握企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结合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贯彻落实好科学发展观,不断赋予企业文化新的时代精神和丰富内涵,努力将企业建设成经营性、学习型、家园型企业,充分调动和保护职工的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领导要坚持“一岗双责”,根据个人分工,在履行发展生产经营任务的同时,融入企业文化的内涵和要求,在“结合”上作文章,在“渗透”上下功夫,在企业发展上见成效,自觉挑起“两副重担”。企业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团组织,也要在各自的工作范围内,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并发挥作用。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和企业与职工代表恳谈制度。形成上下互动、思想通达的信息渠道,使员工充分享有企业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尊重员工的创造精神,满足员工的精神、物质和社会地位的需求,调动职工的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使员工真正理解企业、关心企业、热爱企业。要结合监理企业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满足员工求知、求乐、求美的需要。加强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创造宽松和谐的环境。

对策之四,企业文化要植根于项目监理部,就要抓好企业文化五项建设项目监理部是监理企业的根,是企业全部工作的基础,是监理企业工作的重点,也是对整个企业文化建设成果的实际检验。而项目部企业文化五项建设内容,则反映了监理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要求。这五项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管理制度建设、学习型组织建设、项目团队建设、项目环境形象建设。在思想建设方面,要重点抓好企业精神和企业共同价值观的的培育和养成,通过思想教育、行为规范,逐渐内化为员工的思想方式和工作方式。要加强监理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监理人员判断是非的能力,在金钱诱惑面前的自控能力,在警示面前的自省能力,努力做到守身如玉,执法如山。在制度建设方面,要建立监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及其绩效考评制,建立监理人员问责制,建立项目部内部学习和会议制度、总结工作制度,用制度规范项目人员的思想和行动。在学习型组织建设方面,要提高项目人员的求知欲望,在项目造成浓厚的学习和研究问题的空气,形成在工作中学习和在学习中工作的局面。在团队建设方面,项目部不同的专业监理人员要有整体的团队意识,清晰的任务结构和角色界定,能相互信赖,进行认知、语言、行为等方面的互动,能够彼此分享掌握的信息和见解,能够使团队的价值转化为一种统一的行为,创造出一种合作的环境,圆满实现监理承担的监理任务。在项目环境形象建设方面,要积极营造一个整洁、优美、和谐、文明的办公环境,要形成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合作共事、热情服务的工作氛围。俗话说,打铁先要自身硬,监理要履行监理合同赋予的责任和义务,创造监理企业知名品牌,首要的是建设好项目部。要不断提升项目部“一班人”的综合素质。只有自身过得硬,才能做到优质服务。这就必须抓好“五项建设”。监理企业的文化建设能不能辐射到项目部,能不能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体现在监理人员身上,能不能渗透到监理服务的全过程,企业文化能不能真正在项目落地、生根,“五项建设”是重要体现。

对策之五,坚持重在建设、重在实效,形成一支由企业领导和骨干组成的稳定队伍企业文化建设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而是企业的一项长期的任务,既要有刚劲,有一定的力度;又要有韧劲,不屈不挠。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一切着眼建设、一切立足建设、一切重在实效。企业文化建设不仅需要有整体规划,有战略的目标,还要有阶段性的任务和目标,需要分步实施,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工作。而要长期坚持不懈,薪火相传,企业就必须形成一支包括企业领导和骨干之内的稳定队伍。有了这支队伍,企业就不会因领导人变更、人员流动,而影响企业文化建设的进程。企业领导要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责任人,不断检查个人履行责任的状况,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校正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要把理念倡导与行为规范,把引导与养成、把知与行、言传与身教,把领导的价值理念与员工的共识结合起来,形成立体化的全面推进的态势。项目总监是骨干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文化能否在项目落地的关键所在。他们对企业文化认识怎样?在工程监理中,能否把企业文化作为项目总监负责制的一项重要责任,并具有很强的意识把“五项建设”牢牢抓在手上。他们能否有高度的使命感和事业心,对自己能否严格要求,具有明确的角色意识,是企业对项目总监忠诚度的实际检验。项目总监要用自己的思想和人格魅力、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管理能力、用自己的榜样模范作用影响和带领员工,增强项目监理部的向心力、亲和力、凝聚力和影响力,这是企业文化在项目落地的关键。考核评价项目总监的工作,不仅要看为建设单位服务的满意度,又要看项目建设和人才成长的成果。在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企业文化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把企业做强、做大的巨大推动力。研究攻克监理企业文化落地难这个瓶颈,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把监理企业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水平需要,更是全面整体推进监理行业向新的、纵深方向发展的时代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