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成因及措施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成因及措施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成因及措施

摘要:桥梁病害问题严重影响着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为此,详细归纳了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问题,从桩基础、桥墩与盖梁、支座、桥跨结构等方面分析了这些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以提高我国桥梁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近20年来,我国交通运输业发展迅猛,公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越来越完善,桥梁的建设规模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在我国桥梁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一些建设质量问题也逐渐显现,随着我国货物运输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病害问题严重影响着桥梁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使得运营过程需要耗费较大的成本进行桥梁性能的维持与提升。对桥梁施工的这些质量通病进行总结和归纳,对质量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措施和方法,对于确保桥梁施工质量,提高其运营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1]。目前我国桥梁工程建设主要采用混凝土建筑材料,中小跨径桥梁结构型式较为常见,因此本文重点分析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的质量通病问题,归纳这些病害的产生原因,从而提出有效的防治和改善措施。

1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原因

1.1桩基础施工质量通病

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大多采用钻孔灌注桩进行基础施工,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常存在桩身偏斜、钢筋上浮、断桩等质量病害[2],对这些质量通病详细分析如下。(1)桩身偏斜在钻孔灌注桩钻进造孔过程中,桩身发生偏斜,垂直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桩身偏斜的原因可以从地基、钻机、钻杆3个层面分析:①地基方面,如果钻进过程中遇到很大的孤石或者探头石,使得钻头的受力不均匀,很容易向弱岩层方向钻进而偏离设计位置产生偏斜;②钻机方面,如果钻机底座没有放置水平或者施工过程中底座产生不均匀沉降变形,会直接影响钻杆的垂直度而产生倾斜;③钻杆在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接头不正、刚度不足而弯曲等问题,也会引起钻孔倾斜。(2)钢筋网上浮钻孔施工完成后进行桩身施工,进行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发生钢筋网上浮现象。钢筋网上浮可能是因为受到浮力作用或者钢筋网没有固定牢固,使得灌注过程出现上浮现象。(3)断桩问题桩身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桩身不连续而出现断桩。诸多因素都会导致断桩的可能性,可以从混凝土质量、导管问题、孔壁问题3个方面分析断桩的原因:①混凝土质量方面,如果混凝土坍落度太小或者运输时间太长引起混凝土离析,会导致灌注过程中引起导管堵塞形成断桩;②导管方面,如果导管施工过程中盲目提管使得导管口拔出混凝土面形成断桩,如果导管埋入深度较大使得拔管困难引起灌注中断发生断桩;③孔壁问题方面,如果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发生孔壁坍塌同样会导致灌注中断,造成断桩。

1.2桥墩与盖梁施工质量通病

中小跨径混凝土梁桥的桥墩和盖梁往往在现场就地浇筑,就地浇筑过程施工质量基本能够保证,但仍然存在混凝土早期开裂等质量通病。桥墩和盖梁的早期开裂往往与混凝土品质差、施工过程养护不到位有关:如果混凝土品质差、施工中振捣不完善,使得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表面容易出现蜂窝、麻面、坑槽等病害,这些极易引起开裂;如果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养护不到位,过早拆模或者在骤然降温作用下没有进行表面覆盖,则会因为冷激效应引起混凝土表面温度裂缝。

1.3支座施工质量通病

支座施工病害是较常见的,例如支座翻浆、支座位移过大、支座滑移等质量病害[3],这些病害的详细原因分析如下。(1)支座翻浆支座长时间浸泡在水中引起翻浆现象。支座翻浆问题的根本原因是施工过程中没有对雨或者雪进行完全清除,使得支座安装完成后雨水浸泡导致翻浆,翻浆问题严重影响橡胶支座寿命和后续使用性能,翻浆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清理。(2)支座位移过大支座位移过大主要原因是支座安装过程中温度变化非常明显,支座位移超过合理的范围和要求,这使得桥跨结构与桥墩出现明显的位移,这种缺陷如果在施工过程不及时处置会引起运营安全,甚至发生落梁现象。(3)支座滑移支座在安装完成后出现一定的滑动,主要原因是支座安装过程中位置不够准确,或者位置超过误差允许范围,使得桥跨结构安装完成后出现纵向滑移。

1.4桥跨结构施工质量通病

桥梁工程一般对桥跨结构的施工比较重视,因此其施工质量通病相对较少,主要是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梁体开裂问题,梁体开裂的原因可能是混凝土品质差引起的蜂窝、麻面、坑槽等表面缺陷,进而引发开裂;可能是施工中支架不均匀沉降引起的梁体受力裂缝;可能是养护不当引起的温度变化产生的表面温度裂缝等。桥跨结构的裂缝会影响结构的耐久性、使用寿命和承载安全。

2桥梁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2.1桩基础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针对桩身偏斜问题,从地基、钻机、钻杆3个层面进行分析:如果是地基引起的质量问题,在倾斜的软硬地层钻进时采用钻杆控制进尺并保持低速钻进,发生倾斜后回填片石或卵石待冲平后钻进;如果是钻机问题,则在钻进过程中定时检查并及时调整矫正;如果钻杆过长使得钻进中摆动较大引起倾斜,需要在钻架上设置导向架使之沿导向架方向垂直钻进。发生倾斜后应该明确倾斜位置,在倾斜处反复吊住钻头反复进行扫孔,使得钻孔位置竖直不发生偏斜。针对断桩问题可以通过控制混凝土品质、导管质量、施工过程控制等方面进行预防,例如在原材料和浇筑过程中确保混凝土和易性,灌注中加强导管的管理使其满足施工需求,施工中对于孔壁坍塌问题及时进行处理。例如,如果堵管引起断桩,在混凝土未初凝时提出导管并清理,准确计算已灌注混凝土位置,并采用导管+球胆方法继续灌注,直到填满导管完成桩身施工。

2.2支座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针对支座翻浆问题需要对支撑垫石的部分混凝土进行铲除,使得雨水完全流出并使其保持干燥状态,然后再用环氧树脂进行封闭整治,确保支座位置保持干燥状态;如果支座位移过大需要将支座锚栓卸除并重新埋设,重新埋设的位置应该确保支座不能发生变形,且倾斜度控制在设计范围之内;出现支座滑移问题需要采用千斤顶将梁体顶起,注意要同步顶升不能出现附加内力,将支座进行校正并重新安装。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支座性能和施工场地的认识,避免支座安装出现的系列病害问题,提前进行防治。

2.3混凝土开裂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对于因为混凝土品质问题引起的开裂,需要加强对混凝土材料的管控,特别是对混凝土坍落度的检验,确保混凝土不会出现因为材料质量引起的问题,且在施工过程应该振捣充分;避免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天气下进行拆模,应该养护充分后使得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再先拆模板并用棉絮覆盖,然后再拆除棉絮,避免模板拆除中过大的温度冷激效应引起温度裂缝;对于因为施工支架变形引起的梁体受力开裂,需要加强对支架基础的施工,验算支架的变形量,提前进行支架预压等,避免支架变形引起的梁体开裂病害。

3结语

近20年我国桥梁工程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桥梁建设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有一些质量通病需要引起重视,避免运营过程中过大的管养资源投入。本文以中小跨径混凝土桥梁为例,分析了桥梁工程桩基础、桥墩及盖梁、支座、桥跨结构等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通病问题,分析了病害产生原因和影响,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措施,以提高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魏则强.浅谈桥梁施工中质量通病与措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9):210.

[2]赵毅,何媛.刍议桥梁桩基础施工的质量通病及控制策略[J].低碳世界,2014(4):211-212.

[3]张景堂.高速公路盆式橡胶支座病害分析与施工方法[J].交通标准化,2014(1):39-42.

作者:毛鑫 单位:桐庐县公路管理段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