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互联网+下的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实践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和教育行业得到了深度的融合发展,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模式。桥梁工程是我国高校土木工程当中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为了培养出更多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人才,需要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进行训练。在“互联网+”背景下,借助发达的互联网技术让桥梁工程的课程教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人才。本文就“互联网+”背景下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进行了分析,从“互联网+”教育的特征、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互联网+”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的内容以及“互联网+”背景下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势几个方面论述,希望能够为我国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的改革做出贡献。
[关键词]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互联网+
引言
桥梁工程是土木工程当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交通工程的关键,是全线通车的保障。桥梁工程涉及到规划、勘探、设计、施工、制造、监测以及养护等环节。桥梁工程的主要课程内容包括了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梁桥等基本概念。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相应的桥梁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方法,使后续的专业课程能够顺利的进行。因此,这门课程是培养土木工程学生专业素养的重要课程。
1“互联网+”教育的特征
当互联网技术和教育相结合的时候,能够利用便捷的信息技术给教育领域带来良好的发展机会。“互联网+”教育让原本的教育形态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教育当中的主导者,而是变成了学生的引导者,让学生能够积极地在学习过程当中不断的自己探索,成为课堂的主人。“互联网+”教学解决了教育的时限问题,通过对于互联网技术的使用,让传统的教育发生了转变,让教师不仅能够和学生在线下进行互动,还能够和学生在线上进行互动,让学生能够遇到问题的时候及时找老师进行解决,实现了教师和学生的实时交互[1]。“互联网+”教育改变了传统的课程表现形式,通过和信息技术的结合,让传统课程逐渐向着线上发展,专注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形成新的课程模式。
2桥梁工程课程的教学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
2.1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高校在设置桥梁工程课程的时候,过度重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到位,学生的综合发展受到阻碍。并且设置的实践教学和实际工作脱节,学生即使在学校能够接受到实践教育,但是仍旧不能够在实际的工作中使用。
2.2教材更新不及时
现代桥梁工程正在飞速的发展,各种新理论和新技术都在不断的出现,但是现在我国大部分的教育当中使用的理论仍旧是采用的以前的理论,桥梁工程方面的教材更新速度跟不上时展的速度。
2.3学生电算能力差
在桥梁工程当中,电算是应用于大跨度桥梁的一种十分常见的方式,但是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却没有在现在的课程体系当中表现出来,学生的电算能力没有得到开发,导致了学生的素质提高被限制,影响了未来的就业。
3“互联网+”桥梁工程课程教学的内容
3.1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为了实现综合性的人才培养,对桥梁工程教学体系进行改革,整合相关的教学内容。课程组按照桥梁结构工程进行分类教学,并且难度逐渐加大,将桥梁的设计、构造和施工贯穿到整个授课的体系当中。首先,桥梁工程总论,主要讲授各种桥梁的概念、基本组成和设计方法[2]。其次,进行简支梁和拱式桥的组成、特点以及构造设计原理。第三,进行连续梁桥、悬臂梁桥以及缆索承重体系的施工。进行改革之后的内容,既涵盖了桥梁工程当中的主要内容,也进行了理论知识以及计算方法的传授,也对各种施工技术和施工方法有所涉猎,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奠定基础。
3.2课程教学资源建设
由于桥梁工程的可是设计的比较少,教学内容还在不断地增加,因此就需要采取新型的授课手段来对教学质量进行保证。在桥梁工程的教学视频里,需要在其中加入大量的国内外桥梁图片以及视频等。比如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来对悬臂施工法进行演示,这样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这个方面的知识,并且帮助学生能够快速的学习常见的施工方法,让学生能够主动的自我思考,主动学习。在提高授课水平的同时,还需要搜集各种实际的案例来作为课程的拓展教学,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水平。
3.3网络教学平台开发
3.3.1系统性学习应该按照系统的学习进行展开,在学生进行学习的过程当中,引导学生了解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再根据知识点来安排学习技术,以视频教学和课程讲义两种方式来对学生进行授课。在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当中还需要列出学习的注意事项,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在学生完成所有的知识点学习之后,让学生完成课程检验,其中包含了对于课程内容的讨论以及测验。其中课程内容的讨论需要将实际案例设置成为问题,帮助学生积极地联系实际,测验是对学生进行考核的一部分,学生通过完成测验来获得平时分。在期末复习的时候,学生能够根据其中的期末复习栏目进行综合复习,可以采取抽取题库当中的模拟卷来指导学生的备考,题型要保持和期末相同[3]。3.3.2选择性学习选择性学习是根据视频教学、课堂讲义、具体案例等一系列的选择模块。学生能够在选择性学习模块来有选择的对特定的模块进行学习,然后完成相应模块的考核任务,从而获得一定的平时成绩,在期末算总成绩的时候进行综合的计算。同时,如果学生有什么问题和意见能够通过这种渠道来向教师反映,通过练习课程的主讲教师以及助教等得到解决方案。
3.3.3拓展性学习桥梁工程是一门和实际结合的非常紧密的学科,为了避免学生只是掌握了大量的理论知识而在进行实际操作的时候无处下手的情况,需要让学生能够选择各种工程实例进行学习,比如在网络课程当中设置相应的课程设计等。课程设计是为了能够让学生进一步的熟练所学的知识,并且能够顺利应用到实际的设计当中,帮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对所学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切实的了解到实际的工程和在学校学习到的理论知识之间的关系。
3.4“雨课堂”混合教学模式
3.4.1课前准备课前可以通过雨课堂的平台来向学生和课程相关的各种资源,并且设置预习检测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教师可以对上课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在上课的时候有侧重性的进行知识点的讲解。
3.4.2课中教学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结合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进行教学。首先,教师可以根据案例构建一个模拟的场景,通过这个模拟环境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完成对于知识的学习。其次,学生可以通过弹幕的形式来向教师进行提问,方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最后,教师可以根据课前预习的情况进行问题的讲解,让学生能够对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理解。
3.4.3课后巩固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平台来向学生进行作业布置,学生也可以通过视频来对课上的内容进行复习。教师在学生提交作业之后可以对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个性化指导,让学生能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4“互联网+”背景下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优势
4.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的桥梁工程课堂教学,能够运用各种多媒体技术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缩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例如,在桥梁工程设计课程当中的悬臂浇筑法施工内容,教师可以通过课上的弹幕问答来加强和学生的互动,让学生积极的提出自己的疑问,让学生能够沉浸在学习的过程当中[4]。同时这种方式还能够加强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同于以往的学习过程,学生能够体会到一步一步参与到课程当中的快乐。
4.2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教师是对整个课程进行设计的关键,在“互联网+”背景下的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当中,教师需要对课程的每一步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内容,再根据学生的反馈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这样不仅能够让教师在教学上做出创新,还能够加强教师对课堂的掌控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增强教师的使命感,从而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4.3有效评价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对于互联网技术的使用,教师能够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和分析,从而实现对于学生在桥梁工程这一门课程当中的表现评价,打传统的一张试卷决定学生成绩的局面,让学生的每一份努力都有回报,刺激学生更加积极努力地学习。同时,通过数据的对比能够让教师对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一目了然,促进教师对于教学内容的调整,方便学生的学习[5]。
5总结语
通过深入调查当前互联网技术在桥梁工程课程教学当中的现状,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网络化教学平台,从而实现教学资源更加合理的配置,教学过程数据化显现以及教学互动的多样化发展。这种课程改革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喜欢学习,还能够让教师不断的加强自己的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毕业之后更加快速的适应桥梁工程专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满足行业对于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促进我国桥梁工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茹意.“互联网+教育”背景下智慧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91):146-147.
[2]崔英杰,陈煜.“互联网+”背景下高职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9(45):241-243.
[3]李晶晶,王占锋.基于雨课堂的《桥梁工程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实践[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20):221-222.
[4]沈殷,阮飞鹏,阮欣,柳惠芬.《桥梁工程全过程课程设计》MOOC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9(17):75-77.
[5]闫晓宇.基于网络的《桥梁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等继续教育学报,2018,31(06):77-80.
作者:李凯峰 单位:安阳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