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全面发展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为贯彻本科教育必须实施人才全面发展教育方针,深化大学体育教学改革,围绕培养一流教师,建设一流课程,实现一流教学的新思路,运用文献资料、调查访谈、比较分析,逻辑归纳等研究方法对本科教育视域下大学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影响因子进行探讨。认为我国对高校和高校教师的评价体系重科研、重学术、重获奖、重发明等,对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视理论大于实践。研究认为本科教育第一要务为人才培养,大学体育的深化改革必须为培养人才服务,以学校办学目标为依据,办学条件为依托,办学环境为依靠,推进体育课程改革和教学变革,全面提高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的培养质量,实现新时代大学体育内涵式发展。
关键词:本科教育;大学体育;“三个一流”;人才培养
2018年6月,我国第一次以“本科教育”为名,在四川成都举行了《新时代全国高等本科教育工作会议》,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一流本科教育”的理念。这对我国高等教育而言具有风向标和里程碑意义。[1]教育部长陈宝生在会议上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高校要回归大学的本科教育职能,把“培养人才”作为首要根本任务,在转换思路的基础上,把本科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作为检验一切教育工作的根本标准。然而长期以来,本科教育的“指挥棒”都是围绕着、项目获奖、科研经费、职称比例、专利发明等评价指标转,教师的考核评价指标也相应的有量化趋势,对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存在理论大于实践的异化现象,那些真正全身心投入本科教育前沿的,反而因缺少论文、缺乏项目有被边缘化的迹象。本科教育对于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定型方面是重要阶段,是青年成长成才的第一步。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大学体育通过创新教学活动、拓展群体活动、增强户外活动、提升竞技活动等方式,为强化个人意志品质、提高集体合作精神、健全独立人格魅力、塑造精准判断素养等方面奠定基础。本文从本科教育的视角论述大学体育在一流教师、一流课程、一流教学建设的改革探索,有助于培养人才的凝练历程、有助于教育教学的内在逻辑、有助于大学体育的历史定位,这个关乎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研究,呈现出跨领域、跨学科、跨空间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1本科教育视域下大学体育内涵式发展的必然
指出:“高校只有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根本才能办好,才能办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也就是说本科教育的根本就是人才培养,其核心要素就是“德才兼备,全面发展”。那么回归本科教育的理念就是要在新时代提升教育事业,回答好这个时代命题就在于“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中国已经进入一个新的时期,高等教育水平要求更高,尤其是对科学知识的更新和优秀人才的需求更加渴望。如何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毕业生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实际问题。但是,我们也看到社会上有种论调就是“玩命的中学、快乐的大学”。意思是说大学生在中学阶段苦不堪言,上大学的门槛高,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一旦进入高校一切就显得如此容易,学业轻松、学术肤浅、出校门简单。我们更是看到为了大学生顺利毕业,有的高校甚至一次次给予学生补考、重考、重修、清考等机会,用各种方式把“生产线”上的“产品”推销出去。根据有关部门调查和分析,中国大学课堂存在大量的“水课”,内容陈旧、教学呆板,在课程难度、广度、深度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更是不可比拟,差距非常明显。另外高校教师聘用、晋级评价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已成诟病,大学高度量化的学术竞标赛就是目前中青年教师的学术生存状态。而大学体育就是其中一员。大量“放羊”式体育课、“安全第一”教学内容、“无负荷无运动量”的教学安排等等导致大学体育成为地地道道的“水课”,学生体质每况愈下,因体育不达标而不能顺利毕业的学生寥寥无几。那么有效增加负担、创新教学方法、变更教学课程、完善评价体系等势必成为大学体育的改革思路。提升大学生的运动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极限挑战的意志品质、增强生活、生存能力、拓展体育课程广度、扩大课程选择就成为大学体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大学体育的深化教学改革,理应在教学方面涵盖身体能力、文化价值、人际交往、意志品质、野外生存等内容,开设户外运动、素质拓展、体育文化、情绪控制、逆境求生等课程,采用“体验式”“互动式”“合作式”“体认式”等教学方法,更广度、深度的参与体验、经历、反思、强大,达到“知行合一”的效果,势必成为大学体育发展的主要内涵。[2]
2本科教育视域下“一流体育教师”的培养路径
2.1认清形势与认识自我的认知路径。国务院在2015年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对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的主要任务、总体要求、组织实施等做出了重要部署。[3]其中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指出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提高我国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要求一流专家、学科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和科学研究提供支撑。这个侧重于学术研究重要性的方案对于地方本科院校同样适用吗?从宏观上来说无可非议,但从微观上来说在教师的选拔、聘任、激励、经费、评价、成长、淘汰等机制方面有着明显的不平衡。根据AAUP多年的调查和统计,在许多研究型大学教师工作分配中,科研所占的比重最大,一般占教师工作量的30%左右。[4]那么对于应用型地方高校来说,科研任务明显偏重。我们说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打造一支教学为上的育人队伍才能有卓越的教学体系。在回归本科教育呼声下,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有效激励教学、科学评价教师,让每位教师选择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充分发挥本科教育的引领作用,营造更加清正的人才培养环境。2.2定位准确与角色转变的适应路径。每年有几百万的本科毕业生,本科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整体质量,也影响到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那么如何评定毕业生的质量呢?李硕豪教授(2018)等专家提出:本科教育必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必须尊重学生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规律,促进学生健全发展,这是一流本科教育的基本特征。在实施全面发展教育的情况下,大学体育能做些什么呢?英国著名的伊顿学校有这样一句口号:“运动第一,学习第二”,把体育放到如此重要地位是因为他们相信“体育的本质是人格教育”。我国大学体育教师由此应作出哪些方面的改变呢?日前,世界大学QS排名出炉,清华大学位居世界第25位,领跑中国高校。清华官方微信公众号随后发了一条消息《QS排名第25竟然是一所百年体校》。可以说,在清华,不爱体育的人才是“另类”,并且也真的出现过因不重视体育而被“赶走”的校长。[5]这个现象要求对大学体育教师进行重新审视,加速职业专门化过程,紧跟时代步伐。大学体育教师必须由执行者向决策者转变、由灌输者向指导者转变、由权威者向帮助者转变、由实施者向开发者转变。2.3全面培养与健全机制的融合路径。一流教师的标准没有固定格式,但是一定有其秉承的理念。那就是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导向,向学生传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热爱生活,让学生学会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具有“独立、责任、磨砺、尊重”的人格。那么高等学府不仅要关注教师的选聘、任用、评价,更要关注现有师资队伍为适应本科教育而进一步发展,建立对应的激励、培养和发展机制,为高校教师成为一流教师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和人文环境。大学体育教师的责任就是在健康体质和完善技能的情况下引领学生精神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这必然反作用于人的精神,陶冶人的情操,使之慢慢地进入恬淡自守、宽容豁达的境界。本科教育的回归要求体育教师的角色和行为发生变化,在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之余,加强业务学习,掌握教育规律,提高教学艺术,以体制机制促进体育教师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好“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对建设可持续发展师资队伍的促进作用。克服以技能传授为中心的表达不清、叙述不明、动作示范不正确、组织能力差等不足,努力改善以重视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与学生合作交往的教育能力,以培养成为一流教师为宗旨,更好地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人才服务。
摘要:随着城市化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学校在城市化进程中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尤其是农村职业中学,必须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建构起与城市化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职中校园文化建设新模式,使农村职中真正成为传播精神文明的主阵地,促进农村政治稳定、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
关键词:城市化视角;农村职中;校园文化建设;瓶颈;对策
一、城市化视角下农村职中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瓶颈
(一)受教育对象和群体有了显著改变。随着长三角地区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农村学校在农村城市化进程中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如由于外来户口的大量迁入,影响学生成长的文化背景也较为复杂,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经常出现不一致,甚至相背离的情况;许多不良精神垃圾随本地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以比其他地区快得多的速度侵入,使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是非判断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农村职中校园文化必须不断应变创新,才可能与时俱进,充满生机和活力,学校也才能在此过程中得到不断发展,形成自身特点。(二)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跟不上时代步伐。城市化进程中的学校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发展呼唤着新的教育。然而检视今日教育的价值取向仍存在严重的偏误。例如偏重于学科教育,疏忽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关怀;很多学生为了应考、为了升学而读书,很难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学生的精神生活、个性特长、道德信仰等被漠视、被践踏已不是个别现象。(三)校园文化建设系统性和独特性的缺乏。在农村中小学的校园文化建设方面比较普遍地存在着缺乏系统性、独特性的现象,或顾此失彼,或存在认识上的严重偏差:一是重硬件、轻软件,满足于豪华的建设和现代化的教育设施,而缺少从内涵上提升办学水平的危机感和使命感;二是重灌输、轻体验,将学生作为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创新的火把;三是重现代、轻传统,一味地追求设施设备的先进,忽视了对优秀传统文化包括学校传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师生的归属感不强。(四)农村职中学生主观因素的制约。我校是一所农村职业高中,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学生受社会文化影响大,但自身分辨是非、美丑的能力不高,喜欢标新,并易于接纳城市中的一些所谓“新潮”的、“流行”的事物,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特点、言语风格、穿着打扮带有明显的差异性,学生的思想品德参差不齐。
二、城市化视角下农村职中校园文化建设的改革路径
在当今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时代,农村职中校园文化必须不断应变创新,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一)以农村城市化为背景,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新目标,体现独特性。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我们在实践中要参照城市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模式,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城市化建设服务为目标,总结农村学校的自身优势,走农村职中城市化发展的道路,着力打造农村学校城市化发展的特色。因此,学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要积极主动地将城市化建设理念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之中,认真探索适应城市化的校园文化发展的新路子,不断地塑造出自己学校健康丰满的校园文化形象,才能形成独特的农村与城市接轨的校园文化。(二)以传统文化和人文精神为铺垫,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体现传承性。学校本身就是文化传统的产物,它是以传递文化为己任的,是经过历史的选择、积淀、凝聚、发展而成的。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在某些方面是文化精神、要求的集中体现。农村城市化建设在吸收改革开放带来的现代文化的同时,也不能抛弃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国家,校园文化建设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从学校本土出发,结合当地的历史、自然资源和乡土人情,充分挖掘文化积淀。(三)以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基,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观念,体现责任性。农村职中的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与城市化发展相结合。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城市化建设和多元化时代带来的文明成果,拓宽师生与外界交流的渠道,让师生享受更多优质的教育资源,掌握丰富的教育信息。既要注重文化知识的积累,又要注重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还要注重培养学生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培养其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和自我保护的健康意识。为他们以后多方面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四)以一手抓硬件一手抓软件,创新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体现针对性。环境是育人“土壤”。在城市化建设中,校园“硬件”环境建设重要,以校风、教风、学风为主的“软件”环境建设同样重要。校风是一种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无可替代的精神力量,校风不正,再美的校园也会失去它的光彩。要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推动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使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接受先进文化的熏陶和文明风尚的感染,在良好的校园人文、自然环境中陶冶情操,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三、结语
摘要:身心健康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就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从正面、负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旨在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校园文化;大学生;身心发展
一、研究背景
在中学教育观念上,以应试教育作为教育理念,一切以应试为目的,学生接受教育仅仅是为了考上好大学,找个好工作,出人头地。在教育思想上,忽视人的个体性存在、自由性存在、创造性存在,背离了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基本要求。在教育方法上,采用物质引诱、棍棒教育,严重伤害了学生的心灵和身体教育。在现实情况下,大学生心理出现了很多问题。我们要高度重视学生身心健康,让他们愉快地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来,顺利完成大学学业。如何搞好大学校园文化建设,这将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调研对象以西京学院在籍学生为调查对象,涉及2013、2014、2015、2016级学生,共计发出调查问卷820份,回收问卷796份,通过整理,确认有效问卷789份,占调查问卷总数的97.3%,其中理工类学生问卷395份(一年级120级份,二年级110份,三年级100份、四年级65份)、文科类学生394份(一年级119份,二年级109份,三年级98份、四年级68份),男生389人、女生400人。(二)调研方法1.文献研究法。本文在查阅、分析、研究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的学术论文基础上,分析了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正、负两方面的影响,探索促进学生成长的途径。2.实地调研法。笔者设计了“校园文化对学生身心发展影响的问卷”,以西京学院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820份,对回收问卷进行分析,得出结论。3.访谈法。通过对学生随机访谈,听取各年级各专业学生对自身影响的看法,收集和梳理有用信息,提出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影响的举措。
二、校园文化与身心健康
(一)校园文化概念
随着历史的变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校园文化的概念不断由“狭义”向“广义”方向拓展。蔡桂珍提出“狭义”的高校校园文化即“第二课堂说”“艺术活动说”及“校园精神说”。“广义”的校园文化提出了“物质”“精神”“制度”“智能”“规范”“行为”文化等多要素说。笔者认为,校园文化应由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基本要素构成。
我国聋人教育事业近年来得到稳步发展。2014年,聋高中125个,在校生5704人;分别比2010年增加41所和420人。而聋生教育的三大科之一的英语教育也得到了足够的重视和飞速的发展,本文旨在梳理聋生英语教学方法的文献,给本领域的一线教师和学者们提供直观和宏观数据。
一、聋生英语教学研究文件概述
我国特殊教育始于19世纪初,近年来,特殊教育事业受到政府和社会广泛的重视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第十章•特殊教育(二十八)中明确提出:“特殊教育是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的基本途径。各级政府要加快发展特殊教育,把特殊教育事业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全社会要关心支持特殊教育。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培养残疾学生积极面对人生、全面融入社会的意识和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不难看出,特殊学校开设英语课程是《刚要》中“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提高残疾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具体落实;而“注重潜能开发和缺陷补偿”为特殊学校的英语教学奠定了方法论基础。就聋校开设英语课程来说,2007年2月2日,教育部教基[2007]1号关于印发《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通知中明文规定:“‘外语’为选修课程。外语作为选修课程,各校可根据不同地区和聋生实际选择开设。”目前已有不少特殊学校为聋生开设了英语课程,很多聋高中更是如此。2014年,国家七部委启动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对特殊教育课程的改革提出具体要求:“为健全课程教材体系,根据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结合残疾学生特点和需求,制订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教育部关于聋生英语教育的课程标准正在研制之中。聋生英语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广大理论工作者和一线教师对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索,本文在回顾近15年我国聋生英语教学法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教学法赖以生存的基础理论进行梳理和剖析,旨在为我国聋生英语教学法的发展和创新提供借鉴。
二、聋生英语教学研究现状概述
作者于2015年7月底以“聋英语教学”(包括聋人、聋生、聋儿、聋哑和聋校英语教学)、“听障英语教学”、“听残英语教学”作为篇名在中国知网期刊类检索相关文献,时间选择“从”,来源类别选择“全部期刊”,选择学科领域为“全选”,匹配为“模糊”。去除掉“聋哑英语教学”中和聋生英语教学无关的文章,重复文章只保留一篇,经过筛选整理,收集到关于我国聋生英语教学法研究的文献共计41篇。在对“2001年到2015年”硕博士毕业论文的检索中,总共出现相关论文:硕士7遍和博士1篇。张松柏的硕士和博士论文均在列,这也说明国内有学者一直数年坚守于聋生英语教育的研究。相比较我国聋生英语教育的规模和发展,15年中的49篇文章在数量上还远远不够;但我们也看到,进入2010年后聋生英语教学法的研究已经进入常态化,文献数量稳定且有攀升;从文章的质量来看,发表在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的文章有5篇,皆出自《中国特殊教育》,而外语类的核心期刊上却一篇没有,这说明聋生英语教学方法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影响力有限,还没有引起外语界、学界乃至教育界的广泛关注;从文章的研究方法来看,大多是“应用”、“运用”、“尝试”、“探析”、“思考”、“探讨”、“探究”之类的经验介绍、分析总结和文献综述,只有2篇文章是调查报告,还有2篇是案例分析,没有实证性的定量研究;从研究内容来看,探讨最多的是多媒体等现代先进教学手段的运用,其次是课堂教学有效策略和方法的应用,再次是“语法”、“词汇”和“阅读”等教学经验的微型研究,最后还有基础理论的探讨,笔者将从教学法研究的内容出发,集中探究其背后的理论基础。
三、聋生英语教学法研究文献综述
我国聋生英语教学法的研究除了要借鉴语言学理论外,还要以相关学科理论为基础,包括教育学、社会学等,尤其心理学和英语教学法的联姻更是一大突破。心理学是人类语言习得和使用过程中的心理机制,脑科学的研究成果也影响着外语教学的研究。图式理论通过同化和顺应来构建不同的关系图式,继而帮助学生学习词汇,培养学生构建新知识的能力和词汇学习的能力。互补理论认为,一种感觉的缺失会导致对剩余感觉的更多依赖,从而增强剩余感觉。聋生较之于健听学生具有视觉补偿功能,视觉是聋人接受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直观手段,发挥聋生视觉补偿功能,弥补其听力缺陷,促进聋生的全面发展。多元智力理论重视根据每个学生的智力优势和智力弱势选择最适合学生个体的方法,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自己的优秀。英语学习者理论中的动机和焦虑理论在聋生英语教学中有很现实的运用,可以帮助聋生保持英语学习的兴趣,缓解英语学习的焦虑心理,提高学习效果。另外,英语学习认知理论为、社会学理论、教育学理论等都为我国聋生英语教学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没有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而没有理论的实践却是盲目的。聋人才的英语教学法的研究重心已从研究英语教学的客体转向英语教学的主体,研究范围的广度和研究内容的深度发生了质性的变化,已经摆脱了“纯语言学”的价值取向,转为“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取向。
摘要:文章梳理了我国有关媒介素养教育领域的研究概况,从三个方面分析国内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情况: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调查研究、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研究、高职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通过分析国内的最新研究动态,为进一步开展研究以及提高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供借鉴。
关键词:媒介素养;媒介素养教育;大学生;高职生
一、关于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状况的调查研究
2012年,尹力发表了《回顾与反思:国内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述评》一文,文章中回顾与反思了我国近些年的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成果,文章主要从高校媒介素养的实证调研、途径与模式、高校媒介教育的不同环境下的状况以及其他学科与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交叉性与互动性等四个维度进行了阐述,在探讨不足的同时又提出了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展望和建议[2]。《2010年以来国内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综述》一文的作者陈勇分析了我国未来媒介素养研究的趋势,他指出我国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仍处于发展阶段,全面发展的态势已比较明朗,未来也将会出现多元化的研究方法、领域和视觉[3]。姜燕在《微博时代高职院校媒介素养教育探讨》的文章中指出媒介素养在微博时代的表现是传统媒介素养的延伸,可以通过选择、批判、理解、评估、反应和思辨及生产和创造海量的微博碎片化信息来综合体现[4]。《网络新闻影响下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是由孟维颖撰写的硕士学位论文,她在文中指出媒介素养教育在纷繁复杂的网络媒介环境中的重要性,需要我们以学习为主要阵地来抵制在理解、使用和驾驭传媒及内容的偏差[5]。《媒介化生存——中国青年媒体素质研究》是我国首批关于媒介素养教育的专著之一,在书中学者吕巧平对集中在两个城市的8所大学和199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实证调查研究,探讨了在大学生中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这一专著的面世,积极推动了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实践,同时对我国高校媒介素养教育的具体实施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
二、关于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研究
蔡尚伟、李朗以中国大众传媒的发展历程为线索撰写了《1949年以前的中国媒介素养教育萌芽——媒介素养教育的本土化考察》一文,文章探讨了我国大众媒介意识从初步培养、正式开始到发展形势,探讨了学术界在以前关于媒介素养和媒介素养教育的研究,文中也初步考察了我国1949年以前的媒介素养萌芽,以此主线来探索研究我国媒介素养的本土化研究道路[6]。《文化视野中的主体性建构——对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本土化的思考》的作者牛鸿英指出,青少年能从实用层面来了解、消费和运用媒介不足以体现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的基本目标,还应该引导青少年通过运用媒介,充分利用媒介来促进形成他们独特文化,成为具有文化价值观念的主体性的人。中国青少年媒介素养教育更应该承载民族复兴的重任,这才是我国的本土化策略,而不是我们偏安一隅的被动防守,更不是僭越全球的妄自尊大[7]。赵世环认为:“媒介素养教育应尽快与国际接轨,成为大学的通识教育[8]。”孙丽娜等学者发表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国际视野与本土化研究》一文中提出要从本土化人的视角,立足我国国情,对我国的媒介素养教育展开研究,要完善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并把“保护主义”与“非保护主义”相结合[9]。学者李冬霞在《我国网民新媒介素养研究综述》中指出,目前学术界寻求媒介素养教育理论的突破和创新应该立足于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等多个学科领域[10]。目前,西方媒介素养教育的优秀理论研究促进了我国的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我们也根据我国的国情进行了本土化的改造,体现出了媒介素养教育普适性和特殊性相融合的特征[11]。
三、关于高职生媒介素养教育方面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