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全面推动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浅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企业内审机构和人员应提高政治站位,认真履责,围绕企业战略目标、重点工作开展审计,不断完善审计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审计制度规范化建设,不断创新审计工作方法,提高审计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强审计队伍建设,提升内审人员的能力素质,以审计精神立身、创新规范立业、自身建设立信,全面推动新时代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
引言
我国经济正处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更好适应党中央对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新要求,内审机构要稳中求进、乘势而为,全面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新形势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就是要解决内部审计从有没有到好不好至优不优的发展,我们必须正确理解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涵义、必要性和思路,进而推动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
一、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涵义
审计质量是审计工作水平的集中表现,包含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结果质量。虽然企业领导看重的是审计结果的质量,但内审机构和人员更重视审计工作过程的质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审计质量不高则会直接影响审计目标的实现,影响审计人员的公信力。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指的是内部审计所需人力、物力、财力等相关因素投入产出比高,内部审计资源合理配置,内部审计成果成效显著,可更好地满足企业管理需要,实现单位管理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并可持续发展。
二、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性分析
(一)只有深化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适应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从追求量的增长到质的提升的新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既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内部审计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内部审计的发展也应当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现代内部审计是和国家审计一起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83年审计署成立之后,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都相继建立了内部审计机构,本单位审计处也应运而生,多年来,审计处几经风雨,经历了独立、合署、再独立的艰辛历程,取得了一定发展,在促进企业完善治理、实现目标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只有深化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才能更好构建新时代审计监督体系
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2021年10月新修订的《审计法》将其法制化。内审机构要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落实党对审计工作的部署和要求,全面统筹审计工作,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要严格履行内审职责,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实现审计全覆盖;要坚持质量立审,加强经济监督、聚焦主责主业,强化审计整改、提高审计结果转化,做好常态化的“经济体检工作”,不仅要“查病”,更要“治已病”“防未病”,切实提升审计的公信力,更有效率、更高水平的服务全国审计一盘棋。
(三)只有深化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才能有效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十四五”是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时代所需,是全面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所需。本单位正处于转入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提质增效的要求更加紧迫,内审机构和人员应紧紧围绕建设安澜、绿色、活力、智慧、和谐“五个汉江”的愿景目标和“一基础两支柱五保障”战略布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乘势而为,不断更新内部审计工作理念,坚持监督与服务并重,有效提升内部审计结果运用,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三、企业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内审机构体制机制不健全,难以充分发挥作用
一般情况下,集团企业在其母公司董事会或者审计委员会下独立设置内审机构,并要求其子公司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内审机构,但由于企业内审机构设计的不完善和人员配备不足,子公司一般都未设立内审机构,也未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制约了内审机构管理职能的发挥。有些单位将内审机构与纪委、财务、办公室等职能部门一起合并设置内审机构,内部审计工作很少开展。如本单位共下属5个分公司、17个全资及控股子公司,都未独立设置内审机构,合并设置的也仅有2个单位,人员均为兼职,基本未开展审计工作;集团内审机构虽独立设置、也配有专职人员,但内审机构地位不高、话语权不足、参与感不强,审计职能被弱化,独立性、权威性不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二)内部审计报告质量不高,不能有效发挥审计职能
企业内审机构的审计报告质量不高,究其原因,主要是未按照内部审计准则要求做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存在未编制审计项目实施方案、审计证据不充分、未执行分级复核或者流于形式等。内部审计的范围并没有达到企业发展所需,还主要停留在查错纠弊阶段,并未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经营管理等方面发挥咨询作用,无法对企业业务流程完善、管理水平提升等方面提出更为科学而有效的建议,内审评价也存在一定的短视行为。审计站位不高,对一些复杂的问题查的不够深入,对涉及体制机制的问题揭示的不够充分,审计建议针对性也不强,审计结果利用率不高。
(三)内审人员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单一
企业内审人员很少有专职审计专业的,大部分都是从其他岗位转入,主要是财务背景,缺乏工程造价、企业管理、计算机等专业知识,内部审计专业胜任能力难以保证。集团企业都是综合类企业,跨行业、跨板块、跨地区,多元化经营,使得内审人员不能有效胜任内部审计工作。本单位总部从事内部审计的人员共6个,都是财务出身的会计师,而子公司也只有个别单位设有兼职内审人员,且学历基本为大专,职称多为政工师。
(四)内部审计信息化程度低,工作效率不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大数据技术的广泛应用,给内部审计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企业内部审计信息化系统的使用远远落后于企业的信息化程度,例如本单位信息化已建成了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统平台和使用便捷的移动应用,包括水利信息化、集团管控、行政办公、生产管理和电子商务五个系统平台,其中集团管控平台以ERP系统为基础,实现了集团人事、薪酬、财务核算、资金、供应链、商业智能分析、固定资产集中管理,开发了集团移动门户和移动巡检系统。但集团审计信息化建设却停滞不前,虽然内审人员有财务核算系统的查询权限,但与审计信息化相差甚远,影响了审计工作效率、效果,也影响了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
(五)重审计轻整改,内部审计结果未有效运用
审计发现问题不能有效整改落实,已成为新时期审计工作的一大难题,主要是缺乏审计整改监督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和结果运用机制。审计整改没有与企业绩效挂钩,单位领导不重视,整改流于形式,存在文字整改、避重就轻,也存在新官不理旧账,认为存在的问题不是自己任期内发生的,导致有些问题长期未整改。部分单位还存在屡审屡犯问题,审计效果不佳。审计整改责任落实不到位,究其原因,就是被审计单位存在头痛治头、脚痛治脚,并没有解决存在的普遍性、系统性问题。只有内部审计结果转化为内部审计成果,得到有效充分运用,才能有效提高内部审计质量。
四、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基本思路
(一)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健全内部审计体制机制
新修订的《审计法》明确规定“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也明确“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或者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内设机构应当在企业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向其负责并报告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企业内审工作应在党组织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体制机制,将党组织的决策部署贯彻到内部审计工作全过程,内审机构应严格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同时也要切实发挥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工作规划、年度审计计划、问题整改等重要事项的管理和指导作用,评价内部审计工作成效;有条件的企业应建立总审计师制度,协助党组织、审计委员会管理内部审计工作。
(二)坚持按准则制度开展工作,做好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线,内审机构必须坚持依法审计,深入学习内部审计准则、实务指南和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制度,严格按照审计程序和指导意见开展审计,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建议可行。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不断强化制度的刚性约束,层层传导责任压力,切实解决规章制度“上热中温下凉”问题。近年来,我单位增强制度执行意识,有序开展制度执行自查自纠,“制度执行落实年”活动,并纳入督办系统,以强化制度刚性约束为目标,对现行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并开展专项检查,建立制度落实长效机制。审计报告质量直接关系到审计目标的实现,审计报告要立足全局,找准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寻找解决的办法,有效防范和规避经营风险。
(三)提升内审人员综合素养,构建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
内审人员特别是国有企业内审人员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责任担当,要善于从政治大局识别和研判企业存在的风险和不足,提出有价值的评价和建议。内审机构要按照“以审计精神立身、以创新规范立业、以自身建设立信”三立的总要求,着力构建“信念坚定、业务精通、作风务实、清正廉洁”的高素质专业化审计队伍,要加强内审人员培训教育力度,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也要积极引进复合型人才,壮大内审人员队伍;要提升内审人员综合分析能力、发现揭示问题和提出意见建议的能力,推动审计结果运用和成果转化的能力;更要加关心关爱干部成长,健全企业选人用人机制,推进内审人员轮岗交流,激发干事创业积极性。
(四)坚持科技强审,着力推动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
内审机构要坚持科技强审,加强审计信息化建设。要充分运用好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单位财务和业务数据,以及相关外部数据进行分析,揭示突出问题,发现风险隐患,提高内审人员运用信息化手段检查、判断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内部审计工作的效率。在信息化大数据时代,内审机构要实现审计模式的变革,实现现场审计向现场与非现场审计结合转变、从单点离散向多点连续转变、从事后向事中事前结合转变、从微观局部向宏观整体转变。审计信息化建设是未来审计发展的方向,我们应该提高认识、积累知识,积极探索科技手段与内部审计的有机融合,实时监控风险预警,在内部审计的全过程中使用大数据思维,进而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更高效率、更高质量开展。
(五)加强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提高内部审计结果应用
审计的目的不仅在于揭示问题,更重要的是督促落实问题整改,查问题只是手段,终极目标是帮助组织解决问题。《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提出,“审计机关应当有效利用内部审计力量和成果,对内部审计发现且已经纠正的问题不再在审计报告中反映”。这就要求内审机构要努力提升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抓住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分析深刻、见解独到,为审计机关利用审计结果创造条件。高质量的内部审计成果,不仅有助于国家资源的合理配置、审计效率的提高,更有助于内审机构公信力和权威性的提高。为有效推动内部审计结果转化为内部审计成果,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审计发现问题整改机制,包括跟踪检查机制、整改考核机制、问责机制和公告制度。将审计发现重大问题纳入单位督办系统,对办理时限期满尚未完成的事项,督办管理系统将以系统提醒和短信提醒等方式对主办单位进行催办,直至办结。内审机构应该持续跟踪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建立问题清单和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将问题整改纳入被审计单位的年度绩效考核,与工资挂钩;要强化责任追究,对整改不力、屡审屡犯的,要严肃追责问责;要积极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以公开促整改,提高内部审计结果应用。
(六)主动接受审计机关的指导和监督,助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
主动接受审计机关和上级内审机构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可促进提高内部审计质量和水平,有效防范经营风险。对内部审计工作指导和监督是促进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式,一般采取日常监督、结合实施审计项目监督、专项检查等方式开展,并将检查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督促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既有利于审计机关和上级内审机构了解所管辖范围内的内部审计管理情况、工作开展情况及质量效果;也有利于促进内审工作更加规范,不断提升内部审计工作成效;更有利于推动企业领导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给内部审计工作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通过审计机关和上级审计机构的指导和监督,可有效推动内审机构履行职责,助推企业内部审计的高质量发展。
五、结语
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所需,是企业高质量发展所需,更是内部审计守正出新所需,我们必须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围绕中心工作,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建设、促进审计工作规范化、提升内审人员素质、推动审计信息化、提高审计结果运用,更好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鲍国明.推动内部审计结果运用促进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J].中国内部审计,2020(1):4–11.
[2]李凤雏.深入研究探索推动内部审计高质量发展[J].中国内部审计,2021(12):4–9.
[3]孙亮.内部审计如何促进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J].中国内部审计,2018(9):28–32.
[4]王善举.新时代高校经济责任审计的探索[J].中国内部审计,2020(1):64–66.
作者:马琳 单位: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