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全面把握绿色低碳发展机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全面把握绿色低碳发展机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全面把握绿色低碳发展机遇

摘要:新形势下,基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迎来了“双碳”目标催生国内市场,绿色“一带一路”开辟国外市场,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等多重发展机遇。当前经济形势下,通过适度超前的基建投资对稳住经济大盘具有重要意义。应当紧抓机遇,积极贯彻全过程节能降碳理念,将绿色低碳嵌入设计环节,推行全过程绿色建造,有效降低建筑领域全过程碳排放,为基建行业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关键词:基建行业;发展机遇;绿色建造;全过程理念

1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行业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国家治理议事日程,越来越多的行业开始积极践行绿色低碳发展之路。特别是最近几年变化更大,传统加工生产型的工业企业自不必说,从事施工建造的基建行业也在积极推进。2018年,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成立了一个新的分支机构——绿色建造专委会,在建筑施工行业开展绿色建造项目评价等工作,积极推动基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这至少体现了两方面变化。一是绿色低碳理念正在影响越来越多的行业。10多年前,节能工作的重点领域主要是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传统行业。经过“十一五”到“十三五”三个五年规划的发展,目前的节能工作领域几乎已经涉及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只要有用能的地方就有节能,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提出的“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要求在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得到了有效贯彻落实。二是传统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空间在缩小,需要从更多的其他行业挖掘潜力,包括第三产业、服务业、居民日常生活等,也包括城乡建设和基建领域,这两年数据中心、虚拟货币挖矿等新基建的节能降耗问题也是热点。节能工作范围的拓展,本身就代表着一种趋势、一种进步,说明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真正走进了各个行业,也正在从理念和认识逐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正如中央指出的,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

2新形势下基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多重机遇

2.1来自国家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自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对外宣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来,中央多个部门围绕“双碳”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1+N”政策文件陆续推出,各地方、各行业也在积极研究制定本地区本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在《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两个重磅文件中,都有关于城乡建设领域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工作要求和部署,这也是未来基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总的指导原则。如《意见》提到,“要在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各环节全面落实绿色低碳要求。合理规划城镇建筑面积发展目标,严格管控高能耗公共建筑建设。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健全建筑拆除管理制度,杜绝大拆大建。大力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提升建筑节能低碳水平。”仔细研读就可以发现,未来数十年基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蕴含着丰富的发展机遇。

2.2来自“十四五”规划《纲要》及开局之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升级。2021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提升效能,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推动基础设施绿色发展兼具稳增长和推进“双碳”双重意义,是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有效投资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我国基建领域投资将呈现三个趋势:一是绿色化趋势。在基础设施绿色转型政策引导下,基础设施项目将更加注重绿色规划、绿色决策、全生命周期绿色低碳管理,将加大向环境基础设施领域的投入,提升污废资源化利用率,推动基础设施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发展。二是整合趋势。按照提升财政政策效能的要求,基础设施投资将更加注重投资效率,在区域统筹发展、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传统基建和新基建融合发展、数字化智能化发展等领域综合发力,更好发挥投资对稳增长的促进作用。三是市场化趋势。在政府债务风险的约束下,基础设施投资将更加注重市场化运作。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基础设施项目生态价值转化机制,鼓励运用市场化投融资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公募REITS试点工作,形成基础设施投资良性循环。

2.3来自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

拉动经济增长有“三驾马车”之说,即投资、消费和出口。理想的情况是“三驾马车”并驾齐驱,都能发挥出最大动力。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国经济面临很大的稳增长压力。对外出口虽有起色,但在全球疫情完全平复前预计无法起到中流砥柱作用;消费自不必说,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恰恰是餐饮、娱乐等大众消费行业。目前看稳经济最有效的手段还是投资,政府投资、社会投资尽快落地,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带动实体经济制造业尽快走出困境。2022年一季度,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的102个“十四五”重大项目进展顺利,各省也在密集举办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仪式,依靠投资稳住经济已成为央地共识。3月底召开的国常会明确指出,用好政府债券扩大有效投资,是带动消费扩大内需、促就业稳增长的重要举措。2022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3.65万亿元,2021年底已依法提前下达1.46万亿元,地方债发行进入加速通道。这些都体现出中央靠精准投资稳定经济的政策取向。政府的投资就是基建企业的潜在营收,也是基建行业的发展机遇。

2.4来自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

2022年3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意见》,对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重点领域合作作出具体部署。在能源领域,提出鼓励太阳能发电、风电等企业“走出去”,推动建成一批绿色能源最佳实践项目;鼓励企业参与境外铁路电气化升级改造项目。另外,我国已对外宣布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而是鼓励建设新能源项目,因为风电场、水电站、光伏电站等新能源领域的基础设施项目也是东南亚国家非常需要的。建筑企业完全可以联合能源建设企业一起“走出去”,与能源建设企业抱团出海、互补共赢,抢抓海外机遇。再比如建筑领域的超低能耗或者近零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在我国已经试点多年,在城乡建设领域加快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迈进的新形势下,可以考虑推动规模化发展,通过实体建筑的节能低碳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的绿色低碳发展。此外,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以及城市更新等领域都为基建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孕育着广阔的发展机会。

3以全过程理念指导基建行业绿色低碳发展

3.1将绿色低碳嵌入设计环节

建筑、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具有源头锁定效应,一栋楼、一条路设计好了,就锁定了这栋楼、这条路未来几十年的能耗和碳排放。最近,欧盟拟出台“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法规”,其中就包括建筑类产品。我国一般称为绿色设计,在2021年初印发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中,提出要“推行产品绿色设计”“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在基建领域的施工场地规划、进场道路设计、施工组织方案编制等方面都应当积极应用绿色设计理念,从源头做好节能降碳工作。

3.2推行全过程绿色建造

全过程绿色建造就是一个工程项目从规划设计开始就要有绿色低碳理念,中间的建造施工,后面的竣工验收、运行维护都应该考虑节能环保、绿色低碳问题。施工方案、组织方式、施工设备选择,烧油还是用电,对环境、植被的破坏程度及后期修复做得如何,都检验着一家建筑施工企业是否具有绿色发展理念,是否具有足够的社会责任。

3.3降低全过程碳排放

根据《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计算主要包括运行阶段、建造及拆除阶段和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碳排放。建造阶段碳排放量应根据不同类型能源消耗量(如电力、汽油、柴油等)和不同类型能源的碳排放因子确定。同时应注意恢复施工后场地的绿地植被,最大限度减少施工过程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4结语

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推进“双碳”工作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如果基建行业能够充分把握“双碳”带来的转型发展机遇,结合行业实际特点,扎实推进绿色规划设计、绿色建造、低碳运营等工作,我们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就会越走越宽广、越走越通畅。

作者:时希杰 单位:国家节能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