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新媒体下的隐性思政教育策略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新媒体下的隐性思政教育策略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新媒体下的隐性思政教育策略研究

【摘要】在分析新媒体给高职思政教育带来改变的基础上,本文探讨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就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以期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的育人成效。

【关键词】高职;新媒体;隐性思政

新传媒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在高职的思政教育上,新媒体发挥的优势十分明显。高职应该如何利用好新媒体这一平台,使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有效进行,值得深入思考。

一、新媒体给高职思政教育带来的改变

新媒体集中了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资源,扩大了学习群体的覆盖面。学习者不再局限于高职学生,只要对其感兴趣,都可以借助新媒体进行学习。此外,新媒体还有效提升了高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打破了其刻板、无趣的传统印象。

1.教育资源丰富,新媒体使思政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思政工作很多时候是润物细无声的,新媒体环境下产生了大量的教育资源,这导致教育方式也多种多样,如微信公众号、微博、抖音等新媒体就带来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同时还促使教育方式的多样化,构建了大思政的育人格局。新媒体将所有教育资源集中起来,且摈弃了单纯的文字形式,而是以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形式进行内容的展示,大部分是以上三种形式相结合,育人成效得到显著提升。此外,新媒体的方便快捷也让众多学习者受益,学习者能在新媒体资源中选择自己所需的资源,且资源量巨大,不再需要去资料库或是图书馆查询,不仅节省了大量时间成本,还有效提升学习效率。新媒体让教育方式多种多样,学习者不再像以往一样在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而是选择自己的有效时间。

2.信息交流充分,学生与新媒体环境产生不适应性。传统教学模式下,思政教育局限于课堂上进行,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要的育人模式。新媒体的互动性极强,这就致使学生会与外界产生较为密切的联系。从教师与学生的角度而言,双方进行有效交流,教学质量也会逐步提升。新媒体环境下,师生间相互沟通开始加强,彼此矛盾与冲突开始增加,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传统道德受到多元思想抨击。新媒体环境下,学生会接触海量的外界信息,由于其人格还处于塑造阶段,其对文化观念和道德观念不能进行准确判断,难以利用自身经验去构建新型的价值观。

二、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新媒体已经充分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少高职利用新媒体这一新型平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且效果甚佳,因此得到了众多高职的青睐。但是鉴于新媒体存在无法避免的弊端,教师对其还不能有效掌控,所以存在以下问题:

1.高职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不足,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掌控力不够。目前国内众多高职都在运用新媒体平台进行课程教学,不少高职也在尝试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希望能够打破刻板、乏味的固有印象,试图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但是实施结果不尽如人意。事实表明,这些高职并没有充分利用好新媒体平台,授课教师对新媒体的运用也仅仅停留在最基本的功能上。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学方式有了创新、教学活动更加便利,但是未能把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充分发挥出来,也表现出高职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认知不足,没有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未能真正理解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对学生的深远影响。只有配备现代化的网络设施,才能顺利进行教学活动。然而,现实教育活动中,大部分教师还不能掌握新媒体的操作技能,表现在掌控力不足、对功能了解不全,只能利用新媒体进行最简单的授课课件的制作、布置作业,没有将新媒体的传播作用发挥到极致。

2.新媒体整体环境很难把控,高职教师群体面对层层挑战。新媒体环境较为复杂,高职很难把控。当前网络监管的法律法规有待进一步规范,目前新媒体上的网络行为取决于网民本身的道德素养。在新媒体环境下也有一些偏激的言论,心智成熟的成年人可对其进行有效过滤,但对于处于学习阶段的高职学生来说,社会经验不足、辨别善恶能力有限,不能辨别信息的真伪,容易受负面舆论的影响。新媒体的出现对于教师群体来说,挑战重重。一方面,高职教师群体必须学习掌握新媒体的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还要了解实时的网络热点,以便将深奥的知识点用通俗的语言表现出来,方便学生理解。此外,教师群体在讲授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也面临动摇,新媒体环境下,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都是信息的制造者、传递者及分享者,学生群体思维活跃,获取信息的渠道多、路径广,某些时候比思想政治授课的教师群体掌握的信息更全面,导致学生群体对教师的信任度逐渐下降。

三、新媒体环境下高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学生群体作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思想及心智发育都不成熟,在其成长道路上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作为教育者,肩负培育学生的时代重任。高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一方面向学生传递知识,另一方面传播正能量,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其健康成长。

1.及时转变角色,让学生主动学习。新媒体时代,高职教师要及时转变角色,不能再继续作为教育活动的主导者,应该从“演员”变身“导演”,退居到幕后,让以往的被动接收者——学生群体成为主角,完成从“观众”到“演员”的转变。首先,在教育活动中,教师群体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正面宣传,打破学生群体原有的惯性思维,利用好新媒体的平台和技术进行教育模式上的创新。其次,应该在教育活动的每个环节加强学生群体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教育活动中,大胆表明内心的真实想法。

2.加强信息互通,让教育更具人性化。高职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就是引导学生群体梳理正确观点、健全其人格。传统的教育模式都是由教师进行讲授、学生听课,这种信息单向流通的结果即是学习效果不佳。新媒体的出现让以往信息的单向流通变成了双向流通,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该特点,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对课程提出建议和要求,以便教师及时作出教学上的调整,让教学更加人性化。此外,新媒体能够活跃课堂氛围,给学生营造出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该种模式能够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思想内涵。新媒体的出现无疑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促进了双方对彼此的了解,有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3.营造良好环境,传递更多正能量。当前网络环境监管并不到位,负面信息不时出现,这对高职学生带来不良影响。作为净土的高职院校应该第一时间站出来,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加强网络监管,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健康的网络环境。全体教师在搜集课程资源时应谨慎选择,挑选出对学生有利的课程资源,并充分融入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去,为学生做好榜样,为学生传播正能量。

四、结语

高职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有着重大作用,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吸收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来武装广大师生。要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夯实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要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媒体环境给高职隐性思政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与挑战。新媒体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资源,丰富了高职思政教育的形式,这为隐性思政教育的开展带来极大的便利。如果把握不好新媒体的互动性,则会给高职思政教育带来挑战。整体而言,新媒体环境下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利大于弊,善用新媒体工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才能为社会培养更多人格健全、综合素质强的优秀人才。未来网络环境规范之后,新媒体会更好地助推教育活动的进行。

【参考文献】

[1]钱明锐.浅析信息化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课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9(11):30-31;

[2]金祖旭.新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问题反思与实施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18(34):53-58;

[3]年艳,潘建林.美、德、日三国职业教育经费筹措机制比较及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9(12):67-73.

作者:钱明锐 单位:许昌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