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特征及价值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特征及价值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特征及价值

摘要:创新创业训练教育是目前高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手段。由于高校文理科专业学生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与技能应用方面存在明显差异,所以高校对文科专业学生的培养也需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主要表现在培养目标的综合性、教学形态的联动性、创新创业成果的非物质性及服务面向的广泛性。研究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独特性,对细化和拓展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提升文科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服务地方及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高等教育;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

实践教学是高等院校应用文科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环节之一。而高校文科专业实践教学的核心环节就是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应根据不同高等教育类型、不同学科专业、不同人才培养目标的特征进行优化,方能凸显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出于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我们开始以分科教育来快速培养各类专业人才。基于文科专业的类别特点,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与之相呼应,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

(一)培养目标的综合性从大学教育或社会需求的角度看,高等学校开设各专业的目标就是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人才。因此,各类型高等教育的本质属性是相通的,即强调培养人才的应用性。高等教育的应用性就是通过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来适应并促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但将“适应社会需要”笼统地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并不能准确地概括本科层次高校各专业的应用性。本科层次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抓住培育创造型人才的本质。这种本质在于培养文科专业学生能够运用综合知识和能力,乃至跨专业跨学科的视角来分析和解决问题,把职业教育单纯的“职业能力”培养提升为“综合素质”培养,即知识的复合性、能力的综合性和素质的全面性。这是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同理工科专业或其他职业类院校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根本区别。

(二)教学形态的联动性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人才,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目标,设计不同的教学形态。由于高校文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综合性,其创新创业教学形态和组织机制也更加丰富多样,其教学形态主要是以跨学科融通为突破,以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相结合,综合采用理论与知识传授型教学形态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联动性教学形态。同时,在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和机制支撑上,基本形成了以教务处、就业指导中心、研究生院等机构为主干,以学生工作部、校团委、各院系为支撑,以第二课堂、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为依托的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组织机制体系。联动的教学形态和组织机制涵盖了高校文科学生成长的全过程,潜移默化地将创新创业的素质和能力培养贯穿到学生的思想、学习及生活中,全方位激发其创新创业的灵感与潜能。

(三)创新创业成果的非物质性提及创新创业,人们通常都会联想到技术发明、实验室等有形的物质形态,而对文科专业创新创业的成果很难用有形的物体来描述。这是因为文科和理科研究领域的不同。理工科的研究在实验室,而文科的研究在整个社会,因此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成果是精神和文化的成果,难以形成具象的东西供人参观。虽然其成果是无形的,也不是最直接的生产力,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却是不可或缺的。因为人类社会不仅需要自然科学的创新,同样需要社会科学的创新,尤其是文化软实力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精神需求层次的提升,文化产业作为最具前景的第三产业正蓬勃发展,这都为高校文科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广阔的时代舞台和更多的机遇。

(四)服务面向的广泛性高校文科生就业后主要面向的是人的管理和服务,工作领域集中在第三产业或管理服务类专业性的职业。他们面对的是来自各行各业、各个部门以及形形色色的人,提供的是多元个性的服务。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改变了商品和服务提供者与接收者的关系模式,传统的以提供者为中心的思维逐渐演变为以用户为中心,日益强调跨界发展和用户体验。这种用户评价体系正倒逼着行业不断转型升级,同时也表现出了服务行业创新创业的广阔前景。正如互联网行业流行的一句话:谁掌握了用户,谁就掌握了未来。“互联网+”时代下的行业转型和服务升级,也为高校文科生更好发挥特长、减少专业对口与否对个人发展的影响、提供更多创新创业的机会创造了条件。

二、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

伴随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深入和创新创业浪潮的蓬勃发展,面对大学生就业难特别是高校文科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日益突出。

(一)有利于细化和拓展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本质是抓住人才的创造性,因此高校文科专业根据其学生特点、专业特点和成长规律“量身定做”,细化和拓展了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机制和方式。在教育机制上,人们意识中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主要是通过开展科技比赛或办科技园进行培养,但如果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仅停留在一些技术含量低、经营套路老化或形式主义的实践教学,将不能体现其本质。基于此认识,很多高校在长期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中,逐步拓展了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基本构建了以人才为核心、创新为关键、平台为载体、服务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与创新驱动发展体系。在考核方式上,基于高校文科专业学生未来就业后工作具有很强的人性化、个性化和创造性,在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考核时,除了采取当下的常规考核方式外,同时将创意、创效、创优这些具有创造性的元素嵌入到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之中,将创新创业教育拓展为推行创意教育、创效教育、创优教育。

(二)有利于提升高校文科专业学生就业能力当前和今后的一段时期,我国就业压力依然很大。这个压力主要集中在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失业人员特别是就业困难群体就业三个方面。其中,高校毕业生中文科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更为严峻。实施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有利于提升高校文科专业学生就业能力,从而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本来就是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为目的,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平台,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和创业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可以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对于高校文科专业学生来说,自己学习和研究的专业往往与创新创业所需的专业技术能力会有很大错位。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恰恰弥补了这一错位,它可以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了解劳动力市场现状,从而树立正确创业意识、获取创业技能为核心,培养学生自主、自强、自信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同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不谋而合。它不仅激发了学生创业的主动性、创造性,也使文科生能更加正视自身存在的短板,渴望通过更多实践机会锻炼自己。

(三)有利于更好地服务地方和国家经济发展创新创业,创出的不仅是一个个项目或产业,而是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实现经济新常态下新发展的科学途径。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人民的追求目标,人民的消费领域不断扩大,尤其是精神与文化领域的消费越来越多元化、个性化和主动化,这必将催生新的行业、新的产品、新的服务。同时,互联网也极大改变了传统行业的服务模式,日益强调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而人作为创业创新最关键的因素,无论是创新文化产业发展,还是提升服务质量,关键是要发挥人的智慧。在新形势下,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就是在充分尊重人才的基础上,将创新创业教育诸如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实践等内容有机地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挖掘文科专业学生身上的潜能,培养大量的创业型综合人才,最大限度激发人的创造活力,让文科学生在创业创新中不仅创造物质财富,而且也实现精神追求和人生价值。这不仅是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要求,更是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地方和国家发展大局中,适应了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人民群众新期待,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持。综上,高校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有着自己独特的特点。为真正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价值,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应充分发挥文科专业的综合性优势,注重协同和联动效应,融入时代和社会,关注管理和服务,这样文科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才能“落地开花”。

参考文献:

[1]杨敏生,宋时蒙,等.高校文科专业创业教育模式创新研究———基于广东省30所高校的调研[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17,(4).

[2]丁建安.高校文科专业学生创业教育探索[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4).

[3]肖怿.文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6,(11).

[4]黄妍妍,石亮.地方应用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10).

[5]储昭辉,刘沛平.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9,(3).

作者:李楠 刘洋 单位:齐齐哈尔大学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