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双簧管启蒙教学基本功训练方法及建议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双簧管启蒙教学基本功训练方法及建议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双簧管启蒙教学基本功训练方法及建议

摘要:双簧管在交响乐作品中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是西方管弦乐器中的独奏型乐器,同时也是公认的最难学习的管乐器之一。近年来在双簧管初学者中正呈现出低龄化趋势,怎样让低龄儿童做到高效率练习,并且打造出扎实的基本功底,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为双簧管教师及学生在启蒙教学和学习上提供一些方法及建议。

关键词:双簧管;启蒙教学;基本功

在双簧管启蒙教学中,各种各样的训练方法不尽相同,但在基本功训练的目标上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求学生撑握正确的嘴型、气息和演奏姿势;建立音准概念;熟练运用各类节奏型以及具备快速视谱的能力。

一、严格的训练嘴型、气息和演奏姿势

对于双簧管初学者特别是低龄儿童,要掌握正确的演奏嘴型、姿势和气息是极其困难的,但这些基本技巧对于今后的学习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在这一阶段的训练中老师与学生都应该保有极大的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地解决每一个问题,完善每一个细节。具体到训练方法上,现今一些孩童身体发育较早,和80、90后同期儿童相比,体型和力量都有明显增长,因此在小学一年级、二年级阶段大批学生已具备学习双簧管的身体条件,虽然此时的学生大多未完成乳牙更换,但笔者认为在上下门牙齐备的前提下,即可开启双簧管学习。当然,在新旧门牙更替期间应停止吹奏练习,但可继续进行气息、音准、节奏以及视谱等方面的训练。首先需要掌握的是正确的口型,由于孩童嘴唇周围的肌肉组织尚不发达,力量较弱,因此建议为其准备苇片纤维密度低且封口适中的哨片,在开始练习哨片前可以让学生用小拇指代替哨片对照镜子反复练习,找到正确的含哨位置,再借助吸管等工具在水杯中做吹气泡练习,注意在使用吸管练习的同时应配合正确的嘴型和气息方法。毋庸置疑气息训练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最重要的一环,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气息训练可以结合带有趣味性的动作及形象的比喻,以使他们更快的记住训练要点。训练可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让学生平躺,将带有一定份量的书本放置于小腹上,书本会随着呼气和吸气的动作向下和向上运动,在学生充分体验到呼吸与书本运动之间的联系后,再让学生深呼吸并憋住气息,令书本停留在小腹最高处,从而找到气息的正确停留位置。对以上步骤进行反复练习后,可进行第二步练习,学生以半蹲的姿势靠墙而立,膝盖微曲,双脚与肩同宽,脚根距离墙根至少40厘米,注意身体与墙面接触点只有后盆骨部位,即臀部往后撅起顶住墙面,身体的背部不能与墙面接触,保持此动作反复进行呼吸练习,同时双手紧叉腰部检查气息位置是否正确。在完成以上两个步骤的练习后即可进入第三步,站立呼吸练习。即学生直立,双脚与肩同宽,进行呼吸、憋气及缓慢吐气的练习,为增加趣味性,可让学生举起双手,手臂与肩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模仿机器人的动作上身左右缓慢转动,由左至右转动时作持续吸气动作,注意气息应直接吸往小腹部位置并作停留,吸气时不能出现提肩、挺胸等动作;接着开始由右至左转动上半身,作持续吐气动作,注意在吐气过程中应保持小腹的支撑状态,腹部不能瘪下去,直至身体缓慢转动到最左侧时才可彻底泄气。以上所有训练都应让学生面对镜子进行,以检查自己的动作是否规范。学生在演奏时的姿势不仅关系到形体上的美观,还对音色和演奏技巧有直接影响。关于学生在演奏时的正确身体姿态,众多双簧管教程已对此作出了详细的描述,笔者想强调的是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注重学生身体姿态,还应严格的规范学生手指的按键位置和形态。首先在按键时,应该将每根手指顶端的第一节指腹正中按压在每个键子的正中位置,其次是手指的每一个关节应随时处于放松及微微弯曲的状态。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童因年龄较小,手臂力量较弱,在吹奏中试图借助手指力量来控制乐器的位置,出现诸如手指僵硬发直,按压点偏离键子正中等情况,这些错误的姿态一旦形成将很难纠正,应当在学生刚开始学习时就加以严格规范,形成正确的记忆与习惯。

二、充分调动学生听、唱、想等全方位感观,建立正确的音准概念

拥有正确的音准概念是一个音乐演奏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这一技能的建立是基于听音、唱音和想音三个方面的感观相配合才能达成的。听音,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调动耳朵的听力,辨识出听到的音高或自己演奏的音高是否正确。在听音过程中要让学生反复哼唱所听到的音,直到把音高唱准为止,在教学中会发现少数学生在初学阶段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无法唱出准确的音高,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学生就没有正确的音准概念,最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听到正确的音高后,将音高记忆到脑海中。在实际教学中,如果学生将所听到音通过反复哼唱,然后努力的将音记住,再尝试演奏出记忆中的音,其所演奏的音通常都不会与原音的音准相差太大,即使一些学生在哼唱阶段无法完全唱准,只要其脑中记忆的是正确的音高就能够吹奏出准确的音。所以听音、唱音、想音这三个步骤中,想音即记忆正确的音准才是最重要的一步,前面的听音、唱音都是为了记住音服务的。建议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音准能力的训练,例如针对单音的音准练习,以小字一组的La音为例,在钢琴上弹奏数次La,持续弹奏十秒,学生在这十秒内仔细聆听这个音,十秒后试着大声唱出并唱准这个音,唱准后再用几秒钟时间反复在脑海中冥想这个音,并让它在脑海中一直回荡,然后在双簧管上吹奏出脑海中记下的这个音,注意在吹奏的同时需调动耳朵监听自己吹奏的音是否和脑海中的音一致,如音高不一致则应立即作出调整。当学生哼唱出的音高与钢琴上的音高偏差较大时,仍可继续进行冥想和试奏的步骤,只要其能在双簧管上吹奏出与钢琴上相同的音高即说明学生在头脑中已记下了正确的音,即便其不能唱准这个音也没有关系。当然,这个训练的前提是需要学生具备通过嘴型和气息来调整音高的技能。

三、关于各类节奏型的训练

节奏是音乐的依托,没有了节奏,音乐将无法在时间中展开。早在远古时期的非洲大陆,人们就学会了通过敲击石器和木器制造出不同的节奏以表现情感及情绪。初学者在演奏时最容易出现两个不准确的问题,一是节拍之间的速度不准确,容易越吹越快或越吹越慢,亦或时快时慢;二是在一拍内的音符实质吹奏不准确。第一个问题的出现一般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每一拍节奏型都相同的情况下出现的速度不均,针对此种情况建议学生以每一拍为单位,放慢速度循环反复演奏同一拍的音符,并辅以节拍器练习,注意每一次反复都需无缝连接的演奏,保证不出现停顿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二种情况是介于不同节奏型之间的速度不准确,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每一种节奏型的特点把握不到位,在节奏型转换时不能准确的预判出该以怎样的速度演奏,这种情况下,学生应首先练习好每一种节奏型,特别是注意每一种节奏型的重音应当放在哪个音符上,在吹奏时有意的突出重音,在练熟同一个节奏型后,再叠加与之相连的另一种节奏型反复练习,然后以两到三个节奏型为一组循序渐进的练习,最终达到准确掌握每种节奏型并能自如转换的目标。对一拍内的音符实质演奏不准确的问题。这个问题常常出现在演奏三连音、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切分音等节奏型上,在练习时除了要放到很慢的速度循环吹奏外,还可以通过变换吐音连音位置的方式加以练习,例如练习三连音时,可将三个音吹奏为全连、全吐、一吐两连、两连一吐,或两种形式交替进行。再如练习十六分符时,可将每四个十六分音符分为一组,每组音运用全连、全吐、一吐三连、三连一吐、两连两吐、两吐两连、两连两连等各种组合反复练习,以此类推。注意在按照这种方法练习时,所有吐音都要当成顿音吹奏,即要求吐音要做到短促有力;每组连音最后一个音的音尾要与后面的吐音明显的分隔开,即连音音尾要短。

四、运用科学的方法训练出快速的视谱能力

学习运用科学的方法视谱是每一位初学者必备的技能,具备这一能力能够极大的缩短熟悉一首新乐曲的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注意这里所说的视谱并不相同于识谱,识谱是指能看懂五线谱,掌握各种谱号、音符、节拍和音乐标记的能力,是音乐学习者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而视谱是指读谱的能力,也就是在没有事先看过谱的情况下,能快速看谱演奏音乐。音乐是一种语言,所以从本质上来说,看一篇乐谱和看一篇文章是差不多的,每一个乐句都可以被看作是一句话,一句话里有顿号、逗号和句号,有名词、动词、形容词和介词,还会有两个字的词语、三个字的词语、四个字的成语、五六个字的短语等等。视谱能力强的人之所以可以拥有很快的反应速度,是因为他们在看谱时能迅速看出音乐的排列组合和逻辑,就像我们在看以自己母语写作的文章那样,能在朗读的同时一眼就猜出后面的词语和短语。如果学生的视谱速度很慢,那就说明应当在学习音乐中的常用组合和逻辑方面多下功夫,即努力学习音阶及和弦的各种排列方式。建议运用以下方法练习视谱,当学生拿到一份音符很多且看上去很难的乐谱,首先应该观察乐曲的调号,判断出乐曲中可能存在哪些大小调,会有哪些升降记号出现,接下来再找到乐句的主音并确定接下来的音阶是什么调,顺带看一眼音阶的走向及最高音到哪个音。在判断出调性和音阶走向之后,需要看清楚音符排列的规则和逻辑,比如是四个音一组还是三个音一组,音阶的走向是往上走还是往下走,是不是半音阶进行等。如果通过分谱无法分析出乐句调性时,可以看一看乐曲钢琴伴奏谱上对应位置的和弦,就能很容易看出乐句是什么调的音阶。所以在视谱时不要一个音一个音地去读,应该运用和声知识、排列规则和逻辑判断去分析,然后再演奏。当然,掌握这种视谱方法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乐理知识,对调性、和声和节奏都有基本的分析能力。

结语

以上有关双簧管启蒙教学中基本功训练方面的论述并不足以面面俱到的解决每位学生遇到的问题,它是笔者结合自身教学经验,总结出的针对双簧管初学者特别是低龄学童应当着重关注的一些问题和建议。只有从一开始就让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才能令他们的演奏达到“进之以猛,持之以恒,自尔精进而不觉”的效果,使其爱上双簧管、爱上表演、爱上音乐。让学生们从音乐中得到启发,赠予他们一把打开广阔精神世界的钥匙,是作为传播音乐的教育工作者最荣耀的使命。

作者:鞠兴 单位:四川音乐学院讲师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