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学生档案意识启蒙教育有效途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学生档案意识启蒙教育有效途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学生档案意识启蒙教育有效途径

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无论是从档案工作者视角来说,还是从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说,适时开展一定的档案意识启蒙教育是极其必要的,这对于提高全社会的档案意识,厚植下一代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的主阵地,对小学生进行必要的档案启蒙教育离不开学校的支持和推动。各级综合档案馆,作为档案事业的主体,是档案法规定的“加强档案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的承接主体,承担着“存史、资政、育人”的职责。学校和档案馆双方应主动加强沟通协调,积极进行需求对接,基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对其进行必要的档案启蒙教育。

一、加强沟通协调,构建好双边合作机制

(一)要搭建起必要的联络桥梁

档案馆可借档案宣传进校园、业务指导等契机,积极与学校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校、小学生在档案意识启蒙教育方面的现实需求和有关想法。联络的桥梁一经搭建,合作的意愿一经激活,后续的档案意识启蒙教育合作便会在双方的推动下不断走向纵深,成熟的想法和有益的合作必然会越来越多,其社会效益亦必会日益凸显。近年来,淄博市档案馆立足馆藏筹办的《清代、民国教育档案资料展览》等展览,编辑出版的《淄博记忆·教育篇》等书籍,策划开展的“红领巾走进档案馆”等活动就是很好的范例。

(二)要积极构建常态化的校馆对接机制

校馆合作开展小学生档案意识启蒙教育是“双赢”的。就具体实践来看,学校有开展特色教育活动现实需求,档案馆有做好档案宣传教育的职责,这种需求和职责之契合很多时候缺少的仅是一种对接。作为学校可以积极主动与档案馆进行对接沟通,介绍自己需求和想法。档案馆可以通过到校走访、调查问卷、日常业务指导等方式及时了解学校需求,积极主动回应学校的需求,按照学校的想法高质量地开发好面向小学生的档案知识专题讲座、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档案展览、为小学生举办专题档案馆开放活动等。近年来,淄博市中心城区部分小学与市区档案馆联合开展的“‘梦想档案’寄存档案馆”,《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档案见证改革开放”专题展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档案图片展》等展览的校园巡展等特色教育活动等,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随着活动的开展,学校与档案馆之间,逐步建立起常态化的对接机制,为更好更深入开展小学生档案意识启蒙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三)积极探索必要的激励机制

科学得当的正向激励机制是推动合作持续开展和向纵深发展的必由之路。从档案馆的角度来说,对于固定的合作学校可以在档案馆大厅挂牌“XX学校实践基地”,年度编研图书中适宜小学生阅读的,可以定期赠阅学校,必要时也可以参与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在校馆联合开展的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小学生可以向其赠送照片档案册、家庭档案盒,必要时可以授予档案馆“荣誉小馆员”证书等。学校可以从专业的角度出发,积极主动参与档案馆档案教育实践基地课程开发,亦可以依托档案馆有关馆藏资源合作开发校本课程、校园读物等,以期形成一种深度合作、长期合作的校馆合作新常态。

二、强化资源利用,常态化开展教育活动

(一)立足馆藏资源优势,聚力汇智开发利用

国家综合档案馆是展示一个地方厚重文化内涵的平台,其海量馆藏中,蕴藏着无尽珍宝。这些珍宝从档案从业者角度来看,都是系统的、有序的和科学排布的,然而用以开展针对小学生的档案意识启蒙教育上来说,这些仅是待加工的素材,待挖掘的宝藏。只有将档案工作者对馆藏资源的熟悉、开发利用专业的优势与教育工作者了解小学生认知需求、熟悉其心理特点的优势结合起来,强强联手、汇智聚力,才能将馆藏资源这座“金矿”变成“金山”,不断开发出与时俱进、宜时合势,为小学生所喜闻乐见,能入脑入心的“佳作”,为常态化开展教育活动,提供丰富的资源。如苏州市档案馆在教育部门的配合下,依托馆藏资源,曾出版过一套专门面向小学生的档案启蒙读物《档案伴我成长系列丛书》(共12本),成功地将档案资源转化为教育成果。

(二)发挥实践基地作用,形成馆校联动合力

为进一步拓展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早在2014年山东省档案局与省教育厅就联合印发了《山东省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在此文件精神的引领和指导下,山东省各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根据自身条件,积极开展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的创建活动。目前,各级综合档案馆相关硬件配置日趋完善、接待经验日益丰富。为更好发挥实践基地作用,档案馆和教育部门应联动起来,形成合力,常态化推动。可以尝试将档案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列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每学期有组织、有计划、分批次组织小学生到档案馆参加档案教育社会实践活动。档案馆要精心组织设计,为小学生提供主题鲜明、形式新颖、吸引力强、参与性广的档案教育实践活动,努力把档案馆建设成为小学生触摸历史的“第二课堂”。同时,档案馆、教育部门要在工作联动、教育资源、活动经费和政策研究等方面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成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及活动方案,共同推进中小学档案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更好助力小学生档案意识启蒙教育。

(三)赋形校园文化建设,展现档案资料魅力

对小学生开展档案意识启蒙教育过程中,将有关档案资料融入校园文化中,可以起到耳濡目染、春风化雨的独特作用。在静态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可以择取部分校园墙面等载体,将学校档案室中珍藏的部分档案资料信息以恰当的形式予以整合展示,在增添校园文化建设的特色和厚重之余,亦能彰显档案“存史”“育人”之作用,同时,又起到了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对小学生进行档案意识启蒙的作用。如可以创设“档案中的校史”栏目,以档案复制件、照片档案、学校大事记等形式,介绍学校的成立、沿革,展示学校的发展、进步,宣介学校的精神、文化。在校园文体活动开展方面,可以策划择取学校档案室收藏的历届活动照片档案、学生获奖作品等,以展板、LED电子屏等形式进行展出展示。如,在组织开展校园书法比赛中,可以举办往届比赛师生获奖作品实物档案展览;在组织校园运动会过程中,展示历届校运会比赛项目最好记录及保持者档案信息,学校参加各层级体育运动项目获奖情况等档案资料。这对内可以起到烘托活动气氛和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的作用,对外可以起到展示学校素质教育育人成果和校园传统特色的良好作用。此外,学校亦可以主动联合档案部门不定期开展档案主题文化进校园活动。

三、推进实践操作,指导建好人生第一档

古人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更好更深入推进小学生档案意识启蒙教育,引导小学生自己动手,进行一定的档案实践操作必不可少。

(一)设计好小学生的成长档案册

往事如烟,岁月无痕,唯有档案永存。小学时代是人一生中最值得珍视的美好时光之一。成长的印记亦即档案,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见证了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其今后的人生将起到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如果能够帮助小学生建立成长档案,可以让其从自己的视角和成长点滴中去直接感知和“触摸”档案,这对于小学生档案意识启蒙教育来说,是最直接、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基于此点考量,学校和档案部门应该密切沟通、通力合作,共同去设计好小学生的成长档案册。考虑小学生成长档案材料载体的多样性,应灵活选用档案装具,外观样式、装帧允许个性化,但应力求以班级、年级或学校为单位的大致统一性;从家庭生活、校园学习和社会实践三个大方面出发,大致统一小学生成长档案材料的收集范围;根据小学生成长档案材料形成特点和内在联系,可以确定几套分类原则,让每个小学生个体自主选用符合自己成长档案材料特点的分类;在成长档案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最大限度地贯彻“重收集、轻整理”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切不必要繁琐操作,切实减轻小学生的负担,力求让小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建好“人生第一档”。

(二)开发好简单易学的实操课程

小学生成长档案的建立,是小学生和家长乃至教师共同参与的一项实践操作活动,其中蕴含着一定的专业知识,小学生“人生第一档”的建立,离不开档案部门的参与和指导,引导建立起规范完整和富有特色的成长档案,是档案部门的一项职责,也是档案工作服务社会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功在当代、立在千秋的大事。因此,档案部门应主动服务、跟进指导,协调组建专业团队,借鉴既往家庭档案宣传推进的有效经验,基于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等特点,通过录制短视频讲座、动画,编撰校园读本、漫画读物,举办专题讲座等形式,开发简单易学、生动活泼、趣味盎然的小学生成长档案实操课程资源库。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档案宣传进校园”“档案馆开放日”等活动,依托课程资源,以线上、线下的方式,引导开展亲子共读专题读物、共看专题视频、共学专题讲座、共建成长档案活动,营造学校、档案馆、教师、档案工作者、学生、家长共同学习、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携起手来,共同记录小学生成长足迹,建好成长档案,送给他们童年最为珍贵的礼物。

(三)组织好评选表彰宣传活动

小学生成长档案建立后,经过一定时间的积淀,其档案材料会日益丰富、内容分类会日趋齐整、反映情况会日臻全面,这卷成长档案对于每一名小学生个体来说,真实记录和反映了自己不断发展、提高的成长轨迹,它是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成长史。与此同时,这卷档案还体现了父母、师长、社会对其关心培养所付出的心血,反映了在不同的成长场所的表现情况,有利于学校建立多元、全面的评价机制,其情况的掌握,有利于更好地了解学生,因材施教。此外,这一卷卷成长档案亦可作为小学生之间相互激励奋进的生动教材,利于营造见贤思齐、你追我赶、共同成长的良好氛围。因此,在合适的时间节点,组织进行优秀成长档案册评选表彰、展览展评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在活动的组织上,学校可以和档案部门联合进行,形式可以灵活多样,展览展评地点可以在校园,也可以在档案馆,对表现优异的参与者,要进行必要的表彰,授予荣誉证书、颁发一定的纪念品。此类活动的常态化开展,必将成为小学生展示个体成长风采和学校展示素质教育成果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亦必将成为对小学生进行档案意识启蒙教育的良好平台与契机。

作者:杨洪燕 王宗利 单位:淄博市张店区齐德小学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