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绘本艺术对儿童的影响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绘本艺术对儿童的影响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绘本艺术对儿童的影响分析

儿童通过观看图画,慢慢认识到各类知识并感受到不同的情感,这是一个立体、综合、复杂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艺术对孩子的教育作用主要通过两个阶段过程实现:第一阶段,从感性的好奇到理性的认知;第二阶段,从理性的认知到感性的体验和思考。

1.从感性的好奇到理性的认知

儿童作为生活经验有限的阅读人群,阅读并理解绘本相对容易。图画将缤纷的世界呈现在他们眼前,动物、植物、颜色、材料……大到宇宙行星,小到显微镜下的细菌,满足他们认识世界的好奇心,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1)帮助儿童认识世界

1~3岁的儿童完全需要父母或教师的引导完成“共阅”的过程。针对这一时期儿童的绘本要求画面内容简单,色彩对比强烈。很多没有育儿经验的成人看到这样的图书会觉得无聊或者没有价值。但如果对婴幼儿早教有些了解的人,尤其是对西方开放性、引导性教育有所认识的人应该都知道,正是这种话语简洁、有所重复,故事内容简单简短,图画简洁明了的书才最适合这一时期的儿童。因为儿童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很有限,连成人都不爱总看那些文字繁多、内容晦涩的书,更何况儿童?这一时期的儿童在阅读绘本时,家长最好能够在书本内容的基础上用生动而简洁的语言进行讲述。在阅读时,文字只是引导父母进行导读的工具,而不是给儿童看的。这时家长只要按照文字进行阅读,声音会帮助儿童对画面进行记忆。随着对同一本绘本阅读次数的增加,儿童可以将画面内容和提示性语言结合起来,这样儿童的记忆会更加清晰。这时家长可以问儿童画面中比较明显的物品在哪或某些动物的习性,如看到一些小动物的画面时,家长可以问问儿童:小猫怎么叫?小狗怎么叫?小鱼怎么游?一边游戏一边学习可以增加儿童阅读的乐趣,也可以帮助儿童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中国人口出版社的《天才小孩启蒙系列丛书》为例,这套绘本由4个部分构成:《常识》《数学》《自然》《语言》。《常识》中的一个小故事通过叙述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让儿童理解先后的顺序,并且认识了青蛙及其生活环境。《数学》中讲述了母鸡一家的生活,鸡妈妈下了10个蛋,10个蛋里孵出了10只不同颜色的小鸡,通过图画让儿童认识这些颜色,也通过画面中小鸡的数量来认识从0到10的数字。《自然》中通过一颗种子生长的故事,让儿童领略了季节的变化和植物的成长。《语言》中的农场生活充满了趣味,各种小动物发出各种声音,经过几次阅读之后,儿童会很快把声音和图上的动物对应起来,并能够通过外形和颜色分辨这些动物。

(2)帮助儿童进行日常生活管理

绘本可以帮助儿童认识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有益的,会带来什么好处;不正确的行为会带来哪些影响,这些影响是什么。当一个儿童随着时间慢慢成长,在从一个婴儿成长到具有一定沟通表达能力的儿童的过程中已经慢慢积累了一些生活常识。他认识了妈妈和爸爸;了解了这个饼干很好吃,那个积木很硬,不能吃;知道了花朵有不同的颜色;甚至知道不同的动物及分辨它们的外形,能够模仿一些动物的叫声;等等。这个时候,儿童不但在认知能力上比婴儿时期有了很大的提升,在行动上也更自由了,能通过爬行或步行在周围的环境中肆意探索,寻找任何引起他们好奇心的东西。但这种自由伴随着一定的潜在危险因素。锋利的小刀、裸露的电源插口、不稳固的茶几,这些对成人来说非常普通的家庭用品可能会给儿童带来巨大的伤害。在教授儿童认知事物的过程中,家长可以有目的地通过认知引导他们的行为,如这个球可以玩,那个盒子不能拿,等等,并引导儿童进行自我管理和约束,如训练便尿,餐饮、睡眠的定点,等等。在这一时期,父母需要不断纠正、提醒并控制儿童的行为来进行教授和训练。而儿童绘本中的一些故事就是针对儿童需要学习各种行为进行展示的。家长将画面展示给儿童时,首先是给他们虚拟了一种类似的情境,这将非常有利于儿童对不同知识的累积,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连环画出版社的《小熊宝宝绘本系列》为例,这一绘本系列共有15册,分别是《你好》《拉巴巴》《午饭》《睡觉》《大声回答“哎”》等。画面人物非常简单,内容主要是围绕小熊发生的各个故事。这些故事从儿童身边最熟悉的行为或事件选材,能给儿童带来安全感,具有亲和力。这些行为或事件往往是家长最头痛的,这时这些绘本就成了家长的好帮手,能够快速有效地对儿童进行行为教育和管理,如洗澡、刷牙、整理玩具等,这些事情在绘本中都变得非常有趣。家长可以和儿童一起阅读故事,先让儿童认知一种行为,然后家长给儿童点拨,对儿童实际生活中的行为进行引导。儿童也会对照书中某个与自己行为相似的小动物。再遇到同样的事情时,他们会回想起绘本里的场景,受到很大影响。如果这时大人给予儿童鼓励和引导,就能帮助儿童很快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从理性的认知到感性的体验和思考

(1)帮助儿童体会情感

当儿童积累了一些对事物的认识,他们也会在与他人的相处中体会到情感的变化,但是他们无法准确地认知和描述各种情感。这时绘本可以帮助儿童进行情感体验,使其能够准确地辨别和描述各种情感,进而学习抒发和控制自己的情感。以河北教育出版社的《我妈妈》为例。讲述母子亲情的书籍多种多样,但《我妈妈》这样的角度和方式确实很新颖。绘本中文字内容为:我妈妈是一个棒极了的厨师;她是一个伟大的化妆师;她是全世界最强壮的人;她还是一个奇异的园艺师,可以让任何植物生长;她是一个仙女,在我沮丧的时候她总是有办法让我开心起来;她的歌可以唱得像天使一样好;她吼起来像一头狮子;我的妈妈像蝴蝶一样漂亮,又舒适得像一个扶手沙发;她常常逗我大笑;等等。每一幅画面代表母亲的一种行为以及儿童对这种行为的认知和理解,深情地描绘了儿童对于母亲的热爱和崇拜。那些展现母亲行为的有趣画面配合精心设计的排比句式以有力而新颖的方式展示了母亲的日常辛劳。儿童看到这里会联想起平时自己妈妈的行为和表情,从而对母亲的理解和热爱也会更加深刻。

(2)逻辑推理和想象力的发展

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情感体验的丰富,儿童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也日益增长,跳跃性思维能力也更强。绘本中的内容一点一滴地陪伴儿童成长、生活、学习,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使他们不断用积极的心态认识并经历种种人生命题。以河北教育出版社《是谁嗯嗯在我头上》为例,故事讲述一只倒霉的小鼹鼠寻找到底是哪个坏蛋在他头上“嗯嗯”(大便)的过程。小鼹鼠路上遇见了小鸟、马、兔子等动物,动物们都说不是它们干的,并分别展示了他们的大便。书名让人觉得又好奇又好笑,但是对生性快乐的儿童来说,这本书不但有趣,还具有教育的效果。透过幽默有趣的故事情节,儿童认识了各种动物及它们的大小便,满足了好奇心。绘本帮助儿童健康地面对大小便的正确常识,让儿童在哈哈大笑之余也学到生物学的相关常识,可谓趣味性及知识性兼备。如果家长进一步引导儿童体会鼹鼠的感受和心情,仔细观察图画上鼹鼠的表情,再开展角色替换的游戏,让儿童假设自己是那只鼹鼠,很快就能让儿童体会到生气和尴尬的心情,也能教会他们乐观地对待尴尬或惹人生气的事情,并引导他们根据线索进行思考和推理。

绘本对儿童具有非凡的教育意义。图画是绘本的灵魂,在欣赏绘本的过程中,儿童通过画面认识世界,体会情感,丰富知识,逐步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绘本欣赏过程中,儿童在潜移默化中体会绘本中的艺术元素,如色彩、构图、线条、比例、透视、光影关系等,从绘本中认识世界,认识艺术,欣赏美,体会美,滋养心灵,陶冶情操,丰富艺术感觉,这对儿童的艺术气质、审美能力和感性思维起着良好的培养作用。拥有绘本阅读经历的儿童往往拥有很高的情商,并且有很强的自我调节情绪的能力。他们不断成长,渐渐体现出良好的个性和社交能力,以及较强的感染力和工作能力。(本文作者:刘阳、张慨 单位:陕西科技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相关热门标签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