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小议音乐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小议音乐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小议音乐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音乐对于儿童来说不只是一种教育形式,而是一种存在形式,渗透在他们的生活当中[2]。渗透性音乐活动有它自己独特的运用价值,值得我们去深入挖掘和研究,以便更加合理、有效和充分地运用到学前儿童的教育当中。

实施渗透性音乐活动的相关因素

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中,音乐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属下的一个国际性音乐组织,它提出了研究与非专业音乐教育有关的许多问题。其中特别指出开展社区音乐计划,强调终身学习,人人参与;通过和医院、儿童保育中心、管教机构等合作,强调音乐、艺术的治疗和对提高社会道德的作用,开发人的创造力。德国重视音乐的历史渊源流长,现在德国形成了浓郁的社会音乐氛围。如很多办公场所配备有各种音乐播放器,各家餐馆、旅店都播放着适合环境的音乐。无论在健身时、工作时、走路时或等候时,人们都利用随身携带的mp3,倾听着音乐,享受着音乐所带来的乐趣[3]。具体设计渗透性音乐活动时,要考虑各个年龄阶段的儿童特点,采取适合的组织形式,否则过犹不及,或者事倍功半。有证据显示,胎儿在母体内就已经能够对音乐产生反应。24周时随时能听到外界的声音;孩子出生几分钟后头部就会朝有母亲声音的地方转动。婴幼儿期(0-3岁)的孩子听觉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可塑性。这时是他们和声音游戏的阶段,这个阶段便能倾听模仿音乐,成为音乐的参与者。学龄前(3-6岁)的儿童大脑正在塑造新的神经网络,需要接触大量、不同种类的声音。从开始的对音色鲜明的乐曲产生积极的反应,到跟随旋律走向、注意力延长和分辨声音上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音乐刺激着他们大脑皮层发生着变化。

渗透性音乐活动对学前儿童的影响

渗透性音乐活动应用范围十分广泛,现仅对学前儿童五个方面的影响做一分析。

(一)渗透性音乐活动对学前儿童语言方面的影响

语言的学习是一种听辨、储存、表现声音音响的学习过程。我们知道,学前期儿童的思维活动主要是对凭听觉得来的声音形象进行思考。当音乐通过各种形式渗透在儿童周围的环境当中时,就会产生一定的暗示和引导作用,有利于促进儿童听觉的注意力,有助于更好地发展早期的语言学习能力。尤其利用一些暗示性音乐,对患有学习障碍的儿童会起到一定的帮助和治疗作用,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放松心情,完成信息输入的训练过程,有助于提高对声音来源的辨别能力和理解能力,达到能更好的与人进行交流的效果,进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在音乐暗示过程中强化了儿童对声音的有意注意力、反应能力和辨别能力,从而影响到儿童以后的学习,这是提高语言理解能力和未来阅读能力的关键。这些过程都是一种无意识的反应和刺激,因此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加入一些音乐的刺激和引导。例如:胎儿期父母可以选择性的哼唱儿歌,父母充满关爱的声音会刺激胎儿的听觉和语言中枢神经,可促使胎儿语言中枢神经和大脑的发育。而在3岁以前是儿童语言形成的雏形阶段,家长通过唱歌,吸引孩子的注意,解释歌词的含义,同时注意适当扩大孩子的词汇量。笔者经常试着在给孩子讲故事的时候,配上符合故事情节的音乐,这样会有助于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想象力。学龄前儿童进入幼儿园之后,会有更多接触音乐的机会,家长和幼儿教师应对渗透性音乐活动给予关注。如在诗歌朗诵的表演当中,教师应注意强调儿童在语音、语调、节奏感上的配合。

(二)渗透性音乐活动对学前儿童数学方面的影响

数学与音乐之间有着传统的联系。19世纪法国数学家傅立叶证明,所有的乐声都能用数学表达式描述,它们是一些简单的正弦周期函数的和。音有三种品质:音调、音量和音色,通过图解加以描述区分发现,音调与曲线的频率有关,音量与曲线的振幅有关,音色则与周期函数的形状有关。音乐激活的大脑区域与解决数学问题时激活的大脑区域有重叠的部分,音乐能对大脑进行高层次的思维训练,其中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进行对比、找出异同,分析综合、得出结论以及信息评价等。对于学前期儿童,作者认为渗透性音乐活动是最适宜的一种介入形式。有意识的音乐学习对于此阶段的儿童来说,理解上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一点也提醒我们,音乐渗透的形式选择与程度把握需要实施者考虑周详。婴儿期时有意识地加入一些韵律感较强的音乐,加强儿童的节奏感训练,对以后的数字认知会有帮助。让4岁的孩子每天参与一个小时的音乐活动,他们的脑电图信息显示,大脑的协同性会得到增强,这比让孩子每天呆板地学习一个小时的数学更适宜他们,而最终得到的学习效果是相同的[4]。

(三)渗透性音乐活动对学前儿童艺术方面的影响

艺术无处不在,与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可以使人达到体验和释放情感的作用,进而调节、改善、丰富和提高人的精神生活。艺术包括文学、美术、建筑、音乐、舞蹈、表演等任何可以表达美的行为或事物。创作者通过艺术创作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理念,参与者通过艺术欣赏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艺术形式依照审美角度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5]。人类听觉感官是最早发育成长的,所以说艺术的最初体验是通过听觉感知的,对音乐的感受就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艺术潜能。学前期儿童相对于成人来说,不能很好地通过语言来获取或传达信息,而恰恰此时的儿童对声音极其敏感,对音乐有着比成人更迫切的需求和认知。此时在潜意识中渗透进音乐元素是发展儿童艺术能力的关键时期,这样做不仅对以后艺术潜能的发现和培养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还能增强儿童的注意力与创造力,而这些都是未来儿童发展艺术能力时必不可少的条件。这就需要不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初步认知的过程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渗透一些适宜的音乐活动形式,增加孩子接触音乐的机会。例如:婴儿期母亲的哼唱是最好的音乐媒介,可以更有效的给孩子传递着外界的信息,使其得到最初的艺术体验。若能有目的的选择背景音乐,可以更好的引导儿童未来的发展方向。如在美术课上,在选定主题的条件下,播放主题感强的音乐,让儿童通过想象,用颜色、线条等方式自由的发挥,把听到的感受用各种形象表现出来,让孩子在感受美的同时,锻炼了孩子的注意力和想象力等。对于一些肢体控制能力较强的儿童,可以采用歌伴舞的形式,让孩子自由的翩翩起舞,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四)渗透性音乐活动对学前儿童体育方面的影响

声音的振动对人体产生着一定的影响,在休息的状态下,整个身体大约每秒振动8次,也就是说,我们身体本身就是能接受和产生振动的振动器,并通过听觉神经转换音乐的振动。基于这一理论,说明音乐能够起到调解机体的应激反应能力。调解过程中发现,播放不同的音乐不但可以提高应激水平,还可以减轻压力,从而达到增强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出生不久的婴儿根据音响能够探察音源的方位,辨别不同的声响,做出不同的反应,不停地观察运动,调动和刺激着孩子的运动反应能力。对于学龄前儿童通过唱歌、舞蹈、律动或音乐游戏等,使儿童身体各种器官活动起来,增强他们的运动记忆能力。尤其对于患有抑郁症的儿童来说,提高他们的身体活动能力,音乐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治疗措施。在体育活动过程中,音乐渗透的形式多种多样。舞蹈把音乐和身体运动完美结合起来,在音乐伴奏下,感受音乐节奏和旋律,翩翩起舞,调动起身体各个关节,使身体随着音乐有规则律动,做出配合音乐的动作和姿态,锻炼动作的协调力。体育活动中,带有音响效果的游戏最受儿童的欢迎,音乐促使他们的情绪高亢,从而激发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

(五)渗透性音乐活动对学前儿童创造能力方面的潜在影响

创造力是21世纪人类最需要的技能之一。想象力是创造力的先导,它是通过人脑对已有形象进行加工、改造产生出新的形象的能力。想象的过程可以说是思维进行创造性活动过程的一部分。创造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独特的具有价值产品的能力[6]。现代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学前期是创造力发展的萌芽阶段,是形成创造力基本品质的最佳时期,是开发人的创造潜能的关键时期。本人认为,在此阶段进行的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是开发培育儿童想象力及创造力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和手段。

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用音响刺激大脑的神经突触的剧增,促进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对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开发。笔者认为这种想象能力往往来源和形成于小时候对音乐的兴趣,这种兴趣使音乐渗透进儿童的潜意识当中,形成一种潜在的暗示作用,以至于影响到以后自身的发展变化。因为幼儿期人类感知能力极其活跃,形象鲜明、简单、节奏性强的音乐作品就很容易使他们产生相应的联想。但凡音乐活动,无不包含着创造因素,参与者通过想象创造出音乐作品所描绘的各种形象和情景。而这些艺术创造模式和科学创作模式有着很多的共性。人类的大脑可以通过音乐体验得到进一步的开发,从而发展了影响创造力的大脑区域。

在各种活动中加入音乐形式,更能激发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需提醒注意的是,此时要有目的的激发孩子对音乐的有意注意,提高对音乐的兴趣,使他们自觉主动地学习与创造。本人常常在与孩子玩游戏或做某件事之前或之后播放音乐,让孩子感受音乐特性的同时,即兴创编各种律动动作、旋律片段或美术创作等,诱使他们的创造潜能得以自由发挥。另外经常带孩子出外,有意利用周围出现的音乐音响,丰富他们的听觉经验,为创造力的提高提供来源和动力。

在人的每个发展阶段,学前期是人一生当中的起始点,也是人成长发育关键的时期。尽早让儿童接触音乐,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将音乐有效地渗透到儿童学习和生活当中,有助于解决儿童以后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只要是真正的音乐,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让音乐的参与者获得益处[7]。但要明白音乐活动不能只是短期的、暂时的行为活动,需要持之以恒。这样才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到儿童的每个成长发展过程,乃至影响到一个儿童终生的发展。(本文作者:汤芳 单位: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