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灵敏素质训练在拳击训练中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灵敏素质训练在拳击训练中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灵敏素质训练在拳击训练中应用

摘要:拳击运动员在参与实践训练时,需要对对手采取的战术行为快速做出反应。这就对运动员的灵敏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运动员只有接受过良好的训练,具有良好的灵敏素质,才能掌握拳击技术技巧,在战术行动当中把握时机,并对对方进攻时采取防守动作。该文对灵敏素质影响因素及主要训练方式进行简要分析,并通过实验,对灵敏素质相关训练在拳击训练中应用的可行性进行深度分析。

关键词:拳击训练;灵敏素质;训练;应用

灵敏素质与其他身体素质联系紧密,具体而言,与反应速度、耐力等均有关联。运动员通过有效的训练,不断提升灵敏素质,才能在拳击比赛当中把控主动权,运用灵敏素质,充分发挥自身技术。因此,研究灵敏素质相关训练在拳击训练当中的实践应用价值较高。

1灵敏素质相关介绍

1.1灵敏素质影响因素

灵敏素质主要是在实战训练过程中运动员表现出来的反应能力。灵敏性主要与运动员的反应速度息息相关,灵敏性高的运动员,反应速度相对较快,在实战当中常常处于主动地位。同时,灵敏性和运动员的耐力也有直接关联,当运动员在实战过程感觉疲乏时,其移动频率、打击速度等都会出现明显下降,精神状态不佳、身体倦怠导致萎靡不振,常常失去比赛主动权,难以将自身掌握的拳击技术发挥出来。

1.2灵敏素质训练途径

1.2.1功能性训练。研究表明,拳击运动员在拥有良好的灵敏素质之后,可快速学习并掌握拳击运动相关技术。灵敏素质可通过多种功能性训练获得。各类功能性训练可以刺激运动员中枢神经,提高动作完成的效率与速度。其训练的内容有:单腿硬拉、侧桥、横/纵双向跳、分腿蹲、Bosu球、横/纵交换跳、侧弓步、扭髋、横/纵单腿跳、负重单腿拉、侧弓步、分腿蹲、训练梯、绳梯运动、扭髋练习、横向和纵向双脚、单脚和交换跳。上述灵敏素质训练方式能够让运动员始终保持兴奋的状态,为其肌肉系统、神经系统功能的发挥奠定良好基础[1]。绳梯训练,能够刺激训练者肌肉,使其身体协调性更好,在拳击实战当中能及时躲闪;利用Bosu球训练时,运动员需要站在球上,在不稳定的物体上进行练习,能够锻炼肌肉,这样在拳击实践过程中,运动员的肢体配合会更加协调;侧弓步、横向跳跃等训练方式,有助于运动员的侧向移动能力提升,可见,上述训练的运用对拳击运动员的灵敏素质提升极为有利。1.2.2实战训练。灵敏素质还可通过条件实战、自由实战等方式培养。通过实战练习,运动员可更好地适应对手动作变化,快速做出反应,保持良好的灵敏素质。当拳击运动员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时,其在实战比赛当中,体力消耗速度相对较慢,并且各个动作能够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出来,可结合实战变化,使用连贯的进攻动作,提高反击技能。具体而言,运动员的灵敏素质训练可通过如下训练方法实现。准备阶段,选择拉伸运动、慢跑、关节操等训练作为热身训练。正式训练环节:可以选择单腿硬拉、侧桥、横/纵双向跳、分腿蹲等运动,锻炼运动员的下肢爆发力,达到提升灵敏素质训练目标;还可选择Bosu球、横/纵交换跳、侧弓步等,主要通过训练运动员身体姿势快速变化的能力,提升灵敏素质;还可选择扭髋、横/纵单腿跳、负重单腿拉/侧弓步/分腿蹲等练习方式,模拟类似拳击比赛中快速位移姿势,来提升灵敏素质;还可通过绳梯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脚步动作频率,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加快动作速度,从而提高灵敏素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锻炼运动员身体平衡性。

2灵敏素质训练在拳击训练中的应用

2.1实验对象

选择16名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并对其展开8周的灵敏素质训练,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展开功能性的灵敏训练,而对照组则采取常规的力量训练。训练频率为1周3次,每次60min。

2.2实验过程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准备阶段,均使用拉伸运动、慢跑及关节操等训练方式,时间10min;在正式训练阶段,实验组采取功能性训练,对照组采取传统训练方式,时长40min;结束训练之前10min,两组使用相同的放松训练方式。实验组的训练内容包括:(1)单腿硬拉、侧桥、横/纵双向跳、分腿蹲;(2)Bosu球、横/纵交换跳、侧弓步;(3)扭髋、横/纵单腿跳、负重单腿拉/侧弓步/分腿蹲;(4)绳梯训练。对照组中的训练内容:(1)两头起、连续蛙跳、负重半蹲/硬拉/深蹲;(2)负重俯卧撑/仰卧起坐、负重硬拉/半蹲/深蹲;(3)快速两头起、负重半蹲/深蹲/深蹲[2]。

2.3结果分析

为测试两种训练方式对拳击运动员灵敏素质产生的影响,设置六边形跳、T-test、半米字三向、Y形躲闪等测试内容,分析实验组、对照组运动员受到训练干预之后的差异。

2.4实验结论

2.4.1身体协调性方面。拳击运动员的灵敏素质和其身体协调性有关,当运动员拥有良好的身体协调性时,在实战过程才能根据对手的动作快速做出反应。因此,本研究通过连续8周的干预实验,对于运动员展开灵敏素质训练,六边形跳可全面展现运动员的身体协调性,训练过程要求运动员精准落地,迅速转变方向之后,重新起跳,连续展开跳跃动作。从力学角度分析,六边形跳需要运动员从起始点向不同方向跳出和跳回,因此要求其膝、髋关节等肌肉力量充足。在对照组当中,通过负重硬拉、提蹲、深蹲等训练都可增强运动员的下肢力量,为训练提供肌肉力量。而利用连续蛙跳或者跳起等训练,可促使运动员双脚准确发力,通过上下肢体协调配合,完成训练。通过仰卧起坐训练运动员的核心力量,在连续蛙跳时间10s,运动员使用时间与六边形跳的时间相对接近[3]。在实验组,使用训练梯对运动员灵敏性展开训练,跳跃过程发力方式接近于六边形跳。在反复训练后,可强化练习者跳跃过程对于肌肉的控制能力,将其反应时间缩短,提高动作完成率。同时,利用单脚、双脚、交换跳等方式可提高运动员下肢的爆发力,还能锻炼肌肉。要求运动员精准控制落地动作,提高肌肉记忆力,以便其更好地完成六边形跳阶段的身体控制。通过训练可以看出,实验组的运动员利用绳梯练习,动作运用与六边形跳方向、形式等相似度较高,对于其肌肉记忆动作能力有增强作用。同时,在训练之后,还能提高运动员的肢体配合能力,降低训练过程能量消耗。可以看出,通过功能性灵敏素质训练,有助于提高拳击运动员身体协调性。2.4.2方向转变能力方面。对运动员展开功能性训练,有助于其方向转变能力的提升。例如:可以使用绳梯运动、扭髋练习等方式,这些训练在发力方式上和T-test测试类似;借助横向交换跳及单腿跳,可培养其侧向运动爆发力;利用侧弓步练习,还可提高运动员侧移过程力度控制能力;侧撑练习可提高运动员旋转过程稳定性。绳梯跑和T-test测试发力方式相似,两种训练形式可提高神经系统募集肌纤维能力,将肢体动作的变换时间缩短,将运动员下肢力量集中起来,参与单腿蹲、侧向跳等练习,锻炼下肢灵敏度。借助Bosu球训练,让运动员能够在不稳定平面之上练习,可锻炼其深层肌肉的力量,以便上下肢之间的配合。侧弓步、横向跳跃等训练,可提高训练员侧向移动力量运用能力。因此,通过上述灵敏素质训练,可促使拳击运动员方向转变能力提升[4]2.4.3动作变化能力方面。实验组当中,利用横向和纵向双脚、单脚和交换跳多种方式,训练运动员下肢力量,为其方向变化提供保障。半米字三向滑步所属常规灵敏素质训练内容,能够将运动员身体协调、变换动作、转变方向等能力综合呈现出来。通过训练,锻炼运动员改变方向、变换动作等能力,可提高运动员下肢力量,激发下肢爆发力。此外,运用侧弓步练习,还能提高运动员髋关节灵活性。利用训练干预,影响运动员腰腹、下肢、髋关节等力量,进而提高运动员比赛过程动作变换的能力。2.4.4专项灵敏素质方面。“Y形躲闪”属于对拳击运动员灵敏素质的专项测试指标,代表运动员预判和决策等能力。若运动员的“Y形躲闪”能力强,那么其能够在拳击实战中快速变换动作,方向转换能力也相对较强。拳击比赛开始时,运动员能迅速观看对方动作,进而做出决策,信号给出和被测试者之间距离3m,由于拳击运动员双方距离小于3m,因此需要运动员在一定时间之内,对于左右面临的情况做出处理,具备较强的预判和决策能力。同时,运动员还需变换45°角,绕杆向右运动。可对运动员的迅速转变方向能力进行测试,通过此项测试,对运动员应对外界刺激能力进行有效判断[5]。单腿训练、双腿训练方法和原理都不相同,单腿、双腿站姿对运动员骨盆稳定肌有不同要求。拳击运动员要在高速当中转变方向,需要找到最短距离,才能以最快速度完成。因此,为确保其精准控制运动路线,需要其对运动姿态精准控制。根据动力链理论,需要依托下肢力量控制方向转变,因此,需要大腿后侧、前侧、小腿后侧、深/浅层肌群等相互配合完成。Bosu球训能够辅助脚步训练,让运动员掌握单腿落地技巧。训通过灵敏素质训练,可提高运动员脚下灵敏性。通过两组实验对比可以发现,实验组运动员通过训练之后,灵敏素质有明显提高。单脚跳或者换脚跳等方式,都可让运动员在短距离之内形成快速提速及减慢速度的能力。经过重复练习,可让运动员动作从加速到Y字岔口的时间明显缩短。通过绳梯训练,对肌肉进行适当刺激,可改善运动员身体协调性,使其在拳击运动当中躲闪更加及时。核心区训练,可使运动员提高动作链传导速度,控制运动期间的能量消耗,提高运动员躲闪期间对于动作灵活变换能力,促使其灵敏素质得到稳定发展。同时,通过快速伸缩复合训练,可让运动员准确控制相关动作,将反应时间缩短,使动作变换时身体平衡性及力度运用合理性。因此,通过功能性训练,能够提高运动员专项的灵敏素质[6]。

3结语

通过上文对于灵敏素质训练的分析,确认使用功能性训练对拳击运动员的灵敏素质有较大影响,主要表现在身体协调性、方向变化能力、动作变化能力、专项灵敏等方面,因此,可将功能性训练融入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当中。

参考文献

[1]阿不都乃比·赛都拉.刍议灵敏素质训练在拳击训练中的应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5):45,47.

[2]王啸.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标准舞优秀运动员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8.

[3]李旭.功能性力量训练对拳击运动员灵敏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9.

[4]皮传胜.绳梯训练对青少年拳击运动员灵敏素质的影响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9(36):32-33.

[5]阿布都肉素力·肉孜.自我控制力在拳击运动员训练中的作用之我见[J].当代体育科技,2019,9(35):39,41.

[6]李涛.力量训练在拳击训练中的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J].体育风尚,2019(9):55.

作者:李亮亮 单位:河南省体育局重竞技运动管理中心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