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铁路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战略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铁路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战略分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铁路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战略分析

摘要:介绍了供应链金融的内涵、模式与发展,在剖析铁路企业的特点以及当前市场环境政策的基础上,重点对铁路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进行了SWOT分析,据此构建铁路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的4大战略举措。

关键词:铁路;企业供应链;金融战略;举措

1供应链金融的理论与实践

1.1供应链金融的内涵

供应链金融(SCF—SupplyChainFinance),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向其客户提供融资结算等理财服务,同时向供应链上游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贷款,向下游分销商提供预付账款、存货贷款的一种金融创新业务,是一种面向供应链中所有企业的系统性融资安排。它与传统信贷方式最大的区别,是利用核心企业或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信能力,缓解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性,解决这些企业的抵押、担保、融资难题,从而保证供应链整体环节的顺利进行。供应链金融将供应链管理中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紧密结合并实现三流合一,其中信息流与资金流的有效联系,为供应链所有环节的物流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由于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带来更多新的交易机会,使得供应链中资金流机制的完善要求愈发严格。

1.2供应链金融的模式

金融机构按照企业担保方式的不同,从风险控制的角度将供应链金融的基础性融资分为应收、预付和存货3大类。1.2.1应收账款融资。是供应链中核心企业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确保贷款的支付承诺后,供应链上游供应商凭借未到期的应收账款凭证获取银行贷款的一种融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供应链上游供应商是具有融资需求的债权企业,而核心企业则是债务企业,一旦上游中小企业向银行的融资出现问题,核心企业因具有反担保职责要承担所有的损失。应收账款融资使得上游中小企业能通过核心企业的资信能力获得银行短期贷款,解决了中小企业短期融资问题,有助于中小型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同时有利于供应链持续有效的运转。1.2.2预付类:保兑仓融资。大多数情况下,购货商在支付货款之后一段时期内不能接受货物,但实际上已拥有这批货物的未来货权。未来货权融资,又称为保兑仓融资,是指供应链下游购货商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用于支付上游核心供应商未发出的货物款项,同时供应商要将提货权交付给金融机构并承诺将未来因购货商营销不利而未提取的货物进行回购一种融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当上游核心供应商将仓单抵押至银行后,购货商可以从仓库中分次提取货物并在以后用未来的销售收入分期偿还银行贷款。保兑仓融资是一种套期保值的金融业务,极易被用于大宗货物的市场投机。通常情况下,银行等金融机构会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合作,通过对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货物进行检查监管,防止上下游企业合谋的虚假交易等风险。1.2.3存货类:融通仓融资。是指企业的货物在经过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评审之后,企业可以通过抵押货物向银行进行贷款的一种业务途径。在这种模式中,抵押货物贬值问题是金融机构着重考虑的业务风险。因此金融机构在收到企业融通仓融资申请时会严谨审查该企业库存的稳定程度,长期交易的客户资源以及整体供应链的综合运作情况等,并以此决定是否授信。与保兑仓融资模式类似的是,因金融机构不能对抵押货物进行较准确的市场资产价值评估和物流监管,通常也要与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合作。一般情形下,金融机构会根据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运输规模,授予其一定的授信额度,由物流企业直接负责融资企业的贷款事项。这样不仅提高了供应链产销运作效率,金融机构还转移了自身的授信风险,简化了流程手续,降低了管理成本。1.2.4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的综合应用。应收账款融资、保兑仓融资、融通仓融资是供应链金融中十分有代表性的3种融资模式,适用于不同条件下的融资,但现实情况中的整体供应链金融运作其实是多种融资模式的结合应用。例如,起初的存货融资要求以现金赎取抵押货物,但如果企业的赎取保证金不足,银行可以考虑企业以应收账款适当比例地赎取货物。因此,供应链金融是一种服务于供应链各环节企业之间的综合融资业务。

1.3供应链金融实践

1.3.1宏观发展概述。2004年我国物流创新大会推选出的未来物流行业四大创新领域和十大创新模式中,“物流与资金流整合的商机”位居四大创新领域之首,而“库存商品抵押融资模式”、“物资银行运作模式”、“融通仓融资模式”分别位居十大创新模式的第一位、第三位和第四位.供应链金融在我国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不过得益于应收账款、商业票据、融资交易市场的不断发展,近些年供应链金融业务的拓展较为显著。目前我国供应链金融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万亿元。1.3.2金融机构实践。深圳发展银行在供应链金融业务中进行了较早的尝试,于2001年就推出了“动产及货权质押授信”融资业务,是我国首家推出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商业银行。之后该行又推出“1+N”供应链营销模式,并于2005年先后与国内中远、中储、中外运3家国内物流巨头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只经历了短短一年多时间,已经有数百家企业从这项战略合作中得到了融资便利。据统计,仅2005年,深圳发展银行这种供应链金融模式为其创造了2500亿元的授信额度,贡献了约25%的业务利润,而不良贷款仅有0.57%。1.3.3铁路企业供应链金融探索。2011年8月,中铁现代物流科技有限公司与深圳发展银行达成合作意向,实现了深圳发展银行线上供应链金融系统与中铁现代物流管理系统的正式对接上线,代表着国内商业银行供应链金融系统与物流监管系统实时数据交换时代的到来,首次实现了供应链金融实时化。双方系统的对接,由于信息传递的速度与准确性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避免了部分繁琐环节的影响,将中铁现代物流的成本下降近一半。

2铁路企业供应链金融发展的SWOT分析

2.1机会分析

2.1.1铁路加快多元化经营发展步伐。2011年,原铁道部《关于推进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意见》提出,铁路应在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以转变铁路发展方向,拓展铁路服务业务,提升铁路服务质量为目标,加快铁路物流发展,统筹规划物流多元化格局,实现装卸、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一条龙式的服务。2.1.2金融市场体系逐渐改善。2011年国务院下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希望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力度,增强流通业与金融业之间的互动合作。目前良好的政策环境为铁路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创造了条件。同时,“十三五”规划也明确指出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对铁路而言,应按照现代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理念向供应链上下游延伸服务链条,构造具有竞争优势的供应链。2.1.3相关法律法规日益完善。随着供应链金融十几年的发展,目前相关法律法规环境逐渐完善。例如,2007年正式实施的《物权法》,2014年颁布的《担保存货第三方管理规范》以及两个行业标准《动产质押监管服务规范》《质押监管企业评估指标》,为指导供应链金融依法、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2威胁分析

2.2.1其他大型物流供应商实力强大。目前国内发展势头强劲的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远洋物流有限公司以及中邮速递物流等大型国有运输企业,凭借其过硬的客户资源、硬件网络、服务质量等已成功进军供应链金融领域。与此同时,国外联合包裹速递服务公司(UPS)、敦豪航空货运公司(DHL)等物流企业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大量资金的支持,专业的人才队伍也正在强势开发我国供应链金融的市场。国内和国外物流企业的快速发展给我国铁路企业在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方面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与冲击。铁路企业若想在当下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务必积极开拓供应链管理的一条龙式服务,以此提升铁路企业综合实力。2.2.2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高风险。“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要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和风险防范研究,可见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带来高收益的同时,必然伴随着高风险。由于供应链金融业务开展过程中涉及企业较多,资金数额较大,操作难度系数较高,专业高管人员缺乏,相关环节的具体法律法规仍不健全,都会造成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高风险。而铁路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目的本是做好资产的增值保值业务,降低企业管理成本,赚取更大的利润,因而防范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高风险已是铁路企业的首要难题。

2.3优势分析

2.3.1货源结构符合供应链金融目标产品要求。煤炭、钢铁、有色金属、铁矿石、水泥等矿建材料、石油以及粮食等一直是铁路的大宗货源,近十年来货源运量占铁路总货运量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近乎达到90%,而这些货源结构是供应链金融业务中属意的目标产品。据统计年鉴数据显示,铁路总货运量中,钢铁、有色金属运量占比在7%左右,石油运量占比在4%左右,占比较高的煤炭、钢铁、石油等都是供应链金融的目标产品。铁路大宗货源结构为其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赋予了很大的优势。2.3.2客户资源结构符合供应链金融企业要求。货运组织改革后,铁路企业一直致力于仓储、包装、加工、装卸配送等基础的一条龙物流服务,这些基础业务的一致性使得铁路企业在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上更具优势。与此同时,经过多年的业务往来,铁路企业拥有了大量固定的优质客户资源,并掌握了真实的、一手的客户信息。这些内部信息为铁路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奠定了基础的同时,也帮助了与铁路企业达成合作意向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对融资企业进行前期筛选、监控评估等工作。2.3.3具有较高的品牌可信度。品牌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品牌竞争已是占领市场的主要手段之一。铁路较之其他运输方式,具有运量大、运费低、节能环保、安全系数高等优点,是一种不可取代的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与许多厂家在长期合作中,尤其是大宗货物的交易中形成稳定紧密的联系,具有较高品牌信赖度。铁路国有企业的身份,使其容易与银行等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2.3.4铁路的物流网络优势。截止2015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2.1万km,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达到1.9万km。在货运方面,铁路可凭借其遍布全国的铁路运输网络、货物站点、大型库房将全国各个物流子系统有效地联系融合在一起。除了以上强大的硬件网络,铁路拥有更重要的信息网络优势。铁路客户服务中心电子平台,为客户与铁路企业的沟通与反馈提供了渠道,同时为铁路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给予了强劲的信息网络支撑。

2.4劣势分析

2.4.1铁路增值服务薄弱。大多数铁路企业服务功能单一。在货运方面,仍有很多铁路企业停留在“站到站”干线运输,缺乏向两端的拓展延伸服务;在仓储方面,铁路企业的仓库仅仅是储存货物,收取廉价的储存费。又因为体制机制各方面的限制,货运物流铁路企业主要以站段进行区域划分,在利益分配、资源整合等方面没有进行较好的配合,导致这些部门的实力、规模仍较弱,使得铁路企业不能像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等那样得到金融机构的青睐和支持。2.4.2铁路企业缺乏供应链金融专业从业人员。截止2015年底,我国铁路从业人员已有204.56万人。尽管从业人员队伍庞大,但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专业从业人员较少,基本都是从运输主业调配,真正既精通货物运输又了解供应链运作与金融的专业高管人员更是寥寥无几,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存在着先天不足的劣势。2.4.3设施设备陈旧,信息化建设滞后。目前我国铁路企业的基础设施仍过于简易、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程度较低,企业信息化程度相对滞后。在供应链整体服务过程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的整合性能较低,效率不高,不能及时了解并反馈供应链运作整体情况,同时也不能完全掌握供应链金融市场的动态。2.4.4铁路体制机制受到羁绊。铁路政企分开,为铁路适应市场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前提,但由于政府之前的扶持,使得铁路市场竞争能力较弱,仍受到体制机制的诸多限制。例如,铁路企业仍带有卖方市场的观点服务客户,对供应链金融运作的市场发展深入了解不够,在与竞争对手的对抗关系以及合作互动方面的协调程度不高。再有,铁路企业仍受到计划经济因素的影响,因而其组织模式与运营结构仍需一定程度的改进与创新,很多程序如车皮的审批、行车的调度等,需要很多部门的协调,因而建设有序高效的供应链运作网络迫在眉睫。

3从战略高度重视铁路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探索

3.1铁路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战略意义

3.1.1有助于铁路企业形成稳定的客户关系。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逐渐转向跨界限的整合,使客户关系的维护与管理变得越来越重要。铁路物流企业可以通过现代物流服务,支持专业金融运作,使得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从而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3.1.2为铁路企业拓展利润空间。发展供应链金融可以成为铁路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如通过开展融资业务获取利差收入,开展结算业务获取手续费收入,开展质押物资监管、价值评估、货物处置获取相应收入等。由于铁路具备供应链金融所需的基本条件,如仓库、信息系统、物流全程监控、人员等,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可以提高铁路企业的资产利用率,减少资产闲置,发掘新的利润源。3.1.3降低铁路企业经营风险。物流业与金融业的创新性融合不仅可以减少客户交易成本,同时也降低了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成为物流企业重要的业务模式。由于商品的规格型号、质量、原价和净值、销售区域承销商等情况就是物流企业的工作对象,物流企业对于库存的型号、流动的区域,可以通过库存和配送管理做到了如指掌。在整个运作过程中,因为有存货和单据作为质押,物流企业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3.1.4培育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供应链中的合作将会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经济与社会效益显著,为企业融资引进新渠道。供应链金融能够为供应链带来较低的生产成本和高效的供货速度,在提高整个供应链流程管理有效性的同时,降低了融资成本,加快供应链整体的资金周转率,也为资金流转和无缝连接提供了全新的运作机制与方法,以真正实现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的多流合一。

3.2铁路企业发展供应链金融的战略矩阵

可构建铁路企业向现代物流方向发展,开拓供应链金融服务的战略矩阵。3.2.1SO战略:主动开拓型战略。铁路企业迫切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愿景,以及政府对供应链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已成为铁路企业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的强大动力。在当前大好形势下,铁路企业应当抓住机遇,强化自身品牌可信度、运输网络以及信息网络的优势,在外在宏观市场政策,相关法律法规逐步完善的情形下,维持并增强已有的货源和客源结构。可首选大宗货物为供应链金融的目标产品,目前稳定的客户资源为供应链管理的合作伙伴,积极开拓市场,开展相关业务。与此同时,铁路企业应以自身强硬的实力,雄厚的资金,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树立铁路供应链金融品牌,以此来维持并不断提升自身优势。3.2.2WO战略:创新发展型战略。相关部门应充分认识供应链金融带给铁路企业的发展契机,并积极为此创造条件。铁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铁路内部设备配置、管理制度、信息化程度,都需按现代大型物流企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进行较大规模的建设、改革与提升,从而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铁路供应链金融管理制度,并对先行先试的铁路企业进行税收减免、财政支持的大幅优惠支持。同时,必须配备相关专业的高管与基层人员。3.2.3ST战略:差异化战略。铁路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应从创新供应链金融模式出发,为客户提供铁路特色的优质产品与服务,满意其个性化需求,从而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营造自身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供应链金融潜在的高风险必须是铁路企业着重预防的,只有不断细化岗位职责,将供应链金融运作体系标准化、规范化才能降低可控风险。3.2.4WT战略:资源整合战略。优化并整合铁路内部资源,深化铁路企业内部改革,注重防控供应链金融业务的高风险,适当实时地开展铁路供应链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李向文,冯茹梅.物流与供应链金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曾小燕.我国供应链金融发展研究[J].当代经济,2012,1.

3曹玉敏.供应链风险管理评估及应对措施[J].商业现代化,2012,11.

4委之佐.浅议质押监管业务评审中的风险管控[J].邮政研究,2013,3.

5陈常金.浅谈铁路物流企业发展金融的思路[J].企业发展,2011,7.

6李金龙等.供应链金融理论与实务[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社,2011.

7王有朝,李敬泉.大宗商品物流金融运作模式研究[D].南京:南京大学,2012.

作者:谢泗薪 闫君 单位:中国民航大学经管学院 中国民航大学企业管理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