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我国经历了长达三十多年的经济转型时期,国有企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其中企业管理创新体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说明我国国有企业经济转型与企业管理创新的特征,把握国企管理创新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结合经济学、管理学、历史学等学科理论,分析了我国经济转型的整体特点,把握了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内涵,分别从转型初期、转型中期、转型后期三个阶段对我国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动因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总结了转型时期国企管理创新动因的演进趋势,归纳出国企管理创新动因演进特点,促进我国国有企业更进一步的发展。
关键词:转型时期;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动因
一、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内涵
有关国企管理创新的定义在政治领域、金融领域和学术领域存在不同的见解和说法,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显示如下:
(一)政治领域的见解
(1)改革推动了管理创新,改革改变了原来企业的管理模式,即在理论和实践的方式方法中进行管理模式变更与优化。在经济体制不断深入改革的进程中,企业运营方式逐渐优化,管理创新成果层出不穷,也就是说,经济体制改革可以对管理创新的成果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因此管理创新成果随经济改革不断发展,进而经济改革也开始促进管理创新的进步。(2)当代科技与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成为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发展的重要原因,而科技与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和企业管理能力的增强也将实质性改变我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进程。该见解说明了企业管理创新的发展方向,把企业管理创新与科技和信息化技术设为同等重要的影响要素,并给予企业管理创新的现代化要求。(3)转型时期我国国有企业管理创新有着不同的阶段特征,相关企业管理创新组织认为,企业管理创新的行为主体完成了企业管理创新的突出成果,该成果是采用特定的管理学与经济学理论,在管理制度、企业理念、管理模式等角度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对创新效果有着显著性提升。企业创新性要求企业管理创新理论满足科学理论原理,体现出一定的管理学与经济学客观规律。企业实践性要求企业管理创新合乎国家出台的相关经济政策与规定,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4]。企业效益性要求企业在生产、销售等工作步骤上提高效率,并获得经济与社会效益。
(二)金融领域的见解
(1)基于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特点以及现代综合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一定的转型时期,以企业整体运营的发展目标为中心,采用科学、可靠的管理思维和建模方式,建立健全企业管理的职能部门,优化企业生产与投入,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资源性、系统性、层次化、功能性,推动人力资源、物力资源、财力资源的准确使用,由局部优化向整体创新的方向前进,以获得最高的经济效益[5]。(2)对企业内部的人员分配、制度管理、资源整合等内容进行改善,构建恰当的市场经济管理模式,实现企业管理思维与手段的创新发展,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管理者和企业生产者的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其潜在的管理与生产能力,建立符合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的企业管理与质量体系,积极与国内外市场经济接轨,推动企业的管理创新发展。
(三)学术领域的见解
(1)管理创新是把最新的管理要素进行结合,录入企业管理系统,并使用该管理要素对应的管理功能,以提高企业全局管理能力。(2)管理创新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遵循生产与运营的客观规律,把握现代科技发展方向,对传统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手段进行改进与更替,然后构建全新的管理模式与手段,最后检验该管理模式与手段是否在生产实践中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社会与经济效益,满足了市场需求等。(3)管理创新是采用更加有效的管理手段来管理企业资源,以获得最佳的企业目标。具体来说就是管理创新形成了一种更加有效的、新的资源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既可以进行企业资源的管理创新,以完成企业既定目标,也可以是一种详细资源的细节管理方式。上述见解列举了具有代表性的政治领域、金融领域和学术领域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含义的观点,国有企业管理创新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看待,因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着不同的理解,这从侧面也反映出国企管理创新含义具有复杂性和可扩展性,也有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梳理国企管理创新含义的内容。
二、转型时期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特征分析
(一)转型初期国企管理创新动因特征研究
转型初期国企管理创新的动因主要源于政府行政力量的支持和国企对计划经济的不适应两个方面。同时,这些动因要素的改变与管理创新体制的改变之间有着明显的相关性。
1.政府行政实力的支持是加快实现国企管理创新的直接原因
转型初期即1990年代之前属于计划经济体制,国有企业是作为政府行政管理的对象,相应地,政府作为国有企业的控制者,从体制上看,政府下达给国有企业管理任务,并推动国有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因此可以认为,政府的行政实力是国企加快完成管理创新的重要力量。政府对国企进行管理创新的指导作用,是基于国企改革与政策实施等方法进行直接管理。其中,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有企业不断深化改革,扩大国企的自主经营权,国有企业的利益逐渐扩大,并成功构建了国企管理创新的权力体系和利益体系。这两种管理创新体系是20世纪80年代国企管理创新能够不断发展的重要原因。而国家对国企管理的创新工作的要求与指导是推动国企进行管理创新的直接方式。主要表现为:政府作为国企管理创新的提议者和领导者,国有企业作为管理创新的执行者和组织者。
2.国企对计划经济的不匹配是加快实现国企管理创新的现实原因
为了把握国企的管理创新的影响因素,本文对1986—1995年转型初期进行社会调查,调查共获得了30个管理创新实例,经过相关数据分析发现,影响国企进行管理创新的动因要素多达8个,排序后第一动因要素为企业亏损导致企业员工工作热情下降。受此动因要素影响的国有企业有8个,占全部调查企业的40%左右。第二动因要素为企业资产有限导致企业生产材料与能源紧缺,解决方案是企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积极寻求市场机遇,完成资源与能源的有效供给。受此动因要素影响的国有企业有4个,占全部调查企业总数的22%左右。其他几个关键的动因要素为:企业管理效率、产品质量问题、公司内部权利关系等。基于以上调查分析,本文提出的国企管理创新的现实原因特征如下:(1)动因要素过于分散、集成度较低。本文调查整理的8个动因要素的影响率大于25%的只有1个,在10%—25%的只有3个。这表明中国的国有企业在处理企业管理问题时差别较大,致使国企进行管理创新的因素较多,因此这一时期影响国企进行管理创新的主动因要素不够明显。(2)另一方面,影响国企管理创新的现实原因还有企业的生产运营压力、低效率管理、企业管理技术水平等。调查中发现,与企业生产运营相关的影响要素有5个,占比为62.5%。这表明在加快进行国企管理创新的现实原因中,企业生产运营面对的市场竞争压力较大。落后的企业管理水平无法满足计划经济发展要求,也就成为提高企业效益、扩大企业规模的障碍。因此,国有企业渴望进行管理创新,以获得符合转型初期环境下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资源。
(二)转型中期国企管理创新动因特征研究
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主要研究思想,使用归纳演绎分析手段,发现1992—2001年转型中期的国企管理创新的动因特征如下:1.国家层面的改革是作为加快完成国企管理创新的直接原因党的十四大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是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展的,这是国有企业管理创新转型时期的一次重大历史变革。国家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应地国企需要进行企业改革。主要的企业改革措施有: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公有制的含义、企业战略性调整与重组。这些改革方案对国企管理创新产生了重大影响。如图1所示,具体来说,建立并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可以有效解决“两权独立”问题,国企可以牢牢掌握企业财产权和管理权,国企不再受政府管理约束,可以自由发展,独自面对市场竞争。进一步明确公有制的含义可以优化国企单一化的产权结构,构建合理的企业管理组织架构,从而不断深化国有企业的管理创新,规划了国企管理创新与发展的新布局。企业战略性调整与重组可以带动一批国有企业的发展,提升企业形象。这样,国企运营管理思路得到了充分认可,极大地推动了国企管理创新的发展。因此,国家层面的改革加快了国企管理创新,推动了面向市场化的国企管理创新与发展。此外,国家层面的改革也为国企持续进行管理创新提供了外部条件,并逐步优化管理创新行为。2.国企自身特点决定了国企开展管理创新的必要性相关研究表明,来自国企内部的影响要素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效果越来越明显。经过转型中期的国企内部影响动因要素调查发现,在全部的影响因素中,有十分之一以上的动因要素来自企业内部。国企内部影响要素逐渐增加的原因如下:(1)国有企业参与管理创新的积极性不断提高,促使更多的国有企业加入管理创新行列;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国企,其管理创新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发展。(2)国企管理创新的动因复杂程度逐年提高,国企管理创新目标呈现多元化趋势,创新内容更加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分析国企管理创新的内部动因要素,按照管理创新的影响频率值进行排序,排序结果依次为基础管理要素、经营状况要素、竞争能力要素、企业成长要素等。可以看出,国企管理创新的内部动因要素中,基础管理要素、经营状况要素、竞争能力要素等为推动国企进行管理创新的主要因素,企业成长要素则次之。因此,在国企管理创新的内部动因要素表现出多样性的同时,部分要素出现了高度聚集的态势。
(三)转型后期国企管理创新动因特征研究
1.国际竞争压力不断变大,国企体制出现变革
和20世纪90年代国企进行的管理创新的背景相比,转型后期国企进行战略管理创新的背景出现明显差异。进入21世纪,我国宏观经济体制发展相对成熟,市场竞争环境越发严峻,同时正向着国际市场进行拓展。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国企体制出现了显著变化,企业自主权再次归还给国企。具体的动因要素可以概括分析为:(1)激烈的国际竞争给国企带来了巨大的竞争压力,但又为国企提供了新的提升空间和市场机遇。(2)给予国企更大的创新发展空间,可以激发国企对未来创新发展驱动的强烈关注,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奋斗目标,引领一波新的企业管理创新理念的出现。
2.各种动因要素的联合作用能够加快推动企业管理创新发展
梳理相关调查与研究发现,转型后期动因要素的联合作用具有特征。(1)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因要素表现出明显的分散化趋势,因此动因要素的联合作用成为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特征。影响国有企业管理创新的初始动因有五种,除市场要素以外,其余动因要素占全部动因要素的比例均为16.23%。从中可以得出,各种动因要素的联合作用有可能直接覆盖单个动因要素的影响效果,成为加快完成国企管理创新的主要因素。(2)市场要素成为新时期企业管理创新的第一要素,市场对国企管理创新的作用效果不断加大。调查的结果证实了这一论点。市场要素成为影响国企进行管理创新的众多要素中影响力最大的要素,占到了全部动因要素的24.56%。(3)企业资质要素成为加快完成企业管理创新的又一重要因素。企业资质要素对国企管理创新的影响效果相当。而企业创新的自身基础条件也是影响国企管理创新的基本要素之一。(4)国企内部的动因要素也在加快推动企业管理创新。相关事实表明,在转型后期,国企管理创新模式已经促使国有企业自觉主动地进行管理创新。因此,这一时期外部环境要素仍然是加快完成国企管理创新的直接动因,并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实质性变化。例如,国企的市场竞争改革战略会转变为国企改革与发展的强有力帮助。
三、转型时期国企管理创新发展特点
(一)国企管理创新动因演化与国家深化改革政
策在时间周期上具有相似的一致性国企管理创新动因演化与国家深化改革政策在时间周期上具有明显的周期同步特征,这也是国企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特征。从两者的发展方向、发展动因的演进趋势判断,国企管理创新的发展与国企改革的深化具有发展目标上的高度一致性和演进转变的完全一致性。这说明国企改革政策与管理创新之间在整个转型期内始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动态发展关系,国企改革政策及其不断深化一直是促进国企管理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国企管理创新动因转变领先于国企改革政策的深化
国企管理创新动因的发展转变领先于国企改革政策的深化,也就是说国企管理创新动因的发展具有超前性,这是管理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不同转型时期,国企管理创新的动因要素的确定时间进一步减少,从而加快了全部转型时期内国企管理创新动因要素变化的速度。分析国企重大改革与发展政策,前两个阶段国企重大改革与发展政策的持续时间分别为8年和7年。与国企改革政策的深化发展周期相比,国企管理创新的动因分析的持续时间小于国企改革政策的深化发展周期。因此,在整个转型期内,国企管理创新的动因分析理论领先于国企改革政策的深化。
(三)不同的转型时期,国企都有着一个明显不同的管理创新方案
国企管理创新经历了初期、中期、后期三个不同的发展时期,不同发展时期的管理创新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包括国家政策和管理创新类型的不同。虽然管理创新数目众多,创新动因和创新重点不完全对应,但各种管理创新类型都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和阶级特征。概而言之,不同的转型时期国企都有着一个明显不同的管理创新方案:在国企管理创新的转型初期,创新性管理方案要求企业必须满足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现实需求,持续增强企业运营能力,提高企业管理效率,扩大企业生产与经营规模,努力增加企业的运营收入。在国企管理创新的中期,国企在创新实践过程中需要明确管理创新动因要素在如今的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需求,进一步完善企业内部管理模式,提高企业业务活力,增强企业市场的应变能力,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模式的新发展。同时需要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解决企业技术难题,把国企做大做强。为了准确把握企业管理创新的动因,国有企业开展了政策管理、运营管理、项目管理和科技管理等。其中,政策管理创新和科技管理是国企管理创新的新理念,运营管理创新和项目管理旨在为管理创新动因要素提供全局控制功能。具体来说,基于市场经济的创新路径为企业管理提供新的思路。扩大企业管理资本可以加快完成国企管理创新模式和市场运营模式的变革。促进现代企业管理手段与技术有效实施能够充分增强企业管理创新能力,提升企业国际综合竞争力。因此,在转型发展的每一时期,国有企业都需要面对新的管理创新动因要素,在这些动因要素的推动下,国有企业可以发掘新的管理创新实现路径,进一步发现国企管理创新动因特征是企业管理创新能取得突出成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吴瑶,谢康,肖静华.互联网环境下的理论发展与创新——2014“中国•实践•管理”论坛观点综述[J].管理学报,2015,12(3):342—346.
[2]朱笑仪,戚依南.中国企业治理与发展战略模式创新研究——第四届“中国企业管理创新案例研究前沿论坛”观点综述[J].中国工业经济,2015,33(2):128—134.
[3]杜媛,孙莹,王苑琢.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资本管理创新和营运资金管理发展——中国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研究中心协同创新回顾及2014年论坛综述[J].会计研究,2015,36(1):93—95.
作者:李波 王林丽 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