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区域经济论文范文

区域经济论文全文(5篇)

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区域经济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区域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论文:区域经济进展制约因素探讨

本文作者:张富田 单位:许昌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在现有的实证分析中对政府能力的衡量基本都是从政府具有的经济能力而引申的变量。但是得出的结论却有很大差别。一种观点认为政府的经济能力增强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林毅夫和刘志强利用分省数据发现财政分权提高了省级人均GDP的增长率[10]。庄子银和邹薇也认为政府支出的增长率与GDP的增长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11]。另一种观点却认为政府经济能力的增强制约了经济增长或不存在相关性。付文林和沈坤荣认为政府预算内支出的GDP占比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关系[12]。张晏和龚六堂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中国的财政分权存在显著的跨时差异和地区差异[13]。但是更多的研究则支持政府的经济能力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倒U型的关系,政府存在着最优规模。高彦彦,苏炜和郑江淮通过对187个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证明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关系[14]。杨华和陈迅也证明地方政府的消费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门限效应,门限值两边存在正负的非线性关系[15]。肖芸和龚六堂的研究也表明政府财政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统计相关的Laffer曲线特征,经济发展初期正相关,超过某个临界值时,二者负相关[16]。但是,现有的文献均没有考虑政府能力的增强和金融市场的深化彼此之间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合作竞争的关系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而这是在不同的条件和阶段下采取不同的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也是划分政府与市场界限的依据。

根据现有的文献,可以假设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存在两方面的效应,首先适度的金融发展和深化可以促进经济剩余投入到生产循环中,加快经济的增长;但是以金融为主导的虚拟经济过度发展,又可能形成虹吸效应,虚拟经济形成自我循环,不仅会吸取实体经济中的资金,并且还会引起经济的过度波动。而政府能力的增强也会对经济的增长产生难以预测的效应,适当的政府能力增强能够促进公共产品的完善,有利于资源的配置和效率的提升;但是政府能力的过度膨胀,又会引起政府财政对经济资源配置的不当干预,引起过度的寻租行为,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持续提升。另外在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发展承担完全责任的情况下,地方政府还会对金融机构的资金投向进行干预,虽然近年来中央政府控制的金融机构通过措施的完善,尽可能的排除了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所控制的金融资源的寻租行为,但是地方依然可以通过自己所控制的区域发展基金融资平台对金融剩余的投向施加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所以为了检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环境下政府能力和金融发展之家的关系,以及双发对经济增长的共同作用,设定计量经济学模型采用如下形式:gnνit=a+β1jrfzit+β2jrfzit+β3zfnlit+β4zfnlit+β4(jrfzit×zfnlit)+∑jrjctrlitj+μitj(1)其中,gnνit表示i省t年实际人均GDP的增长率,zfnlit表示i省t年的金融发展指数测度指标,zfnlit表示i省t年的政府干预经济的能力测度指标,(jrfzit×zfnlit)表示区域政府能力和区域金融发展水平相互影响的交互项指标,ctrlitj是控制变量,a,β1,β2,β3,β4,rj均为待估参数,表示随机误差项。

现有的研究中,一般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或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额来测度经济增长状况,但是单纯用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难以反映区域内生产效率的增长情况,因此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额来测度生产效率的更为合适,为了消除通货膨胀的影响,用1978年作为基年的CPI数值进行调整,模型中用本年的GDP对数减去上年的GDP对数进行测量。区域金融发展指数的测度指标主要参考戈德史密斯提出的金融相关率测度方法,用各地区本年度的存贷款总量与本地区当年的GDP的比值加以衡量,政府干预经济能力的指数测定用各个地区当年的财政支出水平与当年的GDP的比值加以衡量。对于控制变量的选取主要参考柯布-道格拉斯生产方程,在人力资本总量和资本投入增加总量上进行测度。因为各个地区的人口具有流动性,特别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所以用各个地区的教育投入来指代人力资本的增加额更为合适。另外在控制变量中还要加上区域劳动力人口的变动情况。在外部资本流入上,因为缺少各个地区利用国内外部资金的数据,因此只能用各个地区历年实际利用外资情况加以计量。

本文重点考察区域金融因素和政府因素在不同区域发展阶段和不同类型经济体中所起作用,因此选择河南省18个直辖市的面板数据作为分析样本,考虑到区域经济的组团式发展,以2004-2010年数据作为时间节点。因为不同时间段的样本数据采集中存在着单位的不一致,所以本文统一了不同年度数据的单位值。外资投入以美元计价,为了能在分析中与人民币的计价方式一致,用各个年度美元兑换人民币的中间价对外资投入量值进行换算。并且按照价格指数对历年的数据进行了换算,以保证比较的真实性。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6.0对面板数据回归模型进行了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的拟合。固定效应估计是假设解释变量中对被解释变量的效应不随个体和时间变化,而无法观测到的地区效应构成的残差与解释变量相关,用虚拟变量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随机效应估计是假设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效应不随个体和时间变化,无法观测到的地区效应构成的残差随机分布,与解释变量严格不相关,因此将模型看成有随机截距项的回归方程,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解决误差项中的序列相关问题。是选择固定效应模型还是随机效应模型则依赖hausman检验统计,如果统计结果在10%的置信水平下显著,则选择固定效应模型,否则选择随机效应模型。为了减少变量的内生性导致的估计误差,需要选取若干工具变量来减少随机扰动项和解释变量的相关性,所以采用的估计方法为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SLS)。为了预防模型中可能存在异方差,需要用面板数据的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注:(1)回归结果省略了常数项,*,**,***分别表示1%,5%,10%的水平下显著,解释变量估计值下括号内的数值均为系数的t检验值;(2)P值为接受备择假设(随机效应或固定效应)的概率,若该值大于0,则接受备择假设;(3)JR-FZ的工具变量为滞后一期的JRFZ,ZFNL的工具变量为滞后一期的ZFNL,其它工具变量均为其自身。估计结果显示,添加工具变量后的估计结果与未添加工具变量之前估计结果差别不大,表明原估计结果较为稳健。

通过对估计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根据方程1的估计结果表明,区域金融的发展对经济增长的短期推动作用为负值,长期作用可能为正值。这说明目前区域金融对经济的推动力作用不显著,也可以认为区域金融的发展不仅没有推动地方经济的增长,并且还引起了资金的外流,这与地方推动区域金融深化的目标背道而驰。金融发展和地方能力的交叉项指标为正值,但是估计的回归系数很小,这表明政府对金融机构的存贷款行为具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力,但是这种影响力对区域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非常微弱。在控制变量中,虽然所有的控制变量的估计结果都显著,但是还是可以看出,劳动力变量对经济增长的推动更为重要,这也反映了区域经济增长还是依靠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生产特征。在截距项中可以看出,中原城市群城市中,除了济源和开封,其余的截距项都为正值,表明此经济区的大部分城市区域金融的发展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增长,而且效果较为显著。豫北经济区城市中,截距项也为正值,但是回归系数较小,说明区域金融发展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不强。豫西和豫西南经济区中,三门峡的截距项为正值,但是南阳为负值,说明此经济区的内部差异较大,区域内部城市的经济联系不强。但是黄淮经济区的所有城市截距项均为负值,而且效果较为显著,说明此区域金融的发展不仅没有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而且造成了区域资金的流出,抑制了区域经济增长。(2)根据方程2的估计结果表明,总体上地方政府对区域经济的控制力增强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不明显,回归的结果结果既不显著,回归系数的量值也很小,这说明区域经济增长总体上还是市场经济作用的结果,强势政府对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有限。但是政府能力和金融发展的交叉项为负值,而且检验结果显著,这表明政府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还是施加了一定的控制,而且对区域经济增长产生了不良的影响。控制变量回归参数与方程1的结果相差不大,进一步表明区域经济增长的粗放性质和有限开放的特征。截距项中,中原城市群城市中,除了济源和开封,其余城市的截距项都为正值,而且系数较大,表明政府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力较强,而且政府掌控区域经济资源的能力也较强。豫北经济区所有城市的截距项都为正值,但是数值较小,表明政府在区域经济增长中所起作用较弱。豫西和豫西南经济区中两个城市的截距项差异较大,表明此经济区个体差异较大,内部联系不强。黄淮经济区中所有城市的截距项都为负值,说明此区域政府过于强势抑制了经济增长的动力。(3)根据方程3的回归结果表明,短期内金融发展水平和政府控制经济的能力都不能显著的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不仅如此,还有可能会抑制经济增长的潜力,这说明区域经济的增长会受到区域金融发展和政府干预经济能力的共同影响,结合方程1和方程2的回归结果,可以表明政府对区域金融的发展具有显著的影响,同时区域金融的发展对政府能力也有显著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负面的。

点击查看全文

区域经济发展绿色经济论文

1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原因

1.1自然条件

我国国土面积非常广阔,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占据着总面积的百分之六十以上,但是中西部地区多沙漠戈壁,而且多高寒地区,自然条件相对比较恶劣,导致该地区人口分布非常不合理。中西部地形通常比较封闭,而且地理环境比较复杂,生存、气候等条件也比较差,离经济中心的距离也比较远,尽管其有非常丰富的资源,但是因为这些原因,很难进行经济发展,导致生产力无法实现。

1.2历史因素

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西部地区一直处于比较贫困落后的情况下,而且,历史上也是从中原地区向四周进行扩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出现了很大的差异。东部地区在经济发展方面非常的快速,导致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于比较缓慢。西部地区地貌比较复杂,交通比较闭塞,而且信息传递比较缓慢,导致资源利用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对经济发展起到了负面影响。

1.3环境影响

西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资源数量非常大,但是很多资源都处在环境比较险恶的地区,主要是因为这个地区平原比较少。经济发展过程中需要便利的交通条件,西部地区交通比较落后,导致经济发展出现了受阻现象。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是为了更好的发展经济,但是,很多的经济政策都是给予了东部地区,导致东部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高速发现现象。政策倾斜导致了全国经济的发展不平衡,国家为了实现经济的平衡发展实行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实现了有计划的开发西部。

点击查看全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