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低碳视域下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路径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低碳视域下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路径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低碳视域下的区域经济协同发展路径

摘要:低碳经济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机会,引领了新的方向,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因此,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低碳是基础,要把低碳技术和理念融入到生产生活中;协同是手段,是融合发展的关键;发展是目标,促进区域经济引擎推进。

关键词:低碳;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随着近些年来传统的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工业废弃、汽车尾气等超量排放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危害了人类的健康,也影响了地球气候的变化。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了政府倡导、民间呼吁的亟待探索实施的重要之路。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能够调整产业结构,缓解区域环境恶化的压力。通过研究低碳视域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也能够缓解区域经济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发挥区域经济的比较优势,形成产业承接互补的良好经济链条。

一、低碳经济对区域协同发展的影响

1.低碳经济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机会

“低碳经济”是一个新概念,在这个新概念的引领下,一个新的产业正在不断的崛起,冲击着传统的产业结构,低碳经济技术体系地位的确立,传统的产业结构就必然需要进行新的构建,为低碳经济发展留出必需的发展空间。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的是一系列的变化,无论是市场占有率还是经济衡量标准都需要进行重新的评定,而且不同地区的发展优势与劣势都不再受原有标准的衡量,需要建立新的标准。一定程度上来看,低碳经济技术体系的完善打破了各区域原有的平衡状态,使得一切都要重新开始,可以说,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得一切参与市场经济竞争的要素都站在了新的起跑点,原来构建的发展基础已经不能适应这种新产业的发展,各区域又回到最开始的竞争状态。另外,因为低碳经济理念的全球化,世界范围的经济贸易将会出现新的贸易规则,产业技术也会进行革新,这一切都需要中国的参与,也将带来必然的机遇与挑战,各区域只有抓住机会、迎接挑战,才能有机会成为产业内的领军人物,创建新的经济格局。

2.低碳经济对区域协同发展引领了新的方向

低碳经济的出现,为市场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市场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明显的震动,经济发展开始有了明显的起色,为各地域的经济发展引领了新的方向,经济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实现了多年来呼吁的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协调稳步前进。低碳经济带来的最重大改变就是对于环境的重视。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经济发展都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无节制的资源开采,先发展后治理,都使得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经济发展也在失去基础资源的支撑而开始倒退。而低碳经济理念的出现,颠覆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战略,边发展边治理成为新的经济发展理念,低碳经济的发展使得资源的利用重新进行分配,并且以低污染为前提进行合理的优化使用,有效地满足了人们对于优质的生活环境的精神追求和充裕的物质需求,尽管短期内这种效果还未能达到人民的满意程度,但是,长期坚持下来,便能够为可持续发展创建条件,区域内部的多方联动合作能够更好更快地促进经济协同发展。

二、低碳视域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1.存在地方分歧,缺乏区域合作

地方分歧主要表现在地域各自为政,没有开展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有些区域的农产品产量较多,是大城市农产品的主要供给省份,但是大城市先进的技术并没有对农业省份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大城市传统产业逐渐向周边省份转移,但是转移过去的高耗能产业涉及到的税收等问题仍然由大城市掌握控制权,产业转移并没有给农业省份带来发展动力。大城市的基础设施、教育文化软实力的强势造成了周边区域的人才流失、经济发展要素匮乏。制度是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家通过制定区域经济的合作框架加强经济合作,加快建设区域经济圈。协同发展的关键在于区域的合作程度。必须摒弃以往各自为政的状况,从多核、多元向整体化发展。从有些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看,仍然缺乏生态环境治理协商机构,没有制度机制的顶层设计,这就导致区域的低碳经济合作缺乏协同效应,工作推进举步维艰。

2.高耗能,低水平

当前,无论是大气污染还是土壤污染,抑或是水资源短缺等相关问题均进一步加剧。比如,在2018年区域内一个省份全年生铁产量总值为16932.6万吨,钢材产量为23995.20吨,水泥产量为10677.37万吨,汽车生产数量为957.8万辆。在以上指标中,只有汽车生产数量进一步提高,其他指标均出现了降低的态势,不过需要看到的是,虽然相较之前以上指标有所下降,但是其基数非常庞大,这对我国来讲依旧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按照英国BP公司2019年的《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2018煤炭消费量同比增长1.4%,是10年平均增长率的两倍;煤炭消费增长以印度(3600万吨油当量)和中国(1600万吨油当量)为主;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中的份额从8.4%增至9.3%,煤电在发电量中所占的份额仍然最大,为38%。可以看出,近年来我国煤炭消费量在全球的占比己经有所下降,但消费占比仍然较高,单位GDP能源消耗比较高,因此我国仍然需要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并积极探寻可替代煤炭的新型绿色能源,唯如此才能够真正实现现代化、持续化发展。

3.节能减排监管工作不到位

在工业领域中,节能环保的标准及要求相对较低,违规排放、违法经营、脏乱差小作坊分散较广,环保部门执法手段单一,由于行政成本的限制,无法监控到所有的区域,高能耗、高污染、烟尘粉尘大量无节制的排放等,有的超排工厂为了追求利益,只要监管人员不在,立刻拉闸关闭环保监测系统,偷排现象在有些地区屡见不鲜。节能减排监管协同性差,一些区域节能减排监管工作各自为政,疏解的企业缺乏跟踪机制,是疏解还是淘汰没有建立相应的目录。同时有些区域的企业准入缺乏负面清单,没有准入标准的信息公开化。

三、低碳视域下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的路径选择

1.科学构建区域低碳经济技术与产业规划

当前应积极构建高层对话机制,尽可能地降低省际贸易摩擦,在兼顾各地行政关系特征的基础上创建高于各方权利的区域协调机制,唯如此才能够真正实现区域低碳经济持续稳步发展。同时,应当把产业布局协调好,要做好产业“舍与得,进与退”的算术题。要搭建好信息沟通的平台,同时要实现资源合理流动、市场配置,最终发挥有效务实的区域协调功能。首先,做好区域的产业规划编制,要能保证产业能够有序分层,而不能脱钩断层。大城市的引领作用应该做“减法”,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准入门槛,精选产业类别。重点发展高附加值、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业和高精尖技术产业;区域内的其他地方应该淘汰高耗能的落后产能,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另外,产业调整是难点也是重点,应该淘汰重工业产业中的落后产能,优化重工业产业中的生产力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资源密集型企业的生产要素向技术水平高的大型企业流动。其次,搭建区域环境技术信息平台,实现环境技术共享。比如,发挥大数据创新资源中心的作用,与区域内建立的大数据产业园形成软硬件互补。利用互联网信息平台优势,紧密结合大城市及周边区域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现实需求,深化企业间环境技术合作、资源整合和市场拓展,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搭乘“互联网+”的政策便利,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为供需双方构建了信息交易平台;通过聚集环境工程设计、环境评价,为企业提高环境治理水平,提供有效的支持。

2.建立促进低碳产业的财税制度

首先,高征低补的税收制度设计合理的碳税制度,要准确的核算产品中的碳含量,依据从量定额税率的形式征收。谁多排,谁多交,谁少排,可少交甚至不交。激发企业节能减排,提升生产技术水平的积极性。优化资源税征管。对碳排放量大的能源资源进行高税率,如煤炭,石油等,对相对清洁能源采用低水平税率,增强能源利用的可替代性,这样也可以减少低端污染企业收益。对新能源开发企业、低碳技术研究产业给予税收上的优惠政策,激发社会智力资源向这些新型产业集聚。其次,多途径的财政政策,区域内地方政府应协同研究对低碳产业的财政支持政策。安排财政资金对新能源企业、低碳技术开发企业进行投放,用于项目开发和技术研究。提供贷款贴息,新能源企业和低碳产业的发展资金可以从商业银行以低利率贷款,政府给予贴息。由区域政府成立低碳产业发展基金,对可行性项目进行投资,成本收益政府和企业按比例共享,解决企业研发、应用、推广所缺资金,通过政府采购加大对低碳产品的推广。比如,新能源公务车政府采购就是一个很好的实例,对新能源汽车的信用度其有很好的推广效应,也有学者认为,应该加大对规模化的能耗企业加以资金和技术扶持,帮助提高技术水平,升级产业层次。

3.建立区域内开放统一市场体系

要实现低碳发展,必须要区域内第三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区域政府必须协同健全商品交易市场中的运作规则,创设和谐的竞争环境,要通过立法的途径来执行准入规则,消除分割化的各种壁垒,构建本地、外地企业和谐共生的竞争格局。同时,要协调政企关系。通过立法的手段,来完善市场退出规则,形成良好的竞争-淘汰制度。在此基础上,要将低碳经济纳入地方官员考核的指标,从源头上减小和预防地方保护。首先,注重创新,挣脱传统产业过多的约束。利用自主创新,挣脱传统产业手中的约束,对产业完成优化改造,这是循环发展的必然需求。近些年,政府利用招商引资或是购买等手段,从国外购买了很多成品或是前沿技术,但并非一劳永逸。表而上看,中国的确已有领先的技术,却始终未能告别用廉价劳动力来培育产业优势的尴尬困境。缺乏技术创新,产业便没有很好的竞争能力,其价值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提升高新技术自身的核心创造力,坚持自主研发和转变传统产业的格局,这是长效发展的唯一做法。其次,通过转变政府职能畅通市场运作机制。政府职能转变,指的是从之前的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在行业的章程体系下,利用政府引导、组织协商与战略部署来对区域中的各类市场资源做出调整,推动市场、政策资源二者的有序共享,使市场行为得以规范,减少地方保护,推动要素资源在各个区域中的均衡流动,从而建立开放、完善的市场体系。

参考文献:

[1]程强,赵琴琴,辜穗.协同视域下跨区域低碳经济的协同发展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6,(8):44~48.

[2]黄磊,吴传清.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创新发展效率及其协同效应[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1~13.

[3]何寿奎.长江经济带环境治理与绿色发展协同机制及政策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9,(8):57~63.

[4]林鹭航,陈若芳,徐淑云.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协同演化:内在机理与实证测度[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9,(3):103~112.

[5]陈艳,袁春来.长江中游城市群绿色低碳协同发展分析[J].环境保护,2019,(10):57~61.

作者:吴俊红 单位:许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