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民营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机制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面对欧美等发达国家加快出台制造业回迁计划,加速产业链供应链本土布局,全球双链面临重构;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环境使得民营出口企业面临诸多出口信用风险。作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主力军,民营企业必须要正视目前面临的风险及现有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时势,抓住跨境电商、RCEP实施的机遇,通过共建共享的客户信用体系掌握更多、更新、更全面的客户信用信息,通过企业自身、行业协会、中介、政府铸就的信用保障机制,采取全过程、动态化的风险管理方式,有效防范和应对出口信用风险,确保持续、安全地开展出口贸易。
[关键词]民营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机制
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进口商的购买能力和偿付能力,尤其是总体而言规模相对较小的民营出口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因此,建立更加完善的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机制,对帮助民营出口企业应对出口信用风险、确保稳定的出口贸易具有重要作用。
一、出口信用风险类型
信用是在交易一方承诺未来偿还的前提下,另一方为其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行为。在信息社会,信用和信息交织在一起,信息对授信方与受信方的影响越加突出,信用的定义从狭义的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活动延伸到信任的凭证和依据[1]。信用是一种客观存在,其作用在于通过受信方的诚实达到让授信方产生信任的效果。信用的目的是为建立和维持信任关系提供凭证和依据。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的运用,个人和组织的言行更容易被捕捉和利用,而一旦这些作为信用凭证和依据的信息对信任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就会引发信用风险。从商业风险的角度来看,出口信用风险指出口方作为授信方,为进口方(受信方)提供商业信用,在未收到货款或未全额收到货款的情况下安排商品的生产或发运,从而形成应收账款,而进口方却不愿按合同履约,或由于主观、客观原因不能按时履约而引起的风险[2]。企业面临的出口信用风险,既有学者根据风险影响因素将其分为政治风险、经济风险、法律风险、客户风险、合同风险等,也有学者依据信用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将其分为海外买家信用风险、海外银行信用风险以及国家政治风险等。从引发信用风险的因素属于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的角度,将出口信用风险分为企业自身风险和客户风险、经济风险、政治风险、法律风险、文化风险、技术风险等非企业风险。
(一)企业自身风险
企业自身风险是指由于企业内部原因而招致的出口信用风险,如风险防范意识不强,缺乏信用风险管理人才和健全的风险管理制度等都易引起出口信用风险。
(二)客户风险
客户风险是由于客户自身的原因而给出口企业带来的信用风险。客户风险主要存在于两个阶段:一是订单阶段风险,即在订单签署后,因客户要求暂缓执行、暂停执行订单,或者撤回订单而给出口商带来的风险;二是收汇阶段风险,即出口商按合同完成货物或服务的交付后,客户未按约定付款的风险。出口是跨越国界的商贸活动,从客户下单到订单完成的周期相对较长。在订单执行过程中,市场环境瞬息万变,若客户下单后继续执行订单会给自身带来较大的损失,则可能会要求出口商暂缓、暂停执行订单甚至取消订单。另外,客户财务状况恶化不具有支付能力;或在未来不确定性增加的情况下支付意愿下降,甚至下单时本就存在恶意交易等,都会导致客户风险。
(三)经济风险
经济因素对国际贸易有直接影响。民营企业在出口时既受国内经济的影响,同时也受客户所在国的经济乃至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国际金融环境、国际贸易环境不同,所处的经济周期不一,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等有差异,引起的出口信用风险也不尽相同。另外,汇率的变化也是企业面临的出口信用风险增加的主要原因。
(四)法律风险
法律因素往往和政治因素相互联系,共同对企业的出口产生影响。在法律方面,出口企业既需遵守国内的法律法规,又需遵守目的国以及国际相关法规和法律惯例。而出口企业和客户异域,客户所在国的法律体系、法规条文和司法解释等和我国不同也会引发信用风险。比如,美国破产法规定,企业申请破产后就进入“自动冻结程序”。一旦自动冻结程序生效,债权人向债务人追索债务的行为便是无效行为,破产法庭还可对债权人追索债务的行为予以制裁。若民营出口企业不了解,将会遭受不必要的风险。
(五)文化差异
文化因素包括风俗习惯、价值观念、语言文字、消费观念、宗教信仰等。出口贸易需要跟不同文化环境的人打交道。处于不同文化环境的人,在语言、宗教信仰、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易引起误解、摩擦和冲突,极易引发出口信用风险。
(六)技术风险
技术的升级换代会引起顾客的需求、产品的成本、交易方式、竞争等方面的变化,也会给民营企业的出口,尤其是出口周期长、技术复杂的订单带来潜在的出口信用风险。另外,技术设备先进与否、体系的完善程度也会引起信用风险。例如,客户在规定日期内付款,但是由于付款行的技术原因导致货款未能按时付到出口商,就会引起出口信用风险。
二、民营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企业内部风险管控方面主要有风险管理人员综合能力不高、缺乏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问题。民营出口企业总体规模较小,人才招聘,尤其是高层次人才招聘相对较难,而企业往往又缺乏明确的风险管理标准、风险管理工具以及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既无法依靠风险管理能力强、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做出科学的判断,又无法通过对照标准和完善机制的优势做出科学的决策。信用风险复杂多变、不确定性增加的特点让风险管理变得更加困难,企业因内部风险管控不完善而导致企业面临的出口信用风险激增。在企业外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主要有从外部获取客户信用难度大、信用立法有待完善的问题。由于信用数据市场开放度低,企业之间客户信用信息不共享,企业很难有效地从外部获取国外客户的信用信息;另外,路途遥远、文化差异大、获取方法有限等因素也限制着企业获得准确、全面的客户信息;再者,我国信用中介服务机构总体而言数量少、规模小、缺乏经验,也制约着民营出口企业获取国外客户信用信息。由此而导致的信息不对称极易给企业带来信用风险。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将深刻影响客户的购买能力和偿付能力[3],客户信用更具有多变性和易波动性,出口企业更难获得及时、准确的信用信息。此外,涉外信用立法的完善程度也会间接影响出口信用风险。
三、建立民营企业出口信用风险管理机制的有效策略
民营企业出口仍然面临各种信用风险。而目前各企业、平台建立的信用体系是相互独立的,是一个个信息孤岛,不利于整体的信用风险防范[4],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更是如此。因此,整合政府、行业协会、信用中介、企业的资源,多方联动,共建共享客户信用体系,同时加强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理,发挥行业协会主导作用,激发中介机构的支撑作用以及政府的保障作用,形成企业—行业—中介—政府四位一体信用保障机制,有利于民营企业有效防范和应对出口信用风险。
(一)建立共建共享的客户信用体系
在建立客户信用体系时,要合理利用政府资源调配能力、发挥行业协会协调能力、激发信用中介潜能、盘活企业客户信用资源,共建共享,协同监管,筑起、筑牢出口信用风险的防护墙。1.充分发挥政府的锚定作用。首先,政府要做好顶层设计,为客户信用体系的建设把握大方向。目前我国在信用建设方面已经积累了很多宝贵的实践经验。因此,由政府做好顶层设计,更能保证信用体系方向的正确性。其次,要充分发挥政府的资源调配能力,为客户信用体系的建设提供助力。出口商面对的客户往往来自不同的国家,具有不同的政治、文化等背景,加上距离遥远、沟通有限,其信用信息更加难以获取。因此,要建立客户信用体系,需要政府利用其渠道优势和资源调配优势,调动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为客户信用体系的建设提供保障。2.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主导作用。行业协会更了解企业需求,同时也与各级各类机构联系较多。因此,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组织、协调职能,上传下达,主导客户信用体系的建设。首先,行业协会往往比单个企业掌握更多的行业信息和市场动态,更清楚客户信用体系建立时需要搜集哪些数据。其次,行业协会与政府机构、银行、其他中介机构来往更多,通过行业协会牵头整合企业、信用中介机构等的客户信用资源更易操作。再次,行业协会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角度建立客户信用体系,能确保建立的客户信用体系更加具有科学性、可持续性,更具有实践意义。3.充分挖掘信用中介的信息收集作用。传统途径获取的客户资信,往往只为少数企业所使用,信息利用率低。另外信息不互通还会存在重复劳动,造成资源的浪费和工作效率的低下。共建共享客户信用体系,一方面能调动中介机构主动收集信息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还因打破了信息壁垒,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可以惠及更多的出口企业,如多家机构协作收集,将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4.提高企业掌握的客户信用的利用率。盘活出口企业掌握的客户信用,能提高其利用率,从而降低企业成本。疫情期间我国出口成绩亮眼,企业间抱团取暖是其原因之一。因此,企业间通过共享客户信用,还可以节约信息收集的时间成本和降低信用风险。通过共建共享客户信用体系,可以扩大客户信用的基本面;通过协同监管,可以让客户信用体系有序、高效地运转,从而更好地帮助企业防范出口信用风险。
(二)加强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的管控
首先,构建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体系。进行有效的出口信用风险管理与企业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因此,民营出口企业要设立专门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通过聘请专业的信用风险管理人员对出口贸易中的信用风险进行管理。传统的风险管理通常由财务部门和(或)销售部门完成,财务部门注重安全收汇,而销售部门更注重国际业务的达成,二者的目标取向不同会影响企业风险管理效果。基于此,民营出口企业应建立独立的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并聘请经验丰富的风险管理专员进行出口信用风险管理,以便更加科学、客观地进行风险管理,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其次,进行全过程、动态化信用风险管理。在管理中需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管理,并及时根据客户信用最新资信动态地做出调整。在事前管理阶段,针对疫情反复的现状需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意识。无论是企业管理者还是企业员工,都需加强风险管理意识,通过开展培训和加强宣传等方式在企业内创造良好的风险管理环境,不断强化全体人员尤其是风险管理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其次,要提高管理人员的风险识别能力。国际贸易环境比国内销售环境要复杂得多。因此,在进一步提高风险管理意识的同时要通过开展定期培训,丰富管理人员的综合知识,如市场行情、外贸、法律、财务知识等,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便于其在进行风险识别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而在风险识别与估计中做出更加科学的判断。在进行风险识别时,除了要多方了解新客户的信用外,也需加强对老客户的资信审查,以便及时掌握客户的最新资信;与此同时还要多方了解往来银行的最新信用并关注市场动向,通过事前风险识别与评估,及时从源头上控制风险,从而为信用风险的中期和后期管理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在事中管理方面,除了在合同执行过程中关注市场动向外,还需对客户进行分类管理,对于不同信用等级的客户授予不同的信贷期限,提高对客户资信审查的频率,进行动态风险管理。另外,通过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尤其是风险上升的情况,加大投保比例、增加险种以获得风险补偿,并通过国际保理、福费廷等方式转移风险。在事后的账款管理方面应建立应收账款管理机制,对每笔应收账款做账龄管理,监控客户应收及回款情况[5]。对于已经按约完成货物交付的订单,要及时缮制结汇单据收汇。对于风险等级较高的收汇订单,要在收汇前定期、多次提醒客户付款并及时跟踪付款情况。一旦出现逾期,应高度重视,通过企业自身、信保公司及其他第三方机构,多管齐下进行催收,确保尽早安全收汇。
(三)发挥行业协会在客户信用保障机制中的作用
除了牵头建立共建共享客户信用体系外,行业协会还可以在下述方面为民营出口企业提供信用保障:1.对行业所需且价格易波动的原材料,通过集体采购的形式降低价格,减少原材料价格上涨给企业带来的风险。2.把握跨境电商发展的时机,培育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并通过成功企业的经验分享,帮助更多的企业掌握这种新型的贸易模式来对冲疫情下传统出口贸易的风险。3.以行业协会的名义通过整体投保出口信用险来规避风险。整体投保可扩大保险的覆盖率,另外在保险额度上通过向信用评级高、实力强的企业倾斜,还可激发企业活力,从而提高本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营造更加良好的出口环境。4.通过开展定期培训和不定期培训提高民营企业的法律意识。一方面行业协会及时收集国内相关政策、法规,尤其是惠企、利企的政策法规,通过培训的方式及时向相关企业进行宣讲,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并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另一方面行业协会通过培训提高出口企业的涉外法律意识,丰富企业人员的涉外法律知识储备,甚至集体购买涉外法律服务,帮助会员企业从法律的角度规避出口信用风险。
(四)充分挖掘中介在信用保障机制中的支撑作用
在诸多中介中,除了要挖掘信用中介的潜力共建客户信用体系外,还需重视金融中介及货运中介在抵御出口信用风险中的作用。对于民营企业出口贸易,金融中介要精准施策,靶向帮扶,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6];通过锁汇避险等方式解决汇率波动问题;通过付汇、保函等加速企业回款;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通过信保+担保的方式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就货运中介而言,要加强货运配置能力,强化港口作业,及时披露货运数据,减少甩柜风险,保障航运时间,减少给出口企业带来风险的因素存在。
(五)充分发挥政府在信用保障机制中的引领作用
首先,通过政策扶持和技术支持,帮助出口企业进行产业升级。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于有实力、前景好的企业,帮助他们以此为契机进行产业升级,在复杂的环境中行稳致远。其次,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从法律的角度提供保障。一方面要加快推进涉外信用立法,保障企业利益,如加快跨境电商、市场采购等新模式、新业态的相关法律,从法律的角度帮助企业规避出口信用风险。再次,进一步优化出口流程。疫情时采取的简化流程和网上办公的方式提高了出口效率。接下来可通过数据系统的融合,挖掘可以继续简化、优化的地方,进一步优化出口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帮助企业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提高抵御风险能力。最后,引导企业改善出口贸易地区结构,充分利用RCEP的区域优势,扩大国内企业出口市场[7]。根据商务部2021年秋季发布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21年前10个月,我国对RCEP其他成员国进出口9.8万亿元,增长18.7%,占进出口总额的31%。随着2022年RCEP的正式生效,我国对该自贸区出口的优势将进一步显现。因此,政府可通过举办覆盖全国的RCEP专题培训,帮助企业利用自贸协定、促进自身发展并提高抗风险能力。
四、结语
我国民营企业面临的出口信用风险仍不容小觑。整合企业、行业协会、中介、政府资源,建立共建共享客户信用体系,有助于出口企业掌握更多、更全的客户信用信息;通过加强企业内部信用风险管控,集合外部的信用保障力量,让民营出口企业通过强大自身、利用外部资源,抓住跨境电商、RCEP发展的时间窗口,有效应对风险,持续、安全地开展出口贸易。
作者:王春霞 单位: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商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