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亲子游学课程构建与实施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亲子游学课程构建与实施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亲子游学课程构建与实施浅析

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生活教育论”是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根本理论。儿童的生活世界主要由社区生活、家庭环境、幼儿园组成。从广义的角度上出发,这三种生活应当具有开放的、无边界的特点,但在当前的教育活动中,这三种生活反而对幼儿思维造成了局限性。亲子游学课程构建实施,打破了幼儿认知上的局限,在游学课程中将身体发展、语言表达、社会性能力、科学素养、艺术表现、情感态度等多方面的教学目标都融入进来,整合家庭、学校、社区三方的教育元素,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教育目标落实,促使幼儿能够得到多元化、全面性的健康成长。

一、亲子游学课程的构建

(一)基于幼儿的需要与发展构建课程活动

亲子游学课程的构建,目的是为了打破原有教育方式的局限,通过实践的模式将社区、家庭、园所教育进行整合,让幼儿得到多元化、全面性的成长。基于此,在构建亲子游学课程的时候,应当将活动主角——“幼儿”放到首要位置,在设计活动、游戏时要从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实际需要、发展需求等角度出发,让其身心得到良性的成长。以小班幼儿亲子游学课程构建为例,这一阶段的孩子年龄处于3-4岁,他们对外界的环境、人物、动物、植物具有极强的好奇心,经常在课程活动、家庭环境中询问教师或家长“这是什么?”“为什么会下雨?”“为什么今天看不见太阳公公?”“花儿是怎么开放的?为什么有不同的颜色?”等多种问题。针对幼儿的好奇心、求知欲及生活经验的缺失等特点,教师和家长可以结合《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发展目标构建游学活动。如构建“远郊活动”,家长和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大自然,引导幼儿在活动中认识自然、感知环境,学会主动探究一些现象和问题,在实践和体验中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促使他们在游学课程中获得成长。

(二)基于家长科学育儿角度构建课程活动

亲子游学课程的构建,不仅仅对幼儿的成长有积极的作用,对家长们理念的转变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在当前的家园共育工作中,家长与教师的教育理念经常出现分歧,家校共育不和谐现象经常出现。在亲子课程活动构建的背景下,通过教育资源的整合,教师可以传授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教育方式和理论,促使家长能够形成科学的育儿观念,通过游学的方式促使幼儿得到更好的成长。以中班幼儿亲子游学课程构建为例。该阶段的幼儿年龄处于4-5岁,是自理能力、规则意识建立的关键期。在以往的家园合作中,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方向不一致。如在平日里教师培养儿童形成良好习惯,回到家中家长却使用“代为包办”的方式,导致儿童在双休中会遗忘幼儿园学习的技能。还有部分孩子对老师讲“在家中爸爸妈妈不让我做”“爷爷奶奶帮我做了”。基于此,在构建亲子游学课程的时候,教师可以加强科学育儿方式的传授,引导家长在游学活动中,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做,让孩子们在劳动中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保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给幼儿打造更好的学习氛围。

(三)从育儿共同体角度出发构建课程活动

在最新版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中,着重突出了“育儿共同体”的重要性。其内容强调了“家庭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社区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在构建亲子游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家长、社区都应当调整自身的认知,将三方进行有效的关联,在游学活动中促使幼儿能够得到身心全面健康的成长,给幼儿打造更好的学习环境。以大班幼儿亲子游学课程构建为例。这一阶段的孩子年龄处于5-6岁,学习能力强,并且即将步入到小学生活中。在面临“幼小衔接”工作时,家长经常会出现“着急”的心态。如在教学活动中,家长要求教师使用“超前化”教育,带领幼儿学习一些小学的知识内容;或者给幼儿报“学前班”等。这种情况都严重违背了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基于此,在亲子游学课程的构建上,可以打造“小学一日游”的活动,利用社区资源让家长和教师走进小学氛围中,为其讲解正确的教育理念与方式,给幼儿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

二、亲子游学课程的实施

(一)课程内容的实施

1.实施过程中的目标

在上述小、中、大班亲子游学活动构建结束后,在实施的环节中要保证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在小班亲子游学课程中,着重“运动与健康”和“思维与探索”的能力的形成。如在“远郊活动”中,可以将课程主题设定为“宝贝旅行”,要求幼儿在游学中能够连续行走1.5公里,提高适应生活环境变化的能力,自主地挖掘大自然中的奥秘,并学会感知自然界的不同植物与现象等,满足幼儿的实际需求,通过与家长的互动提升儿童的能力。其次,在中班亲子游学课程中,可以将课程主题设定为“我可以”,要求幼儿在游学中,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他人学会独立成长,能与家长一起探究、分享知识经验,自主构建知识框架等,在活动中提升幼儿自主学习意识,改善家长的教育观念。

2.实施过程中的三方参与

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参与人员主要由家长、幼儿、教师组成,因此,保证三方的参与度,在课程实施中非常重要。在展开活动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到幼儿的需求、家长素养、环境资源等元素,根据目标与核心经验展开设计。以小班游学活动“宝贝旅行”为例,在制订活动内容的时候,可以让家长和教师共同说出幼儿在学习生活中的共性。如家长讲到“每次路过花园的时候,孩子都会弯腰看一看花朵,闻一闻花香”;而教师讲到“在户外活动中,孩子们经常会围着老师问一些关于自然植物的问题”。家长、教师根据幼儿的情况,确定游学内容的具体活动,保证活动目标的有效性,促使幼儿能力得到稳定的提升。

(二)课程评价的策略

在亲子游学课程中,家长和教师应当注重对幼儿行为的评价。园方可以发放《亲子游学幼儿手册》,在手册上记录幼儿每次的活动,如“美术作品”“探究发现”“游学事迹”等内容,家长和教师在翻阅的时候能够快速地发现幼儿的现状,并根据儿童实际能力,建立具有阶段性的评价策略,并改善亲子活动中的问题。如在第一游学活动中,幼儿存在着“拘谨、不自然”的特点,而在第二次的活动中幼儿明显改善了这一现象,活动呈现丰富、热闹的氛围。教师和家长就可以对此展开评价,进而把握正确的教育方向,以此来促进幼儿能力提升。除此之外,家长要突出自身的教育评价作用。家长作为“亲子游学”课程活动的重要成员,在评价幼儿能力的时候,要保证教育内容的全面性,从孩子们的游学情况出发,可以使用线上评价的模式,通过网络媒介使用照片、文字等形式,记录并分析幼儿的实际情况,形成多名家长互动的模式,汲取一些有效的学习经验和做法,促使幼儿得到良好的发展。综上所述,笔者对亲子游学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展开了分析,分两个方面展开阐述。亲子游学课程打破了以往教育的局限性,将社区资源、园所资源、家庭资源进行整合,在实践活动的氛围中,强化师幼、亲子之间的互动,促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亲子游学”课堂,更加注重了儿童主体地位,教师和家长在创设活动的时候,要突出幼儿的实际需要和发展阶段,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教育目标,促使家长学会科学的育儿方式,教师更准确地把握儿童成长的动态,做到幼儿、家长、教师的共同进步,同时也让幼儿得到共性与个性的同步成长。

作者:雷国庆 单位: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龙游华茂外国语学校附属幼儿园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