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戏曲在群众文化建设的应用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戏曲在群众文化建设的应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传统戏曲在群众文化建设的应用

【摘要】传统戏曲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文化形式,不同地区也有各自地区的特色传统戏曲。传统戏曲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今天也面临着发展革新的挑战,将传统戏曲应用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是总体发展趋势。本文首先从传统戏曲和群众文化繁荣的关系和融合特点着手分析,列举了一些传统戏曲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方式,最后依据甘肃传统戏曲特点选取秦腔这一传统戏曲举例说明甘肃传统戏曲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关键词】甘肃;传统戏曲;文化建设;秦腔;群众文化

一、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繁荣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们日常生活品质能到了质的飞跃,因此人们开始追求精神上的需求,国家也逐年重视群文文化建设,因为只有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才能进一步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群众文化是我国特色文化体系[1],是国家为了人们的智力启发、文化传播、艺术氛围培养等方面的发展制定的文化发展战略,将传统戏曲应用在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中是十分特色的重要部分。

二、传统戏曲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方式

(一)引导、鼓励群众参与。如果没有群众的参与,群众文化建设活动将毫无意义。发展群众文化建设活动首先需要群众的参与,需要引导和鼓励群众的参与,如果引导和鼓励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制定不同的手段和方式。在群众文化建设中,政策性的引导是十分重要的,政府的资金投入政策也十分重要,有资金支持的文化活动才能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其次是做好文化开发与抢救工作,每个地区都有属于当地的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随着时间的发展越来越少的人原意去传承传统文化,只有做好引导和鼓励,给人们实质的支持才能够吸引人们传承传统文化[2]。最后是做好宣传活动,每次成功的群众文化活动都需要进行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样下一次的活动才会有更多的群众参加。(二)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创新。对传统戏曲文化进行创新与发展也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方式,只有随着时展进步的传统文化才能不被时代所淘汰,在传统戏曲应用到群众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濒临灭绝的传统文化重新被人们认识和了解,以前人们也很少有机会和时间对一些传统戏曲文化进行学习,政府为人们提供了学习的条件也是为传统戏曲文化的发展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推动力[3],在群众文化不断建设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低龄人群能够接触到一些传统戏曲文化,这也为传统戏曲在群众之中营造一种代代相传的氛围,加深人们的民族自豪感与使命感。

三、秦腔在群众文化建设中的应用

(一)秦腔概述。秦腔是起源发展与西北地区的一种“板腔体”传统戏曲剧种,作为我国四大声腔中的一种,秦腔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在西北地区有着广大的受众群体,得到了人们普遍的喜爱,在2006年成为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秦腔起源与秦朝,也因此得名“秦时的腔调”,简称“秦腔”。随着朝代的更替不断发展变化在元朝形成了完全体系,到了明朝已经发展的十分成熟了。现如今,秦腔在不同地区已经分化为不同的流派,甘肃省天水一带被称为西路秦腔,也是独具特色的秦腔流派。(二)秦腔庙会。秦腔庙会是一种传统戏曲文化应用于群众文化建设中的一项具体活动[4],在甘肃地区的秦腔庙会更像是一种仪式,是世代传承中人们坚持不懈的见证,通过秦腔庙会的记录与见证,人们这么多年生活习惯和行为的变化都能被记录下来,秦腔庙会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群众文化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更多的能够让人们感受到一种象征意义,在秦腔庙会的背后代表的是当地人们的生活现状和社会关系,其次人们之所以能够凝聚到一起进行庙会是因为对秦腔这项传统戏曲文化的尊敬与喜爱,秦腔和秦腔庙会对当地人们来说是一种价值观念和信仰,远远超越了普通的群众文化活动,并且能够十分有效地推动当地的群众文化建设。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甘肃传统戏曲文化应用到群众文化建设活动中是十分有意义的,通过传统戏曲文化对人们的吸引能够对群众文化建设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其次群众文化建设活动能够推动传统戏曲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发展与创新,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重要手段与途径,秦腔作为甘肃特色传统戏曲形式对当地群众文化建设起到了实质性的推动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悦.戏曲与群众文化[J].大众文艺,2012,(03):181-182.

[2]陈明.浅谈传统戏曲与群众文化活动的结合[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3,(11):48.

[3]李志兰.试析如何融合戏曲文化与群众文化[J].戏剧之家,2014,(18):35.

[4]霍云云.天水市麦积区琥珀镇秦腔文化的传承研究[D].兰州大学,2018

作者:霍掖红 单位:张掖市甘州区文化馆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