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非遗文化与群众文化的融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关系角度,明确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阐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及其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策略,提出要开展非遗节庆活动,为群众文化搭建平台,将非遗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创作资源,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促进非遗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文化遗产群众文化融合策略
一、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的关系
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应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汲取丰富营养。作为活态文化种类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由人创造,因此需要人的相关活动来对其进行传承[1]。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由基层人民通过不断的积累创造出来的,它产生于民间,并在民间世代传承,如果民间艺人和艺术消逝,那么非遗定会失去传承。必须将非遗融入群众文化中,而群众文化活动也需要传统文化作为基础。
二、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策略
(一)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促进非遗传承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合适的方式便是将其自然融入群众文化活动中去,通过文化活动来实现保护,并将非遗传承作为人们日常活动的重要组成。对此,各地都进一步加强了非遗保护力度,积极开展一系列相关文化活动[2]。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方案,比如《关于戏曲进乡村的实施方案》,以常态化、制度化方式促进戏曲进乡村工作实施,在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同时加强戏曲文化传承。以云南省为例,云南省的玉溪花灯戏是当地重要的戏曲类型,已经传承了上百年,并且被纳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当地举办玉溪花灯戏相关活动,开展相关的比赛,努力将玉溪花灯戏打造为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名片。由此可见,强化群众文化活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融合,举办相关的活动,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节、艺术活动等,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丰富民间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提供保障。
(二)以非遗节庆搭建群众文化活动平台
要开展不同的群众文化活动,就要搭建和完善相应的平台。非物质文化传承中的各种庆典活动,往往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能够作为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平台,丰富广大群众业余生活。对此,要对非物质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从中寻找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文化符号和要素,以此为基础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建立当地的文化品牌[3]。以纳入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玉溪花灯戏为例,依照相关数据显示,玉溪花灯以新灯驰名全滇,一批花灯艺人对老灯进行了彻底改造,推陈出新,创作出一大批新花灯剧目,使花灯戏由乡间的团场歌舞向舞台戏剧化转变。玉溪花灯戏正式成为一个剧种,进而在全省推广普及。因当地相关部门的重视,玉溪花灯戏逐渐发展为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举办相关的文化节活动,以玉溪花灯戏文化为基础,推动了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过程中要举办相关文化活动,进一步丰富民间文化活动形式,满足基层精神需求[4]。
(三)将非遗作为群众文化创作资源
在群众文艺创作中,需要以相应的文化元素作为创作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容纳了中国千百年的文化精髓,并经过人们世世代代的传承得到不断丰富,应将当地特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素材,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5]。以云南傣族孔雀舞为例,在当地傣族舞又被称为“嘎洛勇”,是傣族人最喜欢的民族舞蹈,在一年一度的“泼水节”中,当地人会聚集起来一起跳孔雀舞,共同庆祝节日。作为傣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孔雀舞不仅能够丰富当地人的精神生活,同时是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重要灵感来源,可以提升当地群众文化活动的丰富性,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进一步促进当地文化事业发展。因此,促进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可以进一步丰富基层群众文化活动形式。要提高对非遗的重视程度,清楚认识非遗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作用和意义,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为我国文化事业发展提供有效保障[6]。
三、结语
综上所述,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之间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由民间产生,并在民间世代传承。要实现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融合,要积极举办相关的活动,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节、艺术活动等,为加强非遗保护,丰富民间群众文化活动形式提供保障。搭建和完善相应的平台,对非遗资源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从中寻找能够体现当地特色的文化符号和要素,建立当地的文化品牌。要将非遗资源为创作资源,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促进非遗与群众文化活动的融合。
[参考文献]
[1]陈思琦.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融合发展路径研究[J].四川戏剧,2018,218(10):56-58.
[2]乃斯尔丁•阿皮孜.加强群众文化工作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继承探讨[J].人间,2015(23):17-17.
[3]何晓薇.辽宁省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民族地区群众文化建设研究[J].满族研究,2013(03):85-88.
[4]张永明.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社团活动相融合——以“太平鼓与学校社团”为例[J].北方音乐,2019,39(07):257-258+268.
作者:王良 单位: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者竜乡宣传文化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