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群众文化活动主持人非语言沟通和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群众文化活动主持人非语言沟通和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群众文化活动主持人非语言沟通和影响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对精神层面的追求越来越高,群众文化活动在人们的精神满足中发挥了突出的作用,群众文化活动不仅能够传递传统文化,还能娱乐大众,满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呈现都离不开活动的主持人,可以说一场群众文化活动成功与否关键在于主持人,主持人在整个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主持人通过语言和非语言的方式与演员和群众进行交流和沟通,其中语言是表达节目内容的最重要和最直接的手段,但并不是唯一的方式,主持人可以通过眼神、表情、身姿、手势、修饰等与文化活动内容关联的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通过非语言沟通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发挥语言沟通之外的辅助性或支持性的作用。

关键词:群众文化;主持人;非语言沟通;眼神;影响分析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主持人的非语言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使文化活动更加生动,更加精彩,常用的非语言沟通如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如人体语言、身态语言、形体语言、行为语言等方面,这些非语言的内容对于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主持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非语言沟通能够达成潜移默化的沟通技巧,作为言语沟通的必要补充,从而使主持人的表达更清晰,主题更明确,风格更统一,更加完美的呈现群众文化活动。

一、群众文化活动中主持人非语言沟通的内容、特点

1.非语言沟通的内容。行为科学家和语言学家的证实,人类沟通中常采用肢体表达来实现的,如通过手势、姿态、位置和距离等非语言的方式来辅助交流,这些非语言的沟通内容是人最自然的、真情的流露,但在不同的场合和背景下,非语言信息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对于群众文化活动的主持人来说,非语言信息要准确,提炼和精彩。群众文化活动中主持人的非语言行为包括三种,即人体行为语言、面部表情和主持人着装。第一行为语言是语言之外应用较多,效果较好的表达方式,通过无声的行为语言使表达带有情感,更加丰富,如目光、表情、触摸、体态、身体间的空间距离等非语言的身体信号,成为有声语言之外辅助性的信息,表达有声语言无法表达的信息,使主持效果更加精彩。其中目光注视较为多用,主持人通过眼睛与群众进行沟通和交流,自然而真切的传递清楚而正确的信息,另外就是距离,主持人在主持活动中通过调整与演出者和群众间的距离来表达信息,从而传递出有声语言无法表达的意蕴。第二面部表情,群众文化活动的主持人的面部表情应用在主持活动中是非常重要的,得体的表情能够使节目锦上添花,并且给群众足够的亲切感,在表情中应用最多的便是笑,笑除了是一种礼貌,更在传达着赞同、友好、高兴等方面的含义,群众文化活动中主持人运用表情来流露言语之外的真情实感。除了表情以外,还有动作姿态,主持人通过具有一定意义的动作姿态来表达信息和思想,如手势和腿部动作等,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主持人要注意腿部动作,不可大踢步和高抬腿等动作,这既符。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主持人的非语言沟通具有个性化、情境性、可信性和无意识性等方面的特征。个性化方面,主持人通过与其个性和气质密切联系的个性化的非语言行为实施与演员和群众的沟通,不同的主持人的性格和气质不同,所运用的非语言行为体现了个性特征,演员和群众通过主持人个性化的非语言行为来解读主持人的个性,以及理解和接受主持人所表达的信息和思想。情境性方面,非语言与语言沟通一样,需要在特定的语境中来表达含义,即使相同的非语言符号,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意义,因此非语言行为具有特定的情境性,表达该情境下的信息和思想。可信性方面,英国的阿盖依尔等心理学家发现,当一个人的语言信号与非语言信号代表不一样的意义时,人们更相信非语言所代表的意义,语言信息受意识控制,易作假,而非语言信息则多发自内心深处,具有高度的可信性。个性化方面,非语言交流是人的一种属性或特征,这些属性和特征是具有目的性的,由接收者有意识的进行反馈,所以非语言交际是语言因素以外的,对接收者来说具有信息价值的信息或者行为因素。

二、群众文化活动中主持人非语言沟通的功能

语言沟通是利用声音来传递信息,通过对词语的控制来实现正式教授的,而非语言沟通是通过声音、视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渠道来传递信息,是传递信息者的一种习惯性的和无意识的行为,是通过模仿学到的。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是相互加强的,两者之间相互联系,但是又存在明显的区别。本文所论述的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主持人的非言语沟通是对语言沟通的辅助性说明,是语言沟通之外所表达的无形的思想和情感,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和交流感情等方面的功能。概括起来,第一主持人通过非言语沟通符号来表达言语沟通的意思或加深言语沟通印象的作用,主持人在进行言语沟通时附带相应的非言语符号来传递信息。第二主持人通过非语言沟通来替代语言,演员和群众通过主持人非言语符号的应用来理解主持人的意思,替代言语符号表达意思的作用。第三非言语符号是言语沟通的辅助,又称为“伴随语言”,是为了使支持人的语言表达更准确、更有力、更生动个更具体。第四调整和控制语言符号,主持人借助非言语符号来表示沟通中不同阶段的意向,传递意向变化的信息。第五表达超语言意义,在群众文化活动中,非语言沟通比语言更有雄辩力,能够实现超语言表达的作用,从而使主持行为更具有感染力,更具有说服力,更具有意义。

三、结语

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主持人通过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两种方式向演员和群众传递信息和思想,语言沟通是最基本、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但非语言沟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超越语言沟通所能传递的信息和内涵,深刻影响演员和群众的心理和行为,最终决定群众文件活动的成败。这主要是因为群众文化活动不同于一般意义的文化活动,它所面对的演员和受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主持人需要通过符合演员和受众需求的方式展开主持活动,通过直观形象的语言行为表达意思,通过形象生动的非语言行为表达思想,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主持人的非语言行为更具有意义,主持人通过运用独具魅力的非语言沟通方式,针对所主持的文化活动的类型和内容,以及不同的观众的参与度和迎合性,有意识的运用不同的非语言沟通方式来控制活动进程、引导演员和观众参与情绪,并营造烘托活动主题或体现活动主题的浓厚氛围,最终实现群众文化活动所要达到的教育和娱乐的目的。所以说群众文化活动的主持人通过非语言沟通来稳定演员情绪,改善观众的不良的心理状态,增强演员的信心,使所进行的文化活动氛围更和谐,使演员和观众通过主持人的非语言沟通得到关爱、体贴、理解和认同,以弥补某些状态下语言交流的不足,实现高质量的沟通和交流。这就要求群众文化活动的主持人不光要运用好语言沟通方式,还要积极利用非语言方式进行沟通,在实践中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储备量,增加见识和阅历,提高审美和文化素养,在群众文化活动的主持中,将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有机的融合,高质量的完成主持活动,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整体水平和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为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孔庆潮.论播音主持创作中的个性特征[J].科技资讯,2017(11).121-122

[2]游锦红.浅谈播音主持的细节把握[J].东南传播,2018(09).345-346

[3]秦玉霞.电视播音主持的语言表现力初探[J].新闻传播,2018,07:172.

作者:刘广彤 单位:黑龙江省鸡西市群众艺术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