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探索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探索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创新人才培养与教育探索

【摘要】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对于创新人才的需求和教育改革的呼声逐渐增加。目前实施的创新教育仍然停留在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课堂细节,轻实践能力提升;甚至出现了急功近利和重结果而忽视对培养过程及人才综合素质考量的现象。针对创新教育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从教育理念、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及结果导向型学习方式等方面进行转变,通过培育创新项目及构建不同种类的实践平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意识,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工程实践能力,实现由“教师为主体”的应试教育向“以学生为主”的创新教育理念的转变。

【关键词】创新教育;人才培养;培养模式;项目培育

1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创新人才首先必须具备系统完善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结构,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和前提条件,在此基础上应当具备较强创新精神[2]。创新精神主要包括意识、思维和实践三个方面,创新意识是一种内在的意识形态,是一种不受外界任何因素的干扰,对新鲜事物有不懈追求的欲望,不拘泥于眼前,敢于突破传统和不断自我超越的精神;创新思维是指以新颖独创的方法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不受传统固定思维及思维定式影响,常能以独到的视角和另辟蹊径的方法,提出非同寻常问题的解决方案;创新实践是指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是创新意识和思维向成果转化的保障和必要手段。

2创新人才培养目前存在的困境

2.1高校对创新人才培养认识不足

随着“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号角的吹起,全国上下掀起了创新创业浪潮并席卷整个大学校园。大多数高校为了紧追当前形势及社会热点,在未充分评估自身的办学条件和学校定位以及对缺乏创新人才培养深刻理解的情况下,匆匆增设一些所谓的“创新人才培养的课程”,这种急功近利下的产物忽视了人才培养的严谨性和系统化,误认为简单的小发明小创造和参加竞赛等就等同于创新人才的培养。其次,在教学课程及内容上没有进行改革,仍停留在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在课程设置及培养方案的制定时未将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纳入整个教学培养主体系中,仅仅认为创新教育只是用于增加学生课余爱好而已,且狭隘地认为是一种动手技能的培养[2]。

2.2高校对自身的定位和认识不到位

部分高校对师资力量、培养方向、科研实力、硬件条件认识不清晰,片面地追求高科技、新颖性、独创性的科研培养目标,偏离了学校的人才培养初衷和能力,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另外,部分高校未充分研究和分析所在区域优势及行业特点,因而其所制定出的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不能满足当地行业和企业需求或者契合度不高。再者,地方高校的资源有限,实践教学队伍建设滞后,教师队伍的工程实践和科研能力偏弱,从而导致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出现工程实践能力不足,学生缺乏实践的现象。

2.3创新人才培养道路的偏离

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及多元化创造力的新型人才,是当前关注的焦点。创新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种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和倾向[3]。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培养的过程中一味的追求捷径、急于求成,忽视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长期性;如忽视对学生基础知识体系的搭建和夯实,急于对学生开展创新教育和培训,造成学生无法领悟创新的真谛,无法形成系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反而起到一种拔苗助长的作用。其次,评价制度的失衡,片面关注创新的成果而忽视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片面关注物质层面的建设而忽视了主体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与提高。在这种失衡评价制度的引导下,培养出的人才即便具备创新精神,但是不符合创新人才在德智体美等全方位的要求,违背了人才培养的初衷和目标。

2.4培养及教育模式的转变

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从教育模式进行转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只重视课堂的知识传授,忽视课外实践能力的培养,习惯性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授课方式,轻视“启发式”“引导式”和“互动式”等教育方式,这种被动接受的培养模式,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和精神[4,5]。另一方面,学生的创造新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很大程度取决于师资力量和水平,部分高校为了响应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号召,在自身软硬件条件未达到要求前,匆匆开设创新教育;另外,教师的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前瞻性思维及所具备的科研能力,是制约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影响因素。

3创新人才培养途径及具体措施

3.1大力宣传和普及创新教育

借助于新媒体的力量,线上积极向学生传播和普及有关创新教育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线下在校园和班级中广泛开展创新教育相关的知识互动讲座和学术报告,及时展示最新的前沿科技动态及创新成果,并积极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5]。这种线上线下的互动模式,有助于学生尤其是刚刚步入校门的新生及时了解并掌握创新教育的概念,有助于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和创新动力。

3.2教育模式的转变

(1)教师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创新教育和政策的执行者,实施的好坏以及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必须加强和提高教师队伍的水平,提高创新意识和科研能力,积极鼓励教师申请国家级和省级基金科研项目;其次,从财政上对具备创新精神的教师进行有选择性的资助,鼓励教师积极走出校园,多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会议,拓展视野;广泛的推进产学研的相互结合,鼓励教师进企业,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增加工程实践能力。

(2)转变授课方式

在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学习阶段,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单一无互动的课堂教学方式,将课堂的教学环节变成互动式、参与式、启发式、自主发问和学习的方式[6]。其次,增强学科之间关联性和交互性,避免教师局限于自己所授课程,即主讲教师在传授自己擅长科程的同时,因根据学科特点适当引入与之相关的学科知识,进行交叉互补学习,为学生构建完整系统的知识体系。

(3)重视实践能力培养

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是创新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创新意识和思维向成果转化的必要手段,因此必须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应当加强基础实验、实训中心以及校外的实习基地建设,同时积极与企业开展产学研用合作,定期组织学生深入企业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和实训,收集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组织研讨和制定解决方案。这种从实际问题出发有具体研究对象的模式,有助于锻炼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及工程实践的能力[6]。

3.3目标导向型学习

目标导向型学习是先确定目标,根据目标所需进行知识架构拓展和完善,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学习模式[7]。目标导向性学习,是一种全周期、长时间、系统性涵盖大学四年的学习机制,该方法对大学学年进行统筹规划,即要求大一新生在刚步入校园完成基础知识学习的同时进行创新教育,建立在对创新概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将毕业设计初步定为自己学习的方向和兴趣点。确定目标后,根据所要研究的问题,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发掘、创新和改进,对阶段性的成果和进度进行总结凝练,准备相关材料进行创新项目培育和申报,为毕业设计论文提供材料支撑。

3.4完善评价制度

根据创新人才所具备的综合素质要求,一个完善的评价制度应当包含两个部分,除了对创新最终的成果进行客观评价外,还需要一套对创新主体——人的综合素养进行评价的指标[8,9],避免在创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出现只关注结果,而忽视创新过程及创新的主体——人的素养培养。该评价体系可以杜绝并抑制目前逐渐出现的急功近利主义的倾向,回归人才培养的初衷。

4创新项目的培育

优秀的创新项目是孵化和培育具备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创新项目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交流沟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我校机械工程专业的办学特色,将创新教育的思想和理念引入了传统的优势学科,构建课堂互动式教学为前提、基础科学实验为验证、工程实践为支撑、创新竞赛活动为引导、校外及企业实训为拓展的创新项目培育的方式。紧紧围绕推进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为目标的背景下培养创新人才,具体培养流程如下:

4.1团队选拔和建设

在大学一二年级完成通识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的前提下,在学生中逐步发掘具备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学生,遴选并组建创新团队,进行专业的,系统化的训练和培养,尤其需要注重团队成员意识的培养。在遴选团队成员时,需要考虑成员的学术背景和特长,保证团队成员知识体系搭配合理,有利于团队的成长和发展,有利于科学研究的推进。

4.2创新项目来源

创新项目的来源及选题,好的选题是培育创新项目成功的关键,因此必须重视对项目选题的把控和综合考量。在进行项目选题时,不能只追求所谓的新颖、独创、高大上的概念,要落实到具体的细节,在保证具备创新性的同时尽可能考虑其实现的可能性以及社会价值。通常项目的选题主要考虑四个方面,即学生的兴趣爱好、学院特色和优势、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地方企业的实际需求。学生的兴趣爱好:学生奇思妙想,天马行空的想法往往可以突破思维局限和定式,甚至可以迸发出一些具备创新潜质,值得研究的科学问题,这就需要指导教师的发现和辨析的能力,并通过正确引导和剖析其中所含科学研究价值,使得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变成可以落到实处的科学研究课题。学校传统特色和优势:对于传统特色和优势专业领域的问题研究已经历了一段时间,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理论基础和实验室条件,并且培养了一批在行业内具有深刻影响的学者,但是目前传统优势专业的发展已显现出后劲不足的疲乏状态,急需转型。因此,需要结合科技发展的趋势,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新视角,从不同角度对传统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发掘和创新,通过对问题的提取和筛选,并考虑其可行性和存在的社会价值作为创新项目的选题。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是学生确立科研兴趣点和方向的重要来源。指导教师应结合创新人才培养的规律、创新项目培育特点及自身科研的方向,从中筛选出符合项目培养要求的选题,并在项目的培育过程中形成学生为主体,指导教师为引导的格局。从指导教师研究的方向上产生选题,不论在软硬件方面学生都可以得到更加详细的指导和实践动手的训练,创新项目的培育成功率较高。地方企业在发展和转型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深入企业调研学习,寻找企业在实际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企业在寻求转型过程中技术升级存在的瓶颈。与其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评估研究的可行性,存在的社会效益,确立创新项目的选题思路和方向。这种以实际工程为背景的选题,工程实践性和社会价值较高,符合实际需求,能够锻炼学生的实践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4.3创新项目内容构建和完善

培育创新项目的过程,为学生提供可参与的平台和亲身实践的机会,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模式下,给予学生充分自由,发挥其想象力和创造力,并加以引导和培养,逐步形成和具备创新人才所需要的素质。同时在创新项目培养过程中,相关的评价体制也应对学生和指导老师做出倾斜,给予学生的学分、奖学金评选时适当的倾斜以及升学优先推免的权利,指导老师给予奖励。

5总结

创新人才的培养应当遵循人才培养的规律,在培养的过程中避免出现急功近利现象,避免只重视成果而忽视培养过程及培养的主体人的综合素质的考量和提高。人才的培养靠教育,传统的应试教育不适合创新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从教育模式、培养方案、培养理念上进行改革。通过培育和孵化创新项目,为学生建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平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动手实践能力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也是未来创新教育改革的重点方向。

参考文献

[1]石岩涛.我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综述[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7(7):69-71.

[2]鞠银燕,宋杰光,徐明晗,等.工程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现代化,2017(2):1-2.

[3]陈志权.创新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及其匡正[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7(1):59-61.

[4]丁晓红,李郝林,钱炜.基于成果导向的机械工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1):119-122.

[5]沈莉.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与创新能力培养之思考[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7(6):163-164.

[6]陈岗,胡亮,高淑贞,等.综合性大学本科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3(11):76-77.

[7]朱蔚,沈家渠.机械工程实践教学中创新教育的运用[J].职业,2017(11):42.

[8]李军凯,张泽群.高校创新教育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北京教育(高教),2015(5):21-23.

[9]翟羽,樊宏孝,黄继东,等.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研究及评价维度的重构[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6(4):30-35.

作者:潘春荣 张飞 单位:江西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