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人才培养是高等教育的一项基本职能也是首要职能,致力于提升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始终是国内外高等教育学界的共识。我国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的工作重心倾向于由追求规模发展逐步转变为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提高质量的前提在于如何对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合理的定位。本文基于人本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视角来阐述我国高校人才应具有的素质,并以此对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进行分析。
关键词人本论人才培养目标大学职能
1“人本论”教育观的发展和内涵
人本论一词由张楚廷提出,但人本论观点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13世纪的文艺复兴。在文艺复兴运动期间,以“人”为中心的人文主义教育受到推崇,而当时的大学则成为推崇人文主义教育的最佳场所,在此期间,很多老牌大学和新兴大学都纷纷顺应人文主义思潮对大学学科和课程进行了改革。[1]在随后欧洲的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新教育运动中,人文主义教育以不同的形式贯穿其中。二战结束后至今,随着世界对于各类人才的渴求愈发强烈,高校作为培养和输送人才的场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被赋予了更多的使命。然而,在高校的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两个新职能的冲击下,人才培养目标在这种情形下陷入一种茫然的状态,“高校人才培养应以何为首”成为人们争论不休的问题。对此,布鲁贝克在《高等教育哲学》中就实用、科学和育人三者之于高校的关系进行了权衡,并提出了“政治论”和“认识论”两种高等教育哲学观[2]。但无论是以国家利益、社会发展为基础的政治论还是以科学研究、追求真理为基础的认识论,都不仅忽略了教育的主体,也忽视了教育的最终结果和指向———人。张楚廷基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和“以人为本”教育观提出“人本论”一词,在他的“人本论”中,教育是源于人、基于人、为了人的,是以人为出发点,由人演绎出来,以人为归宿的,即“一切教育是为了一切人的教育,让人成为人的教育”[3]。在当今社会,“人本论”教育观应该是以人的理智、完善人的人格为基础的教育哲学,它代表我们可以通过教育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用这些知识和技能使自己获得更好的生活;也可以通过教育使自己的文化层次和道德层次都能得到提升,从更高的水平去认识自己、约束自己以及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目标来实现自身的价值。如何将人本论的高等教育哲学观运用到实践当中去,最直接的方法就是通过人本化的方式去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才。
2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
从1861年清朝政府批准设立京师同文馆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发端,延续到现在我国大学培养人才目标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61年京师同文馆设立到建国前这段时间,大学的培养人才目标大致可以归纳为培养通才。期间所颁布的文件,如《奏定学堂章程》(1904)、《国立大学条例》(1924)以及《大学组织法》(1929)等分别针对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做出了相关的规定,并提出了“造就通才”的大学教育宗旨及其集体的培养措施,包括分科、采用学分制等。第二阶段是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在这一时期大学的人才培养以培养专才为主,并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增加了体现时代性的新要求。第三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到20世纪末的以高素质人才为培养目标,这一时期由于国家经济体制由计划转变为市场,市场需求的瞬息万变使得“专才”越来越凸显出其专业面窄、职业适应性差、可替代性差等缺陷;此外,1999年大学扩招导致本科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专门人才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急需改革,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专门人才的目标应运而生。第四个阶段是当前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即大学的人才培养职能所要达到的效果是所培养的人才既要拥有知识和技能,更应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从我国大学的培养目标可以看出,大学的培养人才职能在我国的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意义和体现,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培养人才职能的定位也越来越趋向人本化。但是,实际上,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却存在着很多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的问题。
3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从人本论的角度来看,大学培养出来的人不是工厂流水线上的产品,而应该是有个性和独特的问题思维能力的个体,但实际情况却有所出入,主要表现在:首先,大学扩招政策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最大的问题即师生比例悬殊而造成的人才培养质量的下降。究其缘由是因为教师数量有限,而教学和辅导任务却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加不减反增。在此情形下,教师的时间与精力有限,对于学生的教育仅维持授其于鱼而非授其于渔,在将教学任务中规定的学科知识以满堂灌的形式灌给学生后便不了了之,能否消化理解并加以运用仅凭自己的觉悟。其次,我国的中高考制度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上的“唯分数论”直接挂钩,无论高校、家长还是学生自身相较于关注整体的能力与道德素养而言更看重分数。这也导致多数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前普遍都是为考试而学习,所学到的知识不仅范围狭窄且与兴趣可能也毫无关系,之后在选择本科专业时跟随时下热门或父母的意愿盲目进行,这种行为不仅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相违背,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个性。除此之外,由于本科专业的限定,很多大学生没有机会去接触其他的学科和知识,而知识面的狭窄在一定程度上,对于学生视野的扩大及其发展思维技能的扩展都有所限制。最后,不仅是高等教育,从基础教育开始就一直对学生的德育缺乏重视,以至于当前在我国每年都有数量不少的大学生因心理问题自杀或是因道德感和法律意识的缺失而出现犯罪行为,这些现象都与大学培养人才职能所要达到的效果有很大出入。那么要如何定位大学培养人才的目标,怎样才能达到既能顺应社会的现状、满足社会的需求又不能保证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人才效果,依旧还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起点———人来思考。
4基于“人本论”教育观的高校人才特征
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指向高校经过培养人才这一职能后能达到什么效果,即高校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人。克拉克•科尔则从现实性、功利性和社会性的层面对高校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思考。他认为大学之责任不在培养绅士与完人或是社会精英与领袖,而在于为民主社会培养“有效的公民”[4],这种“有效的公民”的培养要兼顾到多元化社会的需求以及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其所应具备哪些特征应包括:第一,健全的身心。当代大学要培养的大学生不仅仅要具有健康的体魄,也要拥有健全的心理,健全的心理包括道德认知的能力、自我调节的能力以及待人处事的能力。道德认知的能力是指大学生对现实道德关系和道德规范的认识,包括对事物的是非、善恶的认识力、判断力和批判力;自我调节的能力是指大学生在面对困难、面对失败时对负面情绪和压力的自我纾解或是在面对成功时对过度积极情绪的自我警示;待人处事的能力则包括大学生在与人交往和处理事情时要保持客观谦虚的态度。第二,广泛的知识、学识和见识。知识、学识和见识这三者都是建立在对事物进行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它们有着不同的意义。知识是人们对通过社会实践所获得的认识进行加工所获得的,广泛的知识可以让大学生有着更为宽阔的视野,在看待事情和思考问题时不会进拘泥于一个领域;学识是大学生在学术上的认识和思想以及对学术问题的判断力和见解力,广泛的学识可以使大学生在学习和研究时具有更充分的学术基础和能力;见识可以帮助人们正确的理解其自身在社会上所处的的位置以及和其他人的相对位置,广泛的见识既可以帮助大学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人生目标与选择,也能妥善处理自己和他人之间的关系。增加当代大学生的知识、学识和见识能够帮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上坚持独立的思考和实践。第三,优秀的发展思维能力。发展思维能力主要包括问题解决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思维主要是能够在众多信息和有限的时间内分析问题并找到最佳的解决方式的思维能力,拥有优秀的的问题解决思维可以帮助大学生在面对繁杂问题时在最快的时间里找到相对合适的解决方式;创造性思维则能帮助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和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对生活任何领域中所遇到的规则、规律进行批评式、开放式评估的能力[5],它能帮助大学生形成自己独立的思维,不会一味的去顺应别人的想法,也不会在某一领域上钻牛角尖。发展思维能力是我国当代大学生最为缺乏的一种能力,它不论是在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研究以及未来的工作中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的成长方式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高等教育价值的发挥与体现具有一定的滞后性,高等教育只有服务人、成就人、解放人、发展人、完善人,才能使自己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6]。而培养人才的职能自始至终都是大学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职能,所以无论未来社会如何变化,大学在培养人才上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不仅如此,应该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同样也是任何时代的大学必须首先思考的问题,而在思考这一问题时,一定不能忽略人这一主体的存在。
参考文献
[1]何国庆.中世纪大学向现代大学的过渡———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大学的变迁[J].教育研究,2003(11):51.
[2]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旭,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辛均庚.人本观下的高等教育哲学———读张楚廷《高等教育哲学》[J].现代教育论丛,2014(2):94.
[4]克拉克•科尔.高等教育不能回避的历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5]何齐宗,蔡连玉.本科生导师制:形式主义与思想共识[J].高等教育研究,2012(1):77.
[6]杨桂华.大学理念与大学发展战略[J].中国高教研究,2010(11):14.
作者:张唯佳 单位: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