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思考

摘要:高职院校应该围绕就业开展教育活动,通过培育专业化人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就业,就业活动又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可以服务地方经济。现阶段,高职教育存在着认可度不高、师资力量不足、教学单一、产学结合情况不足的情况,基于此,必须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

关键词:高职院校;地方经济;人才培养模式

地方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专业性和技术性人才,职业教育便是培养专业性人才和技术性人才的基地。德州市的发展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为德州市的发展提供了专业人才支持,现有的职业院校包括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德州走四方技工学校、德州汽摩学院等,职业院校给德州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活力。

一、德州高职院校现状分析

职业教育虽然很好地促进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限制其服务经济的功能发挥。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笔者曾经针对职业教育做过一项家庭走访,在走访之后发现德州市民对于职业教育存在一定的误解,许多家长看来,职业教育是为那些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准备的教育模式,只有成绩不理想,才会选择职业教育的途径。许多企业单位也认为职业教育学生相较于普通教育有着一定专业性,但是与实际的岗位需求存在差距,表现在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基础知识不够牢固等。而且随着高职院校的扩招,学生的入学标准越来越低,生源质量不断下滑。(二)师资水平偏低。从职业教育的师源来看,地方职业院校教师来源比较单一,大多源于高等院校,缺少一定的企业实践,也就是高职院校缺少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这成为制约高职教育的限制因素,影响着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最终的教学效果。还有部分地方职业院校,存在盲目扩招的情况,许多的硬件设施,例如实训基地、教学硬件,还有教师团队建设等跟不上节奏,也是现阶段师资水平不高的一个原因。(三)教学功能单一。从高职教育的开展来看,职业教育灵活性差、教学功能单一,教学改革难以跟上经济的转型,也就是教育和经济节奏不一致。教育方面,传授的知识、理论或者技能等内容,比较陈旧,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没有及时地引入一些新的知识和技术,人才的创新能力比较差。(四)产学结合广度和深度不够。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的重要教学模式,虽然高职院校都在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但是通过对德州高职院校的走访与调查,发现德州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足,流于形式,主要体现在:合作内容深度不够、广度不够、合作周期短、企业考虑自身利益控制关键环节、企业忽视学生管理等,可以看出在产学结合方面存在很多问题。

二、地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高职院校承担着为企业培养专业人才,进行科研活动,开展技能培训,服务地方经济的责任,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才能做好高职教育的功能定位,积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地创新,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一)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教师是开展职业教育的重要要素,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助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活动。高职院校可以从以下方面培养“双师型”教师团队。首先,教师深入企业基层学习和锻炼,教师具备良好的理论基础,结合企业的实践,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进行融合,更好地开展教育活动。其次,外聘企业工程师参与到学校教育,同教师构成理论和实践的教学体系。最后,教师参与企业的项目,以项目为课题,提升教师的实践能力。(二)加大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相结合。高职院校应该对人才市场有着深入地了解,指导市场对于人才的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的方向,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就业,鼓励学校、企业、行业共同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理论和实践教学统一,根据企业、行业就业需求,开展相关教学,企业提供岗位实践机会,构建起“理论—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培养模式。因此,教师要积极参与到企业项目研发实践活动中,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实践和再实践的活动,同时提升教师的职业水平。改变以往高职院校封闭的教育模式,变为开放性、市场化的教学模式,做到“工学结合”,加强企业合作,做到互惠互利,取长补短,推动学校和企业实现双赢。(三)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创新型人才,在职业教育方面,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大赛,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思维。教育部门、各行业团体、高职院校等应该联合起来,定期举办职业技能大赛,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准备比赛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推动技术方面的创新发展。例如,机械专业开展设计大赛、汽修专业开展维修比赛等,以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特色课程。人才培养方案以及课程设置,需要考虑到不同的行业对于教育的需求,以市场人才素质需求做为基础,围绕这些要求,开展教育活动,优化人才的培养方案。着重培养职业教育的技能和综合素质,构建“平台+模块”的教学课程体系,将课程氛围专业基础课程以及专业核心课程,让教学过程的职业性、开放性、技能性等内容更加突出,构建学校特色课程,结合学校的优势专业,利用企业资源,将项目引入到教学过程,采取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以及工学交替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五)建立灵活的课程体系。教学体系方面,可以采取探索教学以及技能引领创新的教学思路。教学计划方面,高职院校沿用以往的教学计划,导致教学内容同实际企业发展存在差距。而且高职院校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基础较差,影响着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最大化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引入微课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合作教学、任务驱动教学等方式,给与学生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开放空间,更好地激发学生参与专业学习和实践的兴趣。

三、结语

高职教育围绕就业活动开展教育,为企业输出技能型和创新型的人才,进而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德州高职院校教育方面存在着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师资水平偏低、教学功能单一、产学结合广度和深度不够等问题,为了进一步发挥高职院校服务经济的功能,可以采取如下的方式:打造双师型教师团队,提升师资力量,为教育打好基础;加大校企合作,产学研用相结合;开展职业技能大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特色课程;教学体系调整,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汪立超.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构建地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职业教育,2012(12).

[2]卢儒珍.基于人才培养模式的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研究[J].图书馆界,2010(05).

[3]李红.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4(32).

[4]宋晓燕.高职院校航空服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性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2(10).

[5]张丽.基于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问题研究——以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D].宁波大学,2015.

[6]孟庆霞.服务地方经济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J].知识经济,2013(12).

[7]黄刚娅.论地方性高职院校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J].当代职业教育,2013(09).

作者:赵树欣 单位:德州职业技术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