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人才培养思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该文分析了对不同高校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鲜明特点,并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该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为其实施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人才培养;知识结构;能力;综合素质
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是植物保护学科下设的二级学科,主要研究昆虫生命活动的规律,并最终有效治理农业害虫,促进农业生产。笔者作为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的高校教师,对不同高校的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总结出其鲜明特点,并且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进行了探讨,以期推动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完善,为其实施提供借鉴和参考。
1不同高校培养方案体现出的鲜明特点
1.1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并不局限于对本专业研究方向的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因为现今提倡通过多学科领域交叉解决科学问题,以产出重要成果并促进各学科知识交融为完整的知识体系[1]。与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联系密切的学科有园艺学、作物学、植物学、动物学、微生物学、生态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彼此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因此,对这些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了解和掌握也是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研究生重要的培养目标。另外,对于学术型研究生而言,创新十分重要,因此在培养目标里特别提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要具有学术上的勇气和敏感性,向难题发起挑战。
1.2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的设置有些较为普遍,如昆虫生理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昆虫系统学、昆虫生态学、害虫生物防治以及害虫综合治理;有些则只是少数,如昆虫学生物技术、昆虫病理学、城市昆虫学和昆虫化学生态学。生物技术通常是研究手段,而将昆虫学生物技术作为一个研究方向或许可以推进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技术的应用,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昆虫学研究。化学生态学可以被认为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但是其学科交叉特征非常鲜明,是研究生物之间的化学联系及其机理,在害虫绿色防控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2]。
1.3课程设置
为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方式里对教学形式并不作限定,而是鼓励灵活多样,提倡采用启发式讲授、专题报告、研究生班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学术交流、试验结果分析探讨等有机结合起来,并且鼓励跨学科选修课程,鼓励选修人文类课程。课程的具体设置不应过于宽泛,要让每门课程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有必要明确课程设置的原则,从而起到很好的规范作用,比如理论课设置以能读懂本专业文献资料为目的的,设置必需的专业基础课程;以能熟练运用本专业常用的技术方法为目的的,设置必需的强化训练与案例分析课程。此外,跨专业或同等学力研究生补修本专业本科课程环节分为2种情况,一种是规定其必须完成,且指明了具体的课程名称;另一种是不作明确规定,由导师提出具体意见,决定其是否需要完成补修环节。
1.4学位论文
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环节,设定选题标准可以起到规范和指导作用,比如指明论文选题应具有必要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必要性即根据需要而定,有一定的学术或实际应用价值,尤其是以前没有做过专门研究或学术层面有分歧的问题,需要深入研讨;先进性即要产出具有创新性的成果;可行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够实施并获得相应的成果。在论文答辩前,对研究生的要求有所不同,比如针对学术型硕士,在期刊类型方面要求至少在核心期刊发表、要求至少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所列期刊发表等;在作者贡献方面要求研究生至少为第二作者(导师为第一作者)、或要求研究生必须是第一作者等。
2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人才知识结构与能力
2.1知识结构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仅要求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人才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重要的是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因此,本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应该更深入、全面,应该与时俱进。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主要的知识内容包括昆虫外部形态特征、内部构造生理、行为习性、生态学、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等,但又不能仅限于此,因为联系是普遍的,只有通过学科交叉融通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植物病理学主要研究病原微生物,看似和昆虫相距甚远,但其实两者联系紧密,病害虫害都是植物保护学研究的对象,而且很多植物病害都是由昆虫引起,因此植物病理和昆虫的知识不能被完全分割。另外,生物学是与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关系密切的学科,因为昆虫也是生物,符合生物学的原理和规则,生物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态学等也是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人才需要掌握的;通过生物间的比较,从进化的角度理解昆虫的性状和害虫的为害特点,往往可以得到更有价值的结论。此外,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因此农学相关知识可以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而且在害虫治理过程中,很多方法都是农学知识的应用,因而农学知识如作物生长规律、农业气象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害虫防治过程中需要用到农药,这跟化学紧密相关,运用化学知识提高农药效果、、减轻环境危害也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化学联系在生物之间普遍存在,在利用这一现象防治害虫的过程中,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必备条件,比如可以设计并合成具有特殊气味的化学物质诱杀害虫、干扰害虫的正常行为或召唤害虫的天敌[2],而这类化学物质应具有特定的结构,包括化学键、官能团等。除自然科学之外,人文社会科学在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人才知识结构里也应有一席之地,其中哲学较为重要,它研究万事万物演化的总规律,具有根本的指导作用,“联系具有普遍性”即是哲学里辩证唯物主义的主要观点之一。其他人文社会科学诸如历史、文艺等可以起到开拓视野、陶冶情操的作用,因此也是值得学习。
2.2能力需求
合理的知识结构有助于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当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人才具有较高综合素质,重在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涉及到具体能力,包括诸如昆虫的识别鉴定和习性的摸索;害虫为害特点的调查、防治方法的确定和实施以及防治技术的研发和革新;益虫经济价值的开发和高效利用等,适用于高校、科研院所、检验检疫部门、植保站、技术推广中心、生物科技公司等单位。识别鉴定是昆虫研究的基础,传统的形态学方法依然重要,但不断有新兴技术方法融入其中,如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常常在亲缘关系很近、形态学特征区别不明显的物种识别鉴定中发挥很大作用[3],因此也对专业人才的综合能力提出较高要求。电子信息化的发展使得昆虫行为习性的研究更加科学和便捷,这要求昆虫学专业人才与时俱进,具备更强的技术应用能力。害虫的有效治理始终是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人才最重要的任务,要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结合特定的生态因子对害虫进行监测和预报,并采用合适的方法控制害虫的发生,以减少其造成的经济损失。近年来,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引下,害虫综合治理越来越受到重视,虽然化学防治依然重要,但通过其他途径如生物防治、农业防治、物理机械防治等控制害虫为害已得到广泛应用,这要求相关人员以深入和全面的知识作为基础,并且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在害虫治理实践和技术革新上展现出能力优势,而且在不断实践过程中丰富自身经验。
3结语
当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专业人才培养注重学科间交叉融通,知识结构要求深入、全面,培养创新和实践应用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作为该专业的高校教师,不仅要严格要求自己、提升自身学术水平,还要积极尝试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晏敏,张明,李玉翠,等.面向“双一流”目标的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17):7-8,13.
[2]闫凤鸣,陈巨莲,汤清波.昆虫化学生态学研究进展及未来展望[J].植物保护,2013,39(5):9-15.
[3]魏亦寒,郑斯竹,蔡平,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在蚧虫分类鉴定中的应用[J].环境昆虫学报,2015,37(4):871-882.
作者:李嘉 单位:沈阳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