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中美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比较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人才培养模式差异主要体现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实习体系三大方面,通过对这些方面的对比,可以使我们对中美两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全面了解,进而有利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一)培养目标对比
培养目标在整个人才培养模式中起着导向作用,对整个人才培养系统都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随着时间推移,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呈现出不断细化趋势。上世纪80年代,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师。90年代《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本科专业课程设置方案》明确了体育教育专业从属与教育学门类,并对体育教师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二)课程设置对比
课程设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可操作化,中美课程设置差异主要体现在课程分类、课程内容、课程比例及课程学时四个方面。第一,课程分类上。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一般将课程分为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通识必修课、通识选修课四大类,教育类课程通常分散在这几类课程之中。美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一般分为专业核心课程、大学核心课程、教育类课程及支撑辅助性课程四大类,教育类课程高度集中,教育专业性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第二,课程内容上。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必修课包括学科课程(即理论课程)和术科课程(运动实践课程)。
(三)实习体系对比
教学实习是学生走向讲台的第一步,起着查缺补漏、联系实际的重要作用。中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对教育实习要求较为模糊,通常为“完成规定时间的中小学教师实习”,对实习过程的监督、指导等细节并未有明确的、可操作的规定。美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高度重视教育实习,以美国马里兰大学为例:第4学年秋季学期开始不得少于100天的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其中的20天为兼职性质,在第4学年的秋学期内完成,在实习的第一周,必须完成连续4天的实习教学,其中2天在小学,2天在中学,其目熟悉该校的日常工作安排。在秋学期剩余各周里,实习学生必须每周完成一个工作日的实习教学,在该工作日内,实习生必须全程跟随指导老师,必须各完成时间跨度8周的小学实习和时间跨度8周的中学实习等[4]。对这些细节性的关注,体现了美国对教育实习的高度重视,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
二、美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上面的对比,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优化我国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加强人文类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美国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最大特点在于——人文性强,涵盖音乐、美术、戏剧、文学等众多方面。虽然我国已经认识到了人文社会课程的重要性,但是由于长期受到重“术科”轻“学科”观念的影响,人文类课程门数少且覆盖较窄,同时高校教师在进行授课或课程设置时,更重视的是体育技能的培养。我国体育教育专业的主要培养目标是中小学体育教师,而不是专业体育运动员,课程设置上的偏差,造成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上不了“讲台”,也上不了“运动台”的尴尬局面。因此,我们要大力开设人文性课程,提高学生的综合修养,使学生全面发展。总之,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决定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质量,我们必须充分借鉴国际经验、吸取精华弃其糟粕,从加强人文类课程、教育类课程及课程内容与时俱进三大方面来优化我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促使我国体育教育事业内涵式发展。
作者:王海星 陈晨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