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能力本位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能力本位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能力本位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摘要:应用型本科教育可以较好地解决知识经济社会对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并有利于改变本科教育单一化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从而解决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多样化培养模式和发展目标的问题.深入研究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对于深化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广东白云学院实际,对基于能力本位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进行了探索研究.

关键词:人才培养;应用型;能力本位;方案构建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同时高等教育向大众化方向发展进度加快,应用型本科高校对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必须重新认定,找准自己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位置,构建具有特色的办学模式和教育模式,从不同的方位满足社会发展的多维需求,但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严重影响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社会对高等教育提出了多样化的需求,促使高等教育逐步产生类型的分化,应用型本科教育应运而生[1].现阶段,由于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还在探索中,多数高校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还是照搬研究型大学,培养的人才很难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求.应用型本科高校如何制订符合区域发展现状的人才培养方案,以形成发展优势,是院校建设、适应和服务区域发展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广东白云学院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一直致力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在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方面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1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指导思想

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构建需要解决理念、方案和实施三个层面问题,需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并在此基础上优化和落实人才培养方案[2].

1.1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

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扩大学生自选专业、自选课程的权利,实施“弹性学制”;推动从“教”到“学”的转变,以信息资源与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撑平台,以学分认证为手段,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推行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对接、自主学习与互动教学相融的教学模式改革,提升学习成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1.2树立“特色意识、质量意识和品牌意识”

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要路径,全面推行校企协同育人,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以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为提升人才质量的重要内容,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以国际合作为重要手段,学习和借鉴国际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及管理模式等,提高学校整体办学水平.

1.3以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

体现“重基础、强实践、擅应用、长技能”的人才培养指向,构建能力本位及四个对接为核心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即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提高人才培养的三个符合度,即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符合度、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符合度、培养结果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符合度.

2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基本原则

2.1突出市场导向及能力本位,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要顺应地方现代制造业、战略性新型产业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趋势,围绕产业升级转型、技术创新需要,以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细分职业面向及岗位(岗位群),准确定位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科学分析与界定岗位或岗位群能力,按照能力培养要求设置课程模块、设计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按照科技发展水平和职业资格标准设计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按照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的原则,整合相关的专业基础课、主干课、核心课、专业技能应用和实践课,形成“专业+专长”的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或课程模块[3];支持与行业企业等合作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课程体系改革.

2.2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强化知识、能力、素质协调统一

在强调岗位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具有终身学习的健康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素质;着力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通过学习,构建起适应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和基本素质;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程,鼓励课外实践与创新创业、允许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探索建立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有机融合,强化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2.3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工作与学习结合,突出工程实践能力

打破按照学科内容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思维定势,按能力培养要求设置课程模块,确保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遵循教育基本规律,系统规划教学体系,总体实现“两体系三并递进”模式:将实验、实训、实习与理论教学并举、并重、并行,其中理论教学的递进体现为“学科基础教育———专业基础教育———专业教育”的递进;实践教学的递进体现为“基本技能培养———综合应用能力和设计能力培养———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递进.实践教学学时占专业总学时的比例达到30%以上,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实训实习的时间累计达到一年.强化校企合作育人,紧密依托行业企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

2.4统筹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的整体优化

将学校人才培养定位目标贯彻、落实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中,改学科导向型的课程设置为专业导向型,从知识逻辑体系向技术逻辑体系转变.通过删、减、并等措施降低课程内容重复率,优化整合课程内容,减少必修课比例、压缩课内总学时,增大选修课选择范围和丰富选修课内容,均衡各学年学分,提高教学效率;统筹人才培养全过程,按照推行完全学分制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规划课程结构及比例,构建“大平台+小模块”模块化课程体系,纵向优化人才培养方案[4].同时,横向统筹和规划跨学科和跨专业课程,构建和完善学校各类各级平台课程,加强课程的标准化建设,多视角审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逐步实现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的整体优化.

2.5强调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彰显“以学生为中心”个性化特色

制修订人才培养计划时,各专业在学校统一指导思想和规定的框架下,在学科及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或专业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设置以及校企合作育人模式、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过程安排等方面,可根据各专业的具体情况,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采用不同的做法,体现专业的不同特点,发挥各专业的优势,形成专业的特色.

3基于能力本位的应用型本科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基本要求

3.1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

各专业应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深入行业、企业进行调查研究,正确把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产业转型升级和人才市场需求状况,细分职业面向及岗位(岗位群),进一步准确地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形成本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及职业面向分析报告.在此基础上,准确描述人才培养目标,即符合学校“培养一线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定位要求和符合本专业职业面向的定位及体现本专业特色,并明确主要的岗位(岗位群)或工作领域.

3.2分析岗位(岗位群)能力需求,明确人才培养的业务规格

针对典型的工作岗位,进行岗位描述、典型工作任务及职业素养与能力要求分析,并对所有典型的工作岗位的职业素养与能力要求进行归纳、综合,形成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能力要求,总结精炼后,具体描述为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人才培养规格和要求(即业务规格).在注重人才培养与职业岗位的针对性的同时,强调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明确本专业职业资格证要求,所有专业原则上应达到三级或以上(可设1个主要证书和2-3个可选证书),强化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

3.3构建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与职业标准对接为核心的课程内容体系

构建以职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教学内容体系[5].打破按照学科内容设置课程教学内容的思维定势,科学分析与界定岗位(岗位群)的基本能力,按能力培养要求设置课程模块,设计教学内容和实践环节,构建基于岗位(岗位群)基本能力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互融合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基于“能力本位”原则,课程内容体系落实“两个对接”:一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依据职业岗位、职业标准及相应的基本培养规格要求,将专业基本能力及综合应用能力、职业能力的培养落实到具体课程和实践环节中;二是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对接,依据各专业所确定职业资格证要求,设置相应的课程和实训环节,确保课程内容及训练与职业资格证挂钩.

3.4注重设计论证、规范编制,维护人才培养方案的严肃性

为了对专业人才培养进行系统、充分论证,所有专业原则上均应按照基于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进行相应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同时,为了便于教学安排,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础上,形成人才培养方案编制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内容用文字和表格表达,力求简明、清晰.此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经论证定稿,对专业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具有高度指导性,在执行过程中原则上不得随意修改,以维护其严肃性.

参考文献:

〔1〕徐琳.新形势下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与实施———以高职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为例[J].商业文化,2014(29).

〔2〕肖瑶,吴灵均,曹丹.民办高校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理论研究[J].智富时代,2014(8).

〔3〕樊继轩.基于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对民办高校“本科学历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北京城市学院学报,2010(1).

〔4〕徐理勤,顾建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运行条件探讨[J].高教探索,2007(2).

〔5〕黄日强,许惠清.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特征[J].外国教育研究,2000(5).

作者:刘佳 李念良 单位:广东白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