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传统文化思想融入人文教育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传统文化思想融入人文教育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传统文化思想融入人文教育探究

【提要】“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范畴,儒、道、佛都对“心”的内涵及修养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深刻体悟中华传统文化“心”之思想,并将其中精髓融入当代人文教育工作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中华传统文化“心”之思想人文教育路径

一、中华文化之“心”及其当代价值

“心”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范畴之一,有着非同寻常的地位,儒家、道家、佛教对于“心”都有其独特的解读。

(一)儒家:肇始于孟子尽心说,由阳明心学集大成

从“儒”字的构成来看,左半边是“人”,右半边是“需”,即人的需要,需要本就是由心而生,可见“儒”字之初就包含了“心”的意思。儒家关于心的思想最早可追溯至孟子,孟子提出“四心”说,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孟子认为这“四心”是仁义礼智的发端,人固有善心,需“尽心”才能保持住善心。而后到了荀子,他认为“心主神明”,心既作为一种生理器官——心脏而存在,又使得我们认识世界。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心学门径,主张发明本心,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到明朝,王阳明进一步发展了陆九渊的心学思想并首次提出“心学”二字,他认为心并非只是血肉之物,更支配了人的感性认识,他以格物为正心,要求发挥良知的作用,将心学发展成为“知行合一”的哲学理论。由于这种“心即理”的主张不再将天理和人欲绝对割裂,故为更多的人所接受,而王阳明也成为心学这一门派的集大成者。

(二)道家:老子以无为修“道心”,庄子由心

斋而“游心”道家思想的精髓在于“自然无为”,认为人应该遵循本心,强调顺应规律,修身养性,无为才能无不为。老子认为最好的修行方式是修“道心”,是清静无为之心,是顺其自然之心,是天人合一之心。由性见心,心之所想,一以贯之。庄子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老子的思想,庄子不谈做人与抱负,只谈快乐和自由,他认为“心”是精神上的“我”,是“心”对客观世界做出判断。如果说老子所思落脚点在于社会治乱,那么庄子则重点考量人们精神的自由,心灵的解放。在《庄子·人间世》中,庄子借孔子与颜回对话,揭示道家“心斋”的修养方法,即专一志向,摒弃物欲之心,用心而非只是耳朵去听物。这旨在摒弃感官知觉和感性理性,以获得一颗无欲无求、无是无非、无物无我的虚静澄明之心,如此便可游心于大道天地人间世。庄子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不“动心”,既体现道家心性论之要义,也可谓真正做到悟道与逍遥。

(三)佛教:明心以见性,顿悟即成佛

佛教传入中国,在与中国本土文化冲突与融合中,不断演变发展,与儒家和道家齐头并进、鼎足而立,而儒、道两家关于“心”的思想也多受佛教尤其是禅宗思想的影响。“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身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佛教“静默”的思想有其特殊的魅力和智慧。佛教强调“心”,认为人人皆有佛性,众生皆有佛心,佛心皆净,只因惹了尘埃烦恼才难以自见本心。如此,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指出只需明心见性,修得“心”的顿悟,便可成佛。禅宗初祖菩提达摩云:“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无佛,佛外无心。”从一定程度上说,佛教的一切教义都凝结于修心之中,修心就是提升和净化心的过程,在超越自我内在之上,心净方能实现心灵与肉身的相对平衡。由此可见,佛教对于人内心的关注远远大过其他宗教。以儒家、道家、佛教为代表的诸多学派都对“心”、“心性”等问题作出了有益思考,这些思考不仅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一定影响,且历经后世不断的发展与完善,已然形成了更为完备的理论体系。通过挖掘传统文化中“心”之思想的价值,审视当代人文教育,将前者融入后者,能更好地提升人文教育的效果。

二、“心”之思想融入人文教育的路径

(一)贵在立志

王阳明曾在多处借种树谈立志,立志贵在专一,无志者,一无所成是在所难免的。先立志,这个志不是写于纸上,而是刻在“心”上的。当秋意甚浓时,也是果实成熟的时候,秋天的果实是为我们度过严冬的存粮,而志向就是帮我们度过困难的果实。一年四季,严寒酷暑,人生四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方面,作为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实施人文教育的过程中,应不断鼓励受教育者清晰地定位自身,树立明确且合理的目标,并为之不懈奋进。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可以通过学习文化知识来持续提升精神层面的追求,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有担当的人,而不能只局限于习得文化知识。

(二)挖掘本心

道生法师曾说“善不受报”。其一,人人皆有佛性,善多恶少并非一定成仁成佛,这本质上与所行善恶无关;其二,做善事不必执着于其带来的回报和好处的多寡,行善只是自然流露出来的本心纯善;其三,行善若只为了回报,它既变得不纯粹,也会使得助人者和被助者之间的关系失衡,难以保持平等。在实际生活中,在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思想的影响下,青年人变得急躁、焦虑、不安,在意得失,变得患得患失。若做学问只问耕耘,不问收获,不把客观上带来的利己结果当成主观行为的目的,如此心境,便能自然地生活,自由地做事。

(三)磨练心志

王阳明认为,众生之所以出现烦恼或者是不快的情绪,都是因为精神锻炼的缺乏而造成的“动心”。现如今,青年人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随波逐流,面对难以跨越的困难或挫折,做出不理智的行为。事实上,我们只应当在日常生活中“无心无欲”地作为,不被物质和欲望所滞着。“不修之修”它本身就是一种修行,让自己充满信心,放下所有其他的东西,不必在日用平常行事外,别有用功,别有修行。这种相信,是一种自信,即自我悦纳,自我认同。人们喜爱漂亮的衣服,喜爱时髦的发型,能得到别人的夸奖就感到高兴,这些都是由外形而生的滞着。而自信的人往往有强大的内在精神支撑,他能够接受自身的不完美,他的关注点始终在自身,不会刻意追求他人的关注和认可。

(四)更进一步

在佛教中,百尺竿头,象征禅宗成就的顶点;更进一步,则意味着悟道之后,圣人所要做的仍是平常事。虽是平常的事,对于圣人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这个观点在现各阶段的人文教育中也有着重要的价值,对于新时代的莘莘学子,我们可以用“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来表达对其的希望和勉励。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大量关于“心”的思想,内容既丰富又有深度,儒家、道家、佛教的心性论有其内在的一致性,它们作为一种实践结果或是一种文化思想本身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心”之思想的梳理,可以为当代人文教育工作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自觉、系统地将其融入人文教育之中,是尤为可贵的。

作者:徐广艳 单位:南京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