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医学人文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医学人文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医学人文教育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探究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专业教育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医学哲学、卫生经济学、医学伦理学等,有助于医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升今后的医疗服务和医学研究质量[1]。医学生是未来医疗服务行业的主力军,培养其人文素养对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2]。然而,目前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开展情况不容乐观,课程设置不成体系、缺乏系统性等问题普遍存在[3]。其中,课堂形式过于单一、讲授体系过于僵化是导致学生课堂学习效率低、学习主动性差、参与度低的重要因素[4-5]。案例教学法是在教学过程中选取真实和典型案例,将理论置于具体情景下加以阐述和分析的教学方法。医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对案例进行思考、分析,并做出初步判断和决策,最后由教师总结,将案例体现的问题上升到理论层面[2]。随着PBL、TBL等教学方法的应用,案例教学法已经成为许多讨论型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形式新颖,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思考,弥补了传统医学人文教育的不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实践中学习[6-7]。为探讨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与优势,进一步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本研究以课堂实践、课后测验、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110名在校医学生及医学人文教研室30名教师进行调研,从师生的主观评价及学生的客观成绩、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探究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价值。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110名尚未参加医学人文课程学习的在校医学生进行干预研究。随机分为两组,各55人。实验组接受案例教学法,对照组接受以大课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法,两组教学内容完全相同,教学时长为两学期,共32学时。此外,还选取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华西公共卫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相关学院负责医学人文教育的30名教师,将其随机分为采用案例教学法的实验组和采用传统教学法的对照组,并对其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1.2调查工具

本次调研工具主要是匿名问卷,内容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用于调研教师和学生对教学的主观评价(包括对授课形式、参与度、活跃度、课堂效果、备课难度的评价以及整体评价),第二部分以习题形式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知识的实际应用情况、对具体医学人文问题的处理情况)。此外,学生调研问卷还包括学生的基础信息,如性别、入学年份、在读学历、在读专业;教师调研问卷还包括教师的基本信息,如就职学院、专业、职称等。

1.3调查方法

在获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对两组学生分别进行不同形式的医学人文教育。课程教学结束后发放问卷,要求研究对象独立完成。本次调研共发放学生测试卷110份,学生调查问卷110份,教师调查问卷30份,全部有效回收,回收率为100.0%。

2结果

2.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参与本次调查研究的学生共110名,其基本情况见表1。参与本次研究的教师共30名,其基本情况见表2。

2.2学生对教学的主观评价

本研究从教学整体体验、授课形式、参与度、活跃度、课堂效果等方面对两组学生进行调研,结果见表3。2.2.1整体体验。在对课程整体体验的评价中,实验组认为“非常好”及“好”的学生共48名,占87.3%;对照组认为“非常好”及“好”的学生共26名,占47.3%。可见实验组大部分学生对医学人文教育较为认可,两组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主要表现为实验组选择“非常好”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选择“较不好”及“不好”的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实验组绝大部分学生认可案例教学法在医学人文教育中的作用。在访谈中实验组学生指出,引入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思辨能力和逻辑思维,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此外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参与度和听课的专注度。2.2.2授课形式。在对授课形式的评价中,实验组认为“非常好”及“好”的有40人,占72.7%,提示实验组绝大部分学生对案例教学法表示认可和支持;而对照组认为“非常好”及“好”的仅22人,占40.0%,可见学生对于大课讲授这种以被动接受知识为主的教学方法评价不高,急需引入新的教学方法以解决学生接受疲劳的问题。单独访谈中,对照组学生也指出医学人文课程存在授课形式单一、授课内容局限、参与度不高、接受知识被动等诸多问题;实验组学生反映案例教学法不仅可以促进自己对所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还可以提高课堂参与度,丰富课程内容。2.2.3活跃度和参与度。在对课堂活跃度的评价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提高课堂活跃度,激发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促使自己主动思考。在对课堂参与度的评价中,实验组与对照组数据进行秩和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说明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自学能力及独立思考问题能力。2.2.4课堂效果。在对课堂效果的评价中,采用传统大课讲授方法的对照组中仅21人认为“非常好”及“好”,占38.2%,而认为“较不好”和“不好”的学生多达12人,占21.8%,说明对照组大部分学生对传统医学人文教育方式感到不满,期望有所改变。相反,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实验组中,选择“非常好”及“好”的学生有41人,占74.5%,选择“较不好”及“不好”的仅3人,占5.5%。由此可见,两组对课堂效果的评价具有极为明显的差别,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提高知识习得效率。综合以上调研结果发现,相比于传统大课讲授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使得学生对课程的整体体验更好,课堂活跃度和参与度更高,对授课形式和学习效果的评价也更好。究其原因,可能是案例教学法摒弃了传统教学中完全由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形式,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且案例教学法以真实临床案例进行实战演练,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的辩证思维,也更符合医学人文教育的高思辨性和实践性特征。

2.3教师对教学的主观评价(见表4)

2.3.1整体体验。就课程整体体验而言,从事医学人文教育的教师大多数认为案例教学法可以带来更好的课程体验,即师生互动度更高、课程教学更顺利、知识传授更面向实际应用,故相比传统教学法更受教师青睐。2.3.2授课形式。在对授课形式的评价中,大部分教师指出,传统医学人文教育方法形式单一,基本为大课讲授,即教师按照课件讲解,学生有针对性地机械记忆,导致鲜有学生愿意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大多数只在课下花时间记忆考点,考试成绩虽高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明显不足。综合以上调研结果发现,在课程整体体验、授课形式、活跃度、课堂效果的评价中,实验组教师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备课难度的评价中,两组数据比较不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案例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备课难度相仿,在此情况下教师更倾向于选择案例教学法,原因主要是案例教学中师生课堂互动大大加强,教师能及时收到学生的反馈,有助于调整教学进度,了解学生接受情况。

2.4学生测试成绩比较

课后测试包括3方面内容:案例问答、客观知识问答、临床见习。在案例问答部分,实验组平均得分为(4.65±0.55)分,对照组为(3.44±0.79)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可见实验组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对于案例分析型题目,即需要理论联系实际的题目,能取得更高的成绩。在客观知识问答部分,实验组平均得分为(4.71±0.46)分,对照组为(4.75±0.44)分,两组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说明两组对理论性较强、不需联系实际的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异不大。在临床见习部分,实验组平均得分为(9.45±0.66)分,对照组为(8.82±0.8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说明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学生提前熟悉临床处置原则,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综合以上分析结果发现,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传统大课讲授方法和案例教学法效果差异不明显,但是在案例分析及临床见习方面,实验组平均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原因可能是客观知识问答部分涉及的多是课本中的理论知识,传统教学和案例教学都强调理论知识的掌握,且学生考前花时间进行记忆,故两组得分差异并不明显。而案例分析及临床见习则需要学生在牢固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还能随机应变,结合具体的场景、问题,恰当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进而解决问题。案例教学法以真实典型案例为基础,在教学过程中将临床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与基础知识相融合,为学生逐步习得临床技能提供更多机会。

3讨论

本研究发现实验组学生和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较好,认可度也较高。在客观知识掌握方面,两种教学方法不具有明显差异,但在案例分析及临床见习方面,案例教学法取得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法。

3.1我国医学人文教育形式单一

虽然当前医学模式已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但是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现状仍不容乐观,存在医学人文课程不足,师资有限,效果不佳,学生重视程度低、参与度低等问题。部分较早开展人文教育的高等医学院校,并未形成系统的医学人文教育体系,仅将人文教育的重心放在理论知识灌输上,导致教学形式单一、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参与度低、思维僵化,忽略了临床实践中医学人文素养的培养。

3.2案例教学法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本研究发现,应用案例教学法显著提高了学生的课堂活跃度、参与度和专注度。案例教学是一种参与性教学,注重临床技能培养,将教学重心由理论知识传授转向与临床实践相关的案例剖析,强调学生的主导作用,由学生自己把握案例的分析方向。此种教学模式必然要求学生完全参与课堂活动,并保持高度专注,学生主动性和积极性得以调动。

3.3案例教学法促进了医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互补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客观成绩尤其是案例分析及临床见习成绩明显较好。案例教学法强调医学内容和人文知识的相互补充、相互渗透,兼顾了理论知识的传授与临床运用两方面,因此不仅为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打下了扎实基础,而且培养了临床思维,使其在面对真实患者时可展现出较好的应变及控场能力。除此以外,教师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也很高。在备课难度方面,大部分教师认为案例教学法并未加重教师的负担。在该模式下,教师的任务从传统知识讲解者转变为案例分析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可以扮演案例中的角色来引导学生,调控教学进程,切实了解学生的接受程度及反馈意见,并在最后进行总结、归纳案例涉及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3.4案例教学法促进了学生主动思考

按照案例教学流程,最初需要学生结合医学基础知识和经验,对案例进行分析与判断,从而做出决策。所以案例教学法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基础医学知识,而且有助于培养其归纳、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此外,案例教学法以学生为主导,需要学生利用自身所学与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因此,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而且案例教学法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便捷的沟通平台,学生可以随时反馈自己对案例的看法,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纠正,有助于课程教学的高效推进。

4结语

医学人文教育不仅是培养医德医术兼备的医师的重要途径,更关系到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医学人文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临床思维能力,促进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等,值得推广。当然,案例教学法仍需要更多教学实践来完善。

作者:金泓宇 张蔓 黄丽彬 韩平 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