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人工智能发展的就业机遇和挑战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就业机遇和挑战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人工智能发展的就业机遇和挑战

人工智能是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一门新兴科学技术。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取得了飞速发展,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同时,人工智能的应用也影响到人的出生、死亡、迁移、劳动就业、婚姻家庭、教育、社会保障、管理与监测等很多方面,而在劳动就业领域,影响尤为突出。一方面,我国人口经济特征客观上加速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另一方面,人工智能给劳动就业带来了复杂多样的深远影响,既有有利影响,又有巨大挑战。深入分析人工智能发展的人口经济背景,总结人工智能给劳动就业带来的有利影响和重要挑战,对于发展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和促进劳动就业都有重要意义。

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人口经济背景

首先,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经济结构转型推动了劳动就业转型。人工智能属于技术应用产业,可以带动大批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加快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人工智能将会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其次,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进入了下行通道。从2012年到2018年,我国16~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平均每年下降约620万。未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还将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下降直接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面临人力紧缺,由此导致很多企业采用人工智能机器人来弥补劳动力的不足。第三,我国劳动参与率也呈现下降趋势。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1年到2017年,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分别是85.8%、86.1%、87.1%、87.0%、87.1%、86.9%和87.1%,当前的劳动参与率基本在87%左右,预计未来的劳动参与率还会持续下降。劳动参与率的下降,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客观上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劳动就业领域的应用。

二、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积极影响

人工智能技术通过机器人和智能系统模拟人的四肢和大脑来参与劳动就业,极大地拓展了人的劳动能力,使人从体力和脑力中解放出来,进一步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因此,人工智能对劳动就业的影响总体上是有利的,主要表现在:首先,人工智能促进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目前我国处于劳动力需求和供给“双下降”时期。经济增速下降,资本、技术对劳动的替代,经济发展动能转换的政策引导等都降低了劳动力需求。因此,发展人工智能技术有助于在劳动力需求和供给“双下降”中确保劳动力供需平衡,减少就业总量压力。其次,人工智能有助于加强劳动保护。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在高空作业、高风险职业、极端工作环境中替代人类,大大降低劳动者的伤残、患病风险,缓解职业病危害。国际劳工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职业安全和健康问题导致的经济损失占全球GDP的4%,全球每天约有6500人死于职业病,另有约1000人死于工作造成的意外事故;全球每年还有超过3.7亿人因工作相关的意外受伤或生病,因此,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能有效减少职业风险。第三,人工智能带来的资源聚合与生产重组能有效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国际劳工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大约36%的劳动人口工作时间过长,即每周工作超过48个小时。目前“996”现象在我国某些行业盛行,“007”也开始出现苗头,这不利于劳动者的全面发展。研究表明,机器换人造成的不是失业,而是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至少缩短20%。由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劳动时间缩短的情况下,劳动收入可持续增加。第四,人工智能有利于促进劳动者的自由发展。人工智能减轻了劳动强度,缩短劳动时间,解放了劳动者的大脑和体力,劳动者因此有更多的休闲娱乐以及消费时间,从而积攒劳动潜能,从事有更高价值的劳动。

三、人工智能给劳动就业带来的挑战

各方预测普遍认为,在不久的将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将有突破性进展,给劳动就业带来巨大挑战,需要重点关注以下问题。一是人工智能加剧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人工智能应用可能产生就业的替代效应,进而加剧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矛盾,导致劳动力市场“招工难,就业难”局面并存。同时,人工智能将对劳动者的技能提出更高的需求,未来大量工作需要人机协作,要求劳动者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协作性,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更加迫切。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成为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我国技术工人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约为20%,高技能人才只占6%,比例较低。与此同时,中低端岗位逐步减少,大龄低技能劳动者转岗再就业难度将加大。失业、数字鸿沟、收入不平等现象可能会成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带来的新的社会问题。二是人工智能发展带来新就业形态,对目前基于正规就业的劳动统计监测管理带来巨大挑战。“互联网+”经济形态催生了很多平台经济,这些平台经济与传统就业形态有根本区别,大多是灵活就业。而且,网络上的新型创业活动或非正规就业“多点交叉”,面临劳动法规监管难等问题。三是人工智能可能引发一系列伦理问题。人工智能模仿人类但又与人类存在明显不同,对人类的现有伦理将带来巨大的挑战,尤其在人机协同的责任边界、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算法歧视、生物伦理、生化人(数据生命体)等方面,需要探索建构能够被广泛接受的伦理原则。四是人工智能可能深刻影响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人工智能的普遍应用,在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将改变对就业和岗位的传统定义。不固定时间、地点和雇主的灵活就业将在社会总就业中占据更大的比重,对于社保资金的筹集以及社会保障待遇标准的制定带来很大的挑战。

作者:贺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