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大类招生软件工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大类招生软件工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大类招生软件工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摘要:高校大类招生的模式是充分考虑学生特质与兴趣,选择更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培养过程。软件工程专业在此背景下如何走出发展的瓶颈,需要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突显其工程实践的内涵。本文提出了软件工程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能力需求进行讨论,梳理了专业知识框架,根据学生个体学习差异设计了弹性教学节点,使得理论与实践更加有效地融合。

关键词:大类招生;软件工程;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绪论

近年来,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市场行业间的联系日渐加强,专业界限逐渐变得模糊,因此社会对人才的培养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社会要求人才不但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同时具备多方面技术能力,以复合型人才为主。传统的专业招生模式是学生在高考后报考学校和专业,入校后专业就已固定不变,虽然各个高校制定了转专业的相关政策,然而也有一定的限制条件。纵观世界各国的高校发展经验,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美国密歇根大学等世界名校都实行不按专业招生的办法。早在1986年,哈佛大学的校长博克就提出本科生应主修一门学科,并通过几门不同学科的学习获得大量广博的知识[1]。2000年以后,通识人才、复合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等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关注和实施。在诸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尝试中,高等学校的“大类招生人才培养”模式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所谓“大类招生”,目前我国主要按学科、院系及以基地班或实验班三种形式招生[1]。其内涵可理解为:高校在本科招生时按照本校的大类学科(通常为一级学科)来制订招生计划并进行招生,不再区分具体专业。学生入学后的1—2年先修完通识类课程,然后学校按照相应标准,结合学生志愿、成绩等综合因素进行专业分流,再继续开展专业教育[2]。20世纪末,我国高等教育在提升大众化速度的同时也在着手提升精英化水平。近年来,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以“人本意识”“学生学习为中心”为出发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体间差异,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个性化培养促进了精英化教育的推进。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本文思考了市场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对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索。

二、大类招生下的软件工程专业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

(一)软件工程专业当前的困惑2016年6月,我国正式成为华盛顿协议成员,之后教育部于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我国的工程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即是挑战也是机遇。“软件工程专业危机论”并不是社会不需要软件工程专业人才,而是教育界与产业界的矛盾结果[3]。软件工程专业危机的实质是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产业和社会需求。不可否认,在信息化不断深入的今天,即便是未来人工智能的领域,软件产业依然有其发展的行业空间。所以,在高校逐渐进入大类招生的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如何在分流时赢得学生的青睐,在就业时更加适应行业的需求,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是必不可少的。软件工程专业在我校是一个刚建三年左右的新专业,与国内其他高校相比晚了近十年。借鉴其他高校的优秀成果同时建设出本专业的个性化,是一个需要不断尝试和改革的过程。

(二)软件工程专业的特点软件工程专业的确有着与计算机学科相重叠的部分,但是也具有其自身的独立性和独特性。软件工程专业是一门与实践紧密相关的专业,这也就决定了与传统理论授课为主的计算机科学的教学模式有所不同,其教学过程中必然需要融合工程实践的内容。在有关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中,国内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思路和方法,例如,面向工程教育认证和以项目为核心的模式研究[3,4],新工科背景下的模式改革[5],以及深度校企合作的模式探究[6]等等,这些模式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融合工程实践知识以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学习过程中何时以及如何融合实践知识的教学节点至关重要,直接影响到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效果,因此,本文提出的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学生团队为基础的弹性实践教学节点设计,目的在于提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哺理论的效果,提高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工程实践素养。

(三)解读软件工程专业能力要求国内多数高校软件工程专业已建设了数十年,其中不乏优秀的经验和值得推广成果。对于普通本科院校,如何准确把握办学定位,如何突出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针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讨论大多是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导向。经过反复论证,教学团队对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的能力要求如图1所示,具体从三个层面来剖析:第一个层次是基础层次,能够全面理解工科公共基础知识,并且系统掌握软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从方法论的角度去解读整个专业的知识架构。第二个层次是系统层次,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分析并解决软件工程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逐渐培养新知识新技术的敏感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工具获取所需的知识和信息。第三个层次是提升层次,具备较好的表达、沟通和交流能力,具有团队精神和管理协作能力,聚焦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国际化视野和终身学习能力。

(四)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的建设中如何突显其特色,通过解读上述能力要求,进行细化教学方案,针对学生的个体特质,弹性设计教学节点,适应个性化需求。图2是本校软件工程专业知识框架,该框架中公共基础课包括思想政治、数学自然科学、语言、社会、文体修养等高等教育基础知识,该部分占总学分33%左右;学科基础课是数据结构、程序设计等计算机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该部分占总学分19%左右;专业课是软件工程、软件建模、软件测试等专业必修知识,占总学分12%左右;专业选修课是当前比较流行和与行业关联较为紧密的课程,占总学分9%左右。所有课程由实践课纵向联系在一起,实践课分为三个教学节点,分别是程序设计实战、系统项目实战、软件项目实战。学生在大一修完通识课程后进行双向专业选择,从大二开始专业学习。大一到大二设计了程序设计实战教学节点,理论知识由高级程序设计语言课程支撑,实践环节包括课程设计、程序类竞赛。根据学生个人目标和学习情况进行教学节点开展,部分学生会在大二进行竞赛培训。大二到大三阶段随着一些专业课的开设,系统项目实战主要完成与课程相关的网站、信息管理类系统开发。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侧重于不同语言、平台、工具的使用。具备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能力之后,进入第三个教学节点软件项目实战,该教学节点主要在大三到大四期间完成。学生掌握软件工程、软件设计、软件开发、软件测试等相关知识,分团队进入具有一定软件背景的项目实战,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方式让学生提前进入职业角色,积累工程经验,提高职业发展能力。

三、结语

在大类招生的背景下,以工程教育认证为向导,本文分析了当前软件工程专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如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仍然是重中之重。首先,提出了个性化人才培养模式,以软件工程专业能力要求为目标,从改革教学知识框架入手,力求把工程实践环节细分入各个教学节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其次,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具体学习状态,引导和帮助学生选择学习方向,确定教学目标,培养学习习惯,做到知识体系的融会贯通,最终培养自我发展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冯斌,柴蓉霞,杨满芝.基于大类招生的机械工程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8,01,4:71-73.

[2]冯杰梅.高校实施大类招生模式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研究[J].北京教育,2019,06,6:29-32.

[3]张锦,蔡美玲,窦亚玲,刘宏,毛新军.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三阶段迭代式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8,40(S1):118-123.

[4]张锦,刘宏.以项目为核心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9,08,8:76-80.

[5]阮梦黎.新工科背景下软件工程专业新模式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11,325:107-110.

[6]肖辉辉,段艳明.深度校企合作环境下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J].轻工科技,2020,36(4):178-180.

作者:赵妍 苏玉召 单位: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