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校企合作在软件工程教育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最为重要的目标在于为社会输送优质的可用之才。软件工程专业自身的特殊性,要求员工具备较强的实践性,这对学校在培养软件工程人才时开展实践教学活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突出了校企合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文章分析校企合作在软件工程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深入探讨软件工程教学活动中应如何开展校企合作活动,以持续提升软件工程人才的专业实践技能。
关键词:校企合作;软件工程;教育;作用
信息技术的持续发展对居民生活方式以及企业生产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信息产业未来的持续稳健发展,需要以优质的软件工程人才为基础。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中,校企合作的深入应用对于提升软件工程实践能力,推动其创新意识培养意义重大。
1校企合作概述
1.1校企合作内涵
校企合作,主要是专业型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与企业间所构建的新型合作方式。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社会环境下,包括大中专院校等在内的职业教育院校出于自身未来发展需求,以提升自身的教学质量与效率,从而与企事业单位所形成的新型教育合作方式,从而帮助企业更有针对性的培养可用人才,更关注人才培养的实效性与实用性。校企合作,作为新型的双赢合作模式,更关注培养质量,更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相结合,更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的充分发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真正做到了人才培养应经济社会所需,力争于经济市场相接轨,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从而为教育领域注入新的活力。
1.2校企合作主要模式
校企合作,主要有如下几种合作模式:
1.2.1学校引进企业模式学校将合作企业引入到校园中,企业在校园内建设与合作企业相同的生产线,从而能够更为高效地推广“理论学习”与“顶岗实训”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该种教学模式有助于解决合作企业空间缺少的问题,并可解决学校实习设备短缺问题,达到企业与学校资源共享的发表目标,实现产学研共赢的目的。
1.2.2工学交替模式当前工学交替应用模式,主要包括工读轮换制与全日劳动、工余上课制等两种方式。前者主要是将同年级同专业的学生细分为两部分,部分在学校上课、而剩余的部分则被安排到企业接受培训或就业,不同的学期进行轮换。而后者主要是所有的学生全部被安排在企业全日工作,而利用上班以外的时间接受知识培训,通过沟通交流讨论的方式达到理论教学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课堂上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应用于老师实践环节中,达到技能提升的目的。
1.2.3校企互动式模式校企互动模式,主要是指合作企业提供实习所需的基地、设备、原材料等资源,并积极地参与到学校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同时还安排专业的员工或管理人员参与到学校的日常教学活动中,以达到互动的目的。合作企业将优秀管理人员以及专业技术员工安排到学校讲课,推动校企开展互聘活动,以持续提升企业员工素质以及学生专业知识水平。在校企互动过程中,学生能够持续提升自身技能水平,还能够为企业培养更多可用之才,并解决学校实训材料经费紧缺问题,达到创收育人的目的。
1.3订单式合作模式
订单式合作模式,意味着学生在入学时就拥有工作岗位,毕业的时候就意味着就业,从而达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实习与就业联体的发展目标。学生,有着双重身份,兼顾着学校所选拔的学生以及企业所录用的员工双重身份。订单式合作模式所进行的教学活动,通常由学校以及合作的企业共同完成,培训以及考核工作紧密结合企业发展需求,所设置的学科更贴近于合作企业所需的专业岗位,这意味着企业将在校企合作中扮演着更为关键的培训角色。订单式合作模式,通常是按照企业需求所开展的技能培训,当接受培训并通过企业考核后,便可上岗就业。订单式合作模式,针对性刚强,并体现出技能培训的灵活性,所培养的学生有着更强的适应性、更高的就业率。而订单式合作模式劣势在于,学校专业设置及教学计划制定较为被动,需要严格依据合作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专业学生规模以及教学计划进度,丧失了教学主动权,通常被应用于中专层次的校企合作中。
2校企合作在软件工程教育中的重要性
推进校企合作机制,在当前软件工程教学工作中有如下多方面的重要意义:
2.1迎合教育大背景的基本要求
进入新世纪后,教育部提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目的在于培养更多具备较强创新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质量工程类技术专业人才,推动我国工程教育强国计划发展。同时,根据《华盛顿协议》的要求,软件工程专业学生的培养必须严格依据软件工程人才的国际标准进行,以确保软件工程人才实现国际接轨发展目标。此外,国家提出,普通本科院校将走应用技术型高校发展道路,重点在于推进产教融合,制定中国特色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道路。上述的教育改革措施的制定,都提出了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中必须融入校企合作发展策略。
2.2匹配软件工程学科发展特性要求
随着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及企业生产中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软件工程学科也在当前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在教育战略体系中提升到全新的高度。同时,软件工程作为工程类学科,综合了计算机科学、数学、管理学、经济学、工程学、社会学等多种学科,软件工程所提供的软件开发服务等解决问题所需要的知识不需要计算机技术专业知识,还需要数学、经济学等与软件工程有交叉的学科知识,属于综合性的学科。软件工程被应用于当前经济生产生活中的各个领域,软件工程所需的知识、所掌握的技能范围以及应用的范畴,均是其他工程类学科所难以相比的。因而,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环节中,单纯地依靠地方高校的教育资源是难以完成的,校企合作将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突出了软件工程教学中应用校企合作的重要意义。
2.3适应经济社会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需求
在当前经济市场发展中,软件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业也是国家实现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对软件工程专业性人才提出了较大的需求量。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当前软件工程人才需求量每年仍维持在40万人的高位水平上。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内容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大量的软件工程人才难以找到适合的工作,同时软件企业却难以找到合适的软件工程人才,造成当前软件行业存在就业难、招人难突出问题。如何解决当前的人才培养问题,达到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与软件企业人才需求无缝连接,校企合作成为当前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必经之路。
2.4满足地方高校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发展需求
当前国内大多数地方院校所处的位置并非国内经济发达城市,再加上所处的区域高校不多,软件企业较少,严重缺乏关于软件人才培养的校际交流、校企交流活动。再加上地方高校对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信息未准确获取,难以及时有效地跟进软件工程产业的最新技术需求,最新应用领域发展需求,软件工程人才培养各种信息相对比赛,高校办学理念相对滞后,师资团队力量不强、办学软硬件条件较差,难以提供良好的办学条件。同时,地方高校绝大部分均是师范院校转型而来,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中缺乏应有的教学经验,尤其是对软件工程新技术、新应用领域的了解不够深入。作为地方高校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中,应积极通过校企合作渠道解决当前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
3当前软件工程校企合作发展的瓶颈
校企合作,在当前院校教学开展中得以深入发展。然而,当前软件工程应用校企合作方法仍然存在如下方面发展瓶颈:
3.1管理体系及政策法规不完善
校企合作的高效推进,离不开完善的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双方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假如缺乏积极有效的管理保障制度,就会造成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同利益方缺少系统高效的管理,难以确保校企合作平稳开展,取得预期的合作效果。同时,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会涉及到不同利益的独立管理机构间的合作,主要包括政府管理机构、教育管理单位以及企事业单位等等,这要求不断完善校企合作管理体系与管理规章制度,以推动校企合作更为平稳开展。
3.2信息沟通不畅快、缺少应用平台
当前,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之间、产学研之间缺失必要的合作信息沟通渠道,这造成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环节中难以深入地了解社会地方、企事业单位对软件工程人才的真正需求,同样不清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该重点培养哪些软件工程人才应该掌握哪些必要的技能与素质。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缺少信息沟通交流渠道,造成学校未深入与地方企事业高效合作,也尚未建立起以社会需求为人才培养导向、立足地方经济发展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同时,在当前高校软件工程学科课程设置中,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等突出问题,理论课的教学时间相对较多,而实践类教学课程所占的教学时间比例仍然较低。此外,软件工程当前的学科课程设置仍然滞后于软件工程产业的发展需求,高校所设置的实践课程难以取得理想的实践效果,难以培养学生的与时俱进创新意识。
3.3校企合作动力不足、活力不够
在当前大多数高校设置软件工程学科时,均会考虑推进校企合作教学策略,然而实际推进过程中存在形式化问题,校企合作动力不足、活力不够。当前高校与地方政府或企事业在推进校企合作时尚未建立起共建共赢、互赢互惠的合作模式,造成校企合作各利益方参与的积极性不够,缺乏应有的合作动力与合作积极性。对于高校而言,软件工程老师日常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教研活动并未紧密结合地方经济或者企事业产业发展的真正需求,更多以自身兴趣爱好为主要出发点,造成科研成果脱离于经济市场实际需求。同时,当前高校的学术评价机制更多以学术水平为衡量标准,不重视科研成果的应用与转化考核,必然会造成高校老师面向市场经济的科研动力不足。对于企事业而言,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经济市场中,尽管企事业对高校的科研成果提出了一定的需求,然而企事业单位更关注短期的经济利益,却忽视了对新技术、新产品引入的重要性,科技需求的动力不足。更为重要的是,部分企事业出于生产秩序及生产进度的考虑,不太愿意接受过多的大学实习生,制约了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
3.4利益分配存在不均现象
当前软件工程校企合作中不同的参与方来自于不同的利益方,包括学校、企事业单位以及政府机关单位等等,对校企合作过程中的利益分配目标值会有所差异,这对软件工程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比如,高校科研成果转让的价格问题、校企合作中研发实体共建的投资比例分配问题,以及校企合作中经济利益分配问题、校企合作所形成的科研成果归属权问题以及所形成的知识产权问题等等,这类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软件工程校企合作中缺乏积极有效的共享机制以及风险管理体系,制约了软件工程校企合作机制的进一步前进。
4软件工程应用校企合作教学方法未来发展策略
4.1打造四层递进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在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中应用校企合作,应紧密依据开放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遵循“突出工程化教育、突显应用型专业”的办学理念,设计科学合理的软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为校企合作服务。
4.1.1课程设计科学的课程设计是保证软件工程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也是推进校企合作的基础保障。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校企合作工作,学校在设计软件工程课程时,应该结合课程教学内容设置综合实践项目,包括Web开发基础、Java程序设计、以及.net程序设计等实践性相对较强的课程。实践性课程周期通常设置为1至4周,主要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真实模拟软件企业在项目开发过程中所安排的相关岗位,通过仿真的方式开发软件项目,完成岗位体验,以达到培养学生软件工程应用能力的目的,从而帮助学生更熟悉软件开发项目流程与标准,培养优秀的软件工程开发习惯。
4.1.2课程实验课程实验,主要为结合软件工程知识点而开展的单项软件实验项目,包括设计性实验、验证类实验以及综合性实验,比如数据库创建与修改、类与对象创建与修改等等操作。通常,学生可在课程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在软件工程教学中开展课程实验活动,有助于学生掌握1到2门的软件工程开发工具语言,深入地了解软件工程内所应用的基本算法与字段知识等,从而培养学生的软件开发技能。
4.1.3综合实践结合软件工程学生的知识与实际技能水平所开展综合性软件工程实践性项目,主要包括实习与毕业设计、职业资格认证、顶岗实习以及社会应用实践等等。通常,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综合实践周期为六个月。在综合实践环节通常采取双导师制,也就是学校与企业均安排指导老师,学校老师承担学生实习与毕业设计以及项目文档规范等方面的指导与审核工作,而企业导师则承担为学生提供软件工程实践机会、软件工程项目以及软件技术层面的指导工作。学生在企业实际工作环境中完成软件项目的开发实习工作并完成学校所要求的毕业论文设计,在学校老师以及企业软件技术导师的辅导下,在软件工程需求分析、分析设计、软件开发、测试以及实施等全过程中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与知识,从而积累自身的实践经验。
4.1.4企业实训企业实训,是软件工程校企合作中最为核心的内容。在培养软件工程专业人才时,应该结合软件产业的发展需求以及软件工程课程实际情况开设企业实训中心,并努力引进企业实际的软件工程项目。比如,合肥作为新兴的软件开发城市,产生了诸多新兴的软件企业,软件开发的项目大范围存在。安徽大学为了更好地培养软件工程人才,与合肥区域内的知名软件企业合作,在学校内引进软件项目,主要包括安卓开发、IOS应用开发以及其他应用系统开发项目。结合学校软件工程办学的实际情况,将企业实训的周期设为8周,并引入合作企业的软件工程开发专家。软件工程学生在知名软件企业技术专家的指导下,通过企业真实项目的实训,能够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软件工程系统设计与分析水平、软件开发实践专业技能以及软件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同时,在企业实训过程中,学生所掌握的软件专业技能满足当前软件产业对人才技能的需求,解决过去软件工程人才培养中所存在的问题,真正做到产学研结合。
4.2构建科学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
在教育质量提升环节中,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是重要的组成内容,构建科学合理的校企合作评价体系是推动软件工程校企合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力量,主要包括老师教学质量评价以及学生学习质量评价两方面的内容:
4.2.1老师评价在校企合作开展中,老师除了需担负起教学任务外,还需要担负起教学质量评价的任务。由于同行老师在软件工程教学过程中对教学要求及性质有深入的了解,对软件工程课程重难点部分有清晰地认识,清楚地了解老师在软件工程教学中所能够取得的预期质量,从而为教学活动提出有效的教学评价。因而,在校企合作中每学期应安排老师互相听课,开展评课活动,老师每学期所听的课程数不应该少于4节并应做深入地教学评价。在听评课环节中,老师可以向同行们指出教学中所存在的待改善点,从而持续提升校企合作中软件工程教学整体水平。
4.2.2学生评价校企合作中软件工程的实际教学质量,学生应有着最大的发言权,学生评价结果是软件工程教学质量的重要评价依据。因而在校企合作软件工程教学质量评价中,应积极发挥学生评课的重要作用,督促老师深入开展教学创新与优化改善,持续提升软件工程教学质量。比如,在每学期的期中及期末时间段,应安排学生对软件工程课程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并由学生提出教学课程待改善之处以及所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任课老师的各方面素质进行全面地分析评估。待学生进行教学评估后,由教学管理人员进行统计分析,指出软件工程校企合作活动中未来所应该改善的工作方向,以推动校企合作活动的更高效开展。在学生教学评价工作领域,老师应该注重对评价结果的统计分析工作,切实提升其评价效果。
5结语
现代化教育事业提出,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在于满足社会发展及企业生产对人才技能发展的需求,这也突出了校企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软件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型学科,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技能的培养提出了较大的要求,校企合作在培养软件工程人才的各方面实践技能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而,软件工程教学工作未来应该从构建合理的工程实践教学以及以及可行的教学考核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在软件工程项目实践的积极性与热情,切实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与综合水平,真正达到校企合作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柳婵娟,邹海林.基于校企合作的应用型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1(24):9-12.
[2]张晓晶,张淑丽,刘胜辉.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2+1+1”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3(3):56-58.
[3]徐洪智,覃遵跃.校企合作共建软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6):128-130+160.
[4]覃遵跃,王晓波,郭鑫,陈园琼.基于校企合作的软件工程专业综合改革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18):27-29+49.
[5]王文发,武忠远,许淳.地方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延安大学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16(2):114-119.
[6]阳小兰,钱程,朱福喜.基于校企合作的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实施[J].软件导刊,2015(7):212-214.
作者:马嘉鹏 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