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软件技术专业群核心课程体系建设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为了适应高等职业教育改革需要,本文分析了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技术专业群课程建设现状,从工作岗位、职业资格证书、技能大赛三个方面的能力要求入手,提出基于“课岗证赛”融合机制下的核心课程体系构建方案,以期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的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课岗证赛软件技术专业群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一、软件技术专业群课程建设的现状分析
高职软件技术专业群主要包括软件技术、移动互联应用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该专业群突出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强调综合素质,以期能培养出符合软件开发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软件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目前该专业群的核心课程体系存在与实际工作需求严重脱节的现象,课程设计质量较低,主要表现如下。
1.照搬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
本科专业的课程设计更偏向于理论和逻辑性,而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抽象思维差的特点,照搬这套课程体系将使得高职学生很难适应,从而无法让学生获得成就感,教学质量始终上不来。
2.各自为政,课程设置太杂
课程设置上没有主线,出现一门新技术就开设一门对应课程,这样使得课程之间的关联性很小,学生学习的跳跃性太大,且核心课程设置过多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学生无所适从。
3.职业技能培养不足
大部分专业课程意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采用基于项目的任务式教学方法。但是在项目内容的选定以及教学过程的实施上比较随意,没有严格按照真实项目的工作流程和能力要求去设计课程内容,更大程度是停留在教学形式上的模仿,并没有真正领会任务式教学的精髓。实践环节没有做到位,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不足。
二、“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软件技术专业群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内涵
所谓“课岗证赛”融合,是指为了开发课程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将软件技术专业群核心课程与工作岗位对接、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与技能大赛融合,将工作岗位中所要求的能力进行拆解,并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重新整理、规划,设计具体的知识点并融入到课程教学内容中,实现课程与岗位的对接。同时也需要注重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行业资格证书所要求的考试点按照由浅入深地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增强学生学习课程的成就感和积极性,实现课程与职业资格证书融通。技能大赛作为目前高职教育的风向标,是衡量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将技能竞赛关键知识点融入课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思维,实现课程与技能大赛的融合。
三、“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软件技术专业群核心课程体系建设实践
1.以职业岗位对应的能力要求作为课程体系开发的基础
人才培养一定得与市场需求相接轨,这是课程设计的关键出发点。为了弄清楚企业对岗位的能力要求,笔者通过对IT企业的走访,以及对历年毕业生的跟踪调研,首先确定了软件技术专业群对应的核心工作岗位,主要包括前端设计、javaweb开发、移动应用开发以及嵌入式开发等就业岗位。针对就业岗位设置专业课程,以岗定课,再以企业应用为背景,以软件开发市场需求为导向,分析岗位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笔者按照成果导向教育理论,从典型工作任务中提取学生应具备的能力,从知识、方法、社会三个方面进行描述。在确定课程设置以及课程培养目标以后,以企业应用为背景,以软件开发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的对应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为出发点选取课程内容。
2.以职业资格证书对应的能力要求作为课程体系开发的基础
职业资格证书为从业者从事某一职业所具备的知识和能力的证明,它广泛被行业认可。因此将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融合,能有效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目前软件技术专业群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有(中级、高级)软件程序开发工程师、嵌入式开发工程师、数据库开发工程师以及网页设计师等。这些证书的考试知识点分别对应java程序设计、arm开发体系结构、sqlserver数据库等核心课程。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将职业资格证书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拆解,按照难易程度与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对接,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程教学目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为学生的就业增加了砝码。
3.以职业技能大赛对应的能力要求作为课程体系开发的基础
职业技能大赛依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按照实际工作过程、环境来开发竞赛标准,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竞争力。软件技术专业群各个专业都有对应的职业技能大赛赛项,主要包括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软件测试以及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赛项等。在充分分析各项赛事的竞赛标准和竞赛环境后,针对性地开发专业课程体系,使得课程内容和教学环境能完全覆盖对应的技能竞赛考试标准。以赛促学,实现企业工作内容和课程教学的无缝衔接。
四、“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及改革的主要问题
1.课程内容选取很关键
“课岗证赛”融合下的课程体系建设,最终落脚点还是课程的建设。如何将工作岗位、职业资格证书以及技能竞赛中的内容进行提取、加工,以高职学生容易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是课程体系建设的重点、难点。在进行知识整合时,一定要注意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学生为中心循序渐进引入知识点,既让学生理解了知识技能,又激发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兴趣。这要求教师对工作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资格证书考试点以及技能竞赛标准分析得很透彻,才能有的放矢的设计相关的情境教学。
2.师资队伍建设是重点
教师是实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因素,在课程教学中起到主导地位。“课岗证赛”融合机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对教师的业务能力要求更高,需要教师能明晰企业岗位需求,同时又要知晓职业资格证书和技能大赛对应的考试知识点。而目前大部分专任教师都是从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后直接进入学校任教,缺乏实际企业工作经验。针对这种情况,需要让教师走出去,进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与企业的实际项目开发,不断完善知识结构,同时从企业里面请进一批业务能力精湛、熟悉高职教育的能工巧匠。打造一批师德高尚、技术扎实、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可保证课程体系建设的稳步推进。
3.实训条件建设是基石
实施“课岗证赛”融合机制下的课程体系建设,必须要有对应的实训条件做保障。软件技术专业群对应的核心岗位,其工作环境建设相对容易,主要以配置高性能电脑和服务器主机为主。而职业技能竞赛的实训准备就相对较复杂,需要按照企业标准建设整套的竞赛环境和硬件设备。除了学校的专项资金投入以外,还可以将实训场所搬到企业办公室,建立一批校外实训基地,以解决实训设备不足的问题。
4.积极构建“班级-专业-学院”三级竞赛体系
职业技能竞赛应该深入到课堂,全员参与,全员受益,让学生在竞赛中学到实际专业技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营造良好的竞赛氛围。为此,笔者构建了“班级——专业——学院”三级竞赛体系,完善了相应的竞赛制度。每学期上完对应的专业核心课程后,组织全部学生进行技能竞赛的测试,以此作为课程成绩的评价依据之一。同时推荐优胜者参加整个专业的技能竞赛选拔,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整个学院的选拔。将技能竞赛作为一种常规的人才培养模式,“以赛促学、以学促赛”。
五、教学实施方法的改革
要做到“课岗证赛”的深度融合,在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就必须要有所创新。笔者在长期的实践教学中总结了如下教学方法,即“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学做合一”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对工作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办法,在工作任务的驱动下一步步地完成实训内容,其中针对问题的分解、讨论要贯穿整个课程教学中,通过“探究性”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充分理解课程教学内容背景下,使用信息化技术展示关键知识点,如使用动画、屏幕录像及多媒体交互技术等。从不同角度、全方位的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痛点问题。
六、小结
在“课岗证赛”融合机制的指导下,笔者在软件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体系建设上取得了较明显的成果。通过紧跟行业企业需求,优化了课程设置,使得课程体系更贴近市场需求,毕业生的专业对口率稳步提升。整个软件技术专业群近三年来职业资格证书通过率达到了93%。在技能竞赛方面也硕果累累,获得了2015年移动互联网应用软件开发赛项全国一等奖、2016年虚拟现实(VR)设计与制作和嵌入式应用开发赛项广东省一等奖。这一系列的标志性成果的取得,说明该项改革是可行的、成功的,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希望本项研究能为高职教育的课程建设创新提供一些帮助和启示。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2]郭颖.“课、岗、证、赛”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职业教育研究,2014(6).
[3]冯燕.职业教育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初探[J].现代职业教育,2017(34).
作者:江岸 单位: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