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软件技术专业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研究

一、认知学徒制理论

认知学徒制是一种教学模式或学习环境,由美国认知心理学家柯林斯和布朗等人于1989年提出。认知学徒制将传统学徒制的示范、指导、脚手架支撑等进一步发展延伸,克服了传统学徒制中专家思维不可视和学校教育中知识教学脱离实践场景的缺点,从而将学徒制的优点与学校教育结合起来,使学习者浸润在专家实践的真实环境中,培养学习者的创新思维、解决问题和处理复杂任务的能力[1]。认知学徒制属于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并不只是传授理论知识,而是致力于引导学生关注专家在获取知识或应用知识解决复杂任务或问题时使用的推理过程与认知/元认知策略,注重学习者的反思和对学习内容的清晰表达,采用社会性教学组织形式,注重学习者之间的互动、协作和学习者内部动机的激发,培养学习者的“适应性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

二、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软件技术专业的建设

现代学徒制以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为宗旨,以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与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以学徒(学生)的技术技能培养为核心,以校企深度合作和双导师联合传授知识技能为支持,建立健全分段育人、多方参与的教学管理制度,构建校企双主体育人培养模式。学徒(学生)在学校期间主要实行班级管理,辅之以小组管理,而在企业期间主要实行小组管理,辅之以班级管理。

(一)教学模式

为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战略,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304研究所密切合作,创新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深度产教融合。在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共同实施精英培育工程建设、拟定人才培养制度和标准、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探索,形成了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特色专业,实现了产教深度融合,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为学院其他专业建设及省内外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提供了借鉴。

(二)教学实践

认知学徒式模式包括四个基本构成要素:内容、方法、序列和社会性。这四个基本构成要素有机组合,可为创设有效支持认知学徒制的学习环境提供有价值的思维框架。内容包括学科领域知识、启发式策略、控制策略、学习策略(软件开发基础知识、各种开发工具);方法包括建模、指导、搭建脚手架、拆除脚手架、清晰表达、反思、探究(软件开发过程中由师傅带徒弟完成软件开发实践);序列包括知识技能的复杂性递增、多样性递增、全局技能先于局部技能的策略(软件开发模块、软件系统、云平台等复杂性递增);社会性包括情景学习、社会性交互、专家实践文化、内部动机激发、合作和竞争(软件开发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大师工作室、中国航天科工集团304研究所河北软件研发与交付中心)[2]。在软件技术专业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与企业软件开发师傅通过将四个基本构成要素有效组合在一起,采用情景学习、社会性交互、合作和竞争等方式,引入企业真实开发项目,通过建模、指导、脚手架的搭建和拆除、清晰表达、反思、探究等方法,将软件开发学习与实践中的学科领域知识、启发式策略、控制策略、学习策略等融入软件开发的全过程中。

三、现代学徒制模式下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软件开发技术更新速度很快。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通过两年的校内现代学徒制学习和一年的企业顶岗实践,要在掌握相应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具有创新精神,能够迅速接受和掌握新技术。通过建立系统的生涯规划教育体系,帮助学徒(学生)实现学业规划、职业规划以及人生规划,引导学徒(学生)正确认知自我、认知专业特性,培养职业兴趣,关注社会,理智地寻找自己的学业旨向,实现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真正成为软件开发企业用当上、留得住的软件开发专业人才。基于诺丁斯提出的幸福教育观,幸福教育最主要的是要将幸福作为教育的核心目的,学生应从私人生活领域、公共生活领域和职业生活领域寻求幸福[2]。

(一)个人生活领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个人生活领域,通过感恩教育、关怀教育,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和关心。让学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教师与师傅,感恩实习、顶岗企业;让学生不仅要关心知识学习,还要学会关心自己,关爱亲朋好友,关心团队中的每位成员,关心陌生人,关心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通过这种教育,使学生无论遇到怎样的竞争和困难,都始终能够笑对生活。

(二)公共生活领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公共生活领域,主要培养学生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鼓励学生参加软件开发社团、模拟联合国社团、大学生志愿者社团等,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社会能力(适应能力、表达与应变能力、社交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方法能力等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3]。

(三)职业生活领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在职业生活领域,包括建模、指导、脚手架的搭建和拆除(师傅带徒弟)、清晰表达、反思、探究等方法,将实践中的学科领域知识、启发式策略、控制策略、学习策略等融入软件开发的全过程。

1.个性化学习

通过采用职教云等现代职教平台、翻转课堂等泛在学习方式,提高学徒(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个性化、碎片化学习,提升学习效果。

2.情景学习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协调多方资源,采取多种措施,为学生准备了三种学习、工作环境,以提高学生的实际代码编写能力。首先,在校内建设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组织学生参与项目化模块学习、开发实践。然后,进入软件开发大师工作室,熟悉真实而具体的学徒环境。工作室会结合学院《师导课制度管理暂行办法》引入企业真实开发项目,师傅(教师)带领学徒(学生)参与需求分析、外部设计、内部设计、代码编写、单元测试、整体测试等整个项目开发流程,进入真实的软件开发场景开展岗位技能训练。最后,校企共同组织考核,考核合格后进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304研究所河北软件研发与交付中心参与企业实际开发项目,并按照绩效考核结果给学徒(学生)支付报酬。学徒(学生)在三种学习、工作环境中以工学交替的形式进行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实现从学徒向软件开发程序员职业人的转变。

3.“师傅”示范

软件开发工程师傅首先就软件开发模块如何开发进行榜样设计,边进行软件开发实践边教学,加深学徒(学生)对软件开发过程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让学徒(学生)按照师傅的“榜样”进行项目开发实践,师傅适时对学徒(学生)进行指导,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学徒(学生)的工匠精神。

4.软件开发实践共同体活动

基于精英培育的软件开发/技能大赛共同体,结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及特点,利用校企合作、技能大赛等平台,软件工程系积极引进校内外真实项目,拓展学生实践锻炼渠道,选拔学有余力的学生参与更多真实项目的开发,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实践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基于认知学徒制理论,在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情境下,职业生涯教育从新生入校开始实施,分阶段、有步骤地贯穿整个高职教育的全过程,注重教育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中的自我价值,把工作当成学习和生活的一部分,逐步累积对工作与生活的认识,形成积极的、正确的人生观和稳定的价值观,实现幸福的人生目标[4]。

作者:李战军 许焕新 来继敏 单位: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软件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