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1“校企共融、课程嵌入”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基础

人才培养的模式改革,是专业教学改革的基础[2],笔者根据本校软件专业的特点及社会需求,依托行业、企业,根据职业岗位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深化企业行业标准和岗位标准,加强与江苏微软技术中心、苏州天平先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等校企合作的力度,进行以“能力培养”和“利益共赢”为本位,以“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为原则,签订“校企共融、课程嵌入”的订单培养合作协议书。在充分听取行业、企业组成的“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关于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与企业共同制定以培养具有移动应用创意设计与应用程序开发双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案,切实实现校企双方人才共育、质量共抓、就业共管。

1.1订单式培养,校企共赢

学校实行“订单式培养”,就需要和企业合作,通过校企合作的平台,实现校企共赢。实行这一制度,这就要求转变传统教育观念,从“学校教育模式”到“校企教育模式”的培养观念转变。学生从入学起,学校和企业共同将就业作为课程项目进行规划组织,其中包括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社会需求人才变化走势、定位学生学习目标、实施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导向、同时对用人单位进行积极跟踪调查和实时反馈等,最终实现互动性的产学合作,以培养合适的企业人才而设计教学内容。

1.2工学结合,提高人才质量

工学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强化职业技能,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使学生一毕业就能适应岗位要求,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提高企业对专业人才的满意度,软件专业实行工学交替式教学。学生通过在校学习,培养其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核心技能以及基本职业素质;工学交替期间学生到对应的企业实践,通过在企业学习了解企业文化与企业岗位的具体要求,通过企业师傅的指导与教授,锻炼和提高职业技能。并针对企业实际经营环境及岗位特点,开发“校企共融”课程体系,进行课程内容有机整合,将学生培养为“诚信好、沟通佳、经营活、创业成”的,具有高技能专门人才。

2“校企共融、嵌入课程”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实践

为了开发和实践“校企共融、嵌入课程”的人才模式培养方案,学校开展了“企业流程引导、全真项目嵌入、四层阶梯”的教学设计流程,并完成教学项目,实行模拟和全真实例型教学方法,从而达到学生的“零适应期”。

2.1学生职业能力初识认知阶段

在学生职业能力的初识认知阶段,主要是软件项目引导过程,可以通过学习基础知识课程与职业能力初识知识实践相结合,可以体现出我们教学活动的多元化。认知教学主要集中在第一和第二学期,教师采用“项目引导”方法进行教学。第一,软件招标。学生需加入软件项目招标组,成为项目组成员,参与合作企业(江苏微软技术中心、苏州天平先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软件开发项目招标活动,其中包括阅读和理解标书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掌握标书内容及聆听标书的技术答辩,让学生理解和现场体验软件项目招标流程。第二,进行软件项目需求分析。学生通过企业软件工程师的任务,去理解和掌握项目的实际需求,去查资料和理解项目任务。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训练,学生可以根据所了解的软件技术人员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及个人兴趣,从而选择第二阶段所需要学习的专业核心课程,以此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能力。

2.2学生职业能力形成阶段

在学生职业能力形成阶段,主要是软件工程项目案例教学过程,教师通过工作分析和学生个人兴趣取向的结合,确定学生工作方向:软件UI设计、软件编程、技术支持和软件销售等,最终来对学生进行这几大方向进行定向培养,以此来体现培养软件岗位能力的多元化。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集中在第三和四学期。通过真实软件项目的实施,每个学生可以从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明确个人的能力和目标,补充自己应该需要掌握的软件知识和技能,同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工作过程中,也锻炼了个人的沟通能力和交际能力。按照“学实例项目、教实例项目、做项目模块、以做为主导”的教学方针实施软件项目,实施企业岗位能力的培养训练,培养学生软件任务分析、编程、测试、系统环境部署、软件产品销售等岗位能力,项目教学场地主要在企业实训基地。教师根据软件项目成果、课程考核成绩以及学生互评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测评。运用这一教学方法,来培养符合软件工程类的学生。

2.3学生职业能力提高阶段

学生职业能力提高阶段,主要是软件工程项目模拟实施过程,软件项目正式进行实施开发,软件实施人员需要具备优秀的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经营管理方面深厚的知识底蕴、对产品的深入了解和耐心。而且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单一的力量是薄弱的,体现出软件实施人员综合职业能力的多元化。这一阶段的教学主要集中在第五学期,正真的校外实习已经开始,学生已经全部到合作企业,在企业软件工程师的指导下,以“教实例规范、学实例规范、开发软件项目”为主线、全真模拟项目整个开发流程,以“做”为主的实施原则,组织学生按照企业软件开发规范和标准,对职业能力形成阶段所开发的项目,按照合作企业最新的软件技术架构重新进行工作分析,完成软件分析、编写代码和软件产品测试;软件产品测试成功后,进行实施和后期维护分析,为客户提供技术支持等服务,并且实际参与项目的推广和销售工作。教师根据项目每个阶段的成果验收、客户的评价及学生间互评成绩,对实习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2.4学生职业岗位训练阶段

学生职业岗位训练阶段,主要是工作项目具体实施过程,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学生通过到校企合作企业参加不同岗位的顶岗实习工作,培养学生的多元化岗位能力。学生在合作企业进行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工作,由合作企业工程师组织其参与公司的具体软件项目开发,其目的是提升这一阶段学生的职业岗位任职能力,使其成为高素质、技能型和敬业的软件技术人才。

3“校企共融、课程嵌入”的人才培养模式运行成果

构建“校企共融、课程嵌入”的人才模式培养体系,完善和更新软件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法。与传统的软件专业的学科型课程体系对比,改进性的教学以实用化的技能课程为主,培养软件技术人才的工程能力为目的,更加体现出学科专业的知识性、技能型和实用性。同时,合作企业的工程师以企业真实项目来介入学科课程培养体系,完全依照企业的软件工作流程来组织和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的时间和技术的延续性上,为了保障教学能更适应技术同步发展,软件专业的核心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变化均由专业教师和合作企业共同研究定制,采用合作企业软件项目平台的嵌入式教学方法,这一可以长期保证软件专业课程体系的稳定性和时效性。最终形成能力价值链,培养学生具备移动应用交互设计与程序开发、商务理念和创新思维相融合的新型双技能人才,同时优秀学生可直接参加相关认证考试,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笔者在开始实施这一理论教学改革时,选取了两个平行班级进行数据分析,一个班级实施传统的教育,另外一个班级进行“校企共融、课程嵌入”的教学方法,分别对学习兴趣、软件应用综合成绩、毕业专业对口就业率和就业单位评价反馈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从图中可以看出,实施这一教学改革模式有了显著提高。总之,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高职的理论和实践的教学环境中,同时充分了解和分析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需求,精准定位专业人才所应具备的职业能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培养体系,始终秉持着“校企共融、课程嵌入”的理念,力争培养出更适合时展需要的人才。笔者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毕业生苏州、上海、无锡等当地软件企业,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

作者:刘孝赵 吴振磊 单位: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与信息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