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软件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软件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软件技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探究

摘要:为了提高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需求,实现毕业生成功就业,深入研究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分析专业特点,提出基于工作室形式的现代学徒制更适合于软件技术专业。首先介绍实施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其次,从师资队伍建设、质量评价体系、学校政策支持三方面讨论如何保障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顺利运行。

关键词:软件技术;现代学徒制;工作室

1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软件业是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中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也是创新度最高的行业。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中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4.09万家,行业从业人员526万,中国百强企业人才相对聚集,从业人员数量79万,占全行业的15%。各项数据显示了当前社会对软件专业毕业生的需求量,但实际情况并不理想,软件专业办学规模开始缩减、毕业生就业对口率低。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偏低、综合素养有待提高、专业基础知识有待加强。高职院校作为软件产业人才输出的主力军,需要及时了解区域产业、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情况及实际适应性,有针对性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现代学徒制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学生(学徒)的培养为核心,以课程为纽带,以学校、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①。其既不同于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的学徒制模式,也不同于工业化大生产下的学校职业教育模式。近年来,现代学徒制颇受到欧洲等地一些老牌制造业国家重视,大多欧洲国家都建立了或正在探索建立适合新时期的现代学徒制系统。其中,以德国的“双元制”和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影响较为深远。2014年8月25日,《教育部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提出“各地要选择适合开展现代学徒制培养的专业,引导职业院校与合作企业根据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和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共同研制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和教材、设计实施教学、组织考核评价、开展教学研究等”。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申报中,教育部共遴选出165家单位作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和行业试点牵头单位⑥。

3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基于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现代学徒制通过在实际工作环境下师傅与学生一对一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动手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满足岗位需求,实现学生的成功就业。软件技术专业培养的毕业生主要面向软件开发、WEB应用程序设计、软件测试、手机游戏开发等岗位。目前流行的“厂中校”现代学徒制形式并不适用于软件技术专业。分析就业岗位的特点,创建基于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更在软件技术专业付诸实施。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创建校企合作工作室。工作室安排在校内,学校提供场所和基础设施。工作室的运行由具备企业工作经历的专职教师负责。企业定期选派优秀的技术人员进校协助指导。工作室负责的项目既可以是由企业提供的真实案例,也可以是校内科研项目。

3.1成立校企合作专业工作室

通过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分析,创建与培养方向、就业岗位相对应的专业工作室。软件技术专业可以成立;“.NET工作室”负责网站建设、软件开发类工作;“移动开发工作室”负责Android、ios移动互联设备软件开发;“软件测试工作室”负责软件开发完成后的测试工作。

3.2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实施方式

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下,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将由课堂教学和工作室教学混合进行。具体的教学安排如图1所示。学生完成第一、二学年专业课程学习,掌握专业技能,具备项目开发能力后进入工作室。学生进入工作室是双向选择的,首先工作室会开展宣传工作,介绍工作室的基本情况,展示工作室完成的各项成果。学生根据各自的意向选择相应的工作室后,由工作室对学生进行考核。第5学期学生进工作室承担项目开发任务,同时完成毕业设计。第6学期学生可以选择继续待在工作室完成顶岗实习,也可以推荐进企业。

4工作室教学模式运行的保障措施

4.1师资队伍建设

为了保证专业工作室教学模式的顺利进行,建立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很重要。考虑到时间的安排,工作室的管理工作主要由校内具备项目开发经历的专职教师担任,企业提供技术能手协助指导。校内专职教师虽有过项目开发的经历,但不能紧跟市场实际需求的变动。可以通过送教师进企业的方式,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了解行业的最新动向。企业选派的指导人员开发经验丰富,但缺乏教育教学的经历,在知识传授方面存在一些缺陷。这就需要校内专职教师作为协调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参加校内教师教研活动,提高兼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4.2质量评价体系

工作室教学模式下,课堂教学不再是唯一的教学形式,对学生的评价方法需要同步做出调整,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创建多元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学生进工作室承担项目开发任务,任务完成的效果是评价的重要指标。同时,学生在任务进行中的工作态度、与项目组其他成员的合作意识等过程性因素也是评价的组成部分。工作室中,担任项目组负责人的校内专职教师会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打分,企业技术人员也会给出相应的评价结果,项目组成员之间互评。通过多方位、多角度的评价,旨在提高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及职业素养,为将来的成功就业打好基础。

4.3学校企业双方的政策支持

提高毕业生质量,实现毕业就业无缝衔接,是高职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国家、地方政府从不同层面给予政策、资金支持,鼓励企业与学校合作。学校从细节着手,将各项政策落入实处,对积极进企业挂职锻炼的专职教师给予奖励,进校进行技术指导的企业员工颁发聘任证书,提高企业人员的授课薪酬。同时,企业对于担任工作室指导教师的员工在年度考核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鼓励员工进校协助工作。

5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是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创建校企合作专业工作室是现代学徒制与软件技术专业相结合的产物。专业工作室建在校内,专职教师负责工作室的管理工作,企业开发人员协助指导。通过双向选择,学生进入工作室,参与项目开发。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熟悉企业工作流程,培养与项目成员的团队协作能力。计算机类专业是相通的,总结工作室教学模式在软件技术专业的应用经验,向计算机类其他专业推广。

参考文献:

[1]胡秀锦.“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3(11).

[2]庄彦.高职软件技术专业工作室制教学模式研究[J].科技教育,2014(1).

[3]王波.高职软件专业基于工作室的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1).

[4]胡光耀.2016中国软件专业人才发展报告[J].计算机教育,2016(7).

[5]赵聚雪,谢景明.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与行业人才需求适应性研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5(5).

作者:殷佳庭 单位: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网络工程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