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供给侧改革的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供给侧改革的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供给侧改革的高职软件技术人才培养

[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处于创新驱动发展时期,供给改革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高职教育的发展应当与经济转型发展相契合,率先完成有效的供给侧改革。从供给侧改革入手,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针对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给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提出“以真实项目为案例,以实际开发过程设计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供给侧改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最重要的职能之一,但通过研究和调研发现,目前高职院校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就业质量等方面存在不少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从而导致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效率和质量不高,同质化现象比较严重。而从供给侧入手推进结构性改革,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重大改革举措,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一项重要理论创新。与经济改革相似,高职教育也存在需求侧和供给侧改革任务。高职院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技术技能型人才与智力支持,同时也是社会供给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对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与增加,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改革发展带来了挑战与机遇。

一、高职教育的供给侧改革

高职教育是以技能培训和技术应用为代表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生产、服务和管理等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来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应用为主旨来构建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在教学计划中占比超过一半,“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用人单位、师生与劳动者、理论与实践的三个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高职教育发展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已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全过程。但目前我国的高职教育还处在发展与探索阶段,在办学理念、人才培养、经费投入、教育质量、校企合作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1)部分家长和学生都认为高职院校都是一些表现欠佳的学生,高考失利后无奈之下才选择高职院校,通常都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高职教育,感觉入读高职院校好像就低人一头,这些情况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带来了不良影响,学生自信心受到打击,高职院校的地位比较尴尬。(2)由于高技术人才的需求在逐步增加,有关部门开始加大对高职教育的重视力度,不少高职院校实行扩招政策,导致高职院校学生人数激增,入读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学校师资和硬件建设则没跟上相应的发展步伐,给高职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3)部分高职院校的设立只是随大流,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基本照搬本科院校模式,没有自身的办学特色,更多的是生搬硬套;设置的部分专业与行业产业发展实际相脱节,人才输出同质化倾向比较严重,不能较好地适应行业产业发展新需求,无法满足产业转型与发展对人才供给的质量要求。在经济新常态的发展时期,高职教育必须经过深入反思和科学论证,才能创新发展,才能使高职教育发展逐步与经济转型相符合,才能进一步发挥和提升高职教育的强大功能。要适应经济新常态,高职教育必须进行有效供给和创新驱动发展,要在学习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的基础上,促进学校与社会、企业、学校之间的合作,要以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优秀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高职教育的竞争力,促进高职教育发展的良好态势,从而不断推动高职教育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软件业是21世纪拥有最大产业规模和最具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是一个变化很快的行业,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大力普及,极大地推动了软件产业的发展,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大力推行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高职院校要保证课程设置与软件技术的发展同步,同时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要强调技能培养,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不断优化课程结构,形成科学的、合理的课程体系。高职教育应适应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供给侧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更加优质的人力资源。而高等职业院校开办的软件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其课程体系也在不断修改优化,但不少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仍然不能满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主要是由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造成的:(1)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设置过于广泛,追求大而全,众多的课程导致学生所学课程虽多,但所学深度不够,技能有待加强。(2)师资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不少高职院校是在中专院校的基础合并成立的,原有的师资队伍有待加强,而新引进的专任教师不少则缺乏大中型软件项目的研发经验,导致部分高职院校师生比严重失衡,有些高职院校一位教师每学期要上近三百课时,哪还有时间搞科研、做项目和参加培训进修来提升自我。(3)实践教学设备投入不足或设备比较落后,实践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过于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以书本知识的讲授为主,缺少实际项目的研发和讲解,导致实训效果较差,学生动手能力不强。针对上述情况,笔者就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下建议:1.调整软件技术专业设置,进一步贴合行业产业发展需求,以《普通高等学校高职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15版)》等纲领性文件为依据,实现软件技术专业大类对应软件产业,计算机和软件专业群对应信息技术行业,逐步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研发过程的三个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真正做到软件技术专业建设的内涵升级和有机重构。2.打造真正强大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因软件技术专业工程性特点突出,建议在引入师资时,不仅要考虑学历职称结构问题,也要注重IT行业经验。同时,因软件行业更新速度快,必须与国内外知名的IT公司或软件专业人才培养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有计划、有步骤地定期安排相关教师去上述企业或机构进行培训和进修,以提高教师真实项目的研发水平,及时知晓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特征。3.进一步重视实训教学,加大投入与产出力度。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提升动手能力、出成果和出特色的关键。应紧密联系企业推进“以真实项目为案例,以实际开发过程设计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模式,密切校企合作,积极引入企业的真实项目进学校、进课堂,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各种横向、纵向课题,与企业和项目实现无缝对接,切实有效地提升实践能力。借助完善的实训平台,鼓励学生参加相关比赛以赛促学,加大科研力度以研促教,协同合作企业深入开展科研项目的开发和技术创新工作,积极推进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不断提高教学团队的科研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4.针对软件技术专业课程实践性非常强的特征,建议以就业为导向,重视实践能力考核,所有专业课程全的考核全部采用机试或项目的形式来完成,考核内容分为项目源码、项目演示、项目答辩三个环节,各个环节分别占一定的比例,这样可以从多方面考查学生的编程能力和表达能力,让我们培养的学生做到既会说也会做,进一步增强就业竞争力。5.针对高职院校软件技术专业的特性,建议设立工作室,将综合实训基地打造成为校内的“创新工作室”,依托该平台,将企业的科研项目引入到校内,由指导教师带领优秀学生完成项目的研发工作。以此实现学校在学生培优、教师梯队打造和专业产学研实力提升等方面的诉求。工作室的整体环境设计可以参考企业开发工作室的环境元素,从功能上将工作室划分为两大区域:工作区和会议区。工作区为指导教师带领优秀学生进行日常项目开发的区域,环境的布局完全参考企业的工作环境,给师生营造一种工作的氛围。会议室则模拟企业的项目开发工作环境,用于项目开发的分析、设计和研讨等专题研讨活动。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工作室可以为一批优秀的学生提供真实的对质量、进度和资源都有严格要求的外部商用项目。学生通过这些真实项目的实战锻炼,能够培养自己的实际项目经验,做到毕业就有不少于半年乃至一年的实际工作经验,为他们以后应聘软件名企提供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工作室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基地,也是学校打造“精品教师”的摇篮,更是校内教师“传帮带”的示范点,有助于学校教师梯队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工作室为不仅为相关指导教师提供了一个科研创新的环境,同时还为教师提供科研创新的经费,为教师完成科研创新提供最实际的帮助。从学校的角度来看,工作室可以提升学校整体的科研创新实力和社会服务能力,更是学校对外交流的一个较好的窗口,能够帮助学校提升整体的社会影响力。综上所述,一个运行良好的工作室可以让多方受益。6.应大力支持软件技术专业学生创新创业。通过鼓励和引导学生创新创业,为广大软件工作者特别是青年软件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可以发现和培养一批优秀的软件人才,遴选和培养一批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优秀创新创业项目,投资和孵化一批优秀的创新型企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业态,推动软件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硕.浅析高职教育现状及发展方向[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10X):10-11.

[2]王臣昊.通信业高职信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供给侧改革”思维的探索[J].轻工科技,2016(8):144-145.

[3]林亚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下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4(4):46-48.

[4]张振宇.以制度供给侧改革引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J].教育探索,2016(10):40-43.

[5]王芳.基于供给侧改革的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J].江苏高教,2016,189(5):103-106.

[6]王晓红,艾冰.中国软件出口的现状、趋势及“十三五”战略思路[J].全球化,2016(5):31-50.

[7]宋磊,刘立栋.高职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研究[J].福建质量管理,2016(2):201.

[8]许丽花.软件技术专业“校企合一”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6(7):160.

[9]杨爱民,邓芳,高飞.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6(3):64-67.

作者:聂书志 单位:江门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