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人力资源结构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人力资源结构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人力资源结构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

内容摘要: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对人力资源结构优化提出了新的市场需求,本文采用2007-2016年间我国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影响的GLS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基础型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发展型人力资源则表现为显著促进作用。同时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基础型人力资源在中西部表现为抑制作用,在东部地区不显著;发展型人力资源在东部表现为促进作用,在中西部地区不显著。此外,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技术投入和资本投入对商贸流通业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要稳步推进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东部地区优质人力资源存量,为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基础。

关键词:人力资源;商贸流通业;GLS;模型

引言与文献综述

进入21世纪,人力资本在推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提升人力资本存量、改善人力资源结构已经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手段。新时代下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社会消费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市场对高质量、高水平的消费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推动传统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转型,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力资源结构的重新调整。那么新时代下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到底起着怎样的影响作用,不同类型的人力资源结构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这种影响作用在我国区域发展过程中是否一致?这些都是商贸流通业在现代化发展中必须解答的问题,也是人力资源结构调整过程中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人力资本存量对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转型具有直接影响,有关人力资源结构与商贸流通业关系的研究也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李斌等人借助卢卡斯模型对不同类型人力资源结构与服务贸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认为人力资源结构对服务贸易的影响存在差异性:在经济发展初期,劳动型与技能型人力资源是服务贸易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知识型人力资源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宋海龙、秦兆婷基于VAR模型分析了人力资源对服务贸易的影响效应,认为传统的基础性劳动力资源对服务贸易的作用已经逐渐弱化,而高素质的人力资源类型对服务贸易具有显著推动作用。王菲基于经济增长理论视角对人力资本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分析,认为人力资本对出口贸易具有重要影响,并且通过与出口贸易的交互作用对经济增长产生正向促进作用。江永红等人从产业结构优化的角度分析了区域劳动力的极化现象,指出劳动力结构与地方支柱产业的发展存在密切关系,发达地区第三产业的发展具有比较优势,对高水平人力资源的市场需求较大,而西部地区产业结构水平相对较低,人力资源的市场需求仍然停留在较低水平。马光明、刘春生对我国贸易方式转型的内部动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基础性劳动力结构仍然是欠发达地区贸易增长的主要驱力,对于发达地区而言,高新技术产业的兴起对人力资源结构优化有着更强烈的市场需求。张建清、陈星全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指出,人力资源结构是服务贸易差额产生的重要原因,发展中国家的人力资源结构以基础性劳动力为主,这是导致其在服务贸易方面缺乏竞争优势的主要原因。董誉文、徐从才对我国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转型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指出在不同时期商贸流通业的转型驱动存在差异,1993-2014年商贸流通业的转型驱动经历了由劳动驱动向技术驱动与资本驱动的变化,期间人力资本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存在波动性。李方一等人对我国就业结构变迁的内在机理进行分析,认为社会消费水平与就业结构相互影响,社会消费水平升级带动劳动力结构升级,同时,劳动力结构优化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消费增长。本文拟在经济地理视角下,采用动态面板模型对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与商贸流通业的关系进行探索,并且对两者在不同区域的发展差异进行分析,为各地区人力资源结构的调整提供参考。

一、理论模型设定

研究采用GLS模型分析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GLS估计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截面相关、序列相关以及异方差等问题,在静态面板估计过程中具有很好的效果。一般而言,商贸流通业的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f(x1,x2,…,xn),按照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可以将商贸流通业的生产函数表示为柯布-道格拉斯式,即Y=f(K,L,T)=A(T)KαLβ,仍然以K代表资本投入,L代表劳动投入,T代表技术投入,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LnYit=A+αLnKit+βLnLit+μit考虑到不同时期以及区域的影响,本文构建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影响的GLS模型为:tradeit=c+β1levelB+β2levelH+αXit+μit其中,trade代表商贸流通业,level代表解释变量,X为其他控制变量,B、H分别代表基础型人力资源和发展型人力资源,β1、β2与α分别代表各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c为截距项,μ为残差项,i和t分别代表个体效应和时间效应。

二、模型数据及指标选取

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差距明显,商贸流通业发展水平与地方市场需求存在密切关系,导致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必然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因此,在分析人力资源与商贸流通业关系时仍然需要对经济发展水平等其他变量进行控制。以下为2007-2016年间省际面板数据各变量的选取依据:被解释变量:商贸流通业(trade),采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衡量。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囊括零售、批发等多个商贸流通业部门销售额指标,能够从整体上反映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解释变量:人力资源,人力资源一般可以分为基础型、技能型和知识型几类,不同时期各类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存在差异。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我国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结构也在发生变化,市场劳动力需求逐渐由数量向质量转变,在参考前人研究基础上,本文将人力资源分为基础型人力资源和发展型人力资源两类,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衡量。其中,将平均受教育年限在高中以下的划分为基础型人力资源,高中以上的划分为发展型人力资源。基础型人力资源和发展型人力资源分别记为B-level、H-level。控制变量:考虑到我国各地区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发展的差距,将经济发展水平(采用GDP总量衡量)、人口规模(采用年末总人口数衡量)、资本投入(采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衡量)、技术投入(采用产业水平衡量)等作为控制变量,分别记为gdp、people、invest、ind。此外,商贸流通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规模、资本投资取对数,其他变量采用原序列。

三、实证分析

(一)单位根检验

通过单位根检验对研究中选取数据的平稳性进行判断,研究采用LLC和IPS方法,表1为单位根检验结果。由表1可知,在LLC和IPS两种检验方法下,商贸流通业、发展型人力资源、技术投入、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都不平稳,经过一阶差分后,各变量均在1%或5%水平上显著,即变量平稳,为一阶单整序列,记为I(1),可以做进一步分析。

(二)全国层面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影响的GLS估计

全国层面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影响的GLS估计结果。模型统计检验结果较为理想,AD.AR值为0.7459,说明各解释变量对商贸流通业影响的预测模型较好。根据模型估计结果可得商贸流通业预测模型为:t^radeit=-1.976-0.03levelB+0.011levelH+0.635people+1.104gdp+0.105ind+0.031invest从模型估计结果来看,基础型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发展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而发展性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说明现阶段高素质人才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居于主要地位,而传统的劳动力供给模式正在逐渐脱离市场需求。此外,人口规模、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投入、资本投入对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作用最大,商贸流通业是伴随着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与社会分工的细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经济发展水平反映一个地区在交通物流、仓储运输等方面的承载能力,也为商贸流通业发展提供相应的社会基础。人口规模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的第二大影响因素,一般而言,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社会消费需求也会随之增长,从而促进社会供给总量的增加,反馈到社会生产部门则表现为行业的细化和规模的扩大,进而推动商贸流通业发展。但是,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产业结构调整引起劳动力结构的新变化,不同地区受到历史、自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产业结构调整进程也表现出方向和速度的差异,导致人口因素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作用表现出区域异质性。技术投入反映一个地区的产业水平,技术投入的增加即产业水平的提升,反映在产业结构层面则表现为第三产业比重的上升,而商贸流通业主要部门都属于第三产业,因此,技术投入的增加必然带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投资水平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作用相对较小,在经济发展初期,资本积累是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基础条件,对于稳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也在逐渐转变,投资型增长的传统方式已经不再适应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需要,要素优化配置才是推动现代化商贸流通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三)分地区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影响的GLS估计

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影响的GLS估计结果,鉴于篇幅,表中仅给出了各解释变量的估计系数值及其显著性结果,以便于各地区进行相互比较。人力资源结构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表现出明显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发展型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基础型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不显著。东部是发达地区,区域内部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商贸流通业发展规模和质量在全国都处于领先地位,对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也有着较高要求,在商贸流通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高素质人才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作用更为明显。中西部地区发展型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作用不显著,而基础型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表现出抑制作用,这种现象与目前两大地区的产业转型密切相关。在产业转型过程中,传统的人力资源结构逐渐与新产业结构出现不适应现象,基础型人力资源过度反而会造成商贸流通业单位产出效益的降低,而产业转型过程又受到地方自然、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在转型速度和规模上都表现出一定滞后性,从而导致发展型人力资源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作用难以体现。此外,人口规模对商贸流通业的影响也表现出明显区域差异。东部地区表现为显著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为明显抑制作用。人口规模往往决定一个地区的劳动力供给能力,但是在我国人力资源两极分化背景下,中西部地区人口规模对劳动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基础性劳动力供给方面,这必然与产业转型对人才需求的现实情况相悖;反之,东部是我国高素质人才聚集区,优质人力资源结构对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更强劲的促进作用。

四、结论与建议

(一)稳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内部人力资源结构

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也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中西部产业结构调整要根据地方实际情况逐步推进。一是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速度,注重先进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的引入、消化和吸收,提升资源的投入-产出效率,逐渐转变以往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商贸流通业生产效率。二是发挥市场在人力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作用,尤其对于部分落后地区,基础型人力资源仍然是区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也是商贸流通业就业人员的主要组成部分,过度的人才优化过程可能会带来资源浪费,也难以满足市场均衡化发展,引起结构性失业等社会问题。

(二)持续提升东部人力资本存量,提高商贸流通业劳动供给能力

东部地区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持续提升东部人力资本存量,提高从业人员文化素质,对于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要继续提升优质人力资源的供给能力,不仅要加强对原有从业人员的岗位培训力度,还要注重人才引进政策的落实,切实提升外来人才待遇水平,吸引国内外高素质人才,减少人才外流。二是鼓励行业内部的人才竞争,提升行业、岗位的学历、技能准入标准,加速人才的优胜劣汰过程,打破传统制度,为新进人才提供更多晋升机会,进而为商贸流通业的现代化改革提供良好的人才资源环境。

参考文献:

1.曾嘉懿.人力资源投入对商贸流通业科技创新的作用机制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8(11)

2.方妙英.人力资源管理效率与商贸流通企业绩效的关系分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8(9)

3.张建清,陈星全.人力资本与服务贸易差额:来自跨国面板数据的证据[J].国际贸易问题,2016(10)

4.董誉文,徐从才.中国商贸流通业增长方式转型问题研究:全要素生产率视角[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

5.李方一,王娟,李兰兰.中国就业结构演变及其动因分解—基于投入占用产出模型的分析[J].管理评论,2018(5)

作者:华罗娟 单位:华东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