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高校后勤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高校后勤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研究

摘要:在高校后勤工作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整体的满意度和服务质量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提升,但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高昂的成本和较低的经济效益成为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需要在人本管理理念下,做好高校后勤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相关工作。本文对高校后勤人力资源与人本管理的关系,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关对策等进行了分析,对促进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人本管理;高校;后勤;人力资源;成本控制

1人本管理与人力资源成本之间的关系

人本管理与人力资源成本管理是相互统一与对立的,两者在相互联系的过程中相辅相成,优势互补,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人本管理的核心是人,旨在提高人的综合能力,不断满足人的物质文化需求,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充分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人力资源成本指的是在对人力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借助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对整体的成本进行控制的过程,旨在以最小的成本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将人本管理引入到人力资源成本中,势必会造成成本的增加,但是,人本管理能够在充分了解人力资源特点的基础上,将两者之间的契合点进行融合,挖掘出人力资源管理的潜力和可能性,使人本管理的性能和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增强人力资源成本与投入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高校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

2.1传统的人事管理理念和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在人本管理理念下,需要将人作为管理的重点与核心,然而实际的管理工作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偏差,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误区。高校后勤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手段相对来说比较简单,落后的管理方法对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大多数管理人员仅仅将管理的重心放在档案、合同、考勤、工资发放、人员流动等方面,缺乏招聘、绩效、薪酬等方面的措施与制度,忽视了人才的吸收与培养,长期下去,造成后勤内部死气沉沉的现象。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没有将后勤工作与社会改革相互结合,脱离了时代的浪潮,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的积极性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听从领导的安排进行日常常规工作的安排,缺乏创新与学习意识,最终使人力资源的管理功能逐渐削弱,降低了管理的实际效果。

2.2高校后勤工资待遇不完善,人员结构不合理

在高校后勤管理人员中,大部分员工是录用的,文化水平较低,专业技能较差,工资待遇较低,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员工大多是临时的,除了正常工资以外,基本没有额外的奖金和福利,职位的晋升空间也非常有限,同时缺乏相应的绩效考核机制,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受到严重打击,自然影响了管理工作的最终效果。后勤的主要目标是服务师生,在一定程度上具备服务业的特征,在人力资本密集的情况下,存在着较大的人力资源不协调的现象。为了平衡后勤人员之间的管理,管理者需要不断招聘新人,但是由于离职率太高,往往造成留不住人的局面,后勤工作出现断断续续和不连贯的现象,同时由于员工的复杂性和低层次性,加剧了管理的成本,影响了后勤人力资源管理的实际效果。

2.3高校后勤管理队伍不健全,劳资双方不和谐

由于制度的改革,高校后勤从行政管理体制中剥离出来,想要促进后勤工作的发展,必须提高管理的质量,将其作为重点工作进行对待。管理者的水平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效果和发展状况,然而当前高校后勤的管理人才严重匮乏,有一部分员工是通过关系介绍等进入,虽然也能够胜任自身的工作,但是造成人员更新换代的困难,不利于引进新的人才,在浪费资源的同时,造成后勤人力资源部门的冗杂。从整体来看,高校后勤人员整体素质水平较低,后勤管理部门与高校的性质具有很大区别,处在较高文化背景下,体力活的工作往往具有不适应性,文化素质的欠缺、法治观念的不健全、业务技能的薄弱等,对高校后勤管理工作造成不同程度的阻碍,与市场经济的大环境相背离。

2.4激励制度不完善,绩效考核缺失

激励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员工的积极性,当前,高校后勤管理的奖励机制存在很大欠缺,与员工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影响了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虽然有时候会在口头上承诺给出应有的待遇,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却没有实现,很多活动员工都不能参与,也不能及时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员工的权利受到压榨,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和认同,从而产生逆反和敷衍心理。另外,高校后勤内部存在着“同工不同酬,同工不同权”的矛盾,分配的不均加剧了员工的不公平心理。员工在福利、待遇上没有优势,也没有得到良好的人权保障,加深了对内部管理的质疑与抵触,人员纷纷离职跳槽,造成队伍的不稳定,凝聚力受到严重影响。

3高校后勤人本管理与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对策分析

3.1引入现代企业经营制度与管理方法

高校后勤管理者应树立新的管理理念,将人作为管理的重点,对人力资源的能动性和可激励性进行开发,在发掘自身价值的同时,创造出更大的价值。高校后勤需要对人力资源的实际需求进行分析,结合规划方向,设置不同的岗位,同时对每个岗位所需的人才进行确定,在公开招聘的过程中,引进更多的人才,增强内部管理的活力与动力。将员工与高校后勤进行有机结合,重视员工的利益和需求,实行民主管理的方式,使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高。同时,需要及时听取员工的意见,将合理建议进行有效转化,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增强队伍整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高校后勤员工与高校后勤的共同发展。要落实他们的主人翁地位,加强高校后勤民主管理,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将职位权威转变为知识权威,使后勤员工成为高校后勤价值的主要创造者。另外,要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遵照民主、客观、公正的原则,使员工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得到合适的薪酬,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

3.2实行高校后勤多元化用工形式

高校后勤需要对后勤各个岗位的特点进行了解,在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用工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在保障员工合法权益的基础上,使人力成本能够得到有效降低。高校后勤需要将内部的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将各种各样的用工形式进行组合,使其能够充分发挥出各自的特点,在相互结合与弥补的过程中,最大程度地降低用工成本,使高校后勤管理焕发出新的活力与动力。在聘用员工的时候,需要遵循人人平等、相互尊重的理念,将人的感受放在第一位置,优化员工的工资、福利、权益等各方面待遇,体现出良好的人性化特征,增强员工的归属感与认同感。另外,高校后勤需要对内部的管理形式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漏洞,当人员过于冗杂的情况下,可以适当裁掉一部分员工,在规模经济的带动下,降低管理的成本,使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对于劳动风险类问题,高校后勤需要对劳动用工的风险进行合理规避,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时,优化高校后勤管理的内部结构。

3.3加强高校后勤绩效考核与薪酬激励机制的建设

高校后勤需要对人力资源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建立并不断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在完善薪酬决策的同时,使奖励制度更加公正化和客观化,使不同员工能够进行合理的分流,减少人浮于事现象的发生,挖掘员工的内在潜力。将员工的工作内容进行细化与丰富,明确员工的具体职责,增强员工的满足感和职业幸福感,对员工的工作方式进行指导,使员工能够享受到更大自由度,将自身与高校后勤管理相互结合,将其视为一个整体,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加强员工的录用管理,赋予员工更大的参与权与自由权,使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时刻关注高校后勤管理的状况,参与相关问题的协商与决策,实现预期的激励效果,在这个过程中,员工能够自觉成为高校后勤的主人翁,增强自信心和责任感。另外,制定科学的奖励制度,使员工在个人的努力下,不断达到短期和长远的目标,不断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并及时快速地修正自身的不合理行为。

3.4加强高校后勤信息化服务建设

高校后勤需要适应社会化改革的浪潮,树立现代化管理理念,及时学习和掌握信息化技术手段,改变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促进高校后勤数字化信息建设。高校后勤管理可以引进管理信息模块,将复杂的工作内容简单化,将单一的工作形式丰富化,有效提高高校后勤服务质量,促进后勤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与规范性。在这种模式下,可以对后勤管理人员的日常工作漏洞进行及时完善,在改善不合理现象的过程中,对工作人员进行有效监督,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同时,将系统与绩效奖惩相挂钩,对员工进行严格考核,使高校后勤管理系统能够在修复的过程中,增强与实际工作的适应性和针对性,提高高校后勤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信息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在结合后勤内部管理的基础上,对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有效整合,使信息化系统能够及时了解员工的动态和需求,并且在详细的反馈中,加深对员工的进一步理解,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管理效果。

4结论

在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高校后勤管理工作也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在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需要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树立人本管理理念,引入现代企业经营制度与管理方法,实行高校后勤多元化用工形式,加强高校后勤绩效考核、薪酬激励机制以及信息化服务建设等。通过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方式,注重人的感受与管理,加强对成本的控制,将人本管理与成本管理进行融合与统一,促进高校后勤管理工作的进步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志德,朱晓梅.关于建立高校后勤成本核算和效益评价体系的探索[J].经济师,2013,(01).

[2]王建军.浅议后勤企业成本控制的重要性[J].科技与企业,2012,(03).

[3]石素霞.高校后勤经费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制度改革刍议[J].经济研究导刊,2011,(35).

[4]伍玫.高校后勤社会化服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反思[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作者:王娜 单位:河南财政金融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