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谈应用型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改革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谈应用型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改革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谈应用型高校会计信息系统课程改革

[摘要]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核心子系统的会计信息系统,发生了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更加注重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全面管理,而不是单纯的财务管理。同时,这一系统的受教群体也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更加偏好于程序性的游戏系统,而不是纷繁复杂的业务系统。鉴于此,在应用型高校开设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亟待进行改革。文章基于在文华学院积累的相关教学经验,从该课程教学的重难点和培养计划入手,通过对其教学改革内容进行探索以期得到有益启发,助力应用型课程建设。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会计信息系统;“三步”教学法;教学改革;课程建设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高等院校特别是应用型高校纷纷设置会计信息系统相关课程,10多年来,受教群体的变化,使得教学方法面临巨大挑战,教学效果美中不足。文章以文华学院的相关教学经验为线索,重点探究会计信息系统理论平台沿革、课程教学内容、教学经验反思等方面现状,为会计信息系统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一、课程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剖析

对实验教学计划进行研究发现,教学进度普遍紧凑、学生初次接触这一实训软件,特别是在不熟悉操作界面的情况下,出错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会直接影响实验教学的效果。现就以下几项问题进行剖析。

(一)演示系统安装复杂性与掌握安装技术必要性的非对称性调试会计信息系统实训软件的系统要求,设置符合安装条件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浏览器、Internet信息服务(IIS)、NET运行环境后,进入用友ERP-U8V10.1安装程序,在通过系统环境检测后,即可顺利安装用友ERP-U8V10.1版本。这一过程所涉及的操作原理表述起来不难,但在真正实操时,对操作者而言,可能处处碰壁。比如,有些计算机的数据库系统比较陈旧或需要补丁,关于数据库更新或打补丁的组件的获取就存在一定的障碍;再者,Internet信息服务(IIS)、NET运行环境的调试如组件不符合要求,修复起来也十分不便;特别是,安装完成后,系统运行异常的问题,涉及MS-SQLServer中的MSDTC服务器不可用、启用时提示“其他系统独占使用,无法启用某些模块”、用友U8“科目(XXXXXX)正在被机器(XXXX)上的用户(XXX)进行(XXXX)操作锁定,请稍候再试”等等。这些问题的呈现,均表明系统安装调试的复杂性,需要通过实操具体加以解决才能很好理解掌握。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学生们使用的是实验室已经安装好相应软件的计算机,系统的安装调试实操一般隐去不讲,也不提供机会实操练习。这一点对整个课程而言是个不小的缺憾和损失。学生掌握此软件的安装调试操作的内容,一般放在实训教材的第一部分,本应是该课程的基本功,特别是在职场遇到系统故障等技术问题,掌握此项软件的安装调试方法,对于数据备份、账套重建等应急处置十分必要,也是会计专业学生的应用型技术操作能力在实操层面的有利反映。

(二)操作目标定位清晰性与实验结果显示差异性的不匹配性完备的实训平台和完善的操作系统一应俱全,讲授者便可进入本课程的主体实训部分。纵观国内会计信息系统实训的相关教程,基本上都是采用详细“说明书”的范式编写,即使没有讲授者,在不要求操作效率的情况下,学生们完全可以自学,将每一部分实验结果摸索出来,这是由充分反映验证性实训对操作目标、步骤定位的清晰性决定的。即便如此,在实训过程中,部分学生依然不能准确实现对实验标准结果进行有效验证。究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讲授方式的局限性。笔者给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们讲授过本门课程,也多次听不同讲授者讲授这一课程,对这门课程的讲授方式差异所产生的讲授效果迥异有较为深刻的认识。2.学习过程的被动性。通过对实训过程长期仔细地观察,发现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弱点:其一,急于实训不重视理论,每个实训项目都会前置理论概述,这部分理论和之前会计相关课程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复,也比较枯燥,部分学生开始一个实训项目即进入实操步骤而不关注理论讲解;其二,遇到操作上的问题,不能够自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其三,跟进讲授者亦步亦趋地操作,安于操作结果的一致性,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知识掌握的差异性。会计信息系统实训课程的学习,要以掌握基础会计相关课程理论为先导,不同学生对相关知识掌握的差异性程度影响本门课程讲授的效率效果。对这些知识性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部分学生存在盲区,映射到实训过程中无所适从,严重影响整个教学进度,而实训课时有限,学生只能通过自学补齐这些知识掌握的不足,尽量消除整体课堂知识的差异性。

(三)实训项目内容完整性与操作技术要领熟练度的弱兼顾性通过多年的会计信息系统实训教学经历,笔者发现实训教学效果的好坏并不由实训过程的顺利程度决定,真正让学生们学有所得学有所悟才是关键。特别是应用型较强的实验课程,照本宣科或填鸭式教学,确实在保证实训项目完整性方面可以做得很出色。但是,学生走马观花式将全部实训项目过一遍或两遍,容易陷入操作过程“一片和谐”的误区,实际上在操作层面,学生会或者掌握的内容很有限,具体表现为刚做完后一步,忘记前一步是如何操作的,究其原因是不理解前一步骤的操作原理或内涵,即为什么这么做,在不求甚解的局限下,又得不到反复的操作强化,“行尸走肉”般的操作就出现了。这是实训课程广泛存在的问题,作为实训讲授者,在有限课时下,在分散操作时常出现课程进度不可控的情况下,无法实现实训项目内容完整性与操作技术要领熟练度的较强兼顾性。

二、课程教学反思:改革与探索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会计信息系统理论与实训课程的教学取得了飞速的进展,无论从课程自身的理论成熟程度、实训平台技术先进程度方面,还是讲授者理论实操水平,抑或是学生们掌握信息技术、理解实务原理的能力方面,都有了相当大的改观。不论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如何进行业产学融合变幻发展,掌握一门会计专业方面集成先进的信息化操作技术,对于渴望成长为新时代新型会计人才只会提出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作为本门课程的讲授者,为更好地实现本门课的教学效果,深感责任重大,就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可改进空间进行反思,寻求教学改革良方,探索更科学的讲授范式,义不容辞。

(一)进一步明确课程目标,突出实训实操意义会计信息系统实训课程,具有不同于一般理论课程的鲜明实操性特色。实践性教学要力求改变过分依赖于理论教学的状况,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感觉,培养新时代新型会计应用型专门人才是本门课程的终极目标。在我们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讲授者,应该要牢牢抓住这一核心思想,讲授、演示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紧紧围绕这一根本目标,特别忌讳整节课下来学生不操作只聆听,讲授者自顾自讲授,甚至将原本的实操内容也化成口头传授的情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是对本门课程作出的最准确定位,把适当的理论讲授作为课程的引子,在实训实操中发现、验证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之,突出集中精力在实训实操中学习的重要意义。

(二)进一步优化教学计划,突出典型项目内容通过经验总结,笔者将课程实验项目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实训开篇(系统应用基础及安装、U8信息系统管理和基本设置),第二部分为总账管理系统的全部操作(初始设置、日常业务、期末处理),第三部分为UFO报表管理的全部操作,第四部分为专门模块的全部操作(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收款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管理)。其中,第一、二、三部分的实训项目是整个实训课程的基础,在操作原理操作界面,特别是用友ERP-U8V10.1版软件的界面反馈上具有高度的差异性、分散性和不可或缺性等特点,教学计划必须对其实现全覆盖,以保证参数的准确设置、业务的完整开展与会计实务高度契合;而第四部分作为会计部门运用的专门模块,它们之间在操作原理上融会贯通,特别是在操作原理操作界面反馈上具有规整性、相似性、连贯性等特点,特别是应收款管理、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销售管理、库存管理、存货管理等6个专门模块,完全没有必要全部进行讲解,突出典型项目进行讲授即可。在紧张的课时安排下,为保证教学效果,可将教学计划优化为“3+3”的模式,即前三大部分加上第四部分中的薪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及后6个专门模块选其一,以突出典型项目的实训内容。

(三)进一步简化讲授方式,突出实用实效做法如果说前两点反思解决的是教学改革过程中的宏观和中观问题,那么此处将具体交流微观落实问题。不同的讲授方式存在的优缺点,必然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结合多年的教学经历,本文认为应用型实训课程相比纯理论课程在讲授进度和效果方面更容易把握,理由在于,实训课做验证性实验本身是对操作理论最深刻最直观的解释方式之一。作为讲授者,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更多应该在于如何让学生提高实训操作结论验证的准确性和过程训练的熟练度,而非带学生“走马观花式”“行尸走肉”般将全部实训项目过一遍或两边。因而,本文主张采用“滚雪球式”的“三步”教学法,进一步简化讲授方式,突出实用实效做法。第一步堪称“凤头”,讲授者通过重点理论引出实训项目,带领学生结合教程操作第一遍,这一步的要领在于“慢工出细活”,一来标记教程与界面的重要契合点,熟悉操作界面知其然,二来将重点理论细化融合到相关操作步骤中去,理解操作设计知其所以然,这一步一般可以确保操作结论验证的准确性;第二步可谓“虎肚”,讲授者无须领队操作但要耐心答疑解惑,由学生结合第一遍的标记理解自主操作第二遍,这一步的核心在于“快刀斩乱麻”,一来缺乏练习而对眼前的实验内容和操作界面并不熟悉,教程上的标记和界面上的显示貌似“乱麻”,二来有过一次操作经历和细致的理解,骨子里深藏强大的冲劲可比“快刀”,这一步一般可以感受操作过程训练的熟练度;第三步美曰“豹尾”,讲授者大可袖手旁观偶尔提点一二,由学生结合前两遍操作高效自觉练习第三遍,这一步的关键在于“千帆竞赛场”,一来对项目准确性和熟练度有了全面感知,学生们犹如鼓起风劲的“千帆”,二来讲授者明确考核要登记完成实验的学生名单,实验室秒变紧张严肃的“赛场”,这一步一般可以集成实训操作结论验证的准确性和过程训练的熟练度。

三、结语

作为课程建设与改革核心的实践性教学,是培养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我国在《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以及《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中,就明确提出“大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改革”“推进高校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本文基于在应用型高校开设的会计信息系统课程积累的相关教学经验,以该课程的实训项目、教学计划及讲授方式为线索,对其教学改革内容从宏观、中观及微观视角进行反思探索,得出一定结论。

参考文献

[1]张爱华,许泽想,等.会计信息系统实训教程(用友ERP-U8V10.1版)[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7.

[2]韩庆兰.会计信息系统[M].第3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3]薛祖云,林朝南.会计信息系统[M].第3版.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许泽想 王梓懿 单位:文华学院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