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编为你整理了5篇融合教育论文参考范文,供你参考和借鉴。希望能帮助你在写作上获得灵感,让你的文章更加丰富有深度。
[摘要]《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类及相关专业的技术基础课,涉及的知识面广、学习难度大、理论性强。引入工程教育论证理念,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程融合、改革课程考核方法等措施,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初步探索和教学改革。
[关键词]控制工程;工程教育论证;课程融合;教学改革
1《控制工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控制工程基础》是机械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它把控制论融入到机械工程领域,培养学生运用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来解决机械工程中实际问题的一门学科。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中起到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是为日后学生成为工程测试人员必备的骨干课程。《控制工程基础》在介绍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同时,以机械系统、电网络系统为背景,阐明了控制理论在工程中的应用。《控制工程基础》作为一门机械类专业的技术基础课程在各理工科高校中广泛开设,为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开展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把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作为导向,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
2教学改革的举措
2.1根据工程教育论证的评价体系修订课程的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学生毕业后从事机械工程控制必备的基础知识,对照工程教育论证的评价体系学生毕业时应该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修订和完善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如下:掌握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及有关基本术语和定义,理解机械控制工程研究的对象和研究方法,具备将控制工程基础理论知识应用于机械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描述和解释的能力;掌握经典控制论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训练分析研究机械工程中有关信息的传递、反馈及控制的能力;培养一般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能力,并具备通过文献查阅、分析或实验、实践等手段对不同系统方案的合理性与局限性作出客观比较与评价的能力;掌握常用的机电一体化的新技术和新方法,具备确定设计目标和任务的分析能力
[摘要]教师专业发展指教师在教育生涯中,通过终身学习,不断融入新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和从教素质的发展过程,其过程侧重自主性、持续性、动态性。但教师专业发展的传统培养模式倾向教育理论的灌输,往往与教育实践相脱节。因此突破教师发展集中在教育学领域的局限,构建符合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养模式成为现实的需要。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教师专业发展;制约因素
教育生态学最早于20世纪60—70年代由美国劳伦斯•克雷明在其著名的《公共教育》一书中正式提出,主要指运用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教育领域的种种现象和成因,探讨教育构成要素,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是一门教育学和生态学的交叉学科。我国教育学者范国睿认为教育生态学的目的是揭示教育生态系统发生、发展的规律,促进教育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该理论的核心在于用系统观、整体观、平衡观来看问题,而高教教师专业发展也是一个兼具整体关联和动态持续的研究课题,与教育生态观彼此契合。教育生态观为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化培养模式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因此,可透过教育生态学视角分析制约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一、教育生态学视角下阻碍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知识结构单一,教学方法陈旧
为满足如何教的需求,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不仅仅应该包括所从事学科的专业知识,同时应具备一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而现实是部分高校教师仅仅具备自己专科领域的单一知识,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严重匮乏。职前培训也只能帮助教师掌握其皮毛,难以全面深刻理解所学知识,在具体教学情境中,无法做到将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相融合。另外,培训教材本身有一定的滞后性,教师难以做到应用最先进的教学理论去灵活指导教学实践,导致理论和实践相脱节。在职后教学过程中,由于高校过分强调科研学术研究而忽视教学,导致教师并不注重教育理论技能的探索,教学水平难以提高。教师生态主体长时间占据课堂的统治地位,过分强调知识点的讲解和考试内容的灌输,忽视学生生态主体的参与性和主动性,严重影响了课堂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平衡。
(二)教师专业发展意识淡泊
【摘要】混合式教学,是伴随着人们利用网络技术促进教学改革的不断积累和反思而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多年来,为了较好地开展医用物理学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通过更新观念,深化对混合式教学的认识;通过构建内容模块,促进知识融合;通过优化教学环节,促进资源整合。实践表明,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教学实效性有效提升。
【关键词】医用物理学;混合式教学;内容模块;资源整合
1更新观念,深化对混合式教学的认识
传统意义上的混合教学往往指的是某种教学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教学模式,最简单和直接的理解就是将E-Learning同传统的课堂学习相混合;之后,出现了翻转课堂模式,但这一模式的实施主要取决于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若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则就会在操作层面上存在很多问题。2003年,祝智庭教授在国内首次对“混合式学习”进行了详细介绍[2]。十余年来,我国高校的混合式教学改革取得了较好的实际效果,如上海交大的“大学物理‘翻转课堂教学’研究与实践”[3]等。医用物理学同数学、化学等课程一道共同构成医学生入校以后即接触的重要基础课,它为医学生学习医学后续课程奠定坚实的物理学基础,为医学图像诊断、医学技术创新等提供物理学依据,因而既具有“物理学”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又具有“医学”特色。正是由于医用物理学课程具有这样的双重特性,因此无法仅通过在线学习去有效地获取相关知识与技能。同时,目前医用物理学课程的理论授课学时从120学时减少到30-40学时[4],如何根据医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安排教学内容,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我们将“在线自主预习、课堂自主探究”为特征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医用物理学课程,通过线上与线下课程的整合、问题导入与自主探究的结合、物理学基本理论与医学实践的融合,提高了教学实效性。
2构建内容模块,促进知识融合
2.1知识点模块
所谓知识点模块,是指以模块化的方式将医学生必须掌握的物理学内容呈现出来,着眼于让学生理解掌握每一个模块,并且能举一反三。教学中,我们将课程划分为基础模块与专业模块。基础模块分为普通物理的力、电、光、原子物理等内容模块,包含大学物理中需要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专业模块是根据我校医学影像学专业课程的需要所设置的模块,分为医学影像物理学模块和医用电子学模块,内容包括X射线、磁共振、核医学、超声、电路基础、半导体器件和放大器的基本原理、集成运算放大器、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时序逻辑电路等。通过模块构建,既满足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教学内容的优化。
摘要:计算机数学基础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基础课,针对当前该门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并讨论了合理更新教学内容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的教改建议。
关键词:计算机数学基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机制
《计算机数学基础》是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计算机工程学院计算机学科,尤其是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该课程所教授的内容包括命题逻辑、谓词逻辑、关系、代数系统和图论。这门课程所涉及的概念、理论和方法已经大量的应用在“数据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网络”等相关课程中。新工科建设[1]已经明确指出,地方高校要对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发挥支撑作用,要培养大批具有较强行业背景知识、工程实践能力、胜任行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按照新工科教育的要求,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软件技术专业的学生应该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和主要的数学方法,并能将所学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一、计算机数学基础教学现状
(一)课程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进入21世纪,计算机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现有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应用性不明显。首先,教师只是强调学生学习定义定理等理论知识,导致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机数学仅仅是一门数学课,对后续课程的学习没有什么帮助,学习这门课只是为了通过考试。其次,计算机数学基础的教材内容没有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及时更新补充,计算机领域的高新技术没有及时引入课堂。
(二)学生基础薄弱、参与度不高由于高职院校生源渠道多样化,导致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存在差异。有些学生基础比较薄弱,无法理解课堂内容,久而久之学生就丧失了学习兴趣,课堂及课后参与度不高。
(三)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计算机数学基础这门课的教学方式还是以理论教学为主,再加上由于课程改革课时量的缩减,教师在教学上只对基本定理和概念进行推导和讲述,对于相关知识的产生背景并未进行深入全面的阐述,再加上课程设置没有实验环节,造成了理论与实践应用相脱节,这不仅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制约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一篇:环境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课程教学及能力培养
摘要:随着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视与发展,对学生的教学体制有了较好的改革,但是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开设创新性实验课程是一项重要举措。本文就环境工程专业创新性课程的认识和目的意义、体系与实施办法以及取得的实际效果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学生自主选题、教师关键环节把关指导、过程管理等措施,保证大学生在创新实验选题、实验设计和实施的各个阶段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培养学生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基本科研素养,为探索高等农业院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创新性课程;创新实验;环境工程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但目前中国的高等教学模式与社会发展还有一定不协调的地方,主要体现在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调整。为了优化这一教学体系,可以通过向国外高校借鉴相关经验来提升我国对于本科生科研的教育模式。教育部从2007年以来,率先在十所研究型大学进行试点研究,随后开展了大学生相关科研项目: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这是专门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创立的国家级项目。由此可见,若能为大学生开设创新性课程,将有助于学生创新思想和能力的培养,从而能够提高其社会适应技能,成为当今高等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等多学科交融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大学。我校近年来逐渐进行教育模式的转变,致力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教育质量和教学体制方面,经过多年的总结和改善,已经形成了多方位的创新型教学体系,利用多种形式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进行重点关注,从而持续推进了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打造优秀工程师摇篮”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本文就以环境工程专业为例,结合所授《大学生创新实验技能培养》课程,通过对于课程教学模式的变换和改进,对学生在相关实验计划制定、课题选择、实验过程等方面进行了专业培训和深入探索。
1大学生创新课程开设的认识和目的意义
开设探索性创新性实验课程的目的是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宗旨,充分利用现有的先进科研设备和雄厚的师资力量,激发同学探索科学奥妙的兴趣,促进同学的创新意识,丰富同学的课外生活。《大学生创新实验技能培养》课程主要目的是为学生今后进行进一步科学研究打好基础。主要包括如何进行文献的检索、如何针对课题进行调研、如何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数据处理、PPT制作与展示、科技论文的撰写等内容。通过对实验技能的深入了解和自主创新设计构思,培养学生的创新型实验设计能力。
2课程开设体系及其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