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业素养发展浅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业素养发展浅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业素养发展浅析

摘要:我国的学前融合教育在本土化的实践与探索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水平处于中等偏上,职业素养整体向好,但发展不平衡,存在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特殊专业技能不足、获取支持的能力欠缺等问题。建议完善学前融合教育政策并加强宣传,健全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建立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合作发展共同体,创建支持性的学前融合教育环境。

关键词:学前融合教育;职业素养;发展;共同体;教育环境

一、问题的提出

融合教育思想目前已经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旋律,随着学前教育的快速发展,国家开始大力推行学前融合教育。教育部等部门颁布的《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和《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国务院2019年颁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和2021年颁布的《“十四五”残疾人保障和发展规划》等文件,均明确指出要“鼓励普通幼儿园招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幼儿,大力发展学前融合教育”。学前融合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并迅速发展。但是,作为融合教育主力军的教师面临诸多问题,他们普遍缺乏特殊教育专业背景,在融合教育理念、特殊需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融合教育教学策略、个别化训练等方面存在不足,较难开展高水平的融合教育,无法满足学前融合教育工作的专业性和复杂性需求。2014年河南省开始全面推广学前融合教育,到目前为止,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数量达到182所,覆盖全省18个地(市)158个县(市、区),并通过职后培训培养了一批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在此种情况下,研究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业素养发展情况,探讨其发展对策,对建设高素质的学前融合教育师资队伍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新时代推进学前融合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的实际情况,编制了“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业素养的调查问卷”。运用SPSS软件对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955,KMO值为0.876,Bartlett检验P值小于0.05,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良好。通过对问卷Pearson相关系数检验,其相关系数值分别是0.449、0.594、0.480、0.691,问卷的内部一致性较好,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然后以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试点幼儿园的学前融合教育教师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平台发放电子问卷117份,收回电子问卷117份,并采用SPSS软件对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1.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业素养的整体发展情况

通过对河南省117份研究数据进行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整体得分为M=3.897。根据李克特五点计分法,中位数是3,将职业素养均值与中位数相比较可知,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经过Friede-man检验分析显示:四个维度之间呈现出显著性差异(P=0.00<0.01),说明可以对各因子进行统计学分析,经过均值对比,四个因子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融合教育理念与态度(M=4.438)、融合教育专业技能(M=3.830)、获取支持的能力(M=3.707)、融合教育专业知识(M=3.615)。

2.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业素养各维度的发展情况

(1)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理念与态度维度的发展情况。该维度主要从师德(第1、2、3项)、理念(第4、7、8项)和态度(第5、6项)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结果显示(表2),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融合教育理念与态度(M=4.438)高于职业素养总水平(M=3.897),处于上等水平。对比各项目得分可知,第1、2、3项得分最高,均在4.6分以上,得分最低的是第5项“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需求能在普通幼儿园得到满足”(M=3.991)和第8项“幼儿园实施融合教育能够提高教育教学质量”(M=4.060)。(2)学前融合教育教师专业知识维度的发展情况。该维度主要从其对融合教育法规、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学、生理学、评估、康复、课程与教学调整等方面的知识进行考察。结果如下(表3):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处于中等水平(M=3.615),其中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了解得分最高(M=3.803),而特殊需要儿童的康复知识(M=3.453)与评估(M=3.590)得分较低。(3)学前融合教育教师专业技能维度的发展情况。对该维度主要从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对融合环境的创设能力、制订个别化教学计划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评估能力以及反思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结果如表4所示: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技能处于中等偏上水平(M=3.830),与职业素养总水平(M=3.897)基本持平。其中得分最高的是第19、21、20项,主要考察学前融合教育教师与特殊需要儿童之间的师幼关系(M=3.966)、普通儿童与特殊需要儿童之间的同伴关系(M=3.932)以及学前融合教育教师与家长的关系(M=3.932)。而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M=3.658)和实施融合教育活动的能力(M=3.701)得分均低于专业技能总均值和职业素养总水平。(4)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在获取支持的能力维度的发展情况。该维度主要从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获取特殊教育机构、康复机构和医疗结构等专业机构的支持与合作,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以及自身获取学习途径三个方面进行讨论。根据表5数据显示,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在获取支持的能力(M=3.707)方面低于职业素养总水平(M=3.897)。该维度得分最高的是第27项“学前融合教师能够获取自学的途径与方法”(M=3.761),其次是第26项“学前融合教师可以获取社会工作者的支持”(M=3.701),得分最低的是第25项“学前融合教师获取外界专业支持与合作”(M=3.658)。

四、讨论与分析

1.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整体向好但发展不均衡

研究结果显示,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素养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M=3.897),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发展整体向好,但具体到四个维度上,又呈现出发展的不均衡性,融合教育理念与态度发展较好(M=4.438),专业知识维度得分最低(M=3.615),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这一情况与河南省推动学前融合教育的措施有关,一方面,河南省不断增加财政投入,重视师资培训和融合教育理念宣传,幼儿园教师在认识特殊需要儿童和融合教育理念方面有了明显转变和提升;另一方面,在开展学前融合教育师资培训中发现,面对不同批次的融合幼儿园、不同水平的幼儿教师、不同类型的特殊需要儿童,师资培训内容及管理缺乏整体规划性和持续性,致使学前融合教育教师通过培训获得的专业知识显得比较薄弱和碎片化。

2.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对融合教育缺乏信心

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了较好的爱心、耐心和细心,能正确认识特殊需要儿童自身的差异性,以及其应当享有的平等受教育权,肯定了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潜力与价值,充分体现了当代学前融合教育教师高尚的职业操守和理念。但更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发展和对学前融合教育的发展及效果方面,并没有达到较高的自信水平,这可能与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有关,比如自身专业能力的限制、来自家长的困扰以及周围环境的支持不到位等等。

3.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储备

参与本次研究的学前融合教育教师中,有94.9%的样本对象接受过学前融合教育的专项培训,对融合教育专业知识有一定了解,但调查结果显示,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专业知识还未达到较高的水平,尤其缺乏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康复、干预、评估等方面的知识。这也与当前学前融合教育教师队伍的专业结构有关,比如,在参与本研究的117名学前融合教育教师中,学前教育专业92人,特殊教育专业1人,非教育类专业24人,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对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素养职前培养的力度不够,造成学前融合教育专业人才极度匮乏。

4.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特殊专业技能不足

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在师幼关系、同伴关系、家园沟通、教学反思及制订个别化教学计划等方面接近良好水平,这主要有两方面可能性,一方面是由于目前试点幼儿园接受的特殊需要儿童的障碍类型大多是轻度的,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可以将常规的教学策略进行调整,迁移应用到特殊需要儿童身上,这是学前教师所具备的专业素质;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职后培养,通过培训、实践、观摩、交流经验等,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可以掌握一些应对特殊需要儿童的技能和策略。但是由于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自身特殊教育知识的缺乏,融合教育经验不足等原因,他们对于专业性较强的特殊技能,比如处理突发事件、实施融合教育活动、融合教育环境创设和特殊需要儿童评估方面,常常表现出力不从心。

5.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获取支持的能力欠缺

在获取支持的能力方面,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得分低于职业素养总水平。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认为,对于特殊教育机构与医疗康复机构的支持、社会工作者的帮助以及自身的学习是非常必要的,但却无从下手,主要是由于学前融合教育工作的开展涉及多个部门和机构。而对于学前融合教育工作刚起步的幼儿园教师而言,不仅面临新工作开展的压力,还存在相关信息和资源不足以及如何整合资源的问题,工作中的千头万绪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状,使得获取资源的支持陷入困境。

五、提升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业素养水平的对策

1.完善学前融合教育政策并加强理念宣传

源于西方文化和社会基础的融合教育,在各国本土化推进的过程中,都是首先通过相关立法和政策与本国文化体系相契合的。因此,融合教育在本土化的过程中,政策与法规的制定是保证其理念宣传与实践的重要措施。一方面,国内学前融合教育历经时间不长,政策与法规的指向标作用仍然至关重要。国家及省市地方行政机构要制定配套政策,着重明确融合教育教师的社会地位、福利待遇、专业发展、权利和义务等,切实认同与维护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劳动价值,使其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学前融合教育工作。另一方面,要不断加强在政策法规层面上对学前融合教育理念的宣传与普及,为提升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业素养提供保障。

2.健全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

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培养,是重构幼儿园教师的角色、态度、知识及能力的过程,也是整个教师培养体系的重要问题,与教师职业素养的全面提升密切相关。因此,需要健全学前融合教育教师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模式。在职前培养方面,师范类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可以依托各自的专业资源和优势,在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中增设对方的专业课程,比如,在学前教育专业中增加特殊教育导论、个别化教育、特殊沟通技能等课程,在特殊教育专业增加儿歌弹唱、幼儿舞蹈、儿童美术等学前专业课程,可以使准教师在职前掌握学前融合教育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在职后培养方面,要加强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职后培训,在培训形式上要注意采取分批、分类、分级的形式;在培训内容上要加强对融合教育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培训,增加融合教育的多元评估、行为干预技术、差异教学等技能性培训内容。要通过职前职后一体化培养,提升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素养。

3.建立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合作发展共同体

学前融合教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发展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充分整合有效资源。外部资源的支持是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比如政府机构(包括教育、残联、医疗、民政和妇联等)、专家学者、社会工作者及家长等,都是学前融合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在专业发展中急需的特殊教育技能,诸如残联系统的康复技术、医疗系统的病理诊断与评估等,都可与相关部门或机构进行合作共享。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可以充分整合这些资源,建立合作发展共同体,支持并促进其职业素养的发展。

4.创建学前融合教育的支持性环境

虽然绝大部分教师都具备较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但是对于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仅凭一腔热血和爱心是远远不够的,幼儿教师融合教育素养也绝不是仅仅通过自身努力就能轻易得到提升的,最重要的是要创建一个和谐的融合教育支持性环境。首先是来自家长的信任与配合,让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得到心理慰藉。其次是来自园所的支持,园长和同事的支持与帮助,可以让学前融合教育教师更顺利地开展工作。最后是来自社会的认同,通过融合理念的宣传,加深社会公众对特殊需要儿童的理解与接纳,提升对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工作的认同,提高其社会地位。

作者:王帅 单位: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河南省学前融合教育发展支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