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国有企业人事管理论文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一、人事风险的外在表现
(一)跳槽行为增多
近年来,跳槽的人逐渐增多,他们一般从国有企业流向民营企业,接着从民营企业转到三资企业,再从三资企业转向跨国公司,呈现出一种固定的模式。人才流动的主体是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作为国民经济命脉的国有企业,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加入其中。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弊端就渐渐显露出来。这批人才有很强工作能力,有极其丰富的工作经验,他们不满足于现状,于是另谋高就,有的选择了下海经商,有的跳槽到民营企业、三资企业,还有的去了跨国公司。大批优秀人才的流失给国有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中国加入WTO之后,国际上大量的投资将直接涌入中国,部分国家的垄断行业逐步进入中国,使国有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尤其是将更加激烈地争夺优秀人才。
(二)官本位思想严重
官僚主义是指企业领导利用某种特权,做出不负责任的行为,滥用职位赋予的权利,不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经深入调查研究,了解实际情况,就盲目决策,给企业造成损失。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企业实行行政机制,上级主管单位负责从行政单位统一调配全部企业领导,因此官僚习气很浓厚。在我国现阶段,官僚风气经过整治,虽然在一定区域减弱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但在有的地区仍然很严重,如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官僚主义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风险。官僚主义危害很大,导致领导偏听偏信、任人唯亲、牺牲工作绩效满足个人私欲,员工之间互相排挤,企业出现不正常的上下级关系。
(三)奢侈浪费,挥霍国有财产
国有企业的浪费现象很严重,导致国有企业成本一直很高,经营业绩差。在国有企业中,人们通常认为公有就是大家共同拥有,就是自己该有的,因此可以白拿公家的东西。在这种错误的思想指引下,人们就肆意挥霍、随便浪费、随意侵噬国有财产。有的利用公款大吃大喝,有的大包大揽,甚至假公济私、中饱私囊,腐蚀国有资产。国有企业是一棵茂密丰腴的大树,这些企业蛀虫无情地侵噬着它,使它慢慢萎缩枯竭,最终它会死掉。
(四)内耗严重
内耗是组织普遍存在的顽疾之一。任何一个组织一旦沾染上争权夺利、勾心斗角的风气,就将千疮百孔、永无宁日。尤其在国有企业内部,由于某些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人们之间嫉贤妒能、排斥异己、相互倾轧,长久以往造成企业长期人心涣散,人员心理疲惫、紧张,缺乏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组织士气严重下降,组织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组织命令系统失调,组织效率低下。
(五)企业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
在所有类型的人事风险中,企业人员的违法犯罪行为对企业构成的危害最大。从现实形态上看,企业人员的犯罪行为包括内外勾结,合伙坑害企业;个人在经营活动中索取好处费,收受回扣;贪污、挪用价款;出卖企业机密;侵吞国有资产;伪造会计凭证、会计帐目;偷税漏税等。从长远发展上来看,企业人员的犯罪行为有随着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升级的态势。犯罪人员采取的犯罪手段越来越高级,犯罪手法越来越高明,犯罪隐蔽性、欺骗性越来越强,识别难度越来越大。
二、国有企业人事风险形成的原因
(一)企业产生人事风险的根本原因
企业人事风险的形成有两个根本原因:一是委托—关系的形成,二是实施行为的“复杂人”个体的人性特征和需求特征。人类社会由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进入社会化大生产阶段的过程中,家庭作坊式的个体经济模式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经营者与所有者彻底分离的、适应大规模生产需求的经济组织。在这种组织内部,所有者将原本属于自己的经营权授予经营者,经营者又将一部分控制和支配资源的权力转授给其它的管理者。在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形成了一种委托—关系。这种委托—关系实质上是具有不同利益和目标函数的两个主体之间的一种契约关系。当人为获得个人利益而牺牲组织利益时,人事风险就由此产生了。因此,委托—关系的形成是产生人事风险的重要前提。此外,实施企业行为及与企业行为有关的“复杂人”个体所具备的某些人性自然特征和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与自然特征无关的各种欲望和需求特征构成了人事风险产生的另外一个重要前提。对于人来讲,委托—关系构成了人事风险产生的外在原因,而人类的个性和需求特征则是人事风险产生的内在原因。
(二)国有企业产生人事风险的现实原因
1.多级制导致产权控制力度下降
国有企业在推行国有产权的经济时通常采取的做法是引入多级机制,即在国家和企业内部之间引入资产局、控股公司、资产经营公司等多级中间人,以此来弱化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然而,随着层次的增加,不仅会出现累积性的信息损失,而且产权保护的动机也具有衰减的倾向。这样,越是处于下层的人就越容易利用非对称性信息,采取以损害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获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2.投资主体缺位,产权所有者虚化
国有产权的经济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产权主体缺位的问题,但由于代为实行国有资产所权职能的国有资产管理局只能对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企业盈亏进行监控,而无法深入企业的经营过程,因此产权主体形同虚设。试想,如果没有人关心或判断国有资产的运营是否达到了最大效益和最小风险,投资主体不能对人是否化解了不应承担的风险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迅速的反应时,人会有将风险控制到最小值的目标压力吗,会产生使风险最小化的心理冲动吗?
3.权力制衡
随着国有企业放权让利政策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进程的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的经理们获得了越来越多的经营权和自主权。一方面,从理论上讲,这是推行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基本要求,值得肯定;但另一方面这种思想在实践落实中出现了许多额外的问题。比如,对于经理和厂长的经营行为的监督和工作质量的评估,一直缺乏有效的信息获取、处理等整套完整的机制。另外缺乏有效的运行方式,从厂长和经理们的自身利益形态来看,他们既不拥有企业的资产又无权参与企业剩余的分配,而只拥有一份并不丰厚的工资,因此,慎用权力,减少失误,降低风险,追求最大的经营业绩之类的东西无法对他们构成吸引力,也就是说,他们在行使委托人赋予的权力时,缺乏自身内在的利益激励和约束机制。
三、防范人事风险的对策
(一)树立正确的防范观念
由于人事风险具有较大的隐蔽性和突发性,因此在对企业构成极大损害的行为发生之前,它很难被人识别。为了更好地防范人事风险,必须首先从思想上认清人事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危害,提高防范意识。企业提高防范意识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加强思想教育,定期进行思沟通,提高人的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及时发现,及时纠正错误的价值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二是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塑造积极健康,公开公正的企业文化氛围,以减少错误思想产生的几率。
(二)打破委托—双方信息不对称的格局
由董事会直接聘用企业的财务总监,对企业的财务活动、经营过程进行跟踪监控,财务总监接受董事会的领导,直接向董事会报告工作。董事会可以从经理层和财务总监同时获取信息,而不受制于经理层。运用现代化的高科技管理手段,构建企业信息网络,实现对各项经营业务活动的远程适时监控,及时获取和传递信息,将事后检查变成过程控制。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这种构想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二)创建公平、公正的文化氛围
企业文化是被组织成员共同接受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工作作风、行为准则等群体意识总称。根据“社会人”假设,生活和工作在一定群体中的个体,其思想和行为总要受到周围人的行为的影响。企业文化像一种信仰,是陶冶人和熏陶人最好的办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以建立和谐统一,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公正廉洁的文化氛围,从而极大避免了损害国有企业利益的行为发生。我国国有企业建立企业文化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企业领导要坚决支持企业文化的建设,并且能够以身作则,树立榜样;二是加强制度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一定要以管理制度的硬性约束为基础。三是注意加强思想沟通。
(三)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对于企业人事风险的防范,除了加强道德建设,增强道德约束以外,还可以从挖掘人事风险产生和实现的外因入手,增强制度的硬性约束。小平同志曾说过“制度建设很重要。它可以使人变勤劳,也可以使人变懒惰。”现代企业制度是一种更加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企业制度,较传统的企业制度具有很大的先进性,但对于人事风险的防范,仍需要继续完善:一要进一步提高所有权约束的有效性。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所有权约束呈现出复位主体共同管理的局面。这种多头管理,多头指挥的模式造成企业经营权体系严重割裂,从而导致企业组织效率低下,成本过高。比如国有资产管理局负责管理国有资产,财政部门负责企业收益,组织人事部门负责人员的调配、任命、培训等,为了加强国有资产的管理效率,我们应进一步明晰产权,将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改造成“国资企业”即坚决明确国家只充当企业的投资人的角色,只占有公司的股份,与其它股东一样行使表决权和参与利润分配的权利,而没有直接干预企业经营的权利。二要继续完善企业内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首先,企业应根据权责对等原则,建立责任制。对于企业领导人滥用职权,越权行事的坚决不能姑息,一律严惩严办,以正企业风气。对于负有监督职能的审计、稽查、监察、人事、财务等人员,应推行监督责任追索制。对于工作不到位或在工作中混淆视听、玩忽职守、明哲保身、不负责任、不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人事风险的一并严肃处理,绝不手软。其次,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当人合理使用被赋予的权利,维护委托人的利益时,应该得到相应的奖励和肯定。这种奖励最好与人的工作绩效直接挂钩,比如对国有企业的厂长和经理可以采取年薪工资制度,使其年末获得的工资与年工作绩效好坏直接联系,从而确保了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最后,应建立竞争机制。在选择人时引入竞争机制,优胜劣汰,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减少潜在的人事风险,把好进人第一关。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事风险是国有企业较为突出的风险现象,是国有企业面临的共性问题。研究人事风险成因,寻求防范对策,对于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