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育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医学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经济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金融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管理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科技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工业杂志
CSSCI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知网收录期刊 维普收录期刊 万方收录期刊 SCI期刊(美)
SCI杂志
中科院1区 中科院2区 中科院3区 中科院4区
全部期刊
公务员期刊网 论文中心 正文

对受资助中职生的人文关怀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对受资助中职生的人文关怀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对受资助中职生的人文关怀

为了让更多的人接受职业教育,我国从2007年开始实施以助学金、免学费和校内资助为主的资助政策体系,2009年扩大了免学费的范围,2012年调整了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进一步加大了资助的力度和额度。这些举措不仅切实解决了大部分家庭困难学生入学的难题,而且也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并在客观上促进了教育公平,加快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步伐。然而,各中职学校在具体实施国家资助政策的过程中,往往重视经济资助而忽视精神抚慰,重视工作的程序规范而忽视学生的情感需求,重视资助政策的社会价值而忽视受助学生的个体尊严。换句话说,施助者表现出了明显的实用功利思想和工具理性价值取向,并导致贫困生资助功能的狭隘化和人文关怀的缺失。因此,各中职学校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对受资助中职生的人文关怀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生资助工作的具体措施应人性化

(一)受助学生信息的公开要适度

国家资助政策执行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公开、公正和公平,但受助学生信息的公开要在一定范围内有个限度。据调查,有部分学校在认定贫困生资格时,常要求申请学生书面写明自己家庭贫困的详细情况,并公布于众,让全班同学公开评审。更有甚者,有部分学校在国家助学金评定过程中,采取让申请者逐个演讲、班级学生公开打分的方式来评出贫困生和贫困等级,导致部分不想在大庭广众之下诉说家庭窘况的中职生选择放弃受资助的机会。其结果是,学校的资助工作做到了公开,却未必公正、公平,这对中职生的学习和健康成长十分不利。自尊心是自我意识中最敏感的部分,对肯定自我形象、维护自我尊严十分重要。中职贫困生毕竟是弱势群体,无论如何都不能让他们感到被“施舍”或有辱尊严的情况。家庭贫困也属个人隐私,贫困不是学生的错,学校必须保护学生的隐私。坚持“以人为本”的资助理念有利于把好事办好、把实事办实,是一种人性化的更高境界。因此,各中职学校或班主任在执行政策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受助者自尊的保护。

(二)学生资助工作的宣传要适度

为了弘扬良好的社会风气,突显各行各业的爱心,各学校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时,会有意识地加大宣传的力度。然而部分新闻媒体有时为了追求宣传效果,不注意保护贫困生的家庭隐私,把相关信息公布于众,这也是不妥的。真水无香,大爱无言。学校在宣传时应把握好尺度,尽量保护学生的个人隐私,尊重学生的尊严。

(三)受助学生的现实需求要尊重

当前,学校教育的对象较之以前发生了很大变化,学生接触知识的渠道不断拓宽,理解社会的途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当今的中职生十分看重自我感受,希望平等交流,家庭困难的学生也有权利去追求幸福的生活。因此,在受助学生的认定和资助过程中,各学校要与时俱进,抛弃偏见。有个别学校对受助学生附加了一些所谓的“条件”,如不得使用手机。他们认为,手机对其他学生来说属正常消费,但对贫困生来说却是一种“奢侈品”。与此类似的一些规定貌似合理,但它传达的却不是关爱,而是一种歧视和羞辱。总之,我们应对贫困学生给予尊重和爱护,传递友爱和关心,最好的尊重就是平等对待。

二、学生资助工作应加强心理疏导

十五六岁的中职生正处于青春叛逆期,心理承受能力较差,一个“贫困生”的标签往往容易让他们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因此,对于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经济上的脱贫固然重要,但心理上的脱贫同样也值得我们重视。因此,各中职学校在开展资助工作的过程中,应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不断矫正他们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偏差,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使他们养成积极向上的心态。

三、中职学生资助应加强育人功能

(一)加强诚信教育,培养学生诚信品质

诚信教育作为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中职学生资助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我们应该大力开展诚信教育,将诚信教育与德育教育高度融合,不断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同时,各中职学校还要建立个人信用制度,不断完善个人诚信档案,规范诚信行为,让诚信观念深入人心,从而培养学生应有的诚信品质。

(二)加强感恩教育,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俗话说得好,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国家和社会资助后更应该学会感恩,在接受社会帮助的同时也能用自己的行动去帮助别人,去回报国家和社会给予的关爱。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公益性活动或义务劳动,开展系列感恩教育主题讲座等活动,让他们理解感恩的真正含义,从而主动地将感恩意识转化为回报社会和帮助别人的实际行动,增强自身责任感。

(三)加强励志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中职学校可以以资助工作为契机,对学生开展励志教育,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开展励志教育,一方面通过典型事迹帮助家庭困难学生正确认识困难和挫折,树立顽强拼搏、奋发图强的精神,增强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从而促进自身成长成才。另一方面也要让贫困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引导他们学会自立自强,勇于面对困难和挫折,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鼓励贫困生参与勤工助学岗位,在实践岗位上增长知识、锻炼能力、砥砺品格,从而不断加快成长的步伐。

作者:韩志孝 单位:河南信息工程学校

免责声明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

AI写作,高效原创

在线指导,快速准确,满意为止

立即体验
文秘服务 AI帮写作 润色服务 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