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引人入胜的文章?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陈凯歌电影的人文内涵探析范文,希望能给你带来灵感和参考,敬请阅读。
摘要:“第五代”电影作为一个影像美学运动结束后,陈凯歌导演的电影创作有所转向,但是“代言”的精英意识从未改变,而“文化精英”的背后便是“士人精神”使命感的自觉担当。选取陈凯歌导演的主要电影作品,运用引证、议论、分析、说明等方法,从影像美学、寓言手法、作者话语、主题表达等方面来探析其电影的人文内涵。体现在陈凯歌导演每一部作品中复杂的主题展现等多个维度,涉及民族与文化、集体与个人、教育模式、人生与历史、传统价值观念等在现代社会语境中的存在。
关键词:传统知识分子;士人精神;陈凯歌导演;人文精神。
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
“君子”二字,从古至今,一直是无数读书人孜孜不倦不断追求的终极理想。这种一以贯之、持续不断地追求,渐渐便形成了整个民族知识分子的传统心理,虽然各个历史时期具体的侧重点不同,但可以集中概括为“士人精神”。“士”指的是有知识、有思想、有能力、有一定地位的读书人。余时英先生把中国的“士”与西方近代的“知识分子”两个文化概念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得到“士”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独特而又重要的文化现象[1]6。简而言之,“士人精神”大致有如下特点:热衷政治的事功精神;心系天下的忧患意识;责无旁贷的担当情怀;傲气风骨的独立人格[2]139。“士人精神”影响的是知识分子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中国读书人对自我的要求,即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或者是基于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士人精神”是一种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士人精神”的第一自我要求便是坚守这种良知而为人处世。这是一个民族的自我追求,它不是体现在哪一个朝代或者历史时期,而是一种时间维度上的继承与拓展。
二、陈凯歌作为传统知识分子的人文思想
陈凯歌导演作为师生口中“那一届读书最多的人”,自然有着“当代士人精神”的自我涵养。正是内在的“士人精神”才激励着陈凯歌导演不断地思考,并通过电影艺术这种表达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其创作路程可以概括为“以士为影”。随着市场化改革,人们将陈凯歌导演的电影作品分为前后两类: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其实这种划分本身就是一种误读,因为艺术电影和商业电影的定义很容易带来理解上的偏差。而我们要强调的是,陈凯歌导演“以士为影”创作历程的持续性。尤其是不同作品背后共同的“士人精神”的影响,以及陈凯歌导演每部具体作品“生而为人”的主题所体现的人文内涵。陈凯歌不止一次地公开声明,没把电影纯粹作为谋生手段,称电影是为人而拍摄的。陈凯歌作为具有中国“士人精神”的电影人和无数仁人志士一样自觉地肩负起振兴文化的使命。对艺术的痴迷和对人性的思考在他的电影作品中并行不悖,明确这一点,十分关键。
三、陈凯歌电影的人文内涵解读
(一)对古老民族的寓言反思
《黄土地》讲的是80年前的故事。以作为“公家人”的顾青去陕北完成搜集民歌任务为影片线索。影片中大量的超大广角、充斥屏幕的黄土地低压的天空,甚至每一个人物、道具,都有着深刻的寓言意味:这里的一切都是这里组成的一部分,都是创作者们要表达的“黄土地”。影片借助顾青的见闻告诉人们:在黄土地面前,所有人都是做不得主的客人。面对在黄土地上生存的人们愚昧的言行,顾青无法解放他们,更不能承诺什么。对于妄图启发民智,解救人民的理想呐喊,影片给出一种彷徨地回答:你无法改变他们,就像你无法改变黄河黄土地一样。所以,《黄土地》对于今天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开创性的历史革新,更在于它文化反思的态度以及对“民族本性”关切的问题意识。
(二)对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探讨
《大阅兵》一般被认为是一部匆忙上马之作。就像陈凯歌导演自述:“如果你有兴趣反复看一下《大阅兵》,就可以感觉到几种不同的力量在牵制着陈凯歌,感到他有许多东西想说,可又没说透,因此表现出来的东西挺混乱的。”[3]54陈凯歌导演的《黄土地》《大阅兵》在诞生之初是遭到禁映的,后经过反复重拍修改、剪辑,才与观众见面。在敏感题材里所表达的自我思考,如何做到与政治的平衡,导演坦言准备不足并且结果是混乱的:“我觉得集体主义的直接结果就是法西斯主义,所以拍《大阅兵》时我就想探讨个体和集体之间的关系,个体能不能在一个集体的洪流中生存?或是被毁灭?我的结论是不能。这个个体的微小愿望实际上是和整体的、集体的利益是互相冲突的。”[3]54吴迪(启之)认为中国人有两个情结,一个是大一统情结,另一个是历史情结。正步走练9993公里,一个中国南北的来回就为了表演上的96步,这个“长征”的结果就是表演,供领导检阅、供人民检阅。背负“母亲去世回不了家”“孩子出生回不了家”“婚期推迟”等等一系列违背人性伦理的代价而进行的这场“长征”,值不值得?有没有意义?我们该如何保障集体中的个人利益?导演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而因为影片的禁映、反复剪辑甚至重拍,以至于使导演陈凯歌长期处于一种精神苦闷期[4]90。《大阅兵》的拍摄经历以及后续禁映等对陈凯歌导演的日后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三)对教育模式的批判
一是生存。在贫穷、落后之下,力气就是生存的保证。所以王福的妈妈把饭都给王福吃,因为他的力气最大,要养活一家人。二是教育。在愚昧、无知之下,王福的爸爸把饭都给王福吃,因为他识字,他的父亲希望他用文化、用知识来改变命运。所以,在贫穷、落后、愚昧、无知的生存环境之下,人们该拥有怎样的教育?他们所固有的教育模式能否被改变?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和批判,在态度上,《孩子王》和《黄土地》保持了一致。老杆冷漠地朝着镜子中的自己吐了一口口水。学生没有课本,政治的宣传文件却堆得如山高。老杆教学时先在黑板上写课文让同学们抄在小本上,然后划分段落、主题大意的一通念。这样的教学方式连学生都会。最听话的好学生———班长,能一字不差地重复老师说过的话,并引以为傲。这不能不说是伟大的深刻。如果这种“流水线”教育模式普遍存在的话,对我们的民族何其戕害。老杆从最基本的识字开始教起,然而字典连县城都没有。不认字又能怎么办呢?抄字典。这是识字最好的办法,连这个最好的办法也是抄,独立思考的前提根本不存在。抄好了,带回去,以后还有更大的字典,还要抄。对文化的极端渴望反映出文化知识的极端贫穷。当老杆在讲解如何写作时,画面上只有上学两个字,强烈的画面对比不禁让人发问,上学到底要学什么?老杆被辞退离开时,把字典送给了王福,却告诫他,不要抄,连字典也不要抄。爱因斯坦在《论教育》中讲到:“忘掉在学校里学到的,剩下的就是教育。”在离开的山上,老杆看到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景象,漫山大火其背景音却是“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反反复复响彻山谷。同一画框的音画形成强烈的对立,给人很强地冲击力。
(四)关于人生的悲欢离合
《霸王别姬》是捧回戛纳金棕榈最佳影片大奖的作品,不管是对陈凯歌导演,还是对中国电影而言,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不同于陈凯歌的前几部作品,这是一部情节叙事非常严谨的影片,隐喻少了,细微处的艺术处理却更加自然。比如,小癞子自杀是将嘴里塞满冰糖葫芦,此后,老北京胡同典型的冰糖葫芦的叫卖声反复出现,剧中人物都没有留意,只有程蝶衣内心泛起波澜,驻足凝视,观众也看得明白。再比如,从影片开始时的张公公一直到影片结尾处程蝶衣自杀,是那柄没有生命的霸王的剑一直陪伴着他们。《霸王别姬》主要讲述主人公一生悲欢离合的经历,情节非常紧凑,逻辑非常严谨。主人公程蝶衣对于戏和生活都是不疯魔不成活。对待“忠贞与背叛”,程蝶衣的态度是非常倔强的,甚至是痴迷的,说好了一辈子就是一辈子,少一个时辰都不行。当陈凯歌在戛纳得到金棕榈时激动地说,那个虞姬就是我。段小楼是一个好师哥,只是程蝶衣希望从他那里得到的恰恰是段小楼无法给予的。不疯魔不成活,在戏里可以,在凡人堆里怎么活啊。段小楼是一个随时代变化而变化的生存者,他没有一生要坚守的理想信念。所以,霸王可以跪下来求饶,虞姬却自刎于世,甚至连菊仙在段小楼不要她之后都选择了房梁自缢。在这一点上,程蝶衣和菊仙有着相同的渴求,但都不是段小楼能给的。变化,就意味着背叛。《霸王别姬》侧重的是主人公们对于生存的态度,历史只是提供一个时间的维度。程蝶衣对艺术和生活有着同样地忠贞和坚守,所以他才会说出“青木要是活着,京剧就传到日本去了”。对于程蝶衣而言,活着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而没有特别意义的事情是不用坚持的甚至是不必去做的,他并不在乎是否活着。而段小楼则不会考虑这个层面上的问题,人总要活下去,要对世道服软。不管是小豆子还是程蝶衣,他们从不服软。时代总是要变的,于是越来越多的程蝶衣是活不下去的,正如京剧在今天无论怎么抢救都不会再出现“同光十三绝”那样繁荣的情景,因为他们已经失去了生存的空间。对人而言,就是人生。对物而言,就是历史。
(五)对传统忠孝礼义信的现代思考
《赵氏孤儿》讲述的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陈凯歌导演虽然拍摄的是同名电影,但是其精神内核早已注入了艺术家的现代性思考。具体体现在对传统忠君思想的颠覆。这天下是赵家的,于是屠岸贾变成了窃国的奸臣,但是在电影里,赵氏和屠岸贾不过都是政客,从不见他们哪一个心里拥有过人民。这天下凭什么是赵家的,又凭什么是屠岸贾的?将忠君孝顺这一“命题作文”放在现代社会考量,这是一部关于人性的电影。药师程婴中年得子,生活本来幸福美满,宫里大臣政客们争权夺利的斗争与他根本不相关,他愿意参加吗?还要牺牲自己的孩子和女人,甚至搞得自己家破人亡!电影对这些是怀疑和否定的。电影里不管是赵氏天下还是屠岸贾掌权,都不会国泰民安,因此,屠岸贾奸臣篡国的罪名便消逝了,而程婴救孤也是不得已而为之,甚至最后抚养赵氏孤儿是出于恨意,韩厥也是出于对屠岸贾的一刀之恨。这种对剧中人物行为出发点的现代解释便有了颠覆传统说教的意味。“恨”是电影《赵氏孤儿》的出发点。程婴把自己的孩子抱给屠岸贾是信了屠岸贾只看一眼的承诺,当看到自己的孩子被摔死,自己的女人被刺死时,程婴的恨便有了来源。恨与爱都是最有力量的情感。最后,当屠岸贾要杀程勃时,年迈的程婴以身护之并付出性命,这是对爱的诠释。同样,当看到自己的儿子被别人亲手摔死时,发誓复仇,这是对恨的诠释。程婴如此复仇到底合不合理,创作者也给出了思考和评判:如此复仇是有违人性伦理之道。凭什么这个孩子要杀了从小疼爱他抚养他的干爹而只是为了给他“想象的能指”的赵家三百多条人命报仇?凭什么这个孩子的命运早已被注定?导演无意借鉴古希腊悲剧———个体反抗命运却注定失败,而是探讨程勃对自我身份认同的迷失以及程婴对自己复仇行为的不断自我怀疑与审视。这就导致了导演好像是在推翻自己,跟自己辩论一样。
(六)对存在的抽象寓言
从《无极》打出的自我标签“魔幻史诗巨作”,我们可以看出创作者的巨大野心。只顾自我艺术创造而忽视了观众的接受能力导致这部片子上映后反映平平。虽然说艺术是个体精神的创造,与少数人的多样感悟相联系,因而难以一呼百应[5]10,但电影毕竟无法摆脱它的商业诉求和大众属性。必须先对《无极》上映之后漫天的批评声做出分析,才能对《无极》文本做出分析[6]56。《无极》上映时,已然不是20世纪传统媒体的时代,新媒体在网络技术、通信技术等影响下将基本传播单位降序,互联网和新媒体使得人人都能发声。于是才有了《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的演绎和之后的网友一拥而上的批评,这种网络传播方式在当下已经司空见惯,而且是一把双刃剑,很多电影也以此获得了不错的票房成绩。比如,国产动画电影《大圣归来》依靠网络“自来水”的良好口碑获得了高额票房,《无极》却刚好相反。如果说“”是对于文化的恐惧、歇斯底里地一次自上而下全民爆发,那么《无极》所受的所有不公正待遇,与几十年前的“”几乎如出一辙[7]4。陈凯歌导演自认为“这部电影实际上可以涵盖一切”[8]。值得注意的是《无极》的英文名字为ThePomiser,满神是命运的具体物。这是一部与命运抗争,关于人性存在、承诺与背叛的电影,只不过披上了神话、武侠、魔幻的外衣。在一个虚构的历史、虚构的寓言之中,创作者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考。无极之道里没有一个坏人,也没有一个好人,在这个虚构的寓言里,他们都是最为真实的人。儿时的倾城为了活命欺骗了一个纯真的孩子,她背叛了她的诺言。恨意在无欢心里增长,从此他缺乏安全感并且工于心计,并以此来保护自己。在大将军光明面前,他打心里认为自己永远是个二流货色,他的自卑带给他无穷的恐惧。倾城选择了满神给出的命运,满神又改变了大将军光明的命运,大将军光明与之抗争也注定失败。无极之道的悲剧在于自然人性与命运抗争的注定失败。《无极》投资3.5亿,拍摄耗时3年之久,拥有豪华的明星阵容以及大师级的创作团队,呈现出来的美术、摄影、表演自然是无与伦比[6]56。其文本的人文内涵,体现在人物性格的塑造之上。每个人物都是立体的独立存在。奴隶昆仑从不自由到最自由,是最不受束缚的自然人。他作为奴隶,跟着大将军光明,是因为跟着他有肉吃。他杀死王是因为要救倾城———“人的觉醒”。昆仑身为奴隶却是最不受困惑的自由人,直到命运让其成为鲜花盔甲的主人。而另一个奴隶鬼狼,他一直困惑于背叛雪国的自我求生,但他扪心自问没有对不起任何一个雪国人,折磨他的是“我一直对不起一个人,那就是我自己”。最后“处决”这场戏作为影片的高潮,充满了对信任与欺骗的拷问。因为爱而信任,因为被欺骗而憎恨。这都是人们存在的种种情感问题。在无极里,满神是一个抽象化的具体存在,她决定了每个人注定的命运。在这则寓言里,每个人存在于无极之中,寻找自我是他们唯一要做的事。奴隶昆仑找到了自己的渴望,杀手鬼狼找到了自己的灵魂,北公爵无欢寻找倾城,倾城寻找爱。他们在寻找的路途之上,充满着欺骗和背叛,信任一直缺席,而且他们每一个人都不曾得到自己想要的爱情。
(七)对工业城市下人们“灵与肉”的拷问与探寻
随着对市场改革的不断适应,陈凯歌导演的电影作品有很多转向了都市题材,或者融合了都市元素。《和你在一起》呈现都市与农村碰撞的二元对立,《风月》里的大上海是特定年代的大都市,在《搜索》和《道士下山》等作品中,我们可以更加明显地看到工业城市的场景。这些作品无一例外地都呈现出了都市光鲜亮丽的外表下隐藏着欺骗与冷漠的倾向。《和你在一起》里,有才华有天赋的孩子想要出名获得更大的成绩就要依靠城市,从而成为余教授的工具。《风月》里的大上海更是物欲横流,尽是欺骗与绑架的勾当。在谎言欺骗和绑架谋财之下,心已经“废了”。在此方面,《搜索》是最为集中的体现。这是一个发生在现代城市的故事,贴近社会热点,反映当代都市人的生存和内心精神状况。都市中的每一个人活得都太辛苦了,辛苦到没有多余的精力去体谅别人的辛苦。白手起家的沈老板,对妻子和家庭不屑一顾,最在乎能否成功。剧中反复出现的台词———“不说实话你会死啊”,欺骗成为一种生存逻辑。公愤在工业城市中也遭到了变形和扭曲,而成为不管事实真相只相信自己希望相信的,从而成为对社会不满的发泄口。丧失道德自律的媒体,为了利益则将这种不正当的需求进一步刺激扩大。在工业城市之中,身体已经受制于人,灵魂也得不到救赎。在生命即将结束之时,才发出宣言:要过好每一天每一小时每一分每一秒。《道士下山》:一个道士漂浮于世,寻找心在哪里。人生在世,却是上山与下山。《搜索》中抛出去的问题,到了《道士下山》,终于有了回答。
四、结语
纵观陈凯歌导演“以士为影”的创作历程,我们会发现,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是其不变的内核。不管是早期农村题材、影像美学、寓言手法,还是后期城市题材,创作者从未停止过对人们存在的思考以及对我们所处世界的探寻。对命运的反抗,一直是陈凯歌导演作品隐藏的深层次主题,而其表现形式大多为因对信念的坚持而最终毁灭,往往呈现出悲剧性的色彩。我们可以发现,当下电影市场中优秀的电影作品总是有着深厚的人文内涵,艺术总是为人而存在,应该紧紧围绕着“人”这一主题。陈凯歌导演身上所承载的“当代士人精神”需要大力弘扬,重构“当代士人精神”是构建“中国电影学派”不可或缺的一环。
参考文献:
[1]余英时.士与中国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2]陈国质.论士人的家国情怀[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作者:陈希洋 郑宜庸 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